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饮料
搜索文档
“新疆的果子都没熟北上广就开始卖了”,贵还被中产疯抢的HPP苹果汁藏了多少猫腻?
36氪· 2025-05-11 16:17
红心苹果汁市场现状 - 红心苹果汁凭借HPP技术和非凡水果红心苹果成为高端果汁代表,价格从20元涨至30元仍供不应求[1] - 红心苹果种植面积有限,国内仅山东、北京、新疆有小规模种植,每年果汁上市时间仅11月至次年4月[7] - 市场需求激增导致厂商从国外采购浓缩果汁冒充红心苹果汁,实际产量远低于市场供应量[9][11] HPP技术应用与挑战 - HPP技术通过低温高压杀菌保留95%维C含量,热杀菌则损失65%维C,鲜榨橙汁维C含量36.9mg/100g,HPP处理为35.1mg/100g,热杀菌仅12.8mg/100g[17][18][19] - 全球HPP果汁市场规模2022年突破50亿美元,但仅占果汁市场1.25%(2025年果汁市场规模预计4000亿美元)[20] - HPP设备成本高且产能受限,单个工厂年产能仅1万吨,需全程冷链运输以保持品质[25] 行业乱象与营销策略 - 部分厂商滥用HPP概念:生产后改用常温运输、解冻销售,或仅用HPP设备过一遍即宣称HPP果汁[27] - "0添加"成为营销噱头,实际合规性存疑,例如糖分类差异被模糊化宣传[15] - HPP技术被泛化至冷萃茶等领域,5.9元/瓶的HPP冷萃茶与传统无糖茶差异不明显[23] 产品定位与文化价值 - 如果果汁定位"产地果饮",在全国9个基地挖掘30多种特色水果,强调地域文化属性[27][29] - 红心苹果因花青素含量达普通苹果60倍成为卖点,但实际种植周期长达6年(3年种植+3年育果)[7][9] - 厂商通过"中产果汁"概念溢价,消费者需辨别真假红心苹果与HPP技术[12][22]
从小众水果到“西梅宇宙”,一个功效大于口味的超级水果如何诞生?
36氪· 2025-04-30 18:56
行业趋势与消费升级 - 健康化、功能性、个性化、情绪化是新消费产业的升级方向,西梅产品恰好满足这些需求 [1] - 当代年轻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从单纯减脂转向肠道健康,西梅因其通便功效成为热门选择 [2][3] - 2023年西梅汁市场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达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远超饮料行业6%的整体增速 [11] - 73.5%的消费者在食品饮料领域宁愿多花钱也不降低品质,健康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12]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西梅产品从单一水果发展为"西梅宇宙",包括果酱、果干、果汁、酸奶等多种形态 [2][19] - NFC西梅汁成为爆款,91.6%消费者购买NFC果汁是为了功能性诉求 [13] - 汇源NFC西梅汁推出后成为该品牌销量最高单品,2022年10月在天猫平台销售额达512.01万元,带动品牌整体增长597.6% [16] - 西梅相关饮品在饮料大类中的销售额市占率从2023年Q1的0.05%提升至2025年Q1的0.25%,SKU数量增长454% [16] 品牌竞争格局 - 汇源聚焦100%西梅产品战略,在新疆伽师县投资10亿元建厂,拥有60万亩种植基地 [17][30][31] - 英贝健西梅汁定位"大餐救星",2023年双十一超越三得利、元气森林位居饮料店铺销售榜第七 [17] - 溜溜梅西梅产品2024年收入2.24亿元,占比13.8%,与多家头部零售商达成合作 [19][21] - 良品铺子大西梅成为月销千万元单品,抖音单链接销售超100万件 [21] 供应链与产业升级 - 新疆伽师县占国内西梅产量60%,粤伽新梅产业园引进18家企业研发22种西梅产品 [29][30] - 京东物流在伽师县运营2万多平方米冷库,解决存储难题,降低坏果率 [29] - 品牌向产地靠拢带来先进种植技术,如果树高度管理、授粉、剪枝等 [31] - 德汇好物投资现代农业产业园,破解西梅采后预处理、分拣标准化、冷链保鲜等技术瓶颈 [30][32] 市场推广与消费者行为 - 小红书"西梅"和"西梅汁"话题浏览量均达2.7亿次,用户分享体验形成自发传播 [10] - 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功效而非口味,评论区讨论集中在通便效果 [13][22] - 直播间话术和主播形象助推产品走红,但核心驱动力仍是功能性需求 [2] - 西梅产品同质化进程被延缓,因效果因人而异延长了消费者尝新窗口期 [22]
伽师新梅汁产销两旺
搜狐财经· 2025-04-27 00:48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消费旺季临近,新疆汇源新梅发展有限公司特色果饮产销两旺,通过多种举措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产能和销售布局 [1][6] 生产情况 - 全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截至4月25日已完成6万箱节日订单灌装任务,日产能较平日大幅提升 [1] - 新梅在UHT超高温瞬时灭菌车间经多道工序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无菌冷灌装生产线 [2] - 实施“柔性生产”模式,同一条生产线可实现8类果汁灵活转产,设备清洗时间大幅缩短,市场响应速度提升一倍,综合产能利用率较传统模式提高20多个百分点 [4] 产品情况 - 订单包含NFC非浓缩还原系列和100%复原系列两大品类,分包装形式设计了8种规格,精准对接不同渠道需求 [2] 销售布局 - 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网络,线上通过京东、天猫旗舰店直供全国消费者,线下以喀什等地为重点辐射北疆市场 [6] - 五一期间调配多辆冷链运输车,确保新疆本地消费者24小时内喝到当天生产的新梅汁 [6]
历时八个月,国中水务收购汇源果汁终止 股价跌停
经济观察网· 2025-04-23 18:41
收购终止 - 国中水务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邕睿持有的诸暨文盛汇不低于51%股权 从而间接控股汇源果汁的计划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存在限制转让情形 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监管要求 [1] - 公司经多轮尽调 评估及审慎研判后选择终止 待限制转让情形解除后再评估推进可行性 [1][2] 交易背景 - 收购筹划历时八个月 从2024年7月22日首次公告至2025年4月23日终止 [3][6] -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于2022年投入16亿元获得汇源果汁60%股份 [3] - 国中水务自2022年起已三次受让诸暨文盛汇36.49%股份 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份 [3] 延期原因 - 2025年1月因标的股权冻结及尽调 审计 评估工作未完成 首次延期三个月 [4] - 股权冻结源于2024年8月上海邕睿被提起诉前保全 导致无法完成转让 [5] - 汇源果汁部分出资款未到位导致估值作价无法达成一致 影响商务谈判 [5] 市场反应 - 公告当日国中水务开盘跌停 股价3.81元/股 总市值61亿元 收盘仍跌停 [7] - 投资者认为股价下跌源于重组失败 [7] 公司经营 - 国中水务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和环保工程技术服务 [7] - 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25亿元同比下降26.39% 归母净利润899.79万元同比下降86.63% [7] - 公司表示终止重组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7]
安德利果汁(02218) -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04-22 21:02
业绩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29,818,785.14元,同比增长58.98%[8] - 本报告期净利润86,068,237.18元,同比增长61.31%[8] - 本报告期扣非净利润85,029,801.05元,同比增长41.60%[8] - 本报告期经营现金流净额366,723,397.94元,同比增长121.90%[8]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同比增长66.67%[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847,570,831.39元,同比增长2.45%[9] - 本报告期末所有者权益2,731,833,779.49元,同比增长3.25%[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29,818,785.14元,2024年同期270,364,678.79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47,126,204.64元,2024年同期209,291,101.91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86,090,473.18元,2024年同期53,357,387.23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6,068,237.18元,2024年同期53,356,720.93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2024年同期0.15元/股[18]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25元/股,2024年同期0.15元/股[1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劳务收现447,828,862.44元,2024年同期245,453,808.26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税费返还60,385,975.61元,2024年同期17,209,998.09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12,006,152.53元,2024年同期265,339,418.17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45,282,754.59元,2024年同期100,072,104.14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366,723,397.94元,2024年同期165,267,314.03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现386,000,000.00元,2024年同期658,969,285.71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88,090,749.91元,2024年同期661,018,928.36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80,895,040.85元,2024年同期1,210,393,047.72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现金流净额7,195,709.06元,2024年同期 - 549,374,119.36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373,915,592.51元,2024年同期 - 381,763,217.10元[20]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605户,A股股东4,586户,H股登记股东19户[12] 股权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71,159,625股,比例20.86%[12] - Donghua Fruit Industry Co.,Ltd.持股58,779,459股,比例17.23%[12] - 烟台兴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1706万股人民币普通股[13]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持71,159,625股,含70,558,089股H股和601,536股A股[13] 资金情况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610,369,627.60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4][15]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847,570,831.39元,2024年12月31日为2,779,525,659.87元[15]
安德利果汁(02218)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10-30 21:48
业绩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92,735,278.30元,同比增长129.66%[11]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024,913,635.73元,同比增长53.28%[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01,578.69元,同比增长26.17%[11] - 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97,834,934.27元,同比下降7.68%[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60,552,725.92元,同比增长16.15%[11] - 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00,169,060.48元,同比增长3.17%[11]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0,269,412.60元,同比下降32.15%[11] - 本报告期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8元/股,同比增长28.87%[11] - 年初至报告期末均为0.57元/股,同比下降5.34%[11] - 本报告期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7%,上年度末为7.63%,同比降1.02%[1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47,923,024.2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7%[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611,931,775.4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5%[12] - 非经常性损益本期合计3,448,852.77元,年初至报告期末合计 -2,334,126.21元[1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0.2491363573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增长53.28%[2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8.0693206201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增长67.86%[2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1.9802685486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10.70%[2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9783493427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7.68%[22]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98亿元,2023年同期为2.14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7元/股,2023年同期为0.60元/股[23]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9.26亿元,2023年同期为8.63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89亿元,2023年同期为9.20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18亿元,2023年同期为5.21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0亿元,2023年同期为3.98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12亿元,2023年同期为44.79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7.20亿元,2023年同期为47.34亿元[23]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16亿元,2023年同期为 -1.61亿元[24]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48亿元,2023年同期为 -0.16亿元[24]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264户,其中A股股东8,245户,H股登记股东19户[16] 原因分析 - 营业收入变动因报告期内销售数量大幅上涨[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报告期内生产数量增加[13] 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7.479230242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5.27%[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8.1981215520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3.89%[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281108690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8.06%[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310952147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70.27%[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0.048960340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31.24%[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6.119317754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3.2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