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辣椒酱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届新疆加工辣椒种业发展论坛在和静县召开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33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来自加工辣椒种业领域的五位农技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在现场观摩活动 中,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和静县万亩戈壁辣椒种植基地、哈尔莫敦镇查茨村辣椒全程机械化演示、巴润 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论坛品种地展,详细了解了和静县辣椒加工制种、育苗、移栽、采收等全生产环 节及使用的各类机械化装备。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辣椒生物育种、辣椒全程机械化、辣椒栽 培、辣椒产后加工等开展研讨交流,共谋高质量发展之道、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创辣椒产业新业态。 据了解,和静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具有最适宜辣椒生长的自然条件,是新疆工业辣椒种植的发源地。 今年,和静县辣椒种植面积21.19万亩,预计亩产干椒583公斤,全县总产量预计可达12.35万吨,高产达 到1016.3公斤。近年来,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静县辣椒良种覆盖率达98%,全程机械化率达 70%,种植品类包括铁皮椒、板椒、线椒、朝天椒、菜椒、灯笼椒等,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目前,和 静县拥有30余家辣椒加工企业及合作社,年加工能力超万吨,产品涵盖辣椒颗粒、辣椒粉、辣椒酱等加 工制品,远销河南、四川等地及西班牙等海外国家,辣椒全产业链产值约15亿元。此次观摩会 ...
非洲农产品迎来中国零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8
中国扩大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此前已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 [1] - 政策覆盖肯尼亚茶叶、牛油果等农产品 [1][2] 肯尼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牛油果:2025年Q1中国进口6892.5吨(价值9000万元),占肯尼亚总产量40% [1] - 茶叶:2025年Q1中国进口量同比飙升175.2%,肯尼亚计划2030年对华出口规模扩大4倍 [2] - 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被当地视为"重大胜利",创造就业机会 [1] 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 - 2024年对华咖啡出口额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 [2] - 高原风味形成差异化优势,采收期与巴西错开 [3] - 中国企业投资咖啡产业园和加工厂,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2] 卢旺达辣椒产业升级 - 2024年启动中卢辣椒示范项目,首季出口200吨干辣椒 [4] - 鸟眼辣椒制成辣椒酱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断货王" [4] - 产业链全面打通,引入有机种植和信息化管理 [5] 西非可可产业转型 - 多哥借零关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5] - 科特迪瓦因美国加关税转向中国市场 [6] 中非贸易整体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2.1万亿元(首次破2万亿) [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12.4%) [6] - 农产品:2024年进出口首破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口158.3亿元 [6] 非洲农业长期发展需求 - 需加速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 [6]
巨野:非遗集市点燃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8-08 19:04
非遗活动举办情况 - 巨野县举办"非遗好物消夏惠民季"活动,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携带14项非遗项目亮相,包括剪纸、罐子汤、辣椒酱、巨野花馍、工笔牡丹画等 [1] - 活动为期四天,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并讲解典故,市民可边逛边尝,体验"文化味"与"烟火气"的结合 [1] - 居民反馈活动效果好,通过购买绿豆面丸子等非遗产品进一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 [3] 非遗产业发展成效 - 巨野县利用本地非遗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暑期市集、夜间直播等多样化主题活动,推动非遗从"展品"转变为"产品"和"生意" [4] - 活动为非遗传承人带来大量订单和关注,如剪纸传承人表示人流量大、询问购买者多,还有人想学习剪纸技艺 [5] - 通过政府搭建平台,非遗技艺得到更好传播,增强了传承人继续发展老手艺的信心 [5]
给予非洲建交国100%税目产品完全免税待遇—— 非洲53国加入中国零关税“朋友圈”
搜狐财经· 2025-08-05 12:15
中非贸易政策升级 - 中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近期扩围至53个非洲建交国[7][9] - 零关税政策覆盖石油、矿产、农林产品、初级加工品等全品类,非洲商品进入中国享受完全免税待遇[9][10] - 政策实施后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咖啡进口增长704%,可可豆增长568%[9] 非洲商品中国市场表现 - 卢旺达咖啡豆因关税降低在中国市场普及,带动当地种植户收入提升[8] - 非洲辣椒酱、金枪鱼、牛油果等产品在中国超市货架占比显著增加[8] - 坦桑尼亚水产品公司通过加工转型扩大对华出口,带动当地就业[13] 产业链合作深化 -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经贸合作区,如埃及苏伊士合作区形成纺织、家电产业集群,坦桑尼亚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预计创造2万就业岗位[14]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自动化加工厂(如尼日利亚腰果去壳厂),降低当地成本并带动中国机械出口[15] - 湖南自贸试验区推行非洲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缩短农食产品入华时间[11] 差异化发展机遇 - 肯尼亚花卉、坦桑尼亚腰果、南非矿业等差异化产业将受益于零关税政策[12] - 资源型国家如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可通过能源出口收益推动经济多元化[12] - 中非合作推动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精品率与深加工率提升[15] 制度创新与基础设施 - 中国以单边开放方式简化海关流程,回应非洲平等参与全球贸易诉求[11] - 湖南在12个非洲国家布局节点城市和港口基础设施,实现源头直采[11] - 中非人才合作计划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产业链协作能力[15]
非洲53国加入中国零关税“朋友圈”
人民日报· 2025-08-05 03:05
中非零关税政策扩围 - 中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近期扩围至53个非洲建交国[1][3] - 零关税政策覆盖产品包括石油及矿产、农林产品、初级加工品、化工品等所有类别[4] - 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3] - 政策实施至2024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3] 非洲商品对华出口增长 - 2024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长70.4%,可可豆进口增长56.8%[3] - 卢旺达咖啡豆因关税降低在中国市场普及,带动当地种植户收入提升[2] - 非洲输华商品种类显著增加,包括卢旺达辣椒酱、塞内加尔金枪鱼、肯尼亚牛油果等[2] - 湖南自贸试验区实施"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缩短农食产品入华时间[5] 中非产业链合作深化 - 中国企业建设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形成纺织、玻璃、建材、家电产业集群[8] - 坦桑尼亚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吸引430多家中小企业,预计创造超2万就业岗位[8] - 赞中经贸合作区打造铜矿开采、冶炼、加工全产业链[8] - 尼日利亚腰果加工厂采用中国自动化设备,带动食品机械出口增长[9][10] 差异化发展机遇 - 肯尼亚花卉、坦桑尼亚腰果、南非矿业等将受益于零关税政策[5] - 资源型国家如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可增加能源出口收益[6] -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进口倒逼中国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9] - 中国企业通过技能培训合作培养中非复合型人才[10]
辣妹子获艾媒咨询“辣椒酱餐饮渠道全国销量领先”等双项市场地位确认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荣获"桔子罐头湖南区域销量第一"和"辣椒酱餐饮渠道全国销量第一"双项市场地位确认[1][5] - 桔子罐头核心单品桔片爽畅销27年,成为湖南人记忆中的经典味道[6][8] - 辣椒酱在餐饮渠道全国销量位居榜首,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调味品[10] 行业概况 - 罐头行业因方便、营养丰富且易于保存的特点,在全球拥有庞大消费群体[3] - 2024年中国调味品整体市场规模达6871亿元,企业通过扩充品类和优化渠道管理推动市场发展[4] - 辣椒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重要调味品,辣椒酱市场蓬勃发展[4] 产品优势 - 桔子罐头精选湖南常德、湖北、福建等地优质蜜桔,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6] - 辣椒酱采用优质辣椒制作,推出剁椒辣酱、蒜辣酱、紫苏辣酱等多元风味产品[10] - 针对餐饮渠道和家庭消费者分别开发大包装和小包装产品[10] 品牌文化 - 公司积极传承和弘扬湖南饮食文化,举办美食文化节和烹饪大赛等活动[12] - 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和展示湖南风土人情,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12] - 公司不仅是湖南美食代表,更是湖南文化传播使者[12]
调味品行业报告:东南亚市场是红海还是蓝海?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3 09: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南亚调味品市场仍处于成长期,未来5年预计有一定增速,不同国家市场表现和发展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同时存在投资机会,但中资调味品出海面临挑战 [5][2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东南亚综述 - 行业处于成长期,2024年市场规模200亿美元,未来5年(2025 - 2030)增速6.8%;人均消费额28.8美元低于中国,人均消耗量8.2kg高于中国,平均单价3.5美元低于中国 [5][9][10] - 调味汁类产品消费占比普遍高于传统调料,品类丰富多样,满足多元化烹饪习惯与口味偏好 [13] - 印尼和越南现代零售渠道发展滞后,消费集中于传统流通渠道;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现代渠道占比高,零售体系更成熟;东南亚整体电商渠道占比低但未来增长潜力大 [16] 国别表现 越南 - 调味品行业处于稳步发展和消费升级阶段,2024年收入规模28.6亿美元,未来5年收入复合增速6.7%,消费量预期复合增速3.2% [21] - 2024年人均消费金额28.3美元低于中国,2014年人均消费量约7.2kg低于中国 [24] - 本地品牌占据龙头地位,如Chin - su、Nam Ngu等在核心品类有高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国际品牌本地化适应和价格竞争面临挑战 [27] - 马山消费公司自调味品业务起家,产品涵盖8个快消品类别,2023年提出全球战略,多款产品在日本、韩国亮相销售,Chin - su成为美国亚马逊调味品畅销品牌 [30] 印尼 - 2024年行业收入规模86.3亿美元,未来5年收入复合增速6.5%,量增预期2.4% [33] - 日常饮食对调味品依赖程度高,常见品类地域特色浓郁;市场以传统渠道为主,现代渠道及电商平台逐步兴起,推动品牌化、包装化产品渗透率提升 [33] - 国际品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在现代渠道和包装化产品领域优势明显,推动市场朝高品质、品牌化方向发展 [37] 新加坡、马来与泰国 - 人均消费处于较高水平,新加坡与马来人均消费金额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马来西亚和泰国人均消费量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40] - 行业整体较为成熟,市场渗透率高,品类结构稳定,增速相对放缓,增长依赖产品结构优化和高附加值品类升级 [43] 投资机会 - 东南亚餐饮需求快速增长,2024 - 2029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12.6%,将支撑调味品行业扩容 [47] - 中餐出海推动中式调味品消费增长,2020 - 2024年国际中餐规模复合增速9.5%,预计2024 - 2030复合增速8.2% [50] - 人口红利以及消费力提升驱动C端需求增长,部分国家人口结构年轻具备长期人口红利,居民收入提升有望推动调味品均价提升 [53] - 中资调味品出海面临挑战,包括口味差异与本地化难度大、品牌认知度低、本地渠道体系不完善、本地法规与准入门槛高等 [57][58][60] - 颐海国际通过本地化渠道建设、契合当地风味、借助中餐普及和品牌认同等在泰国市场打开局面 [64] - 收并购或成为中资调味品企业出海的合理方式,可获取本地市场资源与渠道网络,缩短市场培育周期,实现产品落地和文化适配,拓展核心场景 [66][67]
中非携手逐梦现代化
经济日报· 2025-06-14 04:55
中非经贸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主题为"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吸引4700余家中非企业、3万余人参会,展会规模历届最大 [1] - 800余款非洲特色产品集中亮相,数量为历届最多,凸显中非经贸合作潜力 [1] - 博览会已成为中非间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为深化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1] 非洲商品展示与贸易 - 非洲商品展区面积达5800平方米,首设非洲品牌商品展区,20多国设置形象展位展示特色产业 [2] - 乌干达国家馆近20家企业展出咖啡、可可粉、珠宝等商品,展区咨询洽谈活跃 [2] - 首次设置"非洲好物展",精选13国150余款产品,与商超、电商构建产销对接通道 [3] - 非洲产品本土化加工案例:进口非洲辣椒原料加工成适合中国市场的辣椒酱,肯尼亚精油香皂、埃及香水等成为爆款 [3] 中非产业合作成果 - 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全长535公里)建成后缩短首都与黑角车程,沿线形成2公里大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 [4] - 美兰集团在科特迪瓦投资5个橡胶加工厂,全部投产后年产能达48万吨,共享技术推动当地产业升级 [4] - 协鑫集团推进埃塞俄比亚天然气项目,开发油气资源并目标建立天然气化工工业 [5] - 首批中非产业链合作项目发布,涵盖农业、新能源等14个实体项目和5个保障项目,采用"产工贸一体化"模式 [5] 重点领域合作规划 - 赞比亚计划通过中国合作建设铜加工厂生产电缆电线,目标2031年成为南部非洲最大电缆生产国 [6] - 肯尼亚邀请中方参与铁路延伸、港口改造等项目,加强能源、交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资 [7] - 突尼斯提出打造连接欧非亚枢纽的愿景,为中国投资者提供重塑非洲贸易路线机会 [6]
订单量骤减、生产线停摆…美国关税政策重创韩国中小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07 16:09
韩国经济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韩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大,许多涉及出口的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1] - 韩国5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3%,为四个月来首次下滑,十大出口品目中7项产品出口额缩水,包括汽车、钢铁、石油制品、机械等 [9] 中小企业经营困境 - 81%受访中小企业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已对经营造成严重影响,表现为订单被推迟、取消或延迟付款 [7] - 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面临裁员降薪、关门停业等困境,或紧急调整生产布局 [7] 具体企业案例 - 韩国某食品企业对美出口额占比超八成,因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订单中断,涉及金额超1亿韩元(约53万元人民币) [3] - 该企业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美国客户采购趋于谨慎,人工成本等固定费用持续增加,大半生产线停摆,库存积压 [5] - 企业尝试开辟新销路,但需从零开始投入产品包装设计、宣传册制作、翻译等环节,负担较重 [7] - 韩国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因美国关税影响,需对生产体系与供应链进行多元化调整 [9]
振兴三题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 昌汉白村脱贫户24户56人,其中因病致贫15户,因学致贫3户,缺技术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 [4]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住院医保平均报销比例70%,普通门诊报销60%,特殊病门诊报销90% [4] - 旗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应急救助资金,构建6道防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应急救助)防止因病返贫 [4] - 教育帮扶政策覆盖各学段,包括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免学费住宿费+助学金、中高职/大学雨露计划+滋蕙计划+助学金,村集体还发放大学奖学金 [5] 产业振兴与销售模式创新 - 规模化种植甜糯玉米1000亩,亩均产值较普通玉米增加2000元 [9] - 发展订单农业:3200亩马铃薯由内蒙古农业公司订单收购用于深加工(年产36万吨马铃薯全粉/薯片),计划在杭锦旗打造20万亩种植基地 [11] - 建设辣椒加工厂延伸产业链,生产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 [10] - 多元化种植模式:19个大棚同时种植甜糯玉米、甜瓜、西瓜、辣椒等,通过订单试种南瓜新品种 [11] 人才振兴与返乡创业 - 常住人口从2017年1580人锐减至520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60% [14] - 村"两委"班子配备3名大学生+1名"乡招村用"大学生,储备3名后备干部 [15] - 返乡创业案例:退伍军人赵云成立合作社带动11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万元,5年累计助销农产品180万元 [15] - 盐碱地改良项目:袁占飞投资600万元流转1040亩地养殖南美对虾(售价20元/斤)并种植水稻,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突破技术难题 [16] 基础设施与集体经济 - 高标准农田改造使沙化荒地变为稳产水浇地,配套节水灌溉管网 [9] - 村集体通过特色果蔬种植实现年度分红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15] - 巴拉贡镇计划在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设展销柜台并开设助农直播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