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0 23:10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0日上午10:00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由董事长傅若清主持[1][3] - 会议通知载明了股东大会日期、地点、投票方式、审议事项及股东登记办法等关键信息[2] - 网络投票通过上证所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交易时段9:15-15:00[3] - 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3] 出席会议人员情况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代理人4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298,253,000股,占总股本69.54%[3] - 网络投票有效表决股东789名,代表股份55,641,188股,占比2.98%[3] - 中小投资者(非董监高及持股5%以上股东)792名,代表股份96,211,688股,占比5.15%[3][4] - 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见证律师列席会议[4] 议案表决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9项议案,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年报、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5] - 第9项议案为特别决议事项,第5-9项议案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5] - 第7项关联交易议案中,关联股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回避表决[5] - 普通决议议案获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议案获三分之二以上通过[5] 法律程序合规性 - 股东大会召集人资格及现场出席人员资格合法有效[4] - 表决程序及结果符合《公司法》《规范运作指引》等法律法规要求[5] - 法律意见书确认会议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5]
大陆消费月报:社会零售维持较快增长
群益证券· 2025-05-19 1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零售在补贴政策支撑下维持较快增长,5月假日经济、电商大促、补贴政策三方共振,零售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关税风波短期内暂告一段落,内需消费和新型消费将迎来安稳经营环境 [45] - 股市方面,新兴消费已达相对高位,建议关注电商大促中GMV有望提升的个股,如巨子生物、乖宝宠物、珀莱雅、名创优品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消费运行概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月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7万亿,同比增5.1%,商品零售收入约3.3万亿,同比增5.1%,餐饮销售额4167亿,同比增5.2%,网上零售1.1万亿,同比增1.4%,网上零售占比为30.1%,环比3月占比下降2.8pcts [7] 出行情况 - 今年出行热情高涨,2月下旬起跨境航班量比照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稳步提升,4月30日恢复程度为85.9%;五一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总量达14.7亿人次,同比增7.9%,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人次,同比增6.4% [15] 消费行业运行概述 票房 - 4月票房为11.98亿,同比下降46%,1 - 4月累计票房256亿,同比增37%;五一档总票房7.4亿,同比下降51%,因优质影片供给不足,观影需求受出行分流;下半年有15部电影有望冲击10亿元以上票房,部分影片暑期档上映表现待观望 [21] CPI - 4月CPI同比下降0.1%,增速持平,剔除食品及能源,核心CPI同比增0.5%,增速环比持平;4月食品CPI同比下降0.2%,增速环比回升1.2pcts,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3.9%,增速环比下降1.3pcts;4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扩大,PPI、CPI剪刀差扩大至2.6% [26] - 4月食品类CPI显着回升,牛肉、水果等CPI增速有回升;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因油价下跌,4月燃料CPI同比下降10.2%,降幅扩大 [29] 生产资料价格走势 - 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低迷,短期关税风险消散,棉花、猪肉等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原奶价格跌幅收窄,行业供需稳步改善 [41] 期间板块涨跌情况 - A股近一个月内,内需消费表现强劲,“618”大促刺激下,美容护理板块跑赢大市 [44] 行业观点 - 5月假日效应及电商大促共振,零售增速有望保持高位 [2]
大陆消费月报:社会零售维持较快增长-20250519
群益证券· 2025-05-19 16: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零售在补贴政策支撑下维持较快增长,5月假日经济、电商大促、补贴政策三方共振,零售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关税风波短期内暂告一段落,内需消费和新型消费将迎来安稳经营环境 [45] - 股市方面,新兴消费已达相对高位,建议关注电商大促中GMV有望提升的个股,如巨子生物、乖宝宠物、珀莱雅、名创优品 [45] 各目录总结 宏观消费运行概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月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7万亿,同比增5.1%,商品零售收入约3.3万亿,同比增5.1%,餐饮销售额4167亿,同比增5.2%,网上零售1.1万亿,同比增1.4%,网上零售占比30.1%,环比3月下降2.8pcts [7] 出行情况 - 今年出行热情高涨,2月下旬起跨境航班量比照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稳步提升,4月30日恢复程度为85.9%;五一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总量达14.7亿人次,同比增7.9%,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人次,同比增6.4% [15] 消费行业运行概述 票房 - 4月票房11.98亿,同比下降46%,1 - 4月累计票房256亿,同比增37%;五一档总票房7.4亿,同比下降51%,因优质影片供给不足,观影需求受出行分流;下半年有15部电影有望冲击10亿以上票房,部分影片暑期档上映表现待观望 [21] CPI - 4月CPI同比下降0.1%,增速持平,核心CPI同比增0.5%,增速环比持平;食品CPI同比下降0.2%,增速环比回升1.2pcts,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3.9%,增速环比下降1.3pcts;4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扩大,PPI、CPI剪刀差扩大至2.6% [26] - 4月食品类CPI显着回升,牛肉、水果等CPI增速有回升;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因油价下跌,4月燃料CPI同比下降10.2%,降幅扩大 [29] 生产资料价格走势 - 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低迷,短期关税风险消散,棉花、猪肉等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原奶价格跌幅收窄,行业供需稳步改善 [41] 期间板块涨跌情况 - A股近一个月内,内需消费表现强劲,“618”大促刺激下,美容护理板块跑赢大市 [44] 行业观点 - 5月假日效应及电商大促共振,零售增速有望保持高位 [2]
在戛纳中国馆,跟着电影游中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10:16
电影产业与文旅经济融合 - 中国电影产业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通过"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展现文化魅力并拓展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3] - 电影成为连接观众与取景地文化交流的媒介,带动取景地成为热门打卡地,如《卧虎藏龙》带动安徽宏村等地旅游 [12]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0亿票房位列全球第五,展现传统文化与创新的结合 [10] 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 - 高质量内容、国际化合作与战略传播打破文化壁垒,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结合成为连接全球观众的情感纽带 [5] - 中国电影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如《白塔之光》讲述北京胡同文化 [10] - 戛纳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电影青睐有加,《狂野时代》等作品入围让世界倾听中国创作者声音 [12] 电影与城市文化推广 - 北京国际电影节提出"看电影、爱生活"主题,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结合文商旅体推广北京历史文化 [9] - 电影《东极岛》筹备期间发现取景地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前往观看日出 [12] - 法国导演菲利普·米尔因电影交流前往广西涠洲岛旅游并为电影做准备 [15] 电影文化交流活动 - 戛纳中国馆举办民乐演出,以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权御天下》等电影音乐展示中国音乐魅力 [5] - 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姜涛分享中国馆作为文化交流窗口的作用及后续主题活动 [5] - 中、美、法三国嘉宾围绕"跟着电影游中国"主题分享以电影构建世界文化交流语境的经验 [5]
法国文化部长呼吁捍卫欧洲电影产业
快讯· 2025-05-18 22:06
欧洲电影产业现状 - 法国文化部长呼吁欧洲电影界人士捍卫本土电影产业 [1] - 本届戛纳电影节入选的107部电影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法国 [1] - 欧洲观众观看的电影60%来自美国 [1]
2025天坛映像全球巡展走进伦敦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8 10:48
天坛映像全球巡展伦敦站活动 - 活动由国家电影局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 精选六部中国影片在英国展映 [1] - 展映影片包括《云霄之上》《妈妈!》《消失的她》《白塔之光》《朝云暮雨》《走走停停》 涵盖家庭伦理 社会现实 心理悬疑与都市生活题材 [4] - 活动配有映后对谈 观众互动环节 为英国观众提供深入了解中国电影的机会 [8] 展映影片观众反馈 - 《走走停停》获观众评价"很有生活气息 也很幽默 完全超出预期" [4] - 《妈妈!》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有观众表示"母女间的情感描写真实而克制 看的时候很容易被带入" [4] - 《消失的她》被评价为"剧情紧凑 充满悬念" 兼具娱乐性和现实意义探讨 [4] - 《朝云暮雨》探讨出狱女子与中年鳏夫关系 观众称"安静却力量十足 结尾让人落泪" [5] 活动意义与行业影响 - 活动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映像全球巡展"项目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优秀中国电影作品建立跨文化共鸣 [6] - 北京国际电影节持续推动中外电影交流 引进海外佳作同时将中国电影推向全球舞台 [8]
光影之桥联通中外!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推介会成功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12:22
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推介会成果 -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成功举办推介会,向全球展示中国电影文化成果与开放姿态 [1] - 活动为全球电影人提供深入了解北影节的平台,强化国际交流 [1]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核心数据 - 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吸引103个国家地区的1794部影片报名,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外影片占比近90% [3] - "国际会客厅"汇聚超300家影人影企,3天洽谈会议超250场,促进产业合作 [3] - "北京电影生活节"带动文商旅体融合消费,累计客流6531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超240亿元 [3] 国际化拓展与文化输出 - 推出"天坛映像"全球巡展,精选"天坛奖"入围及获奖影片进行国际展映 [5] - 获奖影片《走走停停》导演龙飞表示海外观众反响热烈,验证电影作为全球语言的跨文化价值 [5] - 演员岳红强调电影是文明互鉴载体,通过作品传递中国故事与文化底蕴 [5] 国际影人参与与平台影响力 - 多位海外电影人出席推介会,包括《纳维》导演凯文·施穆茨勒、《涡流》国际销售纳斯琳·梅达尔·德·沙尔东等 [6] - 活动体现北影节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文化链接力与持续吸引力 [6]
新技术释放新魅力(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5-17 06:12
电影放映技术升级 - IMAX GT巨幕激光厅成为网红打卡地,关键在于其顶级配置:采用两台4K分辨率激光放映机,12.1声道音响系统,支持1.43∶1画幅比放映,带来极强的临境体验 [10] - 影博IMAX GT巨幕激光厅《哪吒2》上映以来上座率超九成,多次增加夜场放映至晚上11点半仍"一票难求" [10][11] - 2025年电影春节档特效影厅票房产出占比提升至12.5%,其中《哪吒2》贡献70%份额 [11] 国产放映技术突破 - 中影CINITY支持24-120帧/秒高帧率格式,兼容4K、3D、高亮度等技术,2019年以来两年一迭代 [13] - CINITY LED突破传统巨幕画幅比限制,采用主动发光技术,具有更高亮度、更强对比度和更高均匀性 [14] - 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影LED巨幕放映技术图像还原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14] 特效厅市场表现 - 中影国际影城5个特效厅票房产出占2024年票房六成以上,《哪吒2》票房八成以上出自特效厅 [12] - 观众选择特效厅主要因巨幕放大细节、更丰富信息含量和更沉浸视听享受,部分场景引发强烈共情 [11] - 北京华夏电影中心创新采用五面LED屏,单屏由176块电子屏拼贴,长14米高9米,裸眼3D效果震撼 [1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银幕总数达9万余块,年度净增4658块,观影总人次再次突破10亿 [15] - 电影技术从无声到有声、彩色到数字不断升级,新技术释放电影新魅力并催生新电影美学 [16] - 高科技与好内容相辅相成,仅"可看性"不够,还需提升"必看性"以激发文化原创力 [16]
“关税大棒”下的好莱坞影业之殇
国际金融报· 2025-05-16 17:02
美国对进口电影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政府计划对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贸易制裁从商品贸易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1] - 中国已宣布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作为回应[1] - 该政策将对好莱坞电影产业造成重大冲击,加剧其经营困境[1] 好莱坞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 好莱坞1994年通过《亡命天涯》进入中国市场,取得2580万元票房[2] - 中国加入WTO后进口影片数量从10部增至20部,片方分账比例13%[2] - 2012年进口配额增至34部,美方分账比例提升至25%[2] - 中国市场年度票房曾占好莱坞全球票房一半,是其最大海外市场[3]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 - 中国拥有超过8万块银幕,全球第一[3] - 2024年总票房425.02亿元,观影人次超10亿,全球第二[3] - 2025年Q1票房244亿元,同比增长48%,达北美票房两倍多[3] -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占比从2017年38.7%降至2024年15.1%[4]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表现 - 《复仇者联盟4》中国票房占比35%,《异形:夺命舰》达42%,收入1.08亿美元[4] - 《哥斯拉大战金刚2》中国成为第二大票仓,《沙丘2》中国贡献1.1亿美元[4] - 2024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仅62.73亿元,连续两年无超10亿元作品[4] - 2025年前四月仅《我的世界大电影》和《美国队长4》票房破1亿元[5] 好莱坞全球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票房前十中好莱坞占九席,《头脑特工队2》17.57亿美元居首[7] - 2023年全球票房305亿美元,同比下降10%[8] - 好莱坞国际市场份额从82%降至77%,北美市场收入减少3亿美元[8] - 欧洲市场份额从44%降至32%以下,亚洲主要市场普遍下滑[8] 好莱坞面临的挑战 - 平均制作成本超2亿美元,关税将推高原材料和运输成本[8] - 制作规模趋于谨慎,2024年预算超4000万美元项目支出下降26%[9] - 洛杉矶摄影棚使用率从90%以上降至63%,拍摄天数创新低[9] - 原创电影占比从40.9%降至18.6%,对经典IP依赖加深[11] 对美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 影视出口占美国服务总出口2%,对顺差贡献3.7%[12] - 2023年好莱坞在华票房收入约2亿美元,占对华服务出口0.36%[12] - 衍生业务年收入高达50亿美元,波动将影响服务贸易平衡[12] - 美国2024年服务出口1.1万亿美元,顺差2950亿美元[11] 好莱坞的全球制作模式 - 大部分好莱坞大片采取跨国制作形式[13] - 海外票房占总收入七成左右,高度依赖国际市场[13] - 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欧盟、加拿大等地的反制措施[13] - 将影响美国文化输出和软实力建设[14]
微博还能影响电影营销吗?
36氪· 2025-05-15 19:40
微博电影营销现状分析 核心观点 - 微博作为电影宣发平台的竞争力显著下降 其热度榜单与票房表现严重脱节 连续四周霸榜的《独一无二》首日预售仅20万 预计总票房仅1500万 与热度形成巨大反差 [1][3] - 平台流量重心转移导致微博失去优势 月活/日活数据已被抖音拉开差距 明星生态对电影票房带动有限 流量明星电影票房天花板为5-6亿 多数仅1亿规模 [4][5] - 微博仍保留不可替代的产业发声功能 电影官方信息首发、从业者认证账号交流等优势未被短视频平台取代 [6] 微博参投电影业务发展 投资规模扩张 - 微博参投电影数量从2021年7部激增至2024年49部 覆盖全年主要档期 [8] - 抖音则采取收缩策略 2020-2021年参投16部后 2023年起完全退出新片联合出品 [10] 业务模式争议 - 作为联合出品方介入上游产业链 可能影响平台中立性 存在对电影负面信息"灭火"的潜在利益冲突 [10] - 抖音选择回归纯粹营销平台定位 避免联合出品"十投九亏"的行业普遍困境 [10] 电影大V推荐度体系 机制特点 - 采用类似烂番茄的双维度评分体系(推荐度百分比+均分) 含专业评委与普通用户评分 评委涵盖多领域意见领袖 [11] - 具备提前开分优势 可在首映礼后即发布评分 早于豆瓣/猫眼等平台的公映日开分规则 [13] 现存问题 - 评分区分度不足 豆瓣5分以下"烂片"仍能获得70%-90%推荐度 丧失影评严苛性 [15] - 公映前评分可控性过高 削弱公信力 难以反映真实质量 [13][15] 行业竞争格局 平台能力对比 - 抖音热度与猫眼/灯塔想看数、预售票房呈正相关 微博热度则基本无法转化为票房 [5] - 微博在产业深度内容(如从业者交流、行业分析)方面仍具差异化优势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