Workflow
低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蒋艳:我国产业转移呈现智能化、绿色化特点 内蒙古积极赢得发展先机
新华财经· 2025-06-10 19:02
中国产业转移特点 - 产业梯度转移有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态势凸显,智能化、绿色化为产业国内转移注入新动能 [1] -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有效拉动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攀升 [1] - 西部地区承接钢铁、有色、石化、食品加工及新能源等产业转移态势明显,动力电池、智能算力、绿电铝等值得关注 [1] 内蒙古产业优势 - 内蒙古资源优势显著,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基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国内领先,煤炭资源丰富,稀土储量全国领先 [2] - 内蒙古具有绿电优势、电力优势、发展口岸经济的通道优势,体现为光伏、煤化工、电解铝、生物医药(中蒙药)等行业的综合成本优势 [2] - 内蒙古是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乳肉绒薯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以生物发酵、原料药、化学药、中药和蒙药为特色 [2] - 内蒙古空域资源丰富,年平均适航天数超过300天,高标准建设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低空经济示范区,构建低空产业集群 [2] 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方向 - 内蒙古可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立足自身发展逻辑和产业基础,明确重点承接方向,做强沿边优势,促进贸易-物流-产业协同布局 [3] - 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硬件,增强承载能力,推进政策、制度、规则、标准衔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3] - 提升承接能力,深化京蒙等协作机制,借鉴共建、飞地、托管等产业转移合作模式 [3]
专家学者在北京共商低空经济“飞”得更远更稳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23:32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陈杭)7日至9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 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低空领域的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与产业集聚。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表示,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低空空域资源正展 现出显著优势。相较于复杂的地面场景,空中环境更为简单可控,仅需解决防撞、非合作目标规避及飞 行安全等问题。同时,可突破地面交通拥堵限制,时间与经济效益明显。 樊邦奎指出,通过深度融合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等多元化场景,低空产业有望构建覆盖全领 域的立体生态网络,实现综合服务能力的跃升。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副院长魏志强提到,低空产业应遵循"技术验证-场景迭代-标准升级"逻 辑,建立以安全为底线的运行标准。例如,建设低空实验示范区,模拟城市、山区等典型场景,以实际 飞行数据验证标准可行性;通过跨领域协同机制,收集民航、地方政府及企业等多方需求,建立统一的 行业标准,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低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学院院长董哲表示,国内无人机专业 设置滞后、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无 ...
加强企业引育 组建服务平台 重庆梁平建设低空产业基地
经济日报· 2025-06-01 06:01
本报重庆5月31日讯(记者吴陆牧)近日,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建设项目签约落户重庆市梁平区。该项 目由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梁平区三方共同推进,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上 千架特种飞行器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 作为重庆市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梁平区近年来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从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生态、建设应用场景、推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建设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产业基地。 梁平区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组建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西部低空之城空域实验室 等产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梁平区副区长唐俊义表示,梁平正围绕低空产业综合服务区、低空制造承载区、低空应用先行区、低空 文旅活力区及区域性通用航空物流枢纽"四区一枢纽",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打 造20个低空应用场景、10条低空观光旅游线路,年通航货运吞吐量达到2万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瞄准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梁平区积极开展企业引育,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该区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低 空经济产业园,去年以来招引了一批低空制造、低空服务、 ...
聚焦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促产业兴旺——辽宁朝阳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华网· 2025-05-26 10:08
新华网沈阳5月23日电(刘舒)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推进传统 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积极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集聚发展,依托现有企业,推进延补建强, 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独具朝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依托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位于朝阳市双塔区的低空智联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巡查巡检平台,实时观测朝阳凤凰山景区有无异常情况发 生。 "无人机采集的影像数据实时回传指挥中心,系统搭载的AI算法能精准识别自然灾害、水体污染、烟雾火源等10余种异常情 况,一旦触发预警,将立即启动'识别-定位-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朝阳市双塔区低空办负责人说。 据了解,为提升凤凰山景区日常管理和森林防火巡查巡检智能化水平,朝阳低空产业凤凰山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于2024年3月 开工建设。期间,在凤凰山、大凌河周边建设5个无人机临时起降站,并在凤凰山旅游服务中心设立朝阳低空智联指挥中心,实 施日常巡检、应急响应、物流闪送等尝试性应用场景,覆盖面积2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 985次日常巡检任务,参与演 ...
一体化发展!芜湖宣城明牌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4-30 10:52
芜宣一体化政策背景 -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芜宣一体化 [2] - 2024年3月安徽省政府印发文件强调强化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2] - 政策持续加码确保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行动有力 [2] 区域经济数据 - 2024年芜湖GDP实现5120.47亿元增长6.4% [3] - 宣城市经济总量达到2053.5亿元增长5.8% [3] - 芜湖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500家 [3] 交通基础设施 - 芜湖宣州机场为两市共建共用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2] - 宣城推进旌德通用机场、绩溪通用机场等市域通用机场建设 [5] - 构建起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包括公路、铁路、水运、空运 [3] 产业发展现状 - 芜湖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余家 [4] - 宣城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700余家年产值超850亿元 [4] - 芜湖在汽车、机器人、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 [4] 产业协同规划 - 通过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平台共享实现协同发展 [6] - 芜湖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宣城有序转移 [6] - 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 [6] 长三角一体化机遇 - 两市同属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成员 [6] - 可承接南京等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功能疏解 [7] - 借力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深化区域合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