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出口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笔记20250414— “择机”进度 0/3】
债券笔记· 2025-04-14 20:32
投资思维与市场博弈 - 投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博弈,思维方式需逆人性而非线性外推 [1] - 单纯依赖市场回顾经验可能成为投资绊脚石,需提炼为客观的投资体系以克服人性弱点 [1] 资金市场动态 - 央行净回笼505亿元(逆回购操作430亿元 vs 到期935亿元) [3] - 资金面均衡宽松,DR007利率回升至1.7%以上 [3] - 银行间回购市场:R001成交量53,696.15亿元(占比84.86%),利率上行3bp至1.67%;R007成交量激增2,934.61亿元至8,386.47亿元,利率1.74% [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3月金融数据及出口超预期,但债市反应冷淡,呈现"强现实、弱预期"格局 [5] - 美国对部分电子产品临时豁免关税,但特朗普暗示未来将征收行业关税 [5] - "择机"政策三大关卡:经济虚弱(当前秀肌肉)、财政氪金(紧钱包)、A股ICU(KTV状态),降准降息进度0/3 [5] 债券市场表现 - 10Y国债利率高开2bp至1.675%后回落,全天在1.66%附近震荡 [5] - 关键债券品种收盘:250004(+0.50bp至1.6600)、250205(+0.30bp至1.7010)、2400006(-0.55bp至1.8525) [6] - 利率债收益率曲线:1Y国债1.41%(+47bp)、10Y国债1.66%(+962bp)、超长债1.8525%(+1,108bp) [7] 中美经济对比 - 美国3月经济数据韧性较强,但通胀预期创1981年以来新高 [5] - 中国3月"抢出口"效应显著,出口偏强而进口偏弱 [5]
中国海关总署发声!信息量很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4-14 12:35
【导读】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介绍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基金报记者忆山 4月14日上午,国新办就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 析司司长吕大良出席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围绕中美贸易局势、外商投资、下一阶段进出口发展等热 点问题答记者问。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0.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出口规模为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规模为4.17万亿元,同比下降6%。从月度趋势来看,1月份进出 口规模同比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同比增长6%,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 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 王令浚表示,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中国第一时间坚决实施必 要的反制措施,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 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海关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海关职责,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 ...
当不成总统了?美国风向大变,加州率先公开“造反”,局势严峻了
搜狐财经· 2025-04-13 00:39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54%关税 若中国不取消对美34%关税 这将使美国对华关税累计达70%以上 [1] - 加州进口总额近5000亿美元 其中25%来自中国 若实施对等关税 加州经济将首当其冲 [3] - 美国企业家表示关税政策广度和极端性超乎想象 许多公司已做业务调整仍难应对 部分企业被告知关税可能再提高一倍以迫使工厂搬迁 [3] 行业冲击 - 中国可能重点打击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的出口商品 如农产品 汽车零部件等 [5] - 中国可能进一步升级对稀土 镓 锗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 精准打击美国产业链薄弱环节 [5] - 加州港口吞吐量占全美近三分之一 贸易中断将导致大批港口员工失业 [3] 国际反应 - 加拿大宣布对价值356亿加元的美国进口车征收25%关税 [5] - 法国呼吁欧洲企业不要到美国投资 直到特朗普政府厘清对等关税政策 [5] - 日本表示若谈判失败 可能采取报复措施 [5] 市场影响 - 消息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美国国内反对声浪滔天 [1] - 54%美国选民认为不该加征关税 75%担心关税战致物价上涨 [1] -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称该政策是95年来最大错误 将导致美国通胀上升 美联储不得不降息应对 [1]
关税博弈!这些城市,迎来大挑战了!
城市财经· 2025-04-11 11:46
最近在搞一个新业务,在 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区 有 厂房、写字楼租赁需求 的朋友,可以免费进群咨询, 免佣金 找房,找到了也 不收佣金 。 作者:余飞 01 中美贸易博弈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也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有权力的人,特朗普于4月份在全球掀起了狂风暴雨。 关税,再一次成为了他手中的武器。 相比于2018年,这一次他不仅仅针对中国,而是全球。 第一回合: 4月2日,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宣布"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 34%的"对等关税"。 此外, 柬埔寨的对等关税税率达49%,越南、斯里兰卡的税率也超过40%;孟加拉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瑞士、南非、中国台湾等税率位于30%至40%之 间。对等关税税率位于20%至30%之间的主要国家及地区包括巴基斯坦、印度、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欧盟等。以色列、菲律宾的税率均为17%。 4月3日,咱们中国宣布反击: 将从 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第二回合: 在之前已征收的20%和34%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50%的关税,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总关税达到104%! 对此,我们中国在4月9日反击: ...
美国宣布关税政策引发多国回应和反制
商务部网站· 2025-04-05 01:2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破全球贸易体系加征关税,多国政府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 [1][2]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打破75年历史的全球贸易体系,对所有国家商品征10%基准关税,对美政府认为设高壁垒国家征更高关税 [1] - 美国宣布对欧盟征20%关税,对越南征46%关税,印度、韩国、日本分别为26%、25%和24% [1] - 2024年对美存在贸易逆差的英国、巴西和新加坡仍享10%基准税率,俄罗斯虽有25亿美元顺差但不在加税名单 [1] - 因美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巨大且持续存在,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逆差增长超40%,2024年达1.2万亿美元 [1] 各国反制措施 - 欧盟委员会拟定一揽子措施应对,谈判失败将进一步反制保护企业利益 [2] - 加拿大政府将采取有针对性强力行动对抗美国关税措施 [2] - 英国政府继续努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因贸易战不符国家利益 [2] - 澳大利亚政府寻求与美国谈判取消关税,避免争端解决机制及物价上涨和经济放缓 [2] - 墨西哥政府不采取针锋相对关税措施,计划本周宣布全面计划 [2] - 日本政府对美国关税政策极为遗憾,敦促美国对日本免除相关措施 [2] - 韩国政府下令对汽车等受影响行业采取紧急支持措施 [2]
重磅官宣:对美加征34%关税!商务部、海关总署,六箭齐发!
券商中国· 2025-04-04 18:3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实施 [1][2] - 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3] - 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启运并在规定时间内进口的货物不加征关税 [3] 中方反制措施 - 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 [5][6] - 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7][8] - 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因其与台开展军事技术合作 [4] 海关监管措施 - 暂停1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 因检出玉米赤霉烯酮和霉菌总数超标 [10][11] - 暂停3家美国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 因检出沙门氏菌 [10][11] - 暂停2家美国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因检出禁用药物呋喃西林 [13] 产业竞争力调查 - 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因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冲击经营困难 [15][16] - 调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 不影响正常贸易 [16] 世贸组织诉讼 - 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措施 认为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9] - 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取消单边关税措施 [9]
中国2月对美出口降10%,10个月来首现负增长
日经中文网· 2025-03-21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2月对美出口出现同比负增长,进口额同比增长,或受双方加征关税影响 [1][2] 中国2月对美出口情况 - 2月对美出口(以美元计价)为277亿美元,同比减少10%,10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或受美国2月启动的对华加征关税影响 [1] - 按出口品类,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同比减少20%,蓄电池减少10%,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手机等产品减少7% [1] - 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减少5%,出口额降至2023年8月以来最低,Temu和SHEIN或因加征关税转出口其他国家 [1] 中国2月对美进口情况 - 2月对美进口额为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时隔1个月再次增长 [2] - 按品类,液化天然气(LNG)增长4%,焦炭减少3%,中国2月10日起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等商品征最高15%额外关税 [2]
独家洞察 | 美国关税政策升级,全球贸易格局将变
慧甚FactSet· 2025-03-06 12:33
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及各国反制措施 - 美国宣布自3月4日起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钢铁、铝制品及部分工业制成品加征25%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没有达成共识空间 [1] - 加拿大随即启动报复机制 宣布对300亿加元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 并计划21天后扩大至1250亿加元商品 覆盖美国对加出口总额的41%(2024年美国对加出口额3758亿加元) [1][3] -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宣布于3月9日公布反制措施 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1]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及中方反制 - 美国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 宣布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 [3] - 中方宣布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其中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 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并对莱多斯公司等25家美国公司实施出口和投资限制 [3] - 据民生证券测算 此次中国对来自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15%或10%关税 共计涉及223亿美元商品 加上此前2月4日宣布的关税措施 中方合计对362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占从美国总进口的22% 关税力度明显轻于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20%) [3] 经济影响评估 - 根据民生银行报告 美国对中国的20%关税大致拖累中国名义GDP 0.69个百分点 对实际GDP增长的拖累或在0.49个百分点左右 这可以看作损失的上限 [5] - 美国对加墨施加的25%关税若加墨不反制 对美国中长期实际GDP增速拖累0.2-0.3个百分点 对2025年通胀推升0.4个百分点 若加墨反制 对通胀推升高达0.7-0.9个百分点 [5] - 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已从23%降至13%左右 直接影响有限 [5] 未来关键时间节点 - 4月初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另一个重要节点 美方将发布针对中美经贸关系及"对等关税"的调查报告 白宫将决定是否采取新的关税措施 4月4日TikTok禁令延期到期 [5]
日元急升后考验日本货币政策
淡水泉投资· 2025-02-23 18:32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FOMC会议纪要显示不急于重回降息立场,但暗示可能调整量化紧缩政策,暂缓或停止缩表 [3] - 美国消费者信心下滑,长期通胀担忧达1995年以来新高,导致美股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单日下跌,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滑10个基点 [3] 日元汇率与经济动向 - 日元兑美元过去一个月上涨4.2%,突破150关口,成为今年全球最强劲货币 [5] - 日元走强逻辑包括日本央行加息路径重启及美国消费信心转弱导致利差收窄,同时大量沽空盘获利回吐 [5] - 日本第四季度GDP增长2.8%(环比折年率),远超预测中位数1.1%,个人消费增长0.5%,企业投资止跌回升,净出口贡献GDP三个基点 [6] - 日本经济正常化趋势明显,预计央行明年中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为1.25-1.5%,但加息步伐受汇率走势牵制 [6] 特朗普政策与影响 - 特朗普上任首月签署73份行政命令,远超奥巴马、拜登同期总和,内容涵盖关税、移民及政府效率改革 [8] - 特朗普"美国优先"策略冲击国际秩序,关税措施引发通胀压力,1月26日逮捕近千名非法移民后执法效率下滑至每日不足300人 [9] - 特朗普支持率47%(盖洛普调查),不支持率48%,极端立场加剧社会分裂,物价问题成为主要民怨 [9] 经济数据与市场关注点 - 美国1月核心PCE通胀预计环比0.26%,高于前值0.16%,通胀反弹阴影持续 [11] - 德国大选后联合政府组建及日本东京CPI数据为本周重点关注 [11]
俄罗斯商品馆,退潮了
投资界· 2025-01-24 10:43
俄货店行业现状 - 近期大量"俄货店"、"俄罗斯商品馆"在城市涌现,以蓝白色调和大熊标志为统一风格,但多为临时棚搭结构,显示短期经营特征 [5] -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方声明显示,中国仅有4家官方认证的俄罗斯国家馆(上海/哈尔滨/成都/深圳),其他店铺均非正规授权 [5] - 上海市场监管局2024年12月检查47家店铺,对6家涉嫌虚假宣传"国家馆"的店铺立案调查,部分已被责令停业 [5] - 典型店铺商品包括大列巴、牛筋肠、格瓦斯等具有俄罗斯刻板印象的食品,但实际产地混杂(中国东北/越南等) [5][7][8] 商品供应链分析 - 商品标签显示部分产自俄罗斯,但电商平台同款产品价格低50%-200%,且实际产地多为黑龙江(如哈尔滨产"白熊大塑"啤酒) [5][10] - 典型商品价格对比:线下俄货店500ml伏特加售价63元,电商同款仅36元;190克阿廖卡巧克力线下15-19元,线上更便宜 [10][15] - 供应链存在明显地域特征,绥芬河产"风味光头饼"、牡丹江产伏特加等东北地区产品占比较高 [8][10] - 商品俄文标签存在拼写错误,部分商品名称呈现机翻特征,俄罗斯留学生表示多数零食在俄本土未见 [10] 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2022年3月京东"俄罗斯国家馆"上线首周销售额达600万元,目前平台粉丝超260万,注册公司为陕西日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5] - 短视频平台博主宣称单店启动资金40-50万元可实现年利90万,长沙新店三天营业额达10万且毛利率超50% [15] - 企查查显示"俄比熊"相关企业超130家,最大注册公司为2023年12月成立的俄比熊国际贸易(武汉)有限公司 [15] - 部分店铺采用普京形象等营销元素吸引顾客,但实际复购率低,俄罗斯留学生表示"不会去第二次" [14][15] 中俄贸易背景 - 2024年中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4万亿元(约23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同比增长率从2023年32.7%降至2.9% [18] - 贸易结构发生变化:非能源类原材料和农产品占比提升,这是近三十年来中俄经济合作关系的首次重大转变 [18] - 俄货店现象反映中俄国家关系提升,使原本与俄联系较少的江浙华南地区也出现相关商业形态 [18] - 俄罗斯对华肉类出口限制严格,导致店内肉制品多为中国生产贴标产品,存在营销包装与实质商品的差异 [18]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前景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俄货店感受复杂:既识别出本土品牌(如阿廖卡巧克力),也发现大量陌生商品(如各种香肠罐头) [14][15] - 行业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品真实产地,部分店铺通过条形码(46/48开头)等简易方式自证 [15] - 专家认为俄罗斯食品对中国市场的中长期吸引力有限,消费者好奇心消退后难以维持持续消费 [18]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风险,随着信息透明度提高,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商品与俄罗斯关联度的真实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