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搜索文档
“浙”里春山半是茶
金融时报· 2025-04-22 15:42
行业概况 - 浙江绿茶主产区进入春茶采摘高峰期 呈现"春山半是茶"景象 [1] - 淳安县茶园面积达18.8万亩 面积和产量均位居杭州市首位 [3] - 开化县被誉为"中国绿茶金三角" 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 [6] 金融支持措施 - 建行浙江省分行设计专属金融产品 通过上门服务助力茶产业发展 [1] - 天台支行推出"台富新农创业贷" 为茶农提供50万元资金支持购置自动化设备 [2] - 推出"台富文旅贷"提供500万元授信 支持老茶园改造为茶旅综合体 [2] - 发放"台富强村贷"200万元 支持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并签订包销协议 [2] - 淳安支行创新开发"淳安县茶叶市场"融资服务方案 采用多种担保方式破解融资瓶颈 [4] - "淳安县茶叶市场"融资服务已投放贷款6笔 累计金额560万元 [4] - 开化支行为茶企推出"龙顶茶贷""云税贷"等产品 为当地茶产业授信超5000万元 [6]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茶农通过设备升级实现产能提升 日产量从20斤干茶增至200斤干茶 [2] - 12家茶企引入物联网系统 通过"农信云贷"享受利率优惠 [2] - 益龙芳茶业创新"茶叶+"模式 采用"智慧农业+观光旅游+私人定制"开辟新赛道 [5] - 实施产品溯源系统 客户可通过扫码查看茶叶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信息 [5] 企业经营与效益 - 茶旅综合体提供采茶、炒茶体验服务 配套竹林民宿和茶香特色菜品 [2] - 益龙芳茶业作为老字号企业 始创于1941年并历经三代传承 坚持非遗制茶技艺 [5] - 公司采用手工制茶工艺 需在24小时内完成7道工序包括手工轻揉和三次理条 [5] - 经营模式从单纯卖茶叶转向卖体验和文化 产品附加值翻了两番 [5] - 企业产品远销欧盟和东南亚市场 带动周边2000余户茶农年均增收2万元 [6] 资金需求与支持效果 - 春茶采摘季节茶企面临资金周转压力 需要资金用于收购茶青、支付人工和扩大生产 [6] - 建行开化支行提供280万元抵押快贷 稳定企业生产线和茶农信心 [6] - 金融支持覆盖茶产业全链条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 [6] - 个体茶商获得50万元贷款支持 解决鲜叶收购资金紧张问题 [3]
2025西湖龙井丰收茶会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4-22 10:12
近日,一场以西湖龙井为主题的茶文化盛会——2025西湖龙井丰收茶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 举行,吸引了众多茶界专家与市民游客参与。 此次,在博物馆户外特别设置了"五子登科"品鉴区,特邀茶界专家对天竺、三分岔、白鹤峰、大山 头、胡公庙5个山头的西湖龙井进行品鉴,从外形到叶底,深入解析西湖龙井的风土韵味,为茶友们带 来一场味觉与知识的盛宴。 在茶有真香亭,5位来自西湖龙井核心产区的"茶二代"带来了精彩的炒茶表演。抖、搭、捺、 拓……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千年的匠心智慧。市民游客近距离观看炒茶过程,见证鲜叶在"茶二代"手中 逐渐变成扁平光润、香气扑鼻的西湖龙井。 活动中,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会员单位授牌仪式成为一大亮点,中国茶叶博物馆正式成为中技协会员 单位,在茶文化传承创新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未来,中茶博将依托协会平台,深化与各方交流合 作,实现茶的多元跨界融合,让传统制茶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此次茶会不仅是一场视觉味觉的盛宴,更是茶文化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中茶博通过茶席品 鉴、炒制展示、授牌仪式等多元形式,让千年茶文化以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未来,中茶博将继续 以"传承、融合、共享"为使命,让茶文化在世界舞 ...
不饮碧螺春,怎知春光美?2025新茶,抢鲜过足茶瘾
凤凰网财经· 2025-04-10 21:55
从小艺家的【碧螺春】上就能感受到,一口就能品到那股含蓄又浓烈的爱意。 轻抿一口,仿佛瞬间亲临茶山。 鼻翼下环绕着的丝丝嫩栗香,舌尖上流淌着的口口鲜爽,只一口,我才明白,原来,春天是一 刻也不能等的。 都说:喝过春茶,才是春天。惊蛰一过,就开始惦记茶园里那抹嫩香——碧螺春。 新茶上市 · 螺韵碧螺春 你听说果碧螺春的茶语吗?含蓄而浓烈的爱。 譬如一个含蓄内敛的人突然对另一个人产生了浓烈的爱意,浑然天成。 2025年碧螺春新茶上市,在清明前采摘茶叶,既保证了茶叶的嫩度,又积蓄了足够的内含物 质。 1斤碧螺春茶要用10000+的芽头来制作,一口喝到嘴里,嫩栗果香清幽持久,鲜气无边。 一口就让你过足茶瘾,可不是所有的茶都能做到的。 艺福堂碧螺春内含多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芳香烃、咖啡碱等丰富物质,滋味浓郁,5泡仍 有余香。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高山纯色 · 嫩栗果香 千年前让康熙叫绝的味道,一定不是一般茶叶可以比的! 碧螺春茶因其独特的花果香而闻名于世。可是茶叶里面为什么有嫩栗般的花果香? 《柳南随笔》中有一个故事: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御驾到太湖,当地官员 进贡"吓煞人香"。 ▼ 康熙饮后很喜欢,但觉得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三江侗乡:一片绿叶托起富民“金饭碗”
中国新闻网· 2025-03-25 23:29
行业规模与产值 - 茶业综合年产值达87亿元人民币 [6] - 茶园总面积21.5万亩 [6] - 干茶日交易量约50吨 [6] 生产与加工能力 - 茶企单晚加工鲜叶超1万斤(约5吨) [4] - 采用自动化设备加工绿茶、红茶、白茶等多品类产品 [4] - 生态产业园于3月15日正式投产运营 [4] 产品特性与市场表现 - 早春茶具备"早、特、鲜、香"独特品质 [3] - 春茶提前至雨水节气后上市并获市场热捧 [3] - 浙江、安徽、福建等多地茶商集中采购 [6] 产业链发展模式 - 通过文化赋魂、科技赋力、产业赋能推动延链补链强链 [6] - 实现规模高效、生态多元、健康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径 [6] - 茶产业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6] 农户参与与收益 - 茶农单日采茶青21斤可获收入400元人民币 [3] - 茶园成为当地民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核心渠道 [6] - 采茶旺季出现交易高峰与生产加工高峰同步现象 [4][6]
“无保真 不春茶”:小罐茶西湖龙井茶抢“鲜”上市
搜狐网· 2025-03-25 18:07
"无保真 不春茶":小罐茶西湖龙井茶抢"鲜"上市 "真正的好茶,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在直播中掷地有 声。近日,杜国楹走进西湖龙井茶园一线,以一场"无保真 不春茶"的沉浸式直播,向消费者展示了西 湖龙井茶园的一线采茶现状,也讲解了小罐茶的"敢保真"是如何让西湖龙井从茶园到茶杯一路保真的。 此次直播还邀请到国家一级评茶师、西湖龙井茶专家、西湖龙井茶标准及实物标准样制作者沈红,以及 小罐茶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郝连奇共同参与。杜国楹的"上茶山"直播,不仅展示了公证处的日常公证工 作,见证了小罐茶对春茶品质的庄严承诺,更是一次以西湖龙井为主的春茶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对于 当地来说,直播聚焦茶农采摘过程,切实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展示龙井茶园,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 需求。 杜国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透明化的实践,让消费者闭眼买好茶,特别是让小罐茶的西湖龙井,成为 大众心目中毋庸置疑的春茶首选。这一举措,既能助力茶农增收,又能赋予每一片茶叶深厚的信任基础 与市场价值,让每一片茶叶都承载更多意义。" 网友云监工"上茶山":小罐茶打造"看得见的信任" 图:杜国楹直播亲自采茶 在直播画面中, ...
苏州:农文商旅“新”融合 碧螺春里展乾坤
新华财经· 2025-03-24 16:04
行业发展趋势 - 碧螺春茶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落实《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2] - 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400亿元 传统干茶叶内销总额维持3000多亿元[3] - 系统推进"三茶"统筹发展 积极开发"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融合新业态[4]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开发碧螺春拿铁等创新饮品 单店日均销量超百杯[2] - 与香格里拉集团合作提供果味茶 与金星啤酒集团联合推出碧螺春中式精酿啤酒[3] - 每年推出十余款新产品 2023年东山茶厂实现总销售额1亿元[3] 技术创新与产能提升 - 研发50余种新品种茶树 通过拉长生产周期提升亩均产量[3] - 实施原产地保护 建立小叶种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保障品质[2] - 传统碧螺春只采收到谷雨前 产量有限需从技术层面突破规模限制[3] 市场表现与经济影响 - 2024年吴中区碧螺春茶总产值达4亿元[3] - 带动合作茶农年均增收5000-8000元[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0元 同比增长5.5%[3] 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 - 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 通过直播展现制茶技艺与茶艺文化 扩大品牌影响力[1] - 举办2025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大会暨乡村振兴伙伴计划[4]
中国茶叶IPO终止审核!
梧桐树下V· 2025-03-22 23:12
IPO终止审核 - 上交所终止审核中国茶叶主板IPO 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撤回申报 [2] - 公司IPO申报于2023年2月28日获得受理 3月15日收到首轮审核问询但未公布回复 [2] - 本次IPO拟募资11.4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 2015年改制为有限公司 2000年变更为股份公司 [4] - 注册资本6.875亿元 控股股东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 实际控制人为中粮集团 [4] - 茶缘一号至四号为员工持股平台 [4]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定位全品类品牌消费品公司 拥有"中茶"核心品牌及多个子品牌 产品涵盖乌龙茶、普洱茶等多种茶类 [5] - 行业集中度低 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 公司主要茶类市占率均不足2% [6][7] - 黑茶2021年销量0.37万吨 占比1.06% [6] - 乌龙茶2021年销量0.43万吨 占比1.89% [6] - 红茶2021年销量0.44万吨 占比1.30% [6] - 白茶2021年销量0.04万吨 占比0.57% [6] 财务表现 - 2019-2021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16.338亿元、18.932亿元、24.338亿元 [9]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196亿元、2.680亿元 [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228亿元 净利润2.005亿元 [10] - 资产负债率(合并)2022年6月末为36.71% 呈下降趋势 [10]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1.43%降至2022年上半年0.75% [10] 存货情况 - 存货账面价值持续增长 从2019年末9.673亿元增至2022年6月末16.553亿元 [11]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45.51%升至52.07% [11] 募资用途 - 拟募资11.4047亿元 其中6亿元(52.61%)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4][15] - 其余资金用于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项目(2.897亿元)和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2.507亿元) [15] 子公司处罚 - 子公司中茶安化2019-2020年两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罚款共10万元 [17] - 子公司中茶梧州2021年因违法发布广告被罚款30万元 [18] 高管薪酬 - 公司总经理沈芃、副总张小凤2022年9月起才在公司领薪 [12] - 董事长陈朗等多名董事未在公司及子公司处领薪 [13]
中日抹茶之争,贵州先赢一城
吴晓波频道· 2025-03-22 02:48
行业概况 - 抹茶风潮席卷全球,在TikTok、小红书等社媒上流行万物皆可"混搭"的抹茶相关烘焙、甜品、零食、饮品 [2][3] - 抹茶凭借独特香气、清新鲜亮的"治愈系绿"成为饮食时尚象征,具有健康、视觉、文化三重优势 [7][11][13] - 2024年全球抹茶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10% [13] 日本抹茶产业现状 - 2024年日本绿茶出口额达2.4亿美元(含抹茶),同比增长25%,但面临产能短缺导致国内限购 [4] - 日本茶园面积有限、茶树老化、劳动力短缺(茶农数量从2000年5.3万锐减至2020年1.2万),2023年抹茶产量降至2008年78% [16][17] - 研磨环节依赖稀缺石磨(单台制作周期≥1个月),茶树扩产需5年成熟期,转型面临高成本与市场不确定性 [17][20] 中国抹茶产业崛起 - 中国2020年抹茶产量3916吨占全球56%,预计2025年总产量超5000吨成全球最大生产国 [4][22] - 贵州产量占全国25%,出口40多国,2025年初首次大规模出口日本 [4][6] - 浙江(年产值6亿元)、贵州铜仁(出口量全球第二)、湖北孝感(占全国50%抹茶饮品市场)形成三大黄金产区 [26] 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日本在高端抹茶粉市场仍占70%份额,依靠严苛品质标准与文化品牌溢价 [28] - 中国通过政策支持(乡村振兴名录)、资本投入(2024年融资超50亿元)、文化IP(抹茶小镇、国际文化节)多维发力 [29][30][31] - 未来可能形成"中日技术合作+全球产能承接"模式,品质与文化价值成竞争核心 [33] 产业链特点 - 抹茶生产依赖两大关键环节:种植碾茶叶(需5年成熟期)和研磨成粉(需现磨现用防氧化) [17] - 中国依托占全球60%以上的绿茶资源,以成本优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6] - 行业痛点包括高端茶园稀缺、中小品牌同质化、缺乏统一质量分级体系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