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
搜索文档
化学纤维板块10月9日涨6.45%,新乡化纤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3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09 16:54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纤维板块在10月9日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涨6.45%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32%至3933.97点,深证成指上涨1.47%至13725.56点 [1] - 板块内多数个股上涨,新乡化纤以9.66%的涨幅领涨 [1] 领涨个股表现 - 新乡化纤收盘价为4.77元,涨幅9.66%,成交量为185.73万手,成交额为8.61亿元 [1] - 宝丽迪涨幅6.70%,收盘价39.63元,成交额达7.09亿元 [1] - 优彩资源涨幅6.40%,收盘价9.31元,华峰化学涨幅5.59%,收盘价9.63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部分个股出现下跌,恒申新材跌幅最大,为-3.86%,收盘价5.98元 [2] - 蒙泰高新下跌-3.18%,收盘价28.32元,新凤鸣下跌-1.17%,收盘价16.05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化学纤维板块整体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2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1605.8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6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新乡化纤主力资金净流入1.57亿元,主力净占比达18.21%,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911.12万元和1.18亿元 [3] - 优彩资源主力净流入1003.46万元,游资净流入1677.28万元,但散户净流出2680.74万元 [3] - 新凤鸣主力资金净流入1363.74万元,主力净占比5.42% [3]
海利得涨2.13%,成交额9484.9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1.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18
10月9日,海利得盘中上涨2.13%,截至13:01,报6.23元/股,成交9484.91万元,换手率1.78%,总市值 72.41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海利得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通 股东,持股2118.1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062.93万股。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位居第五 大流通股东,持股1447.74万股,为新进股东。交银趋势混合A(519702)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 779.08万股,为新进股东。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221.08万元,特大单买入136.97万元,占比1.44%,卖出374.84万元,占 比3.95%;大单买入1980.34万元,占比20.88%,卖出1521.39万元,占比16.04%。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海利得今年以来股价涨51.40%,近5个交易日涨3.83%,近20日涨2.13%,近60日涨12.66%。 截至9月19日,海利得股东户数3.50万,较上期减少2.78%;人均流通股24715股,较上期增加2.86%。 2025年1月-6月,海利得实现营业收入29.21亿元,同比增长1.55%;归 ...
2025年1-8月中国化学纤维产量为5773.4万吨 累计增长5.5%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11:31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化学纤维单月产量为745万吨,同比增长7.1% [1]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化学纤维累计产量达到5773.4万吨,累计增长5.5% [1] 相关上市企业 - 新闻提及的化学纤维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包括新乡化纤、恒力石化、华峰超纤、荣盛石化、吉林化纤、桐昆股份、中泰化学、南京化纤、泰和新材、澳洋健康 [1] 数据来源与报告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相关信息关联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1]
2025年莱赛尔纤维应用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8 18:24
文章核心观点 - 莱赛尔纤维正从“小众高端”向“大宗主流”转型,成为重塑纺织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其驱动力在于绿色消费浪潮和产业升级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莱赛尔纤维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产量占全球总产能约60%,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3% [2] - 随着国产技术突破,莱赛尔生产成本下降,性价比优势凸显,已实现对粘胶短纤的价格历史性交叉,推动其作为大宗原料的普及 [2] - 行业通过产品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正不断拓宽莱赛尔纤维的应用边界,覆盖服装、家纺、无纺布等多个领域,并向高端医疗、功能性户外等细分市场渗透 [3][6][7]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中国莱赛尔产量从2020年的5.4万吨飙升至2024年的42.8万吨,国内表观需求量达45.9万吨,同比增长14.3% [2][21] - 2024年国内产量42.8万吨,同比增长27.4%;进口11.3万吨,增长20.1%;出口8.2万吨,激增186.8% [23] - 主要出口国为巴基斯坦(占比49.2%)和孟加拉国(占比35.0%),两者合计占出口总量超八成 [24] - 2024年6月莱赛尔价格与粘胶短纤出现历史性交叉,价格优势推动下游应用,例如在棉纺领域添加10%莱赛尔可降成本400元/吨,增利约2% [2][26] 产品创新与性能 - 产品矩阵形成“基础款+功能款”,标准型(如1.33dtex×38mm)为用量最大品类,另有交联型、无纺布专用型及阻燃、抗菌等功能型 [3][35] - 莱赛尔短纤维干强(36-44 cN/tex)和湿强(31-38 cN/tex)均显著高于粘胶短纤,湿态模量(270 cN/tex)远超粘胶(50 cN/tex)和棉(100 cN/tex) [33] - 莱赛尔长丝实现量产,对标桑蚕丝、铜氨长丝等,干强≥2.4 cN/dtex,湿强保持率达80%,但全球供应量仍在千吨级,售价超10万元/吨 [37][38] - 针对原纤化问题(湿态下纤维分裂),行业通过交联剂、树脂整理、专用助剂等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5][34] 产业链中游渗透与工艺 - 纱线领域约72%的企业已使用莱赛尔,40%的企业使用占比控制在10%左右,30%的企业控制在20%-30% [4] - 30-60支中高支纱为主流,20%莱赛尔与80%其他纤维的混纺方案最受青睐,兼容现有设备并优化成本 [4] - 面料环节莱赛尔凭借“柔软挺括”、“凉爽亲肤”、“丝质光感”等风格,应用于休闲装、牛仔、家居内衣等领域,例如在牛仔领域改善传统硬挺手感 [4] - 印染环节需克服原纤化特性和高湿溶胀性(横向溶胀率40%,远超棉的8%),使用2%-3%交联树脂可显著提升梭织物防原纤化性能 [5] 终端应用场景拓展 - 服装领域覆盖“居家-短途出行-长途户外”全场景,居家服饰注重柔软触感,旅行户外装备强调轻盈抗皱、速干及耐候性 [6] - 家纺领域莱赛尔被芯胎套中,棉莱混纺/交织产品占比达77%,并出现个性化定制及与传统工艺(如苏绣)结合的趋势 [6] - 无纺布领域,莱赛尔因无味、高干湿强度成为湿巾、面膜、湿厕纸优选原料,2024年下半年其价格较无纺用粘胶短纤低1000元/吨,混用10%可增利100元/吨 [3][26] - 水刺无纺布领域一度出现莱赛尔供不应求局面,短切莱赛尔(1.4dtex×10mm)满足可冲散型湿厕纸特殊需求 [3][35]
全球与中国航空航天用特种尼龙市场现状分析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2025 ~ 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10-08 06:32
文章核心观点 - 报告对2020年至2031年全球与中国航空航天用特种尼龙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 涵盖市场规模、供需、地区分布、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 [1][3] - 行业预计在预测期内将持续增长 主要驱动力包括产品类型创新及其在飞机内饰、机身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拓展 [3][4] - 全球市场由DuPont、BASF、Solvay等国际化工巨头主导 同时中国本土厂商如金发科技、浙江新和成也在积极布局 [5][6][7] 产品类型分析 - 航空航天用特种尼龙按产品类型主要分为四类:PA6与PA66、长链尼龙、半芳香族尼龙和生物基尼龙 [3]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的销售额增长趋势在2020年、2024年和2031年三个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 [3] - 各产品类型在预测期(2020-2031)内的销量、收入和价格走势均有详细数据和分析 [6][7] 应用领域分析 - 特种尼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飞机内饰、机身与机翼以及其他用途 [3] - 全球不同应用的销售额增长趋势在2020年、2024年和2031年三个时间点被对比分析 [3] - 各应用领域在预测期(2020-2031)内的销量、收入和价格走势是分析重点 [7][8] 全球市场规模与供需 - 全球航空航天用特种尼龙的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在2020-2031年间被详细预测 产量和需求量也呈现明确增长趋势 [4] - 全球市场销售额和销量在预测期内持续增长 市场价格趋势也被追踪分析 [4] - 全球主要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的产量、销量、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均有具体数据和预测 [4][14] 中国市场分析 - 中国市场的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被单独分析 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同样呈现增长态势 [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的销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被统计 2024年中国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已列出 [4][5] - 中国市场在预测期内的销量和收入增长率被详细评估 [14] 地区市场分析 - 全球主要地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的市场规模通过销售收入和销量进行分析 2020年、2024年和2031年为关键对比节点 [4] - 各地区在2020-2025年和2026-2031年两个时间段的市场份额和销量份额被分别统计和预测 [4] - 各地区市场的销量和收入增长率在2020-2031年间被具体描绘 [14] 竞争格局与主要厂商 -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的产能市场份额、销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被统计 2024年全球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已发布 [4][5]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的销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被单独列出 2024年中国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也已提供 [4][5] - 行业集中度通过2024年全球Top 5生产商市场份额进行分析 市场被划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生产商 [5]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DuPont、BASF、Solvay、DSM、Arkema、Celanese、EMS-Grivory、Kuraray、DOMO Chemicals、TORAY、Ube Industries、RTP Company等 中国厂商有金发科技和浙江新和成 [5][6][7] 产业链与行业发展 - 航空航天用特种尼龙的产业链结构被分析 包括上游原料供应、工艺制造技术及下游客户 [8] - 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被识别 同时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行业政策也被分析 [9] - 中国企业在行业中的SWOT分析被作为评估内容之一 [9]
神马股份跌7.56%,沪股通龙虎榜上买入2601.11万元,卖出4237.78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22:4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下跌7.56%,全天换手率达9.15%,成交额为9.77亿元,振幅为7.81% [2] - 因日跌幅偏离值达-8.08%登上龙虎榜,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2535.61万元,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484.07万元 [2] - 当日特大单资金净流入359.58万元,但大单资金净流出2895.19万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2.08亿元,买入金额为9361.84万元,卖出金额为1.14亿元,合计净卖出2063.76万元 [2] - 沪股通专用席位为第二大买入方(买入2601.11万元)及第一大卖出方(卖出4237.78万元),净卖出1636.67万元 [2][3] - 买入金额最大的营业部为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长乐北路证券营业部,买入2870.95万元 [3] 融资融券情况 - 截至9月29日,公司两融余额为2.2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20亿元,融券余额127.91万元 [3] - 近5日融资余额减少2513.11万元,降幅为10.26%,融券余额增加60.35万元,增幅达89.33% [3] 公司财务状况 - 根据半年报数据,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7亿元,同比下降6.92% [3] - 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757.14万元 [3]
化学纤维板块9月30日跌0.55%,神马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16:42
证券之星消息,9月30日化学纤维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55%,神马股份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882.78,上涨0.52%。深证成指报收于13526.51,上涨0.35%。化学纤维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化学纤维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10.05万元,散户资金 净流入1.69亿元。化学纤维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 (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603225 | 新凤鸣 | - 3033.20万 | 13.26% | -1511.03万 | -6.61% | -1522.17万 | -6.66% | | 600063 院维高新 | | 1743.99万 | 3.70% | 490.78万 | 1.04% | -2234.77万 | -4.74% | | 605166 | 聚合顺 | 920.26万 | 15.10% | -456.79万 | -7.49 ...
为电池安全与轻量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齐鲁晚报· 2025-09-30 12:00
公司核心战略举措 - 构建创新平台以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 投资建设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中试基地解决实验室技术向规模化生产转化的行业共性难题 [1] - 延伸产业链条 依托核心产品优势向上游布局关键原料并向下游发展深加工 通过双招双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1] - 拓展新兴业务 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 已有芳纶涂覆锂电隔膜等四项增量业务投产 为电池安全与轻量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 - 深化产学研合作 借助外部智力资源保持技术领先 [2] - 提升产品力 形成技术—产能—场景闭环以精准满足市场需求 [2] - 聚焦可持续发展 开发绿色产品并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绿色解决方案 [2] 公司历史成就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自1987年创建以来坚持以创新为引领 填补了国内氨纶 间位芳纶等5项产业化空白 攻克了发光纤维 生物基芳纶等5项全球空白技术 [2] - 核心产品在安全防护 信息通信 交通装备等领域建立起显著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 [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氨纶产业的开拓者和芳纶产业的领军企业 [1]
泰和新材: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9-29 19:5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聪 9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记者见面会"'链'出新动能"专场,请光威复材、泰山玻纤、泰和新材、正海磁材4家企业负责人与 记者见面,交流山东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情况,推介产业链上优质产品。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新材")作为国内氨纶产业的开拓者和 芳纶产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通过系统性的战略布局,着力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积极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为赋能新材料产业链升级做出了示 范。 泰和新材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引领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产业协同,不断提升其对新材料产业链的赋能水平,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 产力贡献企业力量。 14 4 (1) == C 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迟海平在发布会上系统阐述了泰和新材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六大举措:一是构建创新平台,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公司投资建设 的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中试基地,将有效解决实验室技术向规模化生产转化的行业共性难题。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核心产品优势,向上游布局关键原 料,向下游发展深加工,并通过"双招双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三是拓展新兴业务,瞄准新能源汽车等赛道,已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