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戴德梁行:上半年上海大宗市场成交不足往年一半
观察者网· 2025-07-02 23:00
上海大宗物业交易市场概况 - 2025上半年上海大宗物业总成交额158亿元,共完成37宗交易,成交数据同比回落且不足往年同期一半水平 [1] - 内外资分化加剧,内资占比创纪录,外资策略性收缩并释放折价优质资产 [1] 投资者行为分析 - 自用型买家聚焦办公研发和商业物业,典型案例包括BFC楼面收购、张江研发物业布局及南京东路阳光大厦收购 [1] - 投资型买家呈现两极化策略:非机构投资人青睐区域性核心区位优质物业(如静徕坊项目),机构投资人偏好压力资产或现金流稳定的持有型物业(如龙湖天街、北岸长风写字楼) [1] 物业类型交易特征 - 办公研发成交额占比31%居首但同比减少,公寓占比27%升至第二,商业项目法拍渠道成交占比近50%(城隍庙广场12.09亿元创法拍纪录) [2] - 酒店资产交易规模集中在1-3亿元,均为带稳定租约的精品酒店且由私人投资者购入 [2] 市场展望与政策环境 - 外资折价办公项目或推动下半年办公类别占比回升,内资受益低息环境融资杠杆优势 [2] - 上海强化城市核心功能建设,政策调控优化营商环境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2]
有利集团盘中最低价触及0.82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6-12 16:59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12日收盘,有利集团(00406 HK)报0 82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3 53%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 82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资金流向方面,当日主力流入0 000万港元,流出1 640万港元,净流出1 64万港元 [1] 公司背景 - 有利集团有限公司于199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2] - 子公司有利建筑成立于1958年,是建筑业内具市场领导地位及经验丰富的建筑公司之一 [2] - 集团业务包括楼宇建筑、保养、装修、水喉及渠务工程、机电工程、建筑材料及组件的生产和销售、物业发展、酒店及物业投资、资讯科技方案及服务等 [2] - 集团在全球拥有逾三千名员工 [2] 业务发展 - 集团于1982年成立明合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有利华建材预制件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纬衡科技有限公司 [2] - 九十年代开拓海外市场,在中国、澳门、新加坡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扩展策略性业务 [2] - 旗下附属公司专注主要业务及管理文化,同时与集团其他姊妹公司紧密合作,提升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 [2] - 集团作风灵活创新,持续改善营运效率及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商品及专业服务 [2] - 积极发掘更多可行性的投资项目,使业务更加多元化 [2]
50亿美元还不够 贝恩资本着眼于积累更多日本房地产资产
快讯· 2025-06-10 16:02
不满足于收购Seven & i Holdings Co.的超市业务、在日本攒下逾50亿美元房地产资产,贝恩资本还要通 过一系列交易加大其在日本的房地产投资。特殊情况团队合伙人Man Kinoshita称,该投资公司正在磋商 大约五笔交易,拟利用一项策略来释放日本公司所持房地产资产的价值。 ...
高瓴多线出手:从港股IPO到不动产基金,紧抓核心资产新周期
格隆汇· 2025-06-06 18:02
蜜雪集团表现与高瓴投资动态 - 蜜雪集团(2097 HK)股价近20日涨幅超过20% 总市值达2156亿港元 上市3个月以来表现强劲 [1] - 高瓴通过HHLR基金与博裕资本 美团龙珠等参与蜜雪IPO基石认购 总额超2亿美元 成为最大外部机构股东 [1] - 高瓴在港股IPO市场频繁出手 参与宁德时代(263港元发行价)和恒瑞医药(募资130亿港元)等大型项目 [1] 港股市场回暖与高瓴配置策略 - 恒生指数年初以来涨幅超15% 核心资产估值与流动性同步修复 [2] - 高瓴HHLR Advisors一季度美股持仓总市值增长23%至35 39亿美元 中概股占前十大重仓股9席 [2] - 高瓴一季度新进买入10家中概股包括亚朵集团 华住集团 百度等 同时增持8家如富途控股 拼多多等 [2] 中概股表现与另类资产布局 - 高瓴新进/增持中概股表现亮眼 玉柴国际涨80% BOSS直聘涨34% 富途控股涨40% [3] - 高瓴房地产平台Rava Partners启动第二期基金募资超20亿美元 聚焦亚太数字基础设施 医疗健康等领域 [3] - Rava Partners上期基金主要投资印度(30%) 日本 中国等地 完成对日本Samty集团1690亿日元私有化 [4] 高瓴多线投资战略 - 高瓴在港股IPO 美股中概 不动产基金 私有化收购等多方向同步推进配置 [4] - 中国资产估值体系重构 消费 科技 医疗 新基建成为资金关注主线 [4] - 高瓴通过密集投资核心资产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调整配置策略 [4]
粤海投资(00270)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30 21:23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持续经营的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未经审计合并利润为13.22亿港元,同比增长1.9%[2] - 截至2025年1月21日,来自GD Land(已终止经营)的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未经审计合并损失为1700万港元[2] - 持续经营的净财务费用减少7700万港元,降至1.17亿港元[2] - 持续经营的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调整净损失减少1100万港元,降至1000万港元[2]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355.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99.66亿港元下降3.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为158.8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5.02亿港元下降37.7%[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为238.6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4.28亿港元下降43.7%[14] 水供应项目 - 2025年第一季度,水供应项目的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为17.34亿港元和12.03亿港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7.61亿港元和11.78亿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水项目的收入为17.49亿港元,税前利润为5.40亿港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7.23亿港元和5.72亿港元有所增长[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水供应的总设计能力为1615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为334.59万吨/天[24] 投资物业业务 - GDH Teem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225.0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240.5百万下降约6.3%[32] - Panyu Wanbo购物中心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75.1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61.4百万增长约22.5%[32] - Tianjin Teem购物中心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71.2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68.6百万增长约3.8%[32] - Comic City购物中心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22.8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18.4百万增长约23.9%[32] - 深圳Teemall购物中心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24.0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18.9百万增长约27.0%[32] - Yuehai Tiandi购物中心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10.9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8.7百万增长约25.3%[32] - GDI Tower的投资物业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HK$11.9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12.2百万下降约2.5%[32] 交通项目 - Xingliu高速公路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每日通行流量为27,039辆次,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9,743辆次下降约9.1%[43] 项目开发 - Yinping项目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累计开发成本为RMB2,080百万(约HK$2,253百万),较2024年12月31日的RMB2,077百万(约HK$2,243百万)略有增加[50] - Yinping项目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利润税前为HK$33.6百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HK$33.9百万下降约0.9%[50]
基汇资本:将把大中华地区作为第八支房地产基金的投资目标 中国始终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市场
快讯· 2025-05-27 14:06
基汇资本投资策略 - 公司将大中华地区列为第八支房地产基金的投资目标之一,同时关注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市场 [1]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由全球资本市场主管吴燕安负责相关业务 [1] - 公司明确表示"中国始终是非常关注的市场",显示其长期战略定位 [1] 中国市场前景 -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科技公司壮大,带动市场情绪回暖 [1] - 商业地产入住率呈现上升趋势 [1] - 香港IPO市场反弹预期将对办公楼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 - 香港人才引进计划为市场发展提供额外支持 [1]
基汇资本表示20亿美元房地产基金也将投资于大中华地区
快讯· 2025-05-27 14:02
基汇资本执行合伙人吴燕安表示,除了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等市场外,基汇资本也将把大中华地区作 为第八支房地产基金的投资目标。(彭博) ...
关税噪音掩盖的真实经济成色(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5-24 10:55
国内经济三条主线 - 贸易摩擦下的出口进入"抢出口2.0"阶段,二季度经济真实成色和韧性值得关注 [2] - 政策刺激下的投资和消费成为重要支撑 [2] - 经济内生动能变化不大,消费补贴和抢出口对二季度经济支撑显著 [28] 消费补贴政策效果 - 1-4月社零累计同比4.7%,其中"以旧换新"类商品消费同比增长7.2%,拉动社零增长1.1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在补贴期间同比增速3.9%,超过补贴前2.3%的增速水平 [3] - 服务消费增速从2023年20%回落至2025年4月5.1%,五一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修复至2019年90%后进入平台期 [3] - 截至4月27日"以旧换新"资金使用1000亿,后续2000亿资金有望延续社零支撑 [28] 地产市场动态 - 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8%,较2024年-17.1%明显改善,二手房占比升至61.9% [12] - 4月二手房销售同比增速从3月42.8%回落至22.6%,5月进一步降至7.1% [12] - 1-4月房地产投资同比-10.3%,与去年接近,对GDP拖累约0.7个百分点 [12] - 房企施工强度处于近年低位,尽管资金到位情况好转 [12] 投资与出口表现 - 1-4月制造业、基建投资累计同比8.8%、10.9%,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 [29]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拉动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 [29] - 二季度出口有望实现3%-5%增长,受"抢出口"、"抢转口"带动 [30] 经济增速预测 - 预计二季度GDP增速5.2%,上半年5.3%,下半年政策回旋余地较大 [28] - 4-5月月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5.4%、5.3% [31] - 中性情景下不变价GDP增速预测为5.2% [32]
SOHO中国(00410.HK)获黑石集团溢价约31.6%提收购要约 今日复牌
格隆汇· 2025-05-23 09:37
收购要约 - 高盛代表Two Cities Master Holdings II Limited提出自愿性有条件现金要约,收购SOHO中国全部已发行股份,每股现金5.00港元,较6月11日收市价3.80港元溢价31.6% [1] 要约方背景 - 要约方Two Cities Master Holdings II Limited由Two Cities Master Holdings I Limited全资拥有,后者由BREP Asia II TwoCities SBS Limited、BREP IX Two Cities SBS Limited及BREP Asia II Holdings IV Pte Limited分别持有0.26%、0.51%及99.23%股权 [2] - BREP Asia II Holdings IV Pte Limited由BREP Asia II Holdings IV L.P.100%拥有 [2] - 主要参与基金为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Asia II L.P.(承诺资本70亿美元)和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Offshore) IX L.P.(承诺资本200亿美元) [3] - 参与基金最终由The Blackstone Group Inc.控制,该公司是全球房地产投资领军企业 [3] 黑石集团房地产业务 - 黑石集团房地产业务创立于1991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管理投资者资本约1,960亿美元 [4] - 房地产投资组合覆盖美国、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酒店、写字楼、零售、工业和住宅物业 [4] - 运营房地产融资平台,包括管理上市交易的黑石抵押信托 [4] - 自2008年以来在中国投资办公楼、商场和物流资产,目前在中国拥有约600万平方米房地产 [4] - 对中国长线经济发展及北京、上海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 [4] 收购后计划 - 要约完成后,承诺股东和承诺方将保留公司约9.0%股权,作为第二大股东继续支持集团发展 [4] - 计划维持集团现有主营业务和管理层,并利用集团资源在中国进行扩张 [5] - 将对集团进行详细战略审查,制定未来业务发展计划和战略 [5] - 无意行使强制收购权,计划维持股份在联交所上市地位 [5] 股票交易 - 公司股票将于2021年6月17日复牌 [5]
【环球财经】新加坡凯德投资设立首只在岸人民币母基金 拓展中国房地产投资
新华财经· 2025-05-22 21:58
基金设立 - 凯德投资在中国设立首只在岸人民币母基金——凯德投资人民币母基金(CLI RMB Master Fund),总认缴规模达50亿元人民币(约合9亿2100万新元)[1] - 母基金将重点投资于中国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商业园、零售商场、租赁住宅和服务式公寓等领域[1] - 母基金已获得一家中国大型保险公司参与,成为主出资方,契合其"轻资产"战略[1] 投资方向 - 未来母基金将通过一系列子基金,进一步拓展至数据中心、物流园区和办公楼等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核心资产[1] - 投资方向与中国"消费驱动、创新引领"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有助于推动城市更新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1] - 保险公司正加大在华房地产的资本配置,投资于多元化和能提供稳定核心回报的房地产组合[1] 公司布局 - 凯德投资在中国已布局逾300项房地产项目,覆盖40余座城市,资产类型包括写字楼、零售、长租公寓、物流园、数据中心等[2] - 自2021年以来,公司在中国已累计募集人民币基金达540亿元[1] - 计划推出在华首个由国际机构发起的零售类房地产信托基金(C-REIT),以进一步拓展在岸资产管理业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