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衢州市2025敬老月启动,150万消费券发放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31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17日晚在衢州市柯城区北门街区化龙广场启动 [1] - 活动主题为“南孔礼养 银龄乐享” [1] - 活动由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大花园集团联合主办 [1] 核心目标与背景 - 活动核心为满足长者需求、释放银发消费 [1] - 活动是对全国消费季扩内需部署的落实 [1] - 旨在推动养老服务更有温度、银龄生活更有品质 [1] 产品与服务发布 - 柯城七里乡、衢江黄坛口乡、开化齐溪镇三地代表推介旅居康养基地 [2] - 市大花园集团推出“旅居康养服务包” [2] - 物产中大朗园发布“旅居康养一卡通” [2] - 同步上线“南孔礼养家”微信小程序 [2] 消费促进措施 - 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150万元消费券 [2] - 消费券满减范围涵盖旅居住宿、助老产品、健康检测等领域 [2] 活动内容与影响 - 活动形式包括产品发布、福利投放、特色展演 [1] - 活动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彰显城市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2] - 未来将持续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以丰富养老服务供给 [2] 敬老月配套活动 - 敬老月期间将开展银龄健康义诊活动 [2] - 将举办银龄市集、养老政策和法律维权咨询 [2] - 将进行金融防诈宣传、红色怀旧电影等活动 [2]
短剧相关人才需求明显上涨
每日商报· 2025-10-21 06:14
行业招聘总体趋势 - 2025年三季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聘增速继续领跑人才市场 [2] - 人才市场需求紧扣产业升级与消费变革方向 [7] 先进制造业招聘情况 - 新材料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达66.7%,位居首位 [3] - 光电子行业招聘同比增速为54.2%,成为新增长点 [3] - 军工制造行业招聘同比增速为54.0% [3] - 智能硬件行业招聘同比增长26.9% [3] - 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招聘同比增长12.4% [3] 现代服务业招聘情况 - 宠物服务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3.7%,其中宠物医生岗位增速达128.2%,宠物美容岗位增速达67.3% [3] - 养老/看护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为29.2%,其中护工岗位需求增速为36.1%,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增速为25.7% [3] - 医美/健康服务行业招聘需求同比上升17.3% [5] - 家政服务行业招聘需求同比上升13.3% [5] 游戏与汽车后市场招聘情况 - 游戏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8.9%,游戏运营岗位增速达233.1%,游戏推广岗位增速为30.8% [4] - 汽车后市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7.9%,洗车工岗位增长85.4%,汽车维修岗位增长64.2%,汽车美容岗位增长25.9% [4] 短剧产业人才需求 - 2025年前三季度短剧相关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6% [6] - 在短剧产业招聘职位数前十城市中,杭州以4.5%的占比居于第五位 [6] - 剪辑师以15.9%的职位占比居短剧行业首位,编剧以10.0%的占比紧随其后 [6] - 演员/模特招聘占比为8.6%,主播招聘占比为5.4% [7] - 短视频运营、编导、制片人岗位占比分别为5.3%、3.5%、2.8% [7]
ST新华锦2025年10月17日涨停分析:石墨新材料+养老产业+高管聘任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48
股价表现 - 2025年10月17日ST新华锦触及涨停 涨停价为5.04元 涨幅为5% [1] - 公司总市值为21.61亿元 流通市值为21.44亿元 [1] - 截至发稿总成交额为196.41万元 [1] 涨停原因分析 - 公司业务围绕新贸易和新材料 拥有两座优质石墨矿且项目被列入市级绿色矿山重点项目 石墨矿资源储备丰富 [1] - 近期石墨材料相关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市场关注度提升 公司在石墨深加工及新材料领域具备发展潜力 [1] - 公司在养老产业进行区域布局 形成青岛、威海、琼海、洛阳四地联动格局 [1] -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 养老产业市场需求扩大 公司的区域扩张战略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1] - 2025年10月16日公司新聘独立董事邢聪明 起始日期为10月15日 新的高管加入可能带来新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 [1] 资金流向 - 10月10日公司入选龙虎榜 总买入额为231.94万元 总卖出额为-209.86万元 显示出资金流入迹象 [1]
4亿老人如何养?
36氪· 2025-10-16 08:18
养老市场需求与规模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2] - 2020年中国空巢老人规模近1.5亿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达772万人,2021年老年人中独居的占14.2%[2] - 随着60后和70后步入退休年龄,这部分人群持有的储蓄、理财、基金、保险四大类金融资产合计达120万亿元,未来十年将进入"银龄财富时代"[3] 养老服务模式与供给 - 中国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左右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入住机构养老[10]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养老床位合计799.3万张[11] - 高端养老社区如椿萱茂·和园提供CLRC模式,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372套房已入住155位老人,月租费用在8000元至1.4万元之间[6][8] - 险资主导的养老项目如中国太平的"玉兰人家"总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规划房间1387间,可容纳超2200人[12] 养老金融与支付能力 - 中国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规模达7.82万亿元,但未来替代率可能降至30%-40%,难以维持高质量养老水平[17][19]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规模仅300亿元,参保人数覆盖7000多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低[17] -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在国内保险行业保费占比不到10%,"80后""90后"普遍缺乏养老储备意识[20] - 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但住房占比近七成,实物资产为主流动性较差[16]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 - 中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人,新增养老护理员的流失率高达40%至50%[22] -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护理员到手月薪多在6000元-8000元,对年轻人吸引力较小[23] - 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500万人,需要专业护理人员1000万人以上,照护力量严重不足[24] 养老产业创新与趋势 - 养老服务信托开始试点,昆仑信托已成立15单业务,尝试解决支付安全与服务对接问题[30] - 社区养老支持服务发展,如北京康养集团上线"北康养e家平台",提供158项上门服务[27] - 中国60岁-69岁低龄老年人中有45%有就业意愿,老年人被视为可以创造价值的社会资本[33] - 复旦大学预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达19.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9.6%,2050年规模将增至49.9万亿元[32]
两岸专家热议“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
搜狐财经· 2025-10-13 22:26
两岸产业融合新动能 - 大陆市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对高端技术及智能解决方案的旺盛需求 [1] - 以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代表的五大新产业成为科技创新重要方向 [1] - 台商企业在半导体、精密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 能通过技术协同与产业链整合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与领域 - 台商企业可进一步发挥在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高端精密制造等关键领域的产业优势 [1] - 伴随大陆消费结构升级与人口老龄化 养老照护、婴幼儿托育、健康管理及医疗康复等服务需求持续扩张 为台商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1] - 台湾在医疗、教育、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具有成熟经验 若能与大陆市场深入结合将开启产业融合新篇章 [2] - 台商优势正逐渐转向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领域 但在电动车等新兴制造业方面已不具明显优势 [3] 两岸经济合作新阶段与转型 - 两岸经济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 产业合作正经历从传统代工向创新协同的深度转型 [2] - 大陆台资企业正突破单点布局 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网络 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要素深度整合、多元主体和跨地区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2] - 台商代工生产方式的发展空间被压缩 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更为迫切 [2] - 未来台商必须增强产业敏锐度 在技术层面加快转型 并在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上寻找突破口 [3]
央广财评丨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激活内需增长新引擎
央广网· 2025-10-13 21:07
政策核心与规模 - 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 [1] - 已有36.51万张养老消费券发放到失能老年人手中 [1] - 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 [1] 政策设计与需求端影响 - 补贴政策针对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补贴标准根据失能等级梯度设置 [1] - 政策精准发力缓解了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确保资源向高照护需求群体倾斜 [1] - 服务机构需经民政部门认定并纳入监管体系,保障了服务质量与安全 [1] 供给端引导与市场潜力 - 消费券发放可引导资源投向,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挖掘市场需求,推进供需匹配 [2] - 消费券发放范围涵盖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短期入住养老机构、日间托养和居家上门等4大类 [2] - 政策有利于推动各类参与主体扩大投资、增加服务供给,培育群众迫切需要的养老服务业态 [2] 行业背景与宏观趋势 -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 [2] -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5.6% [2] - 银发经济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正在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领域 [2]
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提高至7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附养老产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12 15:14
人口老龄化趋势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 [3] - 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15.6% [3] - 2020年至2024年间,60岁以上人口从2.64亿(占比18.7%)增长至3.1亿(占比22%)[3] - 2021年至2040年被预测为老龄化高速增长期 [3] 养老市场需求与格局 - 当前中国养老市场格局为居家养老占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占1% [4] - 2022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 [8] - 预计到2029年养老市场规模将突破19.5万亿元 [8] - 养老服务需求从基础生活照料升级至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医养游学融合 [8] 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 - 政策层面将智慧养老提升至战略高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作为重要任务 [10] - 数字化技术如智能穿戴、AI算法、VR技术正重塑养老产业生态 [10] - 养老方式正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养老,强调服务体系分层化、内容精准化和主体多元化 [10] - 智慧养老有望覆盖银发经济全产业链,带动老年用品、健康管理、文旅、理财等产业发展 [10] 健康与医疗支出压力 -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达79岁,比2020年提高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1] - 65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持续高于50%,2013-2018年间上涨15.3% [3] - 人口老龄化加速加剧了中国医疗支出压力 [3]
泰康模式塑造中国养老新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1:11
行业宏观背景与趋势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24年底首次突破3亿,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1][2] - 老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预计在2025年底达到10.05亿人次,旅居养老等新需求快速增长[2] - 政策层面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明确提出大力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并推动建立候鸟式养老机制[2] 公司商业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采用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新寿险商业模式,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3] - 首创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医养融合新模式,在27家运营社区均配建以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为核心的医院[3] - 通过金融产品与养老社区居住权结合,打造保险托底、服务落地的模式,将养老从短期消费转变为长期规划[3] 产品与服务特色 - 在24个城市运营27家社区形成候鸟旅居网络,近两年有超1400位居民实现跨城居住,近30万人次体验旅居服务[3] - 全国社区的乐泰学院设有五大学院,提供超200门课程和300余个兴趣俱乐部以满足精神生活追求[3] - 针对不愿搬离熟悉社区的老人,打造城市养联体模式,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4] 未来发展方向 - 养老需要与医疗、科技深度融合,未来智慧照护、远程医疗、AI健康监测将成为养老机构的基础配置[5] - 推进普惠化与个性化并行,养联体模式让社区和居家老人以更低成本享受专业服务,同时针对不同人群打造个性化产品[5] - 打造社会参与和终身学习模式,通过公益活动和乐泰学院让老人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社会贡献者[5][6]
今年底,无锡将实现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07:57
无锡市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 全市在业养老机构共150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0% [1] - 全市养老床位约4万张,137家养老机构通过等级评定,评定率达91.3% [2] - 已建成75家街道(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年底将实现全市街道、镇100%全覆盖 [2] 无锡市老龄化人口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5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9.46% [1] - 老年人口占比高出江苏省3.4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7.46个百分点,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1]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呼叫服务中心“三中心”建设 [3] - 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护理院并纳入医保 [3] - 打造“毗邻建设型、深度融合型、辐射延伸型”三种“养伴医”建设模式 [3] - 全国首创开发“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整合9大类政府保障类服务及7大类社会化服务 [3] 惠老助餐服务网络 - 构建“街道区域性助餐中心+社区助餐点+送餐上门”三级服务网络 [4] - 省内率先实现户籍老年人跨区就餐由现居地保障到位 [4] - 每年安排32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助餐中心运营补贴,将服务人次数与运营补贴挂钩 [4] 智慧养老与科技创新 - 引育发展科技型、应用型养老企业,研发养老科技创新产品 [4] - 推动“肌肉外甲”可穿戴机器人、养老机器人等科技产品在机构落地应用 [4] - 推进AI、机器人等技术应用,实现养老政策、设施、服务的一站式获取与申请 [4]
【咸阳】养老不离家 服务送上门
陕西日报· 2025-09-24 06:56
"开机,登录,选择服务……"9月11日,在咸阳市渭城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62岁的市民 高建青熟练地使用艾灸机器人进行自助理疗。 "从家走过来只要几分钟,做一次艾灸才花一块钱。"高建青高兴地说,"这些设备智能又方便,我 自己就能操作!" 智慧养老设备走入寻常百姓家、社区里建起"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如今,"家门口养老"在咸阳 逐渐成为养老新风尚。 如何让"养老"变为"享老"?去年以来,咸阳市出台《咸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 案》,建立《咸阳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以居家为基 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持续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 聚集。 日前,咸阳市被中国老龄协会确定为全国16个老龄工作联系点之一,为陕西唯一入选市。 ■ 把智慧养老"请进门" 在咸阳市首个"一站式"老年产品展示、体验、销售平台——渭城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的体 验中心,电动护理床、自动移位机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来体验。 "叔叔您看,这张餐桌可以自动升降,桌上这个围棋机器人,可以陪您对弈。移步这边,墙上挂着 的是智能淋浴花洒……"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