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券商中国· 2025-05-08 20:37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 备、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介绍将于今年5月20 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关情况。 来看会上关键表述: 1、 还有一批配套制度机制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 等方面。同时,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也在积极完善相关配套。 把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将支持和保障民 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法治意义上讲,这是有创新意义的。"王瑞贺指出,制 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也不能变,必将推动支持民营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备、保障体系更加有力有效。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 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从内容看,该法律许多条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治理"背靠背"条款、规范行政执 法等方面的规定等。 据王振江介绍,民营经济促进 ...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证券时报· 2025-05-08 19:5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作为我国第一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该法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建立制度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7]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8] - 针对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乱象作出明确规定,司法部将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9] 配套制度与实施进展 - 国家发改委已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11] - 正在加快推进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领域配套制度,地方政府也在完善相关配套[2][11] - 全国工商联将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13]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与项目参与 - 2024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数量占比超80%[2][12] - 国家发改委加快完善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机制,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3][12] - 将在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优质项目,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企资金占比超80%[4][12] 金融支持与科技创新 - 近5年民企贷款平均增速比其他贷款高1.1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末余额达76.07万亿元[14]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18] - 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首台套装备等提供超万亿元风险保障[17][18][19] 行政执法规范措施 - 司法部将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推行监督员制度,受理涉企执法投诉举报[5][9] - 研究起草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涉企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必要时提级办理突出问题[6][10]
一季度杭州GDP达5715亿元 同比增长5.2%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1:43
宏观经济表现 - 杭州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5715亿元,同比增长5 2%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 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5 8%,第三产业增加值4371亿元增长5 0%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7 0%,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 0个百分点 [3]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 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 4%,装备制造业增长11 6%,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 0/2 4/4 6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整体增长14 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 9% [4]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 6%/45 2%/30 1%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6 3%,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 5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6 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9 6% [3]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34 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 1% [3]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2103亿元同比增长10 8%,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4 4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货物出口1115亿元增长19 3%,占出口总额75 8% [4]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3 2%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712亿元增长23 7%,高于整体出口增速5 0个百分点 [4]
大公国际: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传统升级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共振
大公国际· 2025-03-12 09:5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壮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激发将协同共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实现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8] 政策解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 新兴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八大领域,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九大方向,此次表述由“积极培育”转为“培育壮大”,重点或转向规模化发展和生态构建 [3] - 2024 年以来我国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势头可喜,2024 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升至 34.6%、16.3%,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募资 2885.4 亿元,支持 8946 家企业,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或大规模应用,形成产业集群 [4]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 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我国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约 80%,此次侧重点由“供应链优化”转为“产业改造”,强调全面技术渗透与模式革新 [5] - 2024 年多个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中有突出表现,如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未来传统产业将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释放存量新动能 [6]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 数字经济是支撑产业升级与变革的重要基础设施,此次表述由“推动发展”转变为“激发活力”,侧重点深化为发挥创新作用 [7] - 2024 年数字基础设施与基础制度进一步发展,未来数字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建设将升级,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融合加深,形成新循环体系 [8]
深交所案释“板块定位”:区域性较强、“某市排名第二”的企业,主板或“劝退”
梧桐树下V· 2025-02-07 13:39
文/梧桐兄弟 近期,深交所发布的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对IPO项目审核中,创业板及主板的"板块定位"予以说明,并发布深市首发申报企业板块定位典型审核案例。 据《发行上市审核动态》说明,实务中,发行人和保荐人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结合自身情况, 审慎评估主板定位,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一是对 于主营业务区域性特征较强、业务拓展难度较大且市场空间有限、经营规模在行业中不具备优势地位的企业,应当审慎评估主板定位。 比如,前述案例中,发 行人C与发行人D自身经营规模偏小且业务拓展难度大,受自身资质和技术、所在行业空间的限制,较难在行业内获得较高地位,也较难在经营规模上取得突 破,且经营规模、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等在当地和整个行业中不突出,与同行业已上市公司相比差距明显,经综合判断,发行人不符合"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 表性"的要求。 二是论证自身行业代表性时,原则上应当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合理选择细分行业,使用权威机构数据论证,且论证时原则上不能局限于 区域市场,而应当立足于全国或全球市场。 前述案例中,针对发行人C与发行人D的主板定位,审核中重点关注三方面: 第一,论证行业代表性时所选"行业"是否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