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
搜索文档
广州:广州供电局要抓好智能有序充电试点推广、V2G规模化试点落地、“羊城充”和电网平台升级、供电服务体系升级等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3:52
政策规划 - 广州市印发《建设国家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1] - 要求车网互动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履行主体责任 确保双链协同V2G试点项目和多场景示范区建设项目扎实推进[1] 实施重点 - 广州供电局需推进智能有序充电试点推广和V2G规模化试点落地[1] - 重点开展"羊城充"和电网平台升级以及供电服务体系升级工作[1] - 支持完善配套V2G产品和服务体系 参与V2G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及测试认证[1]
国网新泰市供电公司:加强供应链协同 优化物资保障机制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13:23
供应链管理策略 - 建立与供应商的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确保物资按时生产交付 [1] - 内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前掌握检修计划和物资需求,制定相应供应方案 [1] - 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动态调整采购和配送计划,避免物资短缺或积压 [1] 管理成效 - 通过强化供应链协同,实现物资供应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1] - 为电网秋季检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1]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2025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3 11:55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9日14:00-17:00参加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微信公众号或APP参与互动交流 [1] - 公司高管将在线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1] 活动组织方 - 活动由湖南证监局、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1]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自主施工促增效 设备升级强动能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42
核心观点 -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自主完成220千伏新度变电站110千伏母线保护装置改造 显著提升电网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 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并积累核心业务自主实施经验 [1][2][5] 项目背景 - 220千伏新度变电站2009年投运 主要承担新度 黄石镇等乡镇供电任务 [2] - 原有110千伏母线保护装置因多年运行出现设备老化 直接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 [2] - 母线保护装置是关键继电保护设备 能在母线故障时快速准确隔离故障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技术挑战 - 需敷设49根二次电缆 最长电缆达130米 敷设过程易出现扭转和缠绕问题 [3] - 电缆沟及竖井作业空间狭小 旧电缆占据大部分沟道 增加施工难度 [3] - 装置需接入大量电缆线路 要求精准规范接线 对操作人员技术能力要求极高 [3] 实施过程 - 变电检修全业务核心班组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 在狭窄空间内逐段放置新电缆并确保走向合理接头牢固 [3] - 班组克服高温环境 始终保持专注严谨 每个环节均经过反复检查以保障工程高效有序推进 [3] - 工程于8月22日正式启动 计划9月底完成不停电调试和参数校验等工序 [2][5] 性能提升 - 新保护装置配备最新系统程序 相比传统设备具有更快响应速度和更准确故障判断能力 [5] - 新装置减少误动作风险 显著提升母线设备安全性和变电站运行可靠性 [5] 战略意义 - 改变以往依赖外委施工模式 响应国家电网"增强核心功能 提升核心竞争力"工作要求 [2] - 通过自主实施降低维修费用并确保改造质量进度可控 [2] - 展示班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能力 业务自主实施能力和"一专多能"能力 为未来自主作业积累经验 [5]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党建引领聚合力 林电携手筑防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42
合作机制创新 -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麻沿林场联合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林电共安惠民生"主题宣传活动 深化"林电共安"三年行动[1][3] - 双方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 强化宣传教育 信息共享 火源管控 隐患排查 火灾扑救等多方面协作配合[3] - 创新提出林业"护林员"与电力"护线员"联合巡线巡山机制 构建"林电共存 林电共巡"长效工作格局 制定"一线一策"精细化治理方案[4] 技术应用与成效 - 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和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对沿线树木进行三维建模与精准测量 将林场提供的林木生长数据与无人机巡检系统深度融合[3] - 联合巡检共发现并处置树线隐患5处 消除潜在风险点10余个 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3][4] - 科技手段运用提升工作效率 筑牢线路安全与生态保护双重防线[3] 未来发展计划 - 持续深化"林电共安"合作机制 建立常态化巡查和隐患协同处置机制[4] - 定期开展线路通道隐患排查 从源头防范树线矛盾 守护电网安全与森林生态和谐共生[4] - 为生态保护与线路安全运行协同发展打造可复制 可推广的"陇南样板"[3]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立体巡检+集中监控” 智慧电力守护绿水青山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37
行业技术转型 - 防山火工作已从传统人海战术转变为智慧防山火新模式[3] - 采用人工加无人机立体巡检,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好几倍[3] - 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像仪和多光谱传感器,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测[3] 智能监控系统应用 - 在山火风险较高区段安装近千套图像视频监控装置,覆盖大多重要线路[5] - 监控装置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可自动识别烟雾火焰等异常并立即报警[5] - 监控中心可实时调取数百公里外任何一基杆塔的周边图像视频影像[5] 政企协同机制 - 形成林电共巡警电联合的政企联动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5] - 林业部门快速审批树障采伐手续,电力部门配合清理易燃物[5] - 警电联合机制加强对野外用火管控,严厉打击故意纵火行为[7] 运维效率与模式转变 - 发现隐患后可通过系统实时上报并推送给最近巡线人员,实现快速定位处置[3] - 智能监控系统使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5] - 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完善政企联动机制,运用电力智慧筑牢防线[7]
国网酒泉供电公司:相约盛会 站好电力保障“前卫哨”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30
公司保电准备工作 - 成立以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保电领导小组并实行逐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 [3] - 构建三层保障圈体系并编制完善59本保电手册包括"一站一册""一线一册""一馆一册"等 [3] - 确定8个专业组包括综合协调、安全保障、运维保障等并编制供电保障排兵布阵图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采用"立体巡检+数字监控"模式通过无人机巡航与在线监测系统联动实现8条保电输电线路全景式巡视 [5] - 对5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开展远程智能巡检同时开展6座重要开闭所现场人工特巡 [5] - 运用红外测温、带电检测等技术逐一开展设备深度检测并创新探索"人机协同"巡视模式 [5] 电网设备排查与用户服务 - 完成3轮次目标电网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并动态捕捉34条10千伏线路设备运行实时数据 [5] - 多轮次检查16家重要场馆及嘉宾入驻酒店发现并治理问题隐患52项 [5] - 组织场馆保障小组学习应急处置流程并配合用户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及模拟操作 [5]
国网甘肃电力:“村网共建”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力动能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30
供电服务模式创新 - 推动供电服务网格与政府治理网格深度融合 打造省 市 县 所 村五级联动体系 [1] - 建设657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 将服务窗口延伸至村民家门口 [1] - 深化电力网格员加电力联络员新模式并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 [1] 农村供电服务挑战 - 地理环境复杂 高原山地占比超70% 供电设施建设与维护成本高 [1] - 人口老龄化严重 60岁以上农村人口占比达21.5% 智能服务推广难度大 [1]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电需求多样 对供电可靠性和办电效率要求更高 [1] 具体服务措施 - 网格员将6.6万户农田灌溉用电 农牧养殖场温控设备及在建蔬菜大棚线路规划列为重点 [2] - 每月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用电特点深入田间地头巡检排灌设备机井线路安全隐患 [2] - 为养殖场提供能效诊断节能方案 指导更换节能电机与优化线路 [2] 服务成效与规划 - 农村地区服务响应时间从平均4小时缩短至90分钟 示范型服务点实现30分钟响应 [2] - 形成发现响应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依托网格信息优势实现故障快速定位与资源高效调配 [2] - 持续优化村网共建服务点布局完善服务功能 为零距离高效率有温度的电力服务提供支撑 [2]
风吹麦浪好“丰”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25
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 完成4条线路绝缘化改造并新增1台配变和7台高效能变压器[1] - 为低压用户接入两台变压器节省资金8万元[1] - 架设临时电源线150米以应对季节性负荷增长[1] 农业电力保障措施 - 对9条农业生产线路开展特巡确保秋收用电安全[1] - 推行电力网格员分片服务机制覆盖全产业链用电需求[1] - 实施分级抽水灌溉并检查漏电保护器等用电设施[1] 藜麦产业发展现状 - 都兰县香日德镇种植面积达3.75万亩采用高原特色绿色有机模式[1] - 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依赖稳定电力支持加工环节[1][2] - 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提高电力保障关键用于冷链仓储和真空包装[2] 电力服务创新 - 落实三零三省服务通过村网共建电力便民点提供零距离服务[1] - 使用9千瓦循环式电烘干机并更换老化下户线保障加工需求[2] - 定期走访种植户和企业了解用电需求采用一对一保障机制[1]
忻府电力满格电护航辣椒产业“热辣滚烫”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18:24
核心观点 - 国网忻府区供电分公司通过全方位电力保障服务支持当地辣椒加工产业发展 确保企业稳定生产[1][3][5] - 辣椒产业已成为忻府区优势经济作物 2025年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并带动农户增收[3] 电力保障措施 - 党员服务队开展一对一用电服务 提前排查企业供电线路和配电设施运行状态[3] - 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用电特点量身定制保电方案 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3] - 确保从辣椒田间采收第一车到车间封装最后一桶酱的全流程电力供应[3] 产业发展现状 - 高城村被誉为华北辣椒第一村 辣椒种植是当地产业支柱和农户增收致富果[3] - 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植结构调整[3] - 辣椒产量大幅增长导致加工需求攀升 稳定电力是流水线作业的生命线[3] 企业生产情况 - 忻州坛坛香公司每天处理大量新采摘辣椒 加班加点进行加工生产[5] - 生产环节包括清洗 分拣 加工成辣椒酱及封装运输[1] - 电流驱动机器运转 承载乡村振兴希望 让农户红火收成稳稳变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