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rated Circuits
搜索文档
晶华微8月29日获融资买入551.37万元,融资余额5069.4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10:16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9日晶华微股价下跌3.49% 成交额7981.1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51.37万元 融资偿还643.75万元 融资净卖出92.38万元 [1] - 融资余额5069.49万元 占流通市值3.34%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杭州市 成立于2005年2月24日 2022年7月29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研发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 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 智能感知SoC芯片 [2] 业务收入构成 - 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占比41.56% [2] - 医疗健康SoC芯片占比34.45% [2] - 智能感知SoC芯片占比23.64% [2] - 电池管理芯片占比0.28% 其他业务占比0.07%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862.26万元 同比增长30.68% [2] - 归母净利润-2296.17万元 同比减少600.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8.40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7826户 较上期增加0.86% [2] - 人均流通股4982股 较上期减少0.86% [2] - 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6.13万股 [4] - 国泰君安君得鑫2年持有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合肥芯流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30 09:16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合肥芯流微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卢昊[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人民币[1] 业务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服务、芯片及产品销售与制造[1] - 业务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制造、系统服务及网络技术服务[1] - 公司提供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及推广服务[1] - 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咨询服务[1]
晶华微8月28日获融资买入1122.88万元,融资余额5161.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15
股价及融资融券表现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2.55% 成交额达1.3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22.88万元 融资偿还1109.27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3.6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161.87万元 其中融资余额5161.87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3.28%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24日 2022年7月29日上市 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 [2]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研发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占比34.45%) 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占比41.56%) 智能感知SoC芯片(占比23.64%)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7826户 较上期增加0.86% [2] - 人均流通股4982股 较上期减少0.86% [2] - 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023897)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6.13万股 [4] - 国泰君安君得鑫2年持有混合A(952009)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4]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862.26万元 同比增长30.6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296.17万元 同比减少600.18%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998.40万元 [3]
纳芯微8月28日获融资买入1.32亿元,融资余额6.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表现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3.38% 成交额达7.2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32亿元 融资净买入6641.88万元 融资余额6.00亿元占流通市值2.2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913.16万元 融券余量4.78万股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变动 - 股东户数8026户较上期增长5.25% 人均流通股17758股较上期大幅增加45.09% [2] -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353.34万股(减少4.80万股) 银河创新混合A持股265.98万股(增加127.98万股) 嘉实科创板芯片ETF持股236.22万股(增加21.92万股) [2] -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 兴全新视野 香港中央结算 兴全合宜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4亿元 同比增长79.49% 归母净利润-7801万元 同比改善70.5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信号链产品38.45% 电源管理产品34.09% 传感器产品27.11% 其他0.3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2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085.12万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17日 2022年4月22日上市 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及香港湾仔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 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 [1]
行业竞争加剧叠加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成都华微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新浪财经· 2025-08-28 2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26.93% [1] - 归母净利润0.36亿元 同比下降51.26% [1] - 第二季度营收1.99亿元 同比增长41.87% 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同比下降5.5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70亿元 上年同期净流出0.14亿元 主要因订单增加导致采购和委外加工支付现金增加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7%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1.00亿元 同比增长36.67% 占营业收入比例28.27% 同比增加2.02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增加主因国家拨款项目完结且自研项目增加 [3] - 9大在研项目包括高性能FPGA、超高速ADC/DAC、零中频射频收发机系列化产品 [3] 产品结构 - 数字集成电路收入1.78亿元 占比50.06% 去年同期1.428亿元 [4] - 模拟集成电路收入1.53亿元 占比43.26% 去年同期1.197亿元 [4] - 产品涵盖逻辑芯片、模拟芯片、存储芯片、微控制器等多系列集成电路 [5] 行业环境 - 特种集成电路行业竞争激烈 需求波动明显 [5] - 面临技术迭代快、研发投入大等挑战 [5] - 迎来国产化加速、高精度产品需求增长的机遇 [5] 募投项目 -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3.19亿元 进度42.50% 预计2027年2月达可使用状态 [5] - 高端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基地项目累计投入3.95亿元 进度71.87% 预计2027年2月达可使用状态 [5]
2连板博通集成:公司产品应用于卫星定位领域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36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无线通讯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与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卫星定位领域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较低 [1] 市场动态 - 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1]
东芯股份等成立技术公司,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企查查· 2025-08-27 15:12
公司动态 - 东芯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亿芯通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青城依睿共达投资合伙企业等共同成立上海芯亿通技术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8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潘惠忠 [1] - 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销售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 以及软件开发 软件销售和物联网技术研发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业务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 包括设计 销售及芯片服务 [1] - 拓展至软件和物联网技术领域 形成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展布局 [1] -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东芯股份为主要控股方之一 体现其产业链延伸战略 [1]
东芯股份等成立技术公司 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43
公司动态 - 上海芯亿通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潘惠忠 注册资本为18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销售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 软件开发 软件销售 物联网技术研发 [1] - 公司由东芯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亿芯通感技术有限公司与共青城依睿共达投资合伙企业共同持股 [1] 股权结构 - 东芯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亿芯通感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持股 [1] - 共青城依睿共达投资合伙企业作为共同持股方参与投资 [1]
美芯晟: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9:02
公司运营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第五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等文件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全部来自集成电路业务 占比达100%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55亿元人民币 [1] 行业动态 - 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8天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1] - 证券行业启动秋季招聘 行业巨头推出25个岗位 [1]
机构投研凸显真功夫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机构调研动态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 - 截至8月23日,集成电路行业有2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包括IDG资本、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 [2]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参与,涵盖公募、券商、私募及外资 [2] 机构调研焦点 - 机构提问聚焦技术路线、商业化场景及管线进展,例如AI服务器产品进展、机器人领域布局等 [2] - 机构关注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宇航业务进展及FPGA芯片市占率等专业问题 [2] - 上市公司反馈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显著增强,对投资者关系部门形成压力 [2] 机构持仓与配置变化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硬科技领域占比提升 [2] - 公募基金加仓方向集中于创新药、硬科技及新消费领域 [2] -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同样加大硬科技领域配置力度 [2] 投研策略转型 - 基金公司晨会及策略会内容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硬科技话题 [3] - 部分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面试环节直接考察技术术语理解 [3] - 外资私募中国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核心,负责国内外技术对标及跨市场机会挖掘 [3]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TMT行业全线爆发,通信板块上涨10.47%、电子板块上涨9%、计算机板块上涨7.8%、传媒板块上涨5.82% [5] - 液冷技术及光模块板块受OpenAI算力扩容、华为AI技术发布等驱动持续走强 [4] - 消费电子个股因iPhone 17及小米16系列发布预期维持强势 [4] - 医药板块进入盘整阶段,上周仅上涨1.17%,排名行业倒数第二 [5] 机构后市观点 - 诺安基金看好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加仓趋势及国内供应链创新节奏 [5] - 上银基金认为半导体与国产算力链将形成共振,科技主线向国产链转移 [5] - 机构整体维持对硬科技主线乐观研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