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

搜索文档
聚焦信贷结构优化 央行详解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 2025-08-15 20:49
信贷结构优化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聚焦信贷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设置4篇专栏内容 [1] - 央行从微观维度优化信贷结构,宏观维度支持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是未来主线 [1] - 金融供给侧转型中,新增贷款结构从2016年房地产、基建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2] -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近十年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2] 融资结构与贷款主体变化 - 企业贷款占比持续上升,居民房贷需求减弱,反映经济增长动能和模式转换 [3] - 直接融资占比提升,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3] 普惠小微金融与科技创新支持 - 央行将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央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4] - 科技贷款服务呈现量增、价降、面扩特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渠道和机制不断完善 [4] 消费与服务供给优化 - 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增长空间大,金融需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 [4][5] -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服务业估值在自有住房、公共医疗等方面有改进空间 [6] 整治内卷与供应链优化 -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助于经济供需平衡和物价回升 [7] - 整治内卷式竞争后,焦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 [7] - 人民银行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7]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后,大型企业付款期限缩短至60天内,汽车行业供应商账期统一为60天 [8] - 汽车行业在业企业超150万家,消费额占社零总额近15%,产业链稳定对经济金融影响重大 [8]
华尔街价值投资者力挺美股“七巨头”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6:59
"由于'七巨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在市场中的重要性,他们的股票估值很高,目前平均市盈率约为33。 这当然是一个高于正常水平的数字,但与这些公司卓越的产品、显著的市场份额、高增量利润率和强大 的竞争护城河相比,我认为是合乎情理的。"马克斯说。 "七巨头"的市值合计11.5万亿美元。截至8月14日收盘,亚马逊股价上涨3%,英伟达、微软、 Alphabet、Meta小幅走高,特斯拉股价下跌1%,苹果小幅下跌。 而在观察其他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时,马克斯发现了不合理的估值。"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其他493 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22,远高于该指数历年来市盈率中位数的十几倍,这使得该指数的整体估值如此 之高,令人担忧。"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股市跌幅高达10%,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最大。这主要是由 于经济和企业表现平平、通胀温和但仍高于预期,以及投资者对"美国是否会维持全球首选投资目的地 位"的担忧。 然后,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关税税率比市场预期高得多,投资者很快得出结论,关税可能会导致通 货膨胀加速、经济增长放缓,结果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大幅下跌,比2024年年底的水平还要低15%。 但从4月8 ...
港股收评:恒指跌0.37%,“反内卷”板块陷低迷,内险股全天强势
格隆汇· 2025-08-14 16:54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恒生指数下跌0.37%至25519.32点 国企指数下跌0.23%至9128.93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7%至5576.03点[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10.34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6.45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6.11亿港元[10]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网易下跌3.53%至207.8港元 京东下跌1.81%至125.1港元 阿里巴巴下跌1.54%至121.8港元[4][5] - 腾讯逆势上涨0.68%至590港元 因第二季业绩超出预期[4][5] - 苹果概念股普遍走低 高伟电子下跌5.9%至29.66港元 比亚迪电子下跌5.04%至38.8港元 舜宇光学科技下跌2.51%至79.55港元[7][8] 周期性板块表现 - 钢铁股大幅下跌 鞍钢股份下跌5.15%至2.21港元 重庆钢铁股份下跌3.4%至1.42港元 马鞍山钢铁股份下跌3.16%至2.45港元[5] - 煤炭股走低 金马能源下跌7.74%至1.43港元 兖矿能源下跌4.42%至9.3港元 中煤能源下跌2.49%至10.18港元[6][7] - 华泰证券认为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尚未进入实质执行阶段 焦煤和铁矿价格上涨侵蚀钢厂利润[5] - 中泰证券指出煤炭行业在反内卷政策下供应收缩 建议关注政策推进力度与估值提升机会[6] 防御性板块表现 - 生物医药股表现强势 荣昌生物大涨13.65%至77.45港元 君实生物上涨5.53%至32.44港元 泰格医药上涨5.03%至58.45港元[9] - 保险股大幅上涨 阳光保险上涨7.16%至4.19港元 中国再保险上涨5.84%至1.63港元 中国财险上涨5.45%至18.38港元[9][10]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保险行业资产端投资收益率压力缓解 负债端利率下调减轻利差损压力[9] 行业板块涨跌 - 涨幅居前板块:保险(+2.19%) 地产发展商(+1.35%) 证券及经纪(+1.37%) 服装(+1.3%) 生物技术(+1.91%)[3] - 跌幅居前板块:游戏软件(-2.85%) 药品分销(-1.39%) 汽车(-1.07%) 线上零售商(-1.15%) 煤炭(-1.9%)[3] 市场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市场将从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驱动与政策验证共振阶段[12] - 建议关注反内卷政策落地的光伏、稀土、锂、快递行业 以及间接受益的保险行业[13] - 看好高景气度的医药与科技板块 以及内地低利率环境下优质龙头企业的价值重估机会[13]
港股科技ETF(513020)午后翻红!资金抢筹,连续5日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4:29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科技龙头企业护城河深且竞争优势显著 [1] -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优势明显 PE约20倍 处于历史底部 存在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1] - 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 投资价值凸显 同时ROE企稳回升 成长性较高 [1] 港股通科技指数及ETF产品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精选不超过50家港股通科技企业 [1] - 指数成分股具有显著成长潜力与市场波动特征 全面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表现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产品 包括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和C类(015740) [1]
加仓英伟达!摩根大通、贝莱德、先锋集团最新持仓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8-14 09:22
全球金融巨头2025年Q2持仓分析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先锋集团、贝莱德等全球金融巨头在2025年第二季度普遍重仓科技巨头,并集中加仓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公司 [1][2][6] 摩根大通持仓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摩根大通美股投资组合总市值达1.53万亿美元,环比增长11.7% [3] - 前五大重仓股均为科技企业:微软(781.23亿美元,占比5.11%)、英伟达(730.85亿美元,占比4.78%)、苹果(440.3亿美元,占比2.88%)、亚马逊(423亿美元,占比2.77%)、META(403.9亿美元,占比2.64%) [4] - 第二季度操作:新增682只个股、增持2614只、减持3312只、清仓939只;买入力度最大标的为英伟达、微软、博通(AVGO)及SPDR标普500指数ETF期权 [5] 先锋集团持仓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先锋集团美股持仓市值6.18万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占比28.81% [6] - 前五大重仓股为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均获加仓;其中英伟达增持3946.57万股,微软增持1369.16万股 [6] 贝莱德持仓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贝莱德美股持仓总市值5.25万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占比28.07% [6] - 英伟达为第一大持仓(19.10亿股),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紧随其后;第二季度增持英伟达794.01万股,但减持微软170.79万股 [6]
港股科技开盘领涨上攻,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资金抢筹,连续5日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9:55
相关机构表示,2025年初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甚至一度领跑全球市场。在"资金盛、资产荒"的背 景下,港股日均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对宏观不敏感的结构性行情尤为活跃:虽然整体中国基 本面趋弱且外部扰动不断,但结构性行情活跃,板块之间此消彼长、不断轮动,如年初以来的AI、新 消费、创新药等几轮主线,显著跑赢A股市场多数宽基指数。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发起联接A(015739)。 港股科技ETF(代码: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31573),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 司编制,从港股通范围内上市的科技行业公司中精选不超过50家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该指数旨在全面 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的科技领域上 ...
资金抢筹港股市场,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日净流入,机构:港股科技板块仍具长期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5:0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初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一度领跑全球市场 在资金盛资产荒背景下日均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 [1] - 宏观不敏感的结构性行情尤为活跃 板块之间此消彼长不断轮动 如AI新消费创新药等主线显著跑赢A股多数宽基指数 [1]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龙头企业拥有较深护城河与竞争优势 [1] - 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 当前估值约20倍PE处于历史底部 具备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1] - 科技板块不仅成长性较高 整体盈利能力ROE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1] 港股科技指数产品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不超过50家科技行业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 全面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投资科技公司整体表现 [1] - 成分股具有显著成长潜力和市场波动特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和联接C(015740) [2]
AI泡沫何时破灭?美银Hartnett建议紧盯这个关键指标
硬AI· 2025-08-12 11:16
AI泡沫与科技行业信用利差 - 判断AI泡沫破裂的核心信号在于科技行业信用利差变化而非股价 [2][3] - 科技债与国债利差收窄或稳定时美股行情可持续一旦走阔预示巨额资本支出难以为继 [3] - 历史类比显示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科技公司信用利差同样走阔 [7] 美股市场集中度与劳动力影响 - 本轮美股反弹80%收益由10家科技公司贡献(含Mag7、博通、甲骨文等)极端集中度放大风险 [9] - AI技术已导致美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从4%飙升至8.1%反映对劳动力市场的颠覆性影响 [9] 投资者情绪与反向指标 - 60%投资者预期"金发姑娘"市场状态(利率降股市涨)但零通缩预期本身构成反向警讯 [13][14] - 三大卖出信号包括:经济硬着陆预期≤5%全球股票配置净增持超25%现金水平低于3.7% [15][16] - 历史数据显示现金水平低于3.7%时20次均触发未来1-3个月股市下跌美债跑赢 [16][17] 资本支出与行业数据 - 摩根士丹利测算2028年AI相关资本支出将达2.9万亿美元 [5] 中国市场与黄金投资机会 - 中国市场因被忽视、关税见顶、消费刺激及创纪录贸易顺差成为美银青睐标的 [19] - 黄金长期看涨逻辑包括通胀十年地缘政治隔离美元贬值及央行储备重估预期 [20]
狼真的来了,“AI第一轮就业大冲击”已至,矛头直指年轻人
36氪· 2025-08-11 12:03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裁员的主要推手之一,应届毕业生和年轻科技从业者的失业率正在上升。 8月10日周日,美银Hartnett表示,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0%飙升至8.1%,人工智能已开 始颠覆美国就业市场。 据人力资源机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最新数据,仅今年前七个月,美国就有超过1万个岗位的 消失与生成式AI的应用直接相关。该机构认为,AI已跃升为年度前五大裁员原因之一。 整体来看,2025年美国企业宣布的裁员总数已超过80.6万,创下自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其中,科 技行业是重灾区,已有超8.9万个岗位被削减,自2023年以来至少有2.7万个科技岗位因AI自动化而被取 代。 初级岗位首当其冲 AI正在直接取代大量初级岗位。面向Z世代的求职平台Handshake数据显示,初级职位的招聘信息(尤 其是企业类岗位)同比下降了15%。过去两年里,在招聘信息中提到AI的雇主数量激增了400%。 这些被AI"接手"的工作,大多是原本由初级员工完成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Botelho 表示,受冲击最大的是初级员工,许多刚毕业的新员工从事的都是知识密集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