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搜索文档
“多彩中国,值得探索”
人民网· 2025-09-30 06:29
展会概况 - 2025年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 吸引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旅游部门和企业以及约3.2万名专业观众参加 [1] - 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主办的"你好!中国"展台以"智游未来·探索无界"为主题亮相 集中展示中国旅游资源和最新入境便利化举措 [1] 中国参展阵容 - 上海 四川 重庆 广东 河南 青海 西藏 新疆等8个地方的文旅部门以及中国国航 东方航空 南方航空 海南航空 厦门航空 中国国旅总社等20余家企业举办多场推介会 [1] - 展会现场各国旅游企业代表前来中国展台洽谈络绎不绝 [1] 行业合作与产品升级 - 中国参展企业与当地旅行社围绕航线衔接 目的地体验 服务优化等议题精准对接 推动旅游产品迭代升级 [2] - 中国银行展示"即买即退"退税服务和"来华通"手机应用程序 为赴华外国游客提供便捷金融与数字化支持 [2] - 多家中国航空企业加大运力投入以更好满足欧洲游客赴华旅游需求 [2] 航空运力数据 - 东方航空今年1至8月共执行巴黎—上海 巴黎—南京 马赛—上海3条中法航线航班1054班次 承运旅客约27万人次 客座率接近90% [2] 免签政策影响 - 自中国对法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以来 中国旅游产品销售势头良好 [2] - 免签政策大大便利了欧洲游客 尤其是退休居住在小城市的客群更愿意将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2] - 游客利用免签政策选择10天经典线路或30天深度游 [2] 市场潜力与吸引力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2] - 新疆 青海 西藏等地独具魅力 对法国游客很有吸引力 [2] 旅游指南发布 - 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与法国旅游期刊《小富特》杂志社联合编撰的2026年至2027年法文版《"你好!中国"旅游指南》在展会期间正式发布 [3] - 该指南覆盖中国每个地区 内容涵盖自然风光 古村落 手工艺和特色美食 旨在激发法国游客探索中国的兴趣 [3]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文化产业营收超19万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19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1] - 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比2019年增加4.4亿,增长49% [1] -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去年全国举办“村晚”8.17万场,吸引2.62亿人次参与 [1]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2] - 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去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2] - 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增加至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2]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 [2] 旅游产业供给 - 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到1.65万家 [2] -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 - 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 [2] 文旅融合发展 -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风尚,“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 [3]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接近15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3]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 比2020年增长37.7%——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5:55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 就。 文旅融合持续深化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十四五"以来,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 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 作用得到彰显。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 加1.3万家。旅游业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 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孙业礼表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一大亮 点。 提升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质量、效益。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挖掘、利用,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 有机融入旅游开发。 丰富了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的供给。"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成为新风尚,"文物游""非遗游""考古 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 有效发挥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乡村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用非常明显,形成了浙江安吉余村、 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等经 ...
出游谨慎前往“小众秘境”!这份假期出行避坑指南请收藏
央视网· 2025-09-30 04:22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29日举行发布会,邀请消防、安全生产、交通、应急医疗等方面专家,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 知识。发布会强调,假期出游要远离非正规的"小众秘境",注意防范极端天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出游谨慎前往"小众秘境" 防范极端天气 据预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每天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交通运输、餐饮娱 乐、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 发布会介绍,一些非正规的"小众秘境"和"网红打卡点",看似人少景美,实则是"无人监管、无应急预案、无救援保障"的"三无"区域,存在不 少的安全隐患。在出发前,牢记"四要四不要"的原则↓ "四要"就是:要选正规景区开放路线,避开"野路";要带专业导航设备(如北斗终端)、头灯、止血绷带等应急物资;要在出发前72小时起查 官方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要结伴而行,向亲友报备路线和返程时间。 江苏消防专业技术一级指挥长 周广连:家庭火灾预防,一定要记住一句口诀:"三清四关"。"三清"就是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四关"就是 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关门窗。 "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社交平台非专业攻 ...
假期出游,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新华网· 2025-09-30 04:15
假期出游前查攻略,会看到不少"自媒体"和旅游博主推荐一些非正规的"小众秘境"和"网红打卡点"。 "四不要",第一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上的非专业攻略;第二不要私自进入未开发区域;第三不要盲目挑 战高难度路线;第四不要在大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出行。 "这些秘境、小景区,看似人少景美,但从安全风险角度看,它们无人监管,也没有应急预案,更没有 应急物资保障,近几年是山地遇险事件的高频发生地。"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 中心副主任朱月琴说,对这种"自媒体"推荐的"野景区",出发前先问三个问题:谁来监管?遇险谁救 援?出事谁担责? "进山不是逛公园,一定要备足水、食物、衣物以及防水雨衣、大容量充电宝、止血绷带和发烧、感 冒、止疼药物,保存目的地应急救援热线和当地乡镇派出所办公电话。无论去哪,平安才是旅途最美的 风景。"朱月琴说。(记者黄韬铭) 牢记"四要"和"四不要",是安全出游的关键。 国庆中秋假期在即,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安全防范工作需引 起高度重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9月29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 "四要",第一要选择正规景区、开放路线 ...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 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59
行业核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 创下新高 [1]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 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优质丰富 - 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 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总数达到1.65万家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2]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省级以上总数超过1400家 [2] - 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总数达到1597个 [2]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融合态与特色化 - 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 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2]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 今年1到8月全国累计开行1551列 同比增长26% 运送旅客93万人 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3]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 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 同比增长49.9% [3]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科技赋能 -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 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3]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 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 [3] 行业发展问题与监管方向 - 部分地方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 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出现闲置低效现象 [5] - 相关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 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 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5]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添彩人民美好生活——“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斐然
新华社· 2025-09-29 23:02
文艺创作与展演 - 文艺创作生态优化,优秀作品供给持续丰富,涌现出《只此青绿》《瞿秋白》《在远方》等精品力作 [2] - 组织实施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行动计划、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引导创作人员从优秀文化及实践中汲取养分 [2] - 持续举办中国艺术节、中国诗歌节等20余项全国性展演展示活动,为优秀作品搭建交流平台 [2] - 依托“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推动优秀文艺作品更广泛深入持续地赴城乡基层演出 [2] 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供给 -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持续推进,设施网络更加健全,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成效显著 [3] - 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3] - 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推动非遗进景区、街区、社区 [3] 文旅产业发展与消费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4] - 规上文化企业达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4] - 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4] -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文化遗产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持续升温,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等十分活跃 [4] 国际交流与合作 -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同150多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 [5] - 打造“欢乐春节”“茶和天下”等系列文化活动,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海外朋友更好感知中国文化 [6] -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以上,内地居民出境旅游1.23亿人次、同比增长40%以上 [6]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数”看“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9-29 22:43
新华社权威速览 "数"看《十四届"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p7年直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 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 发展成就。 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乡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 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4万多个。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比 2019年增加4.4亿、增长49% 全国超过95%的具 (市、区)建立文 化馆、图书馆总分 馆制,提高公共文 化服务的覆盖面和 实效性 覆盖国家、省、市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络初步建成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 出58家5A级旅游昌区,新增 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 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 提升至97% 非遗更好融入现代表 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人 高校积极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研 修培训计划,10万余名非遗传承 人走进大学课堂 推动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 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 比2020年 ...
“知音湖北”叫响全国 湖北旅游综合收入年底将破万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2:37
旅游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 同比增长14.68% 其中入境游客205.74万人次 同比增长54.89% [1] -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 同比增长16.02% 预计年底将突破万亿大关 [1][2] - 行业通过举办国际性节会和赛事及发展低空文旅、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构建全产业链 [2] 文化产业规模与增长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2967家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4213家 居全国第六 [1]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37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35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9% [1]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十三五末的1722亿元攀升至2023年底的2750亿元 占GDP比重从4.01%提升至4.84% 预计十四五末突破5% [1] 文化新业态发展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从十三五期末的10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6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6% [2] - 文化新业态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比重从十三五期末的27%提高至2024年的36.7% [2] - 行业将围绕科技赋能、消费升级等方向打造智慧文旅、低空旅游等新场景以延伸消费链条 [2] 未来发展战略 - 行业将升级出版、印刷、文博等传统文化产业 推动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 [3] - 行业将壮大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智能穿戴等新型文化产业 [3] - 行业将培育未来文化产业 支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新模式 [3]
文旅融合发展 点亮美好生活
央视网· 2025-09-29 21:56
0:00/2:0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 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 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机制更加健全,中国艺术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 活动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走进群众生活。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 等化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 文化空间4万多个,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 "十四五"期间,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成果丰硕,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持续提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效明显。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旅 融合深入推进,扩大内需、带动消费,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 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