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拓展新业态 激发新活力 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银发经济发展政策 - 云南省出台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 聚焦健全助老服务体系 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培育潜力产业 拓展旅居服务业态 推动规模化 标准化 集群化 品牌化发展 [1] - 2024年全省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63个 完成6.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对1万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开展专项改造 [1] 智慧养老与数据应用 - 建成"5+13+N"公共数据资源体系 初步构建人口基础数据库 推进云南数字老龄平台建设 融合大数据 大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 探索养老服务AI应用场景 [1] 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安享存""养盈存"专属养老金融产品 推进"惠民保"商业医疗保险 累计超2万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2] - 太平人寿 太平洋人寿在昆明 大理运营综合健康养老社区 [2] 康养旅居产业布局 - 推出4条旅居养老线路(昆明—楚雄—大理—临沧等) 覆盖50余家旅居养老服务机构 [2] - 与13省(区)民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 纳入14省(区)旅居养老合作框架 联合8省(区 市)养老协会共建"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服务平台 [2]
中国康养:构建养老产业生态圈,助力实现中国梦
行业发展趋势 -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养老产业正通过医疗、保险、地产等多领域企业协同构建生态圈,推动可持续发展产品和股权分红机制[1] - 人口老龄化加剧促使社会资源向养老服务体系倾斜,医疗、保险、房地产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及可再生资源利用等产品,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全性[3] - 实施科学收益分配机制,以稳健股权分红策略增强资本实力并吸引投资者资源,形成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4] 社会价值实现 - 整合多领域资源构建养老生态圈,既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又为社会注入经济活力,契合国家共同富裕目标[5] - 未来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通过"以人为本"的宗旨推动社会和谐,探索全民福祉提升路径[5][6]
金融“五篇大文章”引领变革,股权投资迎来新的变化
Wind万得· 2025-06-05 07:31
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背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构建"1+N"政策体系,明确重点领域和着力点,推动金融行业创新发展 [3] -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作为资本市场关键环节,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3] 硬科技投资 - 科技金融政策强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4] - 配套措施包括优化融资环境(贷款+直投、知识产权质押等)、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4]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参与重大科技任务,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5] - 2025年前5月硬科技领域投融数据:机器人赛道261起/120亿元(+45.8%/+42.8%)、半导体450起/250亿元(降幅收窄)、新材料290起/190亿元(+52.4%)、人工智能570起/305亿元(+16%) [7] 绿色产业投资 - 绿色金融政策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经济贡献13.6万亿元(+19.3%),超过房地产(9.6万亿元) [8] - 碳中和赛道2024年投融1380起/1800亿元,细分领域包括氢能、核能、新型储能等 [9][10] - 建立全方位融资渠道(碳中和债券、绿色信贷贴息、绿色IPO等)降低PEVC投资风险 [11] 养老经济投资 -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预计达30万亿元(占GDP10%) [13] - 2024年养老领域融资仅36起/亿元,显示资本关注度低但潜力巨大 [13] - 政策支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鼓励布局养老服务、康复机器人、适老化改造等 [14]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普惠金融聚焦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3万亿元 [16]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超5万起/500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4.7万起/17.5万亿元 [16] - 金融科技赛道2024年5月末投融6700起/1.1万亿元,重点领域包括数字支付、区块链应用等 [18] 股权投资生态变革 - 募资环境改善(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注入),投资聚焦科技/绿色/养老等国家战略领域 [19] - 退出渠道优化(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估值体系更趋理性 [19]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5
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拱墅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99万人,占总人口28.5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 -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家社院"养老融合服务模式,计划新建6家大运河社区食堂、提升改造4家[3]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浙江省相关政策于2025年1月施行[5]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约7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长至30万亿元[5] - 拱墅区创新"六床联动"模式,熙鸿谷雨半山康养中心床位入住率从54%提升至83%[5] - 杭州广宇安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观察到适老化改造展厅人流量显著增加,预计行业两到三年将迎来"风口期"[6] 企业参与与产品创新 - 杭州高厚智能科技建议政府培育细分领域"潜力股"企业,推动多样化、智能化产品投入市场[3] - 大关街道举办"IN龄"共富市集吸引数千名老人参与,探索银发经济与社区治理融合[6] - 祥符街道首户完成适老化改造的案例显示,智能马桶等设备显著提升生活安全感和便利性[6]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拱墅区"家社院"模式整合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六类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资源调配[5] - 朝晖街道代表关注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强调提高照护人才队伍素质[3] - 政策引导下适老化改造认知度提升,企业认为当前处于行业"窗口期"[6]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 “百姓养老关注点就是银发经济发力点”(履职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18
银发经济发展现状 - 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均有巨大发展空间,既连接民生又连接产业 [1] - 智慧养老产品如养老服务机器人发展迅速,但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存在结构性矛盾 [1] - 多地通过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推动银发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2] 银发经济需求分层与产业升级 - 老年人养老需求需分层满足以释放消费潜力,产业需通过科技赋能和金融支持实现升级 [1] - 调研发现市场力量正带动更多社会资源进入养老产业,盘活存量资源是关键 [1] - 独居老人案例显示现有养老服务定价与支付能力存在矛盾,需创新成本分摊机制 [2] 政策与金融支持方案 - 提出"政府补贴+商业保险+家庭共担"成本分摊模型,构建城乡均衡养老服务体系 [2] - 建议成立国家养老大基金,缓解市场化养老服务经营困难 [2] - 银发经济专项支持政策已推动多地出台措施吸引社会资本 [2] 银发经济的社会意义 - 银发经济本质是探讨"优雅老去"的文明命题,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 - 行业需通过科技与金融手段提升服务温度,增进老年人福祉 [1][2]
激活银发消费市场 打造养老服务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5-29 05:35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政策支持 - 截至2023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20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1] - 2024年9月江苏印发《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打造国内一流银发经济发展高地[1] - 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1] 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机遇 - 2035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涵盖医疗康复智能设备文旅等多个产业链[2] - 养老服务消费升级如智能穿戴设备普及AI辅助护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 - 养老服务消费是内需增长关键领域可对冲传统消费增长乏力问题[2] 养老服务消费与生态协同发展 - 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费观念转变推动需求从基础生活照料向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多元领域延伸[3] - 科技公司投入研发智能手环健康监测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医疗机构扩大线上咨询康复指导等服务范围[3] - 养老+旅游养老+教育等新业态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3] 政策与产业协同措施 - 江苏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组织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多个税种上实施减免[4] - 鼓励国有企业建设大型康养综合体民营企业开发高端护理老年旅游定制等特色化产品[4] - 苏州深化康养服务与旅居元素融合拓展精品线路培育江南文化特色康养旅居产品[4]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南京采用政府+社会组织+信息平台模式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积分可兑换服务或实物[5] - 支持企业研发适老化产品如智能穿戴设备无障碍家具用品以产品创新带动消费升级[5]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提升服务便捷性和精准度[5]
未来消费赛道 金融预备跑
北京商报· 2025-05-27 21:3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 - 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首要重点任务 [1] - 金融支持消费需聚焦银发经济、绿色健康、情绪价值、人工智能四大赛道 [1] 银发经济 - 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 [3] - "60后"银发群体具有高教育水平、高家庭净资产和高互联网渗透率特征,消费能力强 [3] - 健康管理服务是重点消费目标,包括个性化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等 [3] - 酒店式养老模式和康养旅游成为新热点 [3] - 智能适老产品如健康监测穿戴设备、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需求增长 [3] 绿色健康消费 - 新能源汽车销售及保有量攀升,租赁与共享模式降低购车成本和碳排放 [4] - 电动自行车换电服务解决续航焦虑并减少废旧电池污染 [4] - 有机农产品因无农药残留成为消费常客 [5] - 餐饮行业推出"低碳菜单"和光盘奖励机制 [5] - 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基因检测、体检报告等制定专属方案 [5] 情绪消费 - Z世代成为情绪消费主力军,追求二次元、盲盒经济等非实物体验 [6] - 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消费场景兴起 [6] - 宠物经济涵盖美容、摄影、寄养等服务,宠物咖啡馆等新业态涌现 [6] 人工智能驱动消费 -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和AI实现设备远程操控与智能联动 [7] - 虚拟偶像、数字藏品成为文娱新形态 [7] - AI游戏NPC动态调整剧情,VR/AR结合打造沉浸式娱乐体验 [7] 金融机构布局 - 保险公司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和养老年金保险创新 [8] - 银行与游戏、文化IP联名信用卡绑定年轻客群 [8] - 消费分期服务可拓展至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科技产品 [9] - 预购服务、分期付款等金融工具将更深度嵌入消费场景 [8]
适老化“黑科技”集中亮相西博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17:09
西博会医药健康馆展示 - 医药健康馆以"银发经济"产业为核心,集中呈现智能设备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涵盖智能健康监测、居家养老系统等前沿技术 [1] - 中加智能科技展示智能跌倒监测仪、人体活力监测仪等产品,可监护老年人心率、呼吸等数据,大数据后台能及时推送突发事件信息给服务人员及家属 [2][4] - 海尔康养展出覆盖睡眠、出行、卫浴等场景的20余款适老化产品,内置传感芯片可将健康数据实时传输至适老电视,提供问诊挂号等服务 [6][8] 企业市场布局与订单情况 - 中加智能科技已达成20多个意向订单,客户以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医院为主,四川为重点布局区域 [1][4] - 广安两江适老化家具公司意向订单达50单左右,配套毫米波雷达无感监护设备可覆盖24平方米空间 [8][10] - 丰田展出的bZ3无障碍车副驾驶配备旋转座椅,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成都为无障碍车租赁服务5座城市之一 [13] 产品技术创新 - 海尔康养外骨骼机器人仅3公斤重,提供长者助行、运动等5种模式,降低跌倒风险 [4][6] - 广安两江适老化家具实现跌倒监测、呼吸睡眠监测,若24小时内未上卫生间会触发报警 [8] - 丰田bZ3无障碍车后备箱可存放折叠轮椅,计划与医院合作提供陪诊服务 [13] 市场需求与反馈 - 中加智能科技总经理认为国内养老正从传统照护进入智能化时代,人工照护有疏忽而智能化能减少意外 [1] - 海尔康养适老电视操作简洁、字号更大,长期数据检测有利于疾病预警 [6] - 市民对外骨骼机器人和无障碍车表现出购买需求,尤其关注老人出行便利性 [4][13]
大胆预测:今明两年,若无异常情况,社会可能迎来“五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08
房价趋势 - 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如郑州、石家庄房价下跌 2023年一线城市上海、深圳房价也开始调整 [4] - 政府通过取消限购、降利率、减税费等措施托底楼市 但难以扭转房价"稳中有降"趋势 [4] -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10% 新开工面积下跌10%-15% 一线城市可能先企稳但低线城市仍需调整 [4] - 超过60%的年轻人认为"买房不是人生必选项" 更倾向将资金用于旅行、学习或创业 [4] 就业市场 - 2024年全球青年失业率达12.6% 低技能岗位萎缩明显 [5] - 灵活就业成为趋势 外卖行业吸纳超700万就业人口 其中35%为本科毕业生 [7] - 政府推动灵活就业者社保缴纳和培训补贴政策 但行业仍存在收入不稳定和保障不足问题 [7] 理财趋势 - 2024年银行连续三次降息 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5%创历史新低 [8] - 存款总量逆势增长8% 国债和结构性存款等低风险产品收益更高 储蓄国债利率达3%左右 [10] - 2024年A股波动率超20% 仅不到三成散户盈利 黄金和保险成为避险选择 [10] 人工智能发展 - AI应用快速普及 深圳城中村餐馆使用机器人送餐降低成本50% [13] - 银行智能客服取代30%柜员 上海试点无人驾驶网约车 [14] - 社交平台AI虚拟人半年吸引130万用户 40%年轻人愿与AI倾诉 [14] - AI主要替代重复性工作如工厂流水线、客服、物流分拣 创意和管理岗位需求上升 [15] 老龄化问题 - 202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8% 每6人中有一位老人 [17] - 生育率仅1.6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线 养老金收支压力加剧 [18] - "跨代共居"模式在北上广深试点 年轻人租住老人闲置房间并提供日常照顾 [19] - 养老产业创新加速 智能护理机器人和老年兴趣社区等成为万亿级市场 [21]
捷报!上海首个养老主题的科技孵化器落地闵行
搜狐财经· 2025-05-16 05:17
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项目 - 上海不老汇科技有限公司在闵行区"大零号湾"注册成立 该项目是上海首个养老主题科技孵化器 由谷仓科技集团负责建设运营 [2] - 项目依托"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与上海市养老产业政策 专注养老产业 用小米爆品模式打造养老产业生态 [2] - 孵化器配备完善的办公空间 AIOT实验室 硬件概念验证平台 通过"前店后厂"孵化模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孵化加速服务 [5] - 将小米生态链模式移植到养老科技产业 旨在打造全球顶尖的科创企业培育与产业孵化平台 [5] 谷仓科技集团背景 - 北京青禾谷仓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北京青禾谷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 - 谷仓科技集团由洪博士等管理团队 小米及顺为资本共同出资创立 是小米参股的核心产业孵化平台 [2] - 集团深入研究小米 华为 苹果 特斯拉等企业 提炼出独特的产品创新和管理方法论 [2] - 专注于AI硬件 机器人 医疗器械 科技消费品等领域的研究 培训 孵化 投资 [2] 谷仓孵化模式与成果 - 总结小米创新方法论 梳理200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成功经验 结合硅谷设计思维 独创"反向孵化"模式和"谷仓爆品方法论" [3] - 通过培训 加速 共创 投资形式 帮助10000+企业家掌握爆品思维 孵化出400+爆品 [3] - 助力50+家企业成为品类冠军 8家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 [3] 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规划 - 产业园整体规划1.3平方公里 首期载体位于园美路109号B19 包括创新研发区和产业承载区 [7] - 载体涵盖展厅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养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功能 [7] - 与华东师大 复旦老龄研究院等顶级智库合作 挖掘交大生医工 上理工康复中心等科创源头 [7] - 引进谷仓高质量孵化器 发起养老产业专项基金 获得市级专项与闵行区养老科技专项政策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