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广阔银发市场释放巨大就业新空间 养老服务“十八般武艺”这样练就……
央视网· 2025-08-20 15:21
人口与行业背景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1] - 预计2035年老年人口超4亿人 2050年达5亿人[23] - 养老服务师被纳入第七批新职业目录[1] 职业定位与职能 - 养老服务师是"生活建筑师" 为老年人设计个性化晚年生活方案[3][8] - 与医生、社工合作进行三方评估 涵盖健康、认知、社交及家属支持度[5] - 重点服务认知症群体 需掌握疾病知识、非药物疗法及精神行为症状应对技巧[7] - 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 涵盖健康、社交、精神需求三大支柱[8] 服务内容与技术应用 - 采用多感官刺激抚触训练墙等感统训练延缓感官退化[10] - 提供健康饮食、疾病观察、文娱活动等全方位照护[12] - 引入宠物疗愈等创新方式提升老年人适应能力[20] - 具备急救能力 如处理卡痰等突发状况[18] 人才结构与行业现状 - 当前从业人员133.8万人(养老机构59.7万 社区74.1万) 远未满足需求[24] - 样本机构中95后占比75% 大专以上学历达43%[23] - 需复合型技术人才 覆盖医疗照护、社会参与、终身学习等领域[24] 教育与发展前景 - 中专至大学已开设养老服务专业 政企协同推进人才培养[26] - 职业晋升路径明确 案例显示6年可成长为护理主管[18] - 未来潜在市场规模对应3-5亿老年人 将创造百万级就业机会[26]
沈阳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可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辽宁日报· 2025-08-20 12:46
申请流程包括线上提交申请、能力评估、领取及使用消费券。以居家上门服务为例,老年人可 在"民政通"小程序上选取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务机构,并预约相关服务项目,等待服务机构上门,消费时 可通过电子消费券抵扣相应金额。沈阳市民政局强调,服务机构须见到老年人本人方可提供服务,确保 政策精准落实。 8月16日,沈阳市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正式启动"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启动仪式 上,沈阳市民政局发布了一系列惠老政策,其中明确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可领取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今年7月,沈阳市作为全国7个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 贴政策。补贴对象为居住在沈阳市,经评估为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级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补贴涵盖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包括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服务,以及康复 护理、日间托养和机构长期或短期照护服务。 补贴以电子消费券形式通过"民政通"小程序或APP发放,按自然月领取,当月有效。电子消费券可 以对补贴项目范围内的养老服务消费金额予以抵扣。抵扣比例为消费金额的40%,其中长期服务、短期 服务、日间托养服务每人每月最高补贴800元,居家上门服务每 ...
科技如何重塑“在家养老”一场与时间、误解和尊严的赛跑
金融时报· 2025-08-20 11:17
居家养老行业现状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人 占总人口22.0% 且90%以上家庭选择居家养老[1] - 老年人面临摔倒等居家风险 存在无人兜底的照护困境 典型案例显示独居老人摔倒后无人救助[1] - 行业呈现供给能力不足与普惠服务难以覆盖的矛盾 月收入超1万元老年人占比不足5%[17] 科技赋能解决方案 - 智能监测设备包括卫生间紧急呼叫装置 床头呼叫终端 客厅人体红外感应器 覆盖90%以上居家风险场景[12] - 毫米波雷达技术通过轮廓变化监测异常动作 避免隐私顾虑 解决误报问题需10个月测试周期[10] - 平安开发"三位一体"服务架构 整合环境 行为 体征监测 智能管家 生活管家 医生管家协同服务[10] - 动态评估系统"摩天轮"从十大场景追踪老人状态 北京雪天防滑提醒使跌倒求助量下降40%[11] 服务模式创新 - 大家保险采用"1+N"服务模式 1名驻家护理员配合医生 护士等专业团队形成全方位照护[13] - 平安建立"子女下单-平台派单-护工上门-满意度评价"闭环流程 石家庄试点医疗客单价150-300元[20] - 行业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通过线上智护与线下服务结合实现本地化落地[14] 市场参与主体 - 超过20家保险公司布局居家养老 包括中国平安 大家保险 中国太保等[15] - 平安覆盖85城 近200家供应商 19万客户获服务资格 大家保险在14城布局16个社区[15] - 中国太保"百岁居"项目落地127城线下体验中心[15] 行业发展挑战 - 老年人存在"不服老"心理抗拒智能设备 平安试点初期设备接受度仅30%[6] - 护工短缺且专业化不足 流动性高 医疗类服务依赖民营机构[17] - 区域差异性显著 城市关注健康监测 农村侧重基础保障 方言影响服务效率[18] - 设备维护成本高 深圳某社区免费设备半年后存活率不足30%[17] 破局路径探索 - 通过适老化体验提升接受度 黄山旅居基地体验后设备接受度从30%提升至72%[8] - 平安联合北大医疗开发标准化培训课程 拆解照护技能为标准化动作[16] - 借鉴电商下沉路径 先建立中高端标准再剥离冗余成本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价格[19] - 石家庄试点整合医疗资源 提供上门换药等刚需服务 医疗订单占比持续提升[20]
“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会上详解“两新”融合与民生发展关键事
杭州日报· 2025-08-20 11:09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杭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强市、人才强市、教育强市"三个强市",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大投入机制 [2] - "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累计投资杭州项目超过1600个,投资金额超600亿元,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高质量发展 [3] - 打造科创、创新、并购三支千亿母基金,建立四项管理机制,强化与国家基金、央企基金等五大方面合作,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产业空间布局 - 通过保障空间规模、优化空间布局、精准空间配置、推动存量盘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空间支撑 [3] - 划定全市工业用地控制线,布局25个创新圈、打造15分钟产业社区,近3年累计盘活工业用地5万余亩 [3] 青年人才与创新创业 - 实施"春雨计划",优化"青荷礼包"发放机制,通过创业赛事活动汇聚全球青年人才来杭创新创业 [4] - 推出"就业创业一张图",建立创业陪跑空间,吸引青年人来杭、留杭,去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超40万人,今年1至7月底已引进25万 [4] 农业新质生产力 - 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做到"五良一新"(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现代新农人) [5] - 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建设"百名英才、千名头雁、万名农创客、十万名新农人"的乡村人才矩阵 [5]
智库要览丨解码“老龄群体”需求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06
ZHIKUYAOLAN 编者按 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到本世纪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预计将达到22亿。而由庞大老年群体催生的银发经济, 将倒逼各产业主动聚焦老年人需求,通过创新服务形态、研发专属产品,为养老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与此同时,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不少国家在构建社 会服务网络和加速技术创新应用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适老产品和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本期智库要览以"老龄群体"为核 心,从服务、金融、区域协同等维度,深入解析这一群体的需求新趋势。 银发经济呈现新态势 阅读提示:高盛日前发布《2025中国医疗保健:银发经济崛起》指出,50岁及以上、净资产超300万元的"高净值银发群体"正成为医疗健康市场的核心驱 动力。2024年,这一群体约1500万人,医疗支出达2210亿元,占50岁以上人群总医疗支出的5%。复旦老龄研究院等发布的《中国银发人居发展报告》显 示,中国55岁及以上人群超4亿,居住需求从基础照料向"银发人居生态"升级,涵盖健康管理、智慧交互等功能。报告将银发人群细分为低龄(55—64 岁)、中龄(65—79岁)和高龄(80岁以上), ...
让皱纹慢点长进心里(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⑭)
人民日报· 2025-08-19 06:31
老年护理,不单单是看护,还得走进他们的心里。我是一个乐呵的人,始终觉得,身体的衰老无法阻 挡,但皱纹却可以慢点长进心里。老人们与外界接触得少、电子设备也用不太溜,何不把娱乐搬到院子 里?我们设置绘画课、手工课,帮老人补办婚礼,组织集体观影,用老人们喜欢的娱乐方式和仪式感去 充实他们的生活。我越来越发现,对老人们来说,心理层面的陪伴与物质方面的照料同样重要。抽空陪 老人们摆摆"龙门阵",就能让他们开心一整天。 养老,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也正是这份事业,带我从山沟沟走向了大舞台。2023年,我光荣地当 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负沉甸甸的责任?我的注意力从小院向外发散。联系民 政等部门,了解国家政策;走村入户,倾听留守老人心声……我把意见建议带进人民大会堂,也把好消 息带回去,努力为基层养老事业发声、出力。 这些年来,我陪伴着老人,也见证着养老事业的变迁。拿近的说,敬老院有了新家,从一栋旧楼房,搬 到电影院和活动室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康养楼;改了名称叫养护院,面向社会接纳老人养老;来了新 人,护理队伍多了两名00后科班生。往远看,在四川,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 盖,城市居家 ...
“城心养老”破题老龄化困局:中国式养老体系如何筑牢安全网?
中国能源网· 2025-08-18 14:59
在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加速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养老"正成为70、80、90后中青年群体的集体焦虑。8月15日,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城心守岁月—— 共绘中国式养老新图景"主题沙龙聚焦城市家庭养老核心议题,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杜鹏教授的研究指出,中国式养老需立足 国情,构建"政策制度化、服务精准化、主体多元化"的全新生态。 人口结构剧变:从"婴儿潮"到"老年潮" 中国人口结构正经历历史性转折。2022年,中国人口总量迎来由正增长转向负增长的历史拐点。 更为深远的影响紧随其后:伴随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出 生的人口大规模步入老年期,中国已步入"第二次老年潮"(2022-2036年)。研究显示,在这15年左右的时间里,预计将有高达3.3亿人进入60岁及以上老年 阶段,其规模之巨,是第一次老年潮的2.32倍。高龄化趋势则构成更深层次的挑战,预计到2065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比(31.40%)将首次超过 60-69岁低龄老年人口(31.11%),而到本世纪末,高龄老人占比甚至可能超过总老年人口的一半。 这一剧烈的人口结构变迁,将前所未有的养老压力传导至当前的中青年群体(70、80、 ...
丽山健康集团荣获“2025山东银发健康服务影响力品牌”称号
齐鲁晚报· 2025-08-18 10:14
为助力山东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起的"2025山东银发经济品牌推选 活动"于7月启动,省内覆盖养老产业、养老服务、智能科技、老年用品、养老金融等多领域企业单位积 极参与,助力构建"产品供给—服务创新—消费升级"的银发经济生态链。丽山健康(山东)集团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丽山健康集团")凭借卓越的服务体系及深远的市场影响力,荣获"2025山东银发健康服 务影响力品牌"称号。此项荣誉是对丽山健康集团在康养产业深耕细作的高度肯定,标志着其已成为推 动区域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此次荣获"2025山东银发健康服务影响力品牌",是丽山健康集团品牌价值与社会认可度持续攀升的又一 力证。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2024山东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实践"称号、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大健 康品牌典型案例"、"2025山东最具影响力品牌"等多项殊荣。这一系列荣誉,共同构筑了丽山健康集团 在行业内坚实的品牌壁垒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丽山健康集团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整合优质产业资源,积极为山东乃至全国的银发健康服务事 业贡献丽山力量,让每一位长者在鎏金岁月中安享健康与喜乐,共同谱写"老有所养、 ...
山东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消费补贴申领咨询电话公布
大众日报· 2025-08-18 09:01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 - 山东省正在开展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申领活动 [1] - 省民政厅公布省市县三级咨询服务热线电话 方便老年人咨询补贴申领事宜 [1] - 该政策是民政部 财政部组织的试点项目 山东是三个省级试点之一 [1] - 补贴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 非现金 用于抵扣养老服务消费金额 [1] - 抵扣比例为养老服务消费金额的40% [1] - 首张优惠券已于7月在青岛发出 [1] - 项目实施期限为12个自然月 [1]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从生存需求到品质追求——看养老到“享老”如何加速释放银发市场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7 20:13
人口结构变化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 [1] 银发消费升级 - 新一代老年人推动银发消费市场从"将就"向"讲究"转变释放万亿元级市场活力 [3] -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和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2.6% [4] 养老服务创新 -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福利院开展手工制作、AI学习等多样化活动满足品质养老需求 [3][7] - 银发旅游列车等新型服务模式涌现显示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6] 政策与市场协同 - 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优养"升级 [7] - 社区孝亲敬老服务活动等基层项目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