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搜索文档
中银理财回应多项违规:公司高度重视,已于去年6月完成监管整改要求
快讯· 2025-06-27 17:33
监管处罚 - 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和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1290万元 [1] - 相关罚单源于2023年理财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 公司回应 - 中银理财高度重视监管意见并立查立改,相关处罚问题已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于2024年6月全部整改完毕 [1] - 目前公司理财产品运作有序,下一步将持续强化业务合规管理 [1]
解码6000亿固收矩阵的“绝对收益”信仰
聪明投资者· 2025-06-27 14:16
资产配置与分散投资 - 资产配置被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和马科维茨称为投资中唯一的"免费的午餐",关键在于有效分散到负相关或低相关性的资产上[1] - 有效分散在市场波动时作用显著,如2025年4月7日全球市场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回调时,招银理财产品仅7个交易日就修复回撤并创新高[1] - 招银理财成立于2023年9月1日的招睿嘉裕日开360天产品在2025年4月7日市场回调中表现稳健[1] 招银理财产品表现 - 嘉裕系列代表产品嘉裕日开180天(109401A)截至2025年6月25日累计涨幅8.8%,年化3.4%,最大回撤-0.64%[2] - 智远系列代表产品智远370天日开(109361A)累计涨幅2.62%,年化6%,最大回撤-0.07%[2] - 嘉裕系列产品在2024年1月权益市场调整时平均权益仓位仅1%-2%,净值持续创新高[29] 投研体系与团队架构 - 债券投资部管理规模约6000亿,覆盖短债、债+非标、固收+等产品[8] - 研究部覆盖宏观、信用、策略等6大类,服务于全公司债券研究[8] - 团队采用"小团队"模式,由1名投资经理+1名助理+3-4名研究员构成[16] - 公司自主搭建多资产管理系统,提供头寸管理、实时监控等功能,被内部称为"全理财子里最好的系统之一"[10] 投资策略与风控 - 嘉裕系列采用"下行波动率控制模型",回撤达阈值时强制减仓[24] - 债券配置以信用债为底仓(40%-50%),配合期限匹配、对冲策略和量化止损[25] - 权益仓位40%-60%投向内部委内团队,剩余通过ETF灵活调整[26][27] - 智远系列采用价值50滤波策略,债券部分回撤达20bp即降久期[41] 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 区分外生变量(如特朗普关税)和内生变量,采取不同应对策略[47] - 2025年配置重点放在红利和黄金,黄金早期配置贡献较大收益[49] - 一季度抓住DeepSeek和中美关税影响下的建仓机会,3月大幅加仓[52] - 展望认为股债市场均需"震荡市"思维,股票侧重阿尔法挖掘,债券以稳健票息为主[53] 产品定位与竞争优势 - 产品定位绝对收益目标,不追求相对排名,注重持有人体验[13] - "全+福"系列是多年核心优势的集大成之作,为持有人提供确定性[5] - 竞争优势体现在投研+科技双轮驱动,以及精细化的团队协作模式[8][10] - 通过系统固化纪律,用协作抵御市场无常,实现净值稳定上升[57]
短债策略产品增投中长债,杭银理财怎么想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9:57
纯固收理财产品表现 - 理财公司3个月以内人民币纯固收理财近六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07%,优于现金管理类产品,88.55%的产品每月均实现正收益 [5] - 杭银理财"幸福99增益固收(短债)日开型理财"以2.89%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一,信银理财两款产品分别以2.8%和2.79%位列第二、第三 [5] - 杭银理财该产品规模7714.48万元,主要配置信用债,5月新增0%-50%中长债投资范围以捕捉交易机会 [5] "固收+期权"理财产品表现 - 理财公司公募"固收+期权"产品近六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21%,平均最大回撤1.37% [8] - 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两年定开8号A"以1.91%的净值增长率居首,其十四月定开产品以1.55%次之,光大理财美债触发策略产品以1.25%位列第三 [8]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表现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近六月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62%,美元类产品达4.028% [11] - 苏银理财"启源现金5号J"和ESG主题货币产品分别以2.925%、2.626%包揽前二,渤银理财添金盈3号以2.286%排名第三 [11] 产品榜单数据 - 纯固收榜单中,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健三个月持有期17号M"以2.68%收益率居第四,民生理财两款短债产品分别以2.67%、2.57%位列第五、第六 [4] - "固收+期权"榜单显示,光大理财中证500联动产品以1.18%排名第四,平安理财灵活策略产品以0.76%位列第六 [7] - 现金管理类榜单中,徽银理财21号-D和招银理财日日金66号分别以2.23%、2.2%位列第四、第五 [10]
官方: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缴3%个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2:07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1] - 政策追溯至2024年1月1日 缴费环节按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中据实扣除 [2] - 投资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领取环节单独按3%税率计税 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2] - 36个先行城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统一执行新规 [2] - 缴费扣除凭证由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 工资薪金所得可选择当年预扣或次年汇算清缴扣除 [3] 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容 - 截至2025年5月27日 6家理财公司共发行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工银理财11只 中银理财9只 建信理财2只 农银理财7只 中邮理财4只 贝莱德建信理财2只 [5] - 产品类型包括6只混合类和29只固定收益类 较2023年2月首批7只产品显著扩容 [5][6] - 截至6月17日全市场个人养老金产品达1033款 含35款理财类 466款储蓄类 235款保险类 297款基金类产品 [6] 养老理财规划建议 - 明确目标 结合收益风险偏好规划缴费投资 注重低风险可持续复利积累 [7] - 坚持长期投资 采用一次性打底+定投模式 积少成多保障晚年生活 [7] - 专款专用 养老资金不得挪用其他用途 [7] - 养老金融产品应以稳健性和长期性为核心 避免过度追求高收益 [7] 养老金融监管方向 - 需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 动态监测产品运行 [8] - 加强投资者教育 提升风险意识 联合开展知识普及活动 [8] - 金融机构可设立收益平滑基金 优化估值规则 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8]
近2成权益理财近半年收益告负,合资理财新发红利精选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6:40
三大类理财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9日,理财公司3-6个月(含)期限的"固收+权益"公募理财近6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23%,平均最大回撤为0.18%,1421只存续产品中仅有3只近半年业绩告负,占比极低,其中62.63%的产品实现月月正收益 [6] - 混合类理财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61%,其中兴银理财"兴合汇景1号"以9.83%的收益率位居榜首,但最大回撤达10.28%,而广银理财"睿富鑫益6个月持有期第1期"收益告负为-0.68% [11][12] - 权益类理财近6月净值增长率均值和最大回撤均值分别为3.53%和10.91%,39只存续产品中有6只收益为负,占比16.67%,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和光大理财"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最大回撤分别达20.04%和19.48% [16] 固收+权益类产品亮点 - 杭银理财"幸福99鸿益(双债增强)100天持有期"以6.04%的净值增长率领跑,主要因2025年一季度及时减仓债券(债券资产持仓下降64.46个百分点)并增持黄金ETF(华安易富黄金ETF新进前十大持仓) [7][8] - 浦银理财"四月鑫最短持有期5号A"和平安理财"灵活成长创利日开180天持有2号D"分别以4.54%和3.63%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三 [7] 混合类产品策略分析 - 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智能制造5号"聚焦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领域,权益仓位20%~45%,规模约2.8亿元,业绩基准为"25%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65%中债-新综合全价(1-3年)指数+10%活期存款利率" [12] - 该产品前十大资产涉及机械装备、智能电动车、半导体、智能手机等行业,体现对高端制造领域的重点布局 [12] 权益类产品市场动态 -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贵金属指数)"以24.39%的收益率位居权益类榜首,光大理财"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和"阳光红ESG行业精选"分别以16.54%和15.45%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三 [14] - 高盛工银理财新发"盛鑫君智私银尊享红利精选量化1期"采用基本面量化权益指数增强策略,基准为"95%中证红利指数+5%活期存款利率",募集规模3601.8万元,目标跟踪误差不超过7.75% [17]
【616理财节新品】南银理财鑫逸稳系列绿色主题理财 助力谱写“绿色金融”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2:48
一、践行"双碳"战略,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矩阵,释放绿色投资动能 近年来,南银理财持续扩容绿色金融产品货架,精准对接投资者绿色理财需求,同时积极布 局绿色金融与ESG投资,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环保领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已推出多款 绿色金融及ESG主题产品,累计募集资金超4 0亿元,持续探索支持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 实践路径。 三、616理财节新品:鑫逸稳系列绿色主题产品解析 (一)产品发行概况 值此6 1 6理财节之际,南银理财重磅推出两款"鑫逸稳"系列"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一年2 2 6期":已于本周成功成立,规模突破2 0亿元。 "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半年1 3 0期":目前正处于火热发售阶段。 (二)投资策略与领域 为深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南银理财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导向,坚持金融工作 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将绿色金融与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规划、产品矩阵、投研体系及企业 文化之中,以系统化布局助力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产品将严格践行ESG投资理念,将环境(E)、社会(S)、治理(G)因素系统纳入投资分 析框架,募集资金优先投向环保、节能 ...
加码布局!理财公司竞逐科技金融“黄金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6-19 21:50
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的当下,理财公司正加速锚定科技金融这片"黄金赛道",以产品创新与战略布局叩开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大门。不久 前,交银理财发布的国内首只挂钩"上海清算所交银理财科技金融债券指数"的理财产品正式落地;招银理财同期推出ESG科技双主题产品,将ESG理念与科 技投资标的深度绑定;浦银理财、平安理财等亦纷纷入局,通过差异化策略抢占市场。分析人士预测,未来3—5年,在政策支持与投资者需求共振下,科技 金融理财产品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赛道或成投资热点。 已有多家理财公司布局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是理财公司布局科技型理财产品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 好的政策环境。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等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策的出台,为理财公司投资科技金融领域提供了明确方向,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已有浦银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布了类似的产品。 目前,科技金融理财产品大多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旨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通过投资科技创新领域相关资产,获取一定的超额收 ...
华夏理财指数类产品收益分化,4只大涨2只告负丨机警理财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3:17
混合类理财产品表现 - 3个月以内混合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0.64%,略优于同期限"固收+权益"产品,但负收益产品占比达10.69%(262只中有28只)[6] - 招银理财"招越量化对冲FOF一号"以3.23%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其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中性策略的高仓位配置和黄金波段交易[6] - 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日开6号"以3.10%增长率排名第二,工银理财多款产品入围前十,最低收益率为1.98%[4][5] 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 - 权益类产品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54%,最大回撤均值13.96%,华夏理财和光大理财包揽收益前十[9] - 华夏理财4只指数挂钩产品收益率超30%,其中微盘成长低波指数产品以39.63%居首,但年化波动率达41.98%[8][10] - 光大理财"阳光红ESG行业精选"和"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分别实现31.88%、15.60%收益,但后者回撤达19.48%[8] 行业主题产品分化 - 港股通策略产品表现突出,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港股通增强策略日开8号"以2.53%收益位列混合类第四[6] - 华夏理财行业指数产品收益两极分化,AI算力指数产品收益达32.14%,但家居建材指数产品亏损1.08%[8][10] - 合资理财公司权益产品表现平庸,贝莱德建信理财最佳产品收益9.38%,低于行业均值[9]
存款利率下行,理财投资需要知“三策略”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09:39
低利率环境下的理财市场趋势 - 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呈现"稳中趋降"趋势,R2中低风险理财产品规模占比由2023年末的59.37%升至2024年末的67.08%,增长7.71个百分点,R3及以上中高风险产品占比下降 [3] - 短期纯债产品、期限匹配的封闭式产品等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受青睐,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3] - 利率下行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缩水,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82%,环比下跌0.39个百分点,现金管理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1.46%,环比下跌0.07个百分点 [3] 招银理财的应对策略 - 以时间换空间:通过配置长期债券锁定票息,抵御利率下行风险 [5] - 适度配置股票资产:红利指数基金今年涨幅超过15%,吸引资金转向 [5] - 多资产多策略配置:以固收类资产打底,灵活运用ETF轮动、利率量化、定增量化等策略 [5] - 推出短债产品满足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同时打造价值+、红利+、黄金+、多元+等含权策略体系 [6] 理财行业费率调整 - 5月理财公司发布超900条费率优惠信息公告,管理费率直逼"零费率" [7] - 招银理财推出行业首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权益类产品,净值达1.3348,最大回撤9.57% [8] - 创新"不达收益门槛不收固定管理费""低固费+浮动管理费"等模式,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8] AI技术在理财行业的应用 - 资管机构将分化为智能型和传统型,招银理财自2019年启动HARBOR平台建设,2023年推动AI在投研、风控、营销、运营四大场景落地 [9] - 招银理财规划HARBOT机器人战队,包括操作型、分析型、决策型、拟人型四类机器人,30余类机器人已投入使用 [9] - 交易机器人完成80%的债券交易,交易量达2.8万亿元,覆盖90%的投资经理 [9] - 推出数字人路演视频、智能问答助手,研发智能客服、营销文案创作等功能 [10] AI应用的挑战 - 投入层面:人力和硬件成本巨大 [10] - 数据层面:安全性与准确性需保障 [10] - 模型层面:技术要求高,考验科技团队能力 [10] - 人才层面:需兼具AI技术和理财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10] - 文化层面:科技和业务团队需加强融合 [10]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欢迎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实践
证券日报· 2025-06-19 00:24
中国金融开放与市场潜力 - 中国发展环境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 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1]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 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和经营水平 [1] 消费与普惠金融机遇 -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有独特专长 [1] -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民生保障加强 金融服务空间巨大 [1] 科技金融与创新路径 - 金融监管总局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2] - 外资机构可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实践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2]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 - 中国老龄化加速 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2] - 外资机构可发挥产品设计、保险精算和投资管理优势 共享养老市场红利 [2] 资产与财富管理市场 - 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 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2] - 外资机构可加大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和保险规划领域布局 满足财富增值需求 [2] 制度型开放与试点推广 - 将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经验 支持外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2]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探索更宽领域和更大力度开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