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部委出台五大方面二十条改革举措支持深圳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 深港共建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
深圳商报· 2025-09-05 07:39
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政策支持 - 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出台首份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文件 提出五方面二十条改革举措 聚焦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综合改革[1][2] - 政策支持深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 国土空间地质安全风险防控重点实验室 国际海事仲裁中心 并创新低效用地盘活政策[1] - 支持深圳将低空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加快建设"天空之城" 并承担海洋领域重大科技专项[1][6] 空间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 - 通过优化自然生态空间 存量土地空间 海洋经济空间 数字智慧空间和区域协同空间等五大空间 推动空间治理向绿色低碳 集约高效转型[2][3] - 支持深圳与中山 东莞 惠州一体化同城化协同发展 深港共建2050+城市发展愿景 打造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1][4] - 创新立体复合利用和存量建筑功能转换路径 推进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 提升城市发展集约度[5] 海洋经济与科技创新 - 支持深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 在海洋科技创新 产业经济 资源利用等领域做优做强 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3] - 围绕海洋开发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 发展海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 邮轮游艇等海洋旅游业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5] - 支持深圳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挖掘"三湾一洋"潜力 补齐海洋经济短板[5] 数字化与低空经济发展 - 加快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 充分发挥空间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 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3] - 拓展"空间+AI"多元应用场景 利用空间数据服务低空经济与智能无人体系 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6] - 通过数字智慧空间创新 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智慧转型[2][3]
浙江:凝聚各方合力 加快“人工智能+海洋”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7:20
核心观点 - 浙江省通过政策引导和多方合作加速人工智能与海洋经济融合 旨在打造标志性应用场景并抢占新兴未来产业赛道 [1][2][5] 政策行动方案 - 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海洋"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目标三年内形成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 [2] - 实施四大专项行动:渔船安全治理提升 大黄鱼养殖提质 港口环境升级 海洋新兴产业赋能 [2] - 海洋新兴产业赋能行动聚焦五大任务:生物医药智能研发 新材料智能研发 海上新能源智能运维 海洋数据智能应用 深海科技产业智能探索 [2] 技术应用场景 - 浙江海洋大学开发"浙渔芯"AI种质管理平台 通过多组学-表型关联大模型实现大黄鱼高效精准育种 [3]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构建米级(5-10米)高精度港区海况数据集 较原有公里级(5-10公里)精度提升1000倍 [4] - 浙江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研发渔船防疲劳驾驶智能体 通过AI视觉识别监测船员不安全行为 [4] 生态建设与实施路径 - 构建数据协同网络 汇聚数据源单位、算法开发者和产业应用方形成共赢生态 [4] - 采用"数据-模型-场景-应用"一体化贯通模式 推动数据流动和模型专业化应用 [5]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和科研一体化机制加速技术落地 [4]
海兰信股价跌5.03%,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49.99万股浮亏损失252.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5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5.03%至19.08元/股 成交额7.62亿元 换手率5.94% 总市值137.47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系统占比79.82% 海洋观探测装备与系统占比14.51% 其他业务占比5.67%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创成长ETF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249.99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38%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52.49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创成长ETF最新规模42.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7.45% 近一年收益62.37% 成立以来收益103.48% [2] - 基金经理荣膺管理规模1382.88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29.49% 最差回报-7.58% [3] - 基金经理鲁亚运管理规模180.62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73.07% 最差回报-31.74% [3]
潮起南粤!广东海洋经济的“新力量三重浪”|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④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23:34
核心观点 - 广东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 正通过人才 金融和平台三大新力量推动海洋经济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 智能化和集群化转型 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向海问智 向海赋能 向海聚力"的现代产业升级 [16][17][18] 人才驱动产业升级 - 新一代科技型渔民通过智能装备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养殖效率 如湛江"海威2号"养殖平台配备智能投饵系统和抗15级台风不锈钢结构 [22][23][25] - 返乡创业者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 如"蚝二代"陈洪彬投入数百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加工中心和液氮生产线 2024年投产至今营收超1500万元 [27][28][30] - 直播电商激活海鲜销售新渠道 主播朱香玲在开渔后日均通过平台销售300-500斤海鲜 推动海鲜从产地直发全国消费者 [32][33][34] - 科研力量支撑产业基础突破 广东省汇聚63个育种团队攻关28个适养品种 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等5种鱼类人工繁育技术 累计培育18个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 [43][44][45] - 人才投入持续增长 2016-2024年涉海研发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10% 2024年专利公开数达1.76万件同比增长9% [50][51][115] 金融创新支持产业扩张 - 保险产品对冲自然风险 湛江企业投保气象指数保险获1000万元理赔 缓解台风导致的近5000万元损失 [57][58][59] - 信贷资源向海洋产业倾斜 截至2024年末沿海地市海上牧场贷款余额325.4亿元 其中海水养殖贷款71.4亿元 支持市场主体1.8万户 [80][81][117] -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024年海上牧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5% 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 [81][82] - 产业基金推动资本对接 恒健控股公司设立4支海洋牧场相关基金 认缴总规模21.55亿元 其中海洋壹号基金向国联水产子公司投资9500万元 [84][85][86] 平台化促进集群发展 - 行业协会整合零散资源 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带动30多家会员单位孵化品牌 引导20多家企业入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90][91][92] - 创新联盟打通产学研 广州市海洋产业创新联盟聚集30家涉海机构 推动实验室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97][98][99] - 数字交易平台提升产业效率 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服务2400多家客户 累计交易额突破18亿元 [101][102] - 创新载体加速技术转化 深圳建成海洋领域创新载体86个 2024年涉海市场主体达11万家 创造海洋生产总值5409亿元占全市GDP14.7% [104][105][106] - 政府资金持续支持 2018年起广东省累计安排近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发展 已开工海洋牧场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116]
“三重构”激活海洋发展新动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2 08:39
空间重构 - 实施三调三优工程 调优陆海空间规划布局 优先保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 调活存量建设用地指标 精准匹配优质涉海项目 调准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时序 严选高科技含量和生态友好项目[3] - 构建规划急用先编+弹性供地+交地即发证保障链 实现项目全周期极速审批投产 树立服务清洁能源产业新标杆[3] - 打造长三角陆港 以铁路物流基地为中心 盐通高铁 宁启铁路 新长铁路 海洋铁路与连申线 通扬线内河航道交汇 上港集团内陆集装箱码头启用 融入长三角物流一体化大布局[5] 机制重构 - 构建1+2+N要素保障矩阵 1个海洋经济领导小组统筹 县镇两个专班联动 N个跨部门服务小组跟进 推行全链条 全周期 全要素集成服务模式[7] - 运用腾笼引凤+空间再造策略 通过地块合并重组 一事一议会签 全程帮办代办 审批周期较传统压缩60%以上[7] - 2025年入选省重大项目6个 全部开工建设 入选南通市重大项目51个 包括续建项目20个 新开工项目28个 储备项目3个 所有项目稳步推进[7] 环境重构 - 投资实施5公里岸线全域整治 1500亩滨海湿地修复工程 同步探索蓝碳经济发展路径[9] - 显著增强海岸带抵御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等灾害的韧性 实现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9] - 珍稀鸟类数量增加 黑嘴鸥 灰椋鸟 白腰杓鹬等物种从途经者变为常客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 发展战略 - 坚持要素配置三优先 战略产业保障优先 存量用地盘活优先 技术创新支持优先[9] - 推动发展模式三转变 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产业单一向系统治理转变 县域封闭向区域协同转变[9] - 深化探索并固化制度成果 为沿海县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9]
深圳“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4:44
行业应用场景发布 -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招商局港口集团及中集海工智能创新中心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1] - 发布涵盖海洋业务、海洋产业、海洋公共服务三大类共60项应用场景清单 [1] - 场景覆盖海洋执法、海洋经济统计、深海资源开发、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等12个细分领域 [1] 参与企业及活动背景 - 发布活动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Agent+场景驱动"论坛举行 [1] - 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港口运营龙头企业参与联合发布 [1] - 中集海工智能创新中心作为海洋高端装备领域代表企业参与合作 [1]
全球海洋城市聚力青岛!2025“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齐鲁晚报· 2025-08-29 10:19
论坛规模与参与方 - 邀请法国 韩国 肯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位重量级嘉宾参会 包括国际组织代表和跨国公司领导人 [3] - 国内沿海城市市长及国外海洋城市市长或代表参与 聚焦全球海洋治理合作 [3] 会议环节与主题设置 - 设置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 包含嘉宾致辞 推介发布 市长分享 工商对话四个环节 [1] - 工商对话环节涵盖蓝色经济创新 海洋产业升级 蓝色金融赋能等议题 [3] - 围绕城市治理 海洋科技 生态保护领域分享韧性城市与科技创新策略 [3] 合作机制与倡议发布 - 发布《全球蓝色伙伴关系青岛倡议》推动以城市为核心的蓝色伙伴关系构建 [4] - 联合中国—东盟中心发起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蓝色经济发展联盟 打造全链条合作平台 [4] - 携手宜可城组织发布新一批"自然城市"名单 强化海洋城市示范效应 [4]
高额研发进入收获期?中国海防上半年水声电子业务大涨三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19.64% [1] - 归母净利润9457万元,同比增长25.48% [1] - 防务领域营收6.25亿元,其中水声电子类业务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30.68%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约10倍至578万元,主因利息收入减少412.86万元(降52.51%)[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从2022年前6.5%升至2024年11%,2025年上半年为10.90% [1] - 2022年研发投入5.19亿元,占营收12.09%,同比增长5.46% [1] - 无人平台水声装备取得关键突破,探测设备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约2亿元产值 [2] - 水声通信产品实现多型无人平台扩展应用,水下遥控领域市场突破 [2]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元,对GDP拉动达11.5% [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3] - 海洋观测网为深海科技重要领域,声呐产品为核心信息收集装备 [3] - 无人潜航器(UUV)将成为水下主战军团核心力量,市场空间大 [4]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拥有水声电子防务装备全专业领域、全产业链科研生产能力 [4] - 深度参与多项深海领域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4] -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板块上市公司,持续通过资产重组注入优质水声及电子业务 [5] - 集团体外电子信息资产体量较大,未来整合力度加强有望打造海洋信息龙头 [5]
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走进青岛国实集团 共探异构智算与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9:12
行业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经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转型期 引领算力行业向更高层次 更广领域 更深融合方向发展 [2] - 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携手英特尔等生态合作伙伴聚焦GPU+CPU混合架构在深海勘探 海洋碳汇监测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1] - 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洋人工智能提供坚实基础 海洋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深刻重塑海洋经济图景 算力需求将进一步拉动高性能计算 智能计算等算力细分市场增长 为算力生态提供新机遇 [3]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崂山实验室以海洋科技与异构智算相融合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2] - 青岛国实集团紧紧围绕海洋科技产业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希望在水下智能装备 卫星遥感 海洋物联网等十大领域通过异构算力破解海量数据处理难题 [2] - 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针对大模型预训练和传统模型推理的算力诉求具备五大技术 包括算力匹配魔方 超智融合调度 AI高效断点续训 联想集合通信库和GPU内核态虚拟化 [3] - 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3.0版本新增AI推理加速算法集 AI编译优化器 AI训推慢节点故障预测与自愈系统 专家并行通信算法等四大突破性创新技术 直击大模型应用落地关键痛点 [3] - 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一体机将AI基础设施技术与AI芯片生态技术深度融合 通过软硬协同的垂直优化体系打造开箱即用 场景适配 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新范式 [4] - 英特尔正在不断更新和强化产品组合以支持更广泛的企业部署 满足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各行业多元算力需求 [4] 合作与生态建设 - 崂山实验室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 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青岛国实集团希望通过联合全国优势企业为全国算力及海洋应用发展提供支撑 [2] - 算力 模型和应用是AI发展的三条主线 它们融合发展共同推动AI潮流穿越周期 [3]
异构融合,创新未来|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走进青岛国实集团,见证智算赋能海洋科技
财富在线· 2025-08-28 15:52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落地转型 引领算力行业向更高层次 更广领域和更深融合发展[5] - AI 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等前沿算力技术正提升对海洋环境变化的理解与预测精度 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5] - 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刻重塑海洋经济图景 算力需求进一步拉动高性能计算和智能计算等细分市场增长[1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GPU+CPU混合架构在深海勘探和海洋碳汇监测等场景实现创新应用[1] - 海洋大模型通过算法进步 算力提升和数据积累能更准确模拟海洋生态系统[9] - 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针对大模型预训练和推理具备五大技术 3.0版本新增四大突破性创新技术[12] - 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一体机通过软硬协同垂直优化 打造开箱即用 场景适配和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新范式[13] 企业战略与成果 - 崂山实验室以海洋科技与异构智算融合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战略科技支撑[6] - 青岛国实集团围绕海洋科技产业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十大领域通过异构算力破解海量数据处理难题[9] - 联想推进"一横五纵"战略布局 推出覆盖万全异构智算平台和全方位基础设施解决方案[12] - 英特尔致力于HPC&AI融合计算技术发展 不断更新和强化产品组合支持企业部署[15] 性能突破与行业认可 - 联想在千卡训练场景中将MFU从30%提升至60%[13] - 联想全速运转满血版DeepSeek R1模型极限吞吐量超越12,000 tokens/s[13] - 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一体解决方案荣获2025中国算力大会"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13] 生态合作与产业赋能 - 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携手英特尔等合作伙伴聚焦混合架构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应用[1] - 崂山实验室希望与合作伙伴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6] - 潞晨科技致力于帮助企业最大化AI训练效率同时最小化训练成本 促进大模型落地应用[9] - 生态合力让智能转型势不可挡 英特尔支持各行业多元算力需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