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
北京商报· 2025-09-13 13:03
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数据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3834.9元增加495.8元 同比增长12.9% [1] - 2024年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1]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达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人均可支配收入5.1% [1] 体育消费历史对比 - 2023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3834.9元 较2022年增加873.8元 增长率达29.5% [1] - 2023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837.6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 占人均可支配收入4.7% [1] 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2] - 鼓励利用工业厂房 商业用房 仓储用房等改造为体育运动空间 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2] - 支持商业综合体 景区 商圈引入体育健身业态 在体育场馆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推动数字技术与体育消费融合 [2] - 培育智能化 定制化 体验式体育消费新模式 延长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促进夜间消费 搭建适老体育活动平台 [2]
体育产业七万亿元目标如何实现
经济日报· 2025-09-13 06:02
行业政策目标 - 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超过7万亿元 [1] 消费趋势驱动因素 - 人均GDP稳步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推动消费升级 [1] - 需求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型升级 [1] 行业发展痛点 - 体育消费活动多停留在体验层面 未能形成持续消费习惯 [1] - 供给结构不均衡 高端供给过剩与大众化供给不足并存 [1] - 部分运动项目参与门槛较高制约大众参与热情 [1] - 消费环境不完善 场馆预约难和健身服务退转难影响体验 [1] 政策解决方案 - 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配建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2] - 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和推动场馆优惠开放降低参与门槛 [2] - 支持发展智能健身 科学指导和运动康复等新业态 [2] 产业协同要求 - 政府需做好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业 [3] - 企业需深耕用户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消费场景 [3] - 社会组织与社区平台需搭建活动载体和营造运动氛围 [3]
以深度融合发展为引擎 驱动体育消费升级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52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以融合为关键路径推动体育产业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实现协同赋能和共同发展 通过业态融合 数实融合 产城融合三大路径突破体育消费增长边界 激发产业新动能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基础[1] 业态融合 - 构建"体育+文商旅展"深度融合生态体系 打造"赛事观赏+旅游观光+文化体验+购物消费"复合消费场景 实现"一次抵达 多元满足"和"一次赛事 全域消费"乘数效应[3] - 推动"体育+科技"催生智能装备 虚拟体育 智慧场馆新业态 "体育+养老"搭建适老体育活动平台 "体育+农林"发展乡村户外运动与生态体育旅游 延伸产业链条[3] - 明确发挥进博会 服贸会 体博会等平台作用 促进"赛 展 节 游"一体谋划 为体育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 数实融合 - 首次提出推进"数据要素X体育"行动 破解数据"供不出 流不动 用不好"痛点 推动运动表现 赛事运营 媒体传播等海量数据深度嵌入全产业链[6] - 支持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深度应用 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催生数字体育新业态与发展新动能[6] - 完善体育数据产权归属认定 市场交易 权益分配等规则 破解数据权属模糊 流通壁垒和价值兑现难等堵点[6] 产城融合 - 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区作为空间载体 具备产业孵化 研发创新 赛事举办等复合功能 形成"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良性循环[9] - 支持盘活工业厂房 商业用房等存量空间打造体育运动空间 高效利用闲置资产赋予老旧城区运动休闲新功能[9] - 升级体育场馆 体育公园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推动功能由单一赛事型向"赛事演艺+商业休闲+健康服务+社群活动"综合体转型[9] - 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 促进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深度融合 让全民健身触手可及[9]
权威解读|消费新引擎澎湃产业发展新动能——国办出台意见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9-12 09:47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 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体育消费作为重要的改善型消费,在落实促消费、扩内需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年以 来,在体育消费领域,各类新场景、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有效带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6月29日,球迷乘坐C9701次球迷专列到达江苏泰州站后合影。新华社发(汤德宏 摄)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新华社发(刘健 摄) "《意见》从供需两头发力,深入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亮点和突破很多",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9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8月23日,观众在观看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2025年上半年,京东、淘宝、天猫、抖音等四家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额达到 2181.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56.78亿元增长17.5%,远高于2025年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 ...
场景融合扩大体育消费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9-12 08:02
行业核心观点 - 体育产业正通过场景融合与跨界创新加速释放消费潜力,产业总规模从2023年的3.67万亿元预计增长至2030年的超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10% [3] - 废旧厂房等城市空间改造为运动场馆成为新趋势,政策鼓励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以增加供给 [1][2] - 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的消费拉动效应,能撬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场景消费链条,实现乘数效应 [2] 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与供给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截至2024年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时期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1] - 体育场地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存在闲置、人满为患或设施年久失修等问题,需通过科学规划与运营盘活资源 [2] - 政策支持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配建"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2] 体育消费潜力与拉动效应 - 体育消费涵盖运动装备、场地租赁、赛事门票等,其中赛事能实现"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和"一人比赛,多人消费"的效应 [1][2] - 2025青岛马拉松赛事拉动综合消费达3.49亿元,"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2] - 除直接体育消费外,赛事流量能延伸消费链条,促进更大范围的消费 [2] 产业融合与创新趋势 - 体育场景与商业空间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模式在商业综合体、景区等引入健身与赛事业态,做好流量引入和留量经营 [3] - 体育场景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提供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如"体育外卖"、MR躲避球、模拟飞行、无人机足球等新消费模式 [3] - 跨界融合是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关键,而非简单项目叠加 [3]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34期:体育产业发债再获政策支持,基金费率调整对债市有何影响?-20250911
中诚信国际· 2025-09-11 1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体育产业债券融资明确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有望带来体育产业信用债供给增加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但对信用风险评估与防控提出更高要求 [4][11][12] - 股债轮动下债市调整呈现新特征,信用债调整幅度小于利率债且短端收益率更抗跌;证监会修订基金销售费用规定,或降低债券型基金购买成本,抑制短期债基投资需求,引导长期投资,新规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需关注实际调整情况 [5][14][15] - 8月我国进出口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与东盟、欧盟贸易稳健,对美国出口延续大幅下行趋势 [6][17]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开展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作,资金面整体平稳,资金价格多数下行 [7][20] - 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上周信用债发行规模下降,各券种和多数行业发行规模普遍减少,发行成本涨跌互现 [8][23] - 上周债券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度连续两周降温,收益率表现分化,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有涨有跌,信用债短端收益率多数下行、长端小幅上行,信用利差和评级利差变动不大 [9][36][37] 各部分总结 市场热点 - 政策加持体育产业债市融资迎新机遇,《意见》支持体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将带来信用债供给增加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也对信用风险评估与防控提出更高要求 [4][11] - 股债轮动下债市调整呈现新特征,上周A股回调,“股债跷跷板”效应弱化,本轮债市调整信用债调整幅度小于利率债、短端收益率更抗跌;证监会修订基金销售费用规定引发关注,新规或影响短期债基投资需求,利好债券ETF发展,需关注实际调整情况 [5][14][15] 宏观数据 - 2025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8月出口同比增速4.4%、进口增速1.3%,贸易顺差1023亿美元,进出口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与东盟、欧盟贸易稳健,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33.1%,延续大幅下行趋势 [6][17] 货币市场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4218亿元,开展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作;资金面整体平稳,资金价格多数下行,变动幅度在1 - 10bp之间,除一个月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外,其他期限利率均有不同幅度下行,3个月期和1年期Shibor变化不大,利差基本保持不变 [7][20] 信用债一级市场 - 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上周信用债发行规模进一步下降至1334.51亿元,日均发行规模减少;取消发行规模为24.95亿元,较前一期减少 [23] - 分券种来看,各券种发行规模普遍减少,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规模下降幅度较大 [23][24] -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和产业债发行规模均减少,多数行业表现为融资净流出,电力生产与供应和交通运输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规模较大 [23][28] - 从发行成本看,信用债平均发行成本有涨有跌,变动幅度均不超过15bp [23][33] 信用债二级市场 - 上周债券二级市场现券交易额为72472.47亿元,日均现券交易额减少,交投活跃度连续两周降温 [36][38] - 债券收益率表现分化,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有涨有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83%;信用债短端收益率多数下行、长端收益率小幅上行 [37][40] - 信用利差方面,1 - 3年短期信用利差收窄,幅度不超过4bp,5 - 10年期信用利差有所扩张;评级利差方面,各级别间利差变动不大,变动幅度在3bp以内 [37]
数智科技焕新服贸体验——2025年服贸会印象
科技日报· 2025-09-11 17:26
XR与沉浸式体验技术应用 - 字节跳动旗下PICO公司推出《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沉浸式游戏,通过VR头显实现高度还原的动画世界互动冒险 [2] - 文旅服务展区采用影院级裸眼3D技术,实景还原热播剧《国色芳华》刘府场景,提供内容观赏+场景打卡+文创联动的多维体验 [2] - 文博数智科技展搭建"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支持观众DIY个性化藻井并现场拍照留存 [2] 教育科技与智能服务平台 - 中国移动推出全景式"首都教育新地图"四维智能生态圈,结合AI与地理空间技术,一键查询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及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 [3] - 该平台提供定制化研学路线功能,集成学习圈、运动圈、文化圈、消费圈四大维度,实现教育服务精准匹配 [3] - 教育专题展区设计四条专属路线:学生AI研学线积分打卡、教师人工智能通识课线、教育新地图消费线裸眼3D展示、身心健康体验线AI健康顾问定制方案 [4] 智慧体育与AI技术融合 - 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推出AI+MR技术轻量化智慧体育项目"FOLO福禄球",支持两人隔空对战虚拟能量球,结合旅游与商业推动消费升级 [5] - 橙狮体育自主研发AI网球运动影像产品Smartshot橙狮慧影,通过2个高分辨率摄像头和1台中控主机实时捕捉动作轨迹,生成多维数据用于分析编辑 [5][6] - 展区提供模拟器赛道竞技、头等舱迷你影院系统及MR设备文物感知等数智体验项目 [6]
“7万亿”将撬动什么? 业内关注体育产业“新部署”
新华网· 2025-09-11 15:3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 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体育产业首个标志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 专家认为,此后十余年间,体育不断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元价值功能逐渐凸显,体育产业日 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即便 受到疫情影响,2021至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仍增长11.6%,远远跑赢同期GDP。 作为近年来的高频热词,"体育产业"在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许多政策文件中被屡屡提及。 《意见》的重磅出台,无疑为体育产业发展再注入一针"强心剂"。 7万亿目标,缘何而来?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表示,《意见》提出体育产业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 重要作用",这说明体育产业以其独特的跨界融合能力,正在成为促进消费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创 ...
“7万亿”将撬动什么?——业内关注体育产业“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9-11 11:08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题:"7万亿"将撬动什么?——业内关注体育产业"新部署"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高萌、李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 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近年来的高频热词,"体育产业"在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许多政策文件中被屡屡提及。 《意见》的重磅出台,无疑为体育产业发展再注入一针"强心剂"。 7万亿目标,缘何而来? 专家认为,此后十余年间,体育不断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元价值功能逐渐凸显,体育产业日 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 即便受到疫情影响,2021至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仍增长11.6%,远远跑赢同期GDP。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表示,《意见》提出体育产业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 重要作用",这说明体育产业以其独特的跨界融合能力,正在成为促进消费升级、 ...
数字人民币加速赋能体育消费
证券日报· 2025-09-11 00:44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1] - 政策旨在通过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 数字人民币应用推进措施 - 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 消费满减 积分兑换奖励等优惠举措[1]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1]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于2024年4月提出推广数字人民币在体育消费领域应用[1] 数字人民币赋能体育产业价值 - 数字人民币可降门槛 提体验 增信任 助力释放体育消费潜力[1] - 数字人民币智能化 数字化优势可为体育产业提供更高效支付服务和更完善金融解决方案[2] - 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可防范化解预付式消费风险 实现资金安全托管[2] 预付式消费创新管理模式 - 探索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 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管理预付资金[2] - 智能合约确保资金按课程分阶段解冻 实时保障消费者权益 防范体育培训机构跑路隐患[2] 数字人民币未来应用场景拓展 - 场景多元化拓展至体育培训 运动员经纪等细分领域 构建全面体育消费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3] - 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创造AR交互支付体验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体育消费金融服务[3] - 促进跨境应用发展 在国际体育赛事支付 境外体育旅游消费等跨境场景发挥更大作用[3] 数字人民币战略定位升级 - 数字人民币从赛事支付延伸至健康数据 装备定制 国际赛事结算 形成消费—数据—投资闭环[2] - 不仅是支付手段 更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