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科
icon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公司屈光手术客单价持续企稳回升
快讯· 2025-06-11 16:34
眼科行业屈光手术价格战现状 - 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 屈光手术客单价持续企稳回升 [1] - 客单价回升得益于品牌口碑以及术式迭代升级 [1]
孙兴怀:眼病应当“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人民网· 2025-06-11 16:18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在"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现场,国家卫健委暨中国医科院近视及相关眼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附属 眼耳鼻喉科医院青光眼学科主任孙兴怀以"老龄背景下眼健康的问题"对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老花眼、干眼症等发病率较多、影响面较广的常见眼病 进行科普,并围绕防治方式给出了专业建议。 国家卫健委暨中国医科院近视及相关眼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青光眼学科主任 孙兴怀发言 孙兴怀指出,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是致残致盲眼病,老花眼和干眼是功能性眼病,他们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通过科普力量推动民众形成该 类眼病的科学认知,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眼病防治策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人类的眼睛是最精细的器官,从医学上来看,高质量的视觉需要看得舒适、功能稳定,适应各种环境。通常随着年龄增长,眼病问题也会逐渐增多。孙 兴怀以白内障为例进行了科普,他表示,白内障的形成与自然年龄衰老有关,也和紫外线的照射有关。戴墨镜来防止紫外线照射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 年龄的生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人工晶状体的替换也是科学发展下的重要治疗形式。 孙兴怀指出,青光 ...
Cell子刊: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团队开发AI 模型,可识别诊断25种眼底病,并给出转诊建议
生物世界· 2025-06-11 12:01
眼底病现状与挑战 - 全球有超过22亿人患有视力损害或失明,其中中国患者达5500万,眼底病占失明病例一半以上 [1] - 预计2050年全球失明人数可能增加两倍,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和增长驱动 [1] - 视网膜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制约大规模眼底病干预能力 [1] 超广角成像技术突破 - 传统眼底相机仅覆盖15%眼底区域,而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可捕捉200°广角视网膜(覆盖82%面积),且无需散瞳 [4] - 该技术可一次性诊断黄斑或周边视网膜及血管病变,显著提升筛查效率 [4] AI模型WARM的创新性 - 基于跨域协同学习(CdCL)算法和超广角图像,可识别25种眼底病并提供转诊建议 [2][9] - 采用三种算法组合:WARM(CdCL+UWF)、BASE(Swin Transformer+UWF)、WARM-PPR(CdCL+PPR) [9] - 内部测试中WARM表现最佳(筛查AUC=0 915,转诊AUC=0 911),外部多中心测试同样领先(筛查AUC=0 912,转诊AUC=0 902) [10] 行业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 现有AI模型多依赖传统眼底图像,无法检测周边视网膜异常 [6] - 已发布的超广角数据集稀缺,此前算法仅能识别8种病变 [6] - 研究团队通过59475张UWF图像建立数据集,CdCL方法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 [10][12] 应用前景 - AI筛查在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5] - WARM模型展现出大规模综合筛查的潜力,可弥补视网膜专家资源缺口 [12]
走进“睛”彩世界,“爱眼杯”第二届全国少儿爱眼护眼绘画作品征集在京启幕
环球网· 2025-06-08 14:52
爱眼杯绘画活动 - 第二届"爱眼杯"全国少年儿童爱眼护眼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在京启动 由爱眼公益基金会主办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支持 [1][3] - 首届活动覆盖10余省份 收获逾15.7万幅画作 [3] - 本届活动全面升级 覆盖范围更广 新增科普教育元素 如爱眼主题儿童剧创作 [3] - 活动面向5-18岁青少年 设儿童组、少儿组和青少组3个组别 持续3个多月 [4] 近视防控现状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 其中小学生35.6% 初中生71.1% 高中生80.5% [5] - 近视防控已纳入国家战略 被列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5] - 教育部要求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目标是有效控制近视率 [5] 近视防控措施 - 80%近视源于不良用眼行为习惯 如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和近距离阅读 [6] - 防控关键在"一增一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日2小时以上) 减少持续性近距离用眼 [6] - 爱尔眼科研发多项近视防控技术 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和人工智能验配软件等 [6] 爱尔眼科行业布局 - 构建全国超800家医疗机构服务网络 协助完成年度校园眼健康筛查工作 [7] - 打造多元化科普活动 如"超级眼说家"科普直播和"瞳梦国奇旅"儿童剧 [7] - 参与制作眼健康科学纪录片《眼睛的故事》 开播一周收视突破3亿人次 [7]
投资的金典模式:在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
雪球· 2025-06-08 14:28
核心观点 - 提出"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的投资策略,即在二级市场寻找具备一级市场投资逻辑的标的,利用市场定价错配获取超额收益 [2][4] - 该策略的核心在于识别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并购扩张、赛道开拓等价值创造行为,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长期价值 [5] - 强调用一级市场的长期主义视角看待赛道前景,重点关注硬科技领域 [6] 投资逻辑分析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本质差异 - 一级市场是资本孵化场,投资者支持企业从0到1蜕变,赚取企业内生价值增长的钱 [4] - 二级市场是资本交易所,股价受情绪、资金、政策影响常出现价值失真,如贵州茅台曾因塑化剂事件跌至9倍PE [4] 典型案例 - 爱尔眼科2013年受负面事件影响股价下跌50%,后持续持有至2019年底 [2] - 宁德时代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回落,2019年Tesla国产化带来拐点 [2] - 寒武纪IPO后从150亿市值上涨至3000亿,涨幅达20倍 [2] - 沪深300中比亚迪、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公司均有估值极低时刻和3-5年高速成长期 [3] 筛选标准 价值创造行为指标 - 重大资产重组或并购 [7] - 重大研发技术突破 [7] - 新业务或新赛道开拓 [7] 定价错配识别 - PE低于行业均值70%或市值低于重置成本 [8] - 股价因短期利空暴跌但不影响长期逻辑 [8] 管理层评估 - 董事长从业背景体现专业能力 [9] - 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30%显示利益绑定紧密 [9] 绩效验证 - 惠城环保2022-2025区间涨幅1729.7% [4] - 万辰集团同期涨幅1311.4% [4] - 新诺威、百利天恒、寒武纪同期涨幅分别为978.2%、949.1%、787.9% [4] 实施要点 - 需区分真价值与伪成长,警惕画饼式扩张 [10] - 重点观察现金流是否流向生产性资产而非炒房、理财等非生产性用途 [10] - 强调将PE机构的深度基本面分析与市场情绪利用相结合 [11]
爱尔眼科: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守护孩子的“睛”彩未来
新浪财经· 2025-06-08 13:38
青少年近视现状 - 中国近视患者人数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且呈现高发和低龄化趋势[1] - 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是全球第一大致盲因素 其视力损害不可逆[5] 爱眼护眼公益活动 - 第二届"爱眼杯"全国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启动 首届活动覆盖10余省份并收集15.7万幅作品[1][5] - 活动通过绘画创作培养科学用眼习惯 提升社会对青少年视力问题的关注度[1] - 2024年公司完成青少年近视筛查5222万人次 开展科普活动5803场 影响261万人[5] 创新型护眼模式 - 科普讲座与绘画比赛形成联动 专家讲解的"20-20-20"法则等知识被融入画作[5] - 通过儿童剧、科普直播等寓教于乐形式传递护眼知识 如"瞳梦国奇旅"近视防控剧[11] - "自然教室"科研项目被《Nature》报道 利用模拟户外场景的墙纸提供视觉刺激[8] 技术研发与成果 - 开发近视防控智能设备"云夹"、VPR测量仪等多项核心技术[8] - 团队编写《让孩子远离近视》获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称号[8] - 参与制作眼健康纪录片《眼睛的故事》开播一周收视突破3亿人次[9] 全国服务网络建设 - 依托超800家医疗机构建立指导站、分级建档等差异化防控模式[11] - 协助政府完成年度校园筛查 累计为59万人次建立眼健康档案[5][11]
广州推出“爱眼地图” 推动城市护眼“标准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21:23
行业创新 - 广州推出首个面向眼健康的街道级数字地图"爱眼地图",市民可通过小程序获取护眼出行路线 [1] - 该系统为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提供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和决策依据,推动城市设计"养眼"化 [1] - 地图融合眼科学、公共卫生、遥感测绘、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等多学科资源研发而成 [1] 技术研发 - 团队由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与中山大学测绘学院程晓教授联合领导,整合多学院科研力量 [1] - 研究证实绿地形态、建筑容积率、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与眼病风险显著相关 [1] - 提出绿视率、天空可视度、街道围合度、平均可视距离、空气污染率五大环境眼病指标 [2] 产品功能 - 开发近视护眼、干眼护眼、过敏护眼等指数计算公式,建立城市眼健康指数研究组 [2] - 通过遥感卫星、移动测量和地面站点观测技术生成实时更新的街道护眼指数 [2] - 导航功能可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动态推荐最优护眼路径 [2] 数据安全 - 所有数据采集与应用均符合国家数据安全及信息保护法规 [3]
近视能否治愈?关灯看手机危害有多大?来看专家权威解答
新华网· 2025-06-07 09:25
近视诊断与矫正 - 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金标准是散瞳验光 散瞳后仍存在近视度数为真性近视 度数消失或降低则为假性近视 [2] - 近视可通过框架眼镜 隐形眼镜或屈光手术矫正 但属于光学代偿而非治愈 眼轴增长导致的近视无法恢复原状 [2] - 高度近视遗传性取决于类型 基因异常导致的高度近视具有直接遗传性 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遗传易患性而非必然发病 [2] 眼镜佩戴与用眼习惯 - 佩戴足矫眼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进展 不戴眼镜或佩戴欠矫眼镜会加速眼轴增长 [3] - 镜片磨损 镜架变形或瞳距不合适需及时更换 儿童建议每3-6个月检查视力 半年验光一次 [3] - 关灯看手机会增加有害蓝光穿透 损伤视网膜黄斑区 建议开启夜间模式并补充环境光源 [3] 眼疲劳管理与预防 - 控制用眼时长是缓解眼疲劳核心 成年人建议每30-40分钟休息 遵循"20-20-20"法则 [4] - 全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应避免超过8小时 眼干时可使用人工泪液但不能依赖 [4] - 调整屏幕亮度与对比度 保持环境光线适宜可减少眼疲劳发生 [4] 近视干预原则 - 近视管理需早发现 早干预 定期监测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矫正或预防 [6] - 家长需警惕非医学手段的视力恢复宣传 儿童视力下降应及时散瞳验光明确类型 [6]
小学生近视率随年级攀升 专家开出护眼良方
河南日报· 2025-06-07 07:32
近视防控现状 -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 [2] - 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率约为10%,六年级时逼近60%,平均每升高一个年级近视率增加9个百分点 [2] - 小学阶段已成为近视防控的前沿阵地 [2] 近视成因分析 - 学业压力导致长时间伏案读写,电子产品普及加剧用眼负担 [3] -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重要因素,自然光接触减少增加近视风险 [3] - 近距离高强度用眼直接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 [3] 科学防控方法 - 践行"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 [3] - 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可使近视风险降低30%-50% [3] - 自然光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过度增长 [3] 视力监测机制 - 低风险儿童每年检查1次,假性近视每6个月1次,中高度近视每3-4个月1次 [4] - 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检查视力、屈光度、眼轴等指标 [4] -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正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中小学生屈光健康档案 [4] 防控技术评估 - 哺光仪(RLRL)用于近视控制或弱视治疗,但替代户外活动不可取 [5] - 大路灯可减轻视疲劳但不足以单独防控近视,本质是普通灯具 [5] - 读写环境照度应≥300lux,灯具选购需符合国家标准 [5] OK镜使用规范 - 适合8岁以上、年近视增长≥75度、近视≤600度、散光≤150度的儿童 [6] - 需每日清洁护理,感冒期间停戴,1-1.5年需更换镜片 [7] - 存在角膜炎等眼病或卫生习惯差者需谨慎使用 [6]
全国首个城市“爱眼地图”发布
广州日报· 2025-06-07 03:24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梁超仪、伍仞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昨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 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进一步宣传户外活动对眼健康的重要性,昨日上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 会广州赛区执委会联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单位、部门,共同举办爱眼日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爱眼地图"。 活动现场,广州"城市合伙人"再添一员——中山眼科中心,随即启动了6个"100"慧眼活动,促进科学护 眼融入城市脉络。昨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为中山眼科中心授予"城市合 伙人"牌匾。全新升级的第二代人工智能眼科巡诊车亮相。这一既可筛查眼疾又可做眼睛激光治疗、干 眼理疗的灵巧小车,如一个随时移动的眼科医院,吸引了广泛关注。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介绍,"爱眼地图"是以保护居民眼健康为目标的数字 化工具,它科学量化城市街道环境对眼健康的影响,丈量了广州的每一条街道。广州市民和游客,均可 通过地图小程序进入"爱眼地图",随时搜索到附近哪些地方更"养眼",即时推荐最"养眼"的上班、打卡 路线。 据介绍,该地图由眼病防治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