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开发
搜索文档
吉林油田物探院作风转变助技术突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8 08:3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精简会议流程和深入一线调研推动技术突破 3月至8月中旬技术突破同比增加15% [1] - 公司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在川南天然气勘探中完成靶点调整和井位优选 并优选出2口井位目标 [2] 流程优化 - 整合技术交流会与项目推进会 为科研人员释放更多技术研发时间 [1] - 在松南中浅层处理项目中研发空变时差处理技术 使地表变化区成像精度提升10%以上 [1] - 高效应用老资料异常修复技术 实现新老融合处理的阶段性突破 [1] 基层调研 - 党委通过党建三联示范点和基层调研方式 与40余名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 [1] - 收集37条意见建议后出台专项奖励细则 将专利和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效益纳入考核体系 [1] 技术突破 - 组建科研攻关党员突击队开展跨部门协作 地质物探工程人员协同进行井震联合精细解释 [2] - 兴隆场三维雷三段泥灰岩储层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为钻井目标优选提供技术支持 [2]
油气生产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
齐鲁晚报· 2025-08-28 05:08
实验室获批与定位 - 东营市油气生产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成立 标志着公司在油气生产大数据新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 - 实验室以数据驱动创新 技术赋能生产为核心目标 聚焦油气生产全流程管理 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1] - 实验室依托油田数据湖 高性能计算资源 胜小利大模型等平台 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 形成国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三级课题联动机制 [1] 技术应用与研发体系 - 实验室以油田生产场景为切入点 应用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实现降本增效与安全管控 [2] - 构建油气生产大数据新技术研发孵化体系 覆盖数据采集 存储 分析与应用全生命周期 挖掘数据要素潜能 [2] - 促进数据资产价值转化与释放 为科学化决策 精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2] 产学研合作 - 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融合 为油田一线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助力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智能化发展 [2]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8: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1.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 [6] - 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同比下降13%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0%,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 [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2] - A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港股股息以港元支付 [2] 产量表现 - 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1% [8][11] - 中国区域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6% [11] - 海外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2.8% [11] - 天然气产量大幅上升12.0% [8] - 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7.0%和23.0% [11] 勘探成果 - 中国海域获得5个新发现:龙口25-1、锦州27-6、曹妃甸22-3、涠洲10-5和涠洲10-5南 [9] - 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9] - 北部湾盆地涠洲10-5南实现中国南海海域首个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9] - 伊拉克Block7区块和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签署并生效 [9] 开发生产 - 渤中26-6、文昌19-1二期、文昌9-7、涠洲5-3、旅大6-2等多个新项目成功投产 [10]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带动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 [10] - 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9.5%,创历史最好水平 [11][13] - 示范项目钻完井提速26% [13] 科技创新 - 工业化推广先进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大幅提升深层地震资料品质 [13] - 规模化应用有缆/无缆智能分注技术 [13] - "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中国"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誉称号 [13] - 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过60万吨油当量 [13] 绿色低碳发展 - 上半年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13] - 渤中34-2/4油田打造中国海上首个"零放空"采油平台 [13] - 秦皇岛32-6油田实现节电约1800万千瓦时 [13]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累计发电4700万千瓦时 [13] - 高栏终端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累计外输二氧化碳约5.7万吨 [13] - 恩平15-1平台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14] - 文昌9-7油田搭载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ORC发电装置,预计年发电量达4000万千瓦时 [15]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最大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全球最大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企业之一 [6] - 资产分布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 [6] - 2025年上半年约69.3%净产量来自中国,海外油气资产占总资产约41.7% [8] - 分别在港交所(代码00883)和上交所(代码600938)上市 [6]
贝肯能源: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6:07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六届第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 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的议案》等文件[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油气勘探开发占比99.63%[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37%[1] 行业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1]
中国石化股价微跌0.34% 涪陵页岩气田投产井突破千口
金融界· 2025-08-27 01:28
股价表现 - 8月26日收盘价5.8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4% [1] - 当日成交额8.97亿元 盘中股价波动区间5.80元至5.88元 振幅1.37% [1] - 总市值维持在7056.47亿元水平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5亿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12亿元 [1] 业务进展 - 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投产井数突破1000口 夏季日产页岩气达1910万立方米 [1] - 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超700亿立方米 成为国家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地 [1] - 与沙特企业签订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合同 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 [1] 公司概况 - 我国重要能源化工企业 业务涵盖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成品油销售等领域 [1] - 在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五地上市 是我国最大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之一 [1]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迈出关键一步 巴中能源发展集团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08-26 16:52
集团成立背景与战略定位 - 巴中能源发展集团于8月25日正式揭牌成立 旨在推动区域能源化工产业升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1][2] - 集团成立基于政策支持:国家《川渝千亿方国家油气生产基地建设方案(2025—2030年)》明确要求加强巴中页岩油勘探开发及气藏产能建设[2] - 巴中是西南地区唯一实现油气资源大规模发现的区域 资源品质优良且经济价值高[2] 业务范围与运营模式 - 集团将全面参与油气资源勘探开采、输运销售和转化利用的全链条业务 并统筹全域资源开发[2] - 通过资源入股、直接投资和基金参股等市场化模式介入上游环节 包括后勤保障、集输管道建设及零散气收集[5] - 提供全周期企业服务 涵盖道路运输、用水用电和后勤保障等支持[3] 产业规划与资金保障 - 重点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油气结合化工和高附加值资源利用产业 科学布局产业链[3] - 资金保障途径包括股东拨付注册资本金、构建"母子联动"基金体系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 - 已制定《精细化工产业链2025年融圈建链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 并发布40万立方米/年油气废水处理项目等投资机会清单[4][5] 区域合作与产业协同 - 现有5家油气勘探企业(中石油大庆油田、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等)承担主要勘探开发任务[4] - 推动融入成渝地区配套产业链 发展高技术含量精细化工产业 参与天然气基础化工全产业链项目[5] - 通过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 构建覆盖化工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4][5] 国有企业整合战略 - 集团与巴中数据集团、物流集团及大健康产业集团协同成立 旨在建强"5+2+3"现代化产业体系[6] - 物流集团整合全市11个主要物流节点和300余家企业 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化仓储及新增2万吨冷链能力[6] - 通过专业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提升国有资本效率 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基础[6]
中国海油:所属公司签署印尼勘探区块产品分成合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6:40
合同签署概况 - 中国海油全资子公司与印尼SKK Migas及合作伙伴EnQuest和Agra签署印尼Gaea和Gaea II区块产品分成合同 [1] - 合同签署时间为8月26日 涉及勘探区块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1] - 区块位于印尼西巴布亚省南部陆上和浅水区域 临近东固项目 [1] 权益结构 - 东固项目合作伙伴集团共同持有40%非作业者权益 包括BP Exploration Indonesia Limited等六家企业 [1] - 中国海油全资子公司在该合作伙伴集团中持有5.56%权益 [1] - 作业者EnQuest拥有40%权益 Agra作为非作业者持有20%权益 [1] 勘探计划 - 合同规定勘探期第一阶段为3年 [1] - 印尼政府于2025年4月宣布Gaea和Gaea II区块中标结果 [1]
西南油气田探获高产工业气流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0:46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集中评价、积极探索、风险勘探"相结合,持续深化盆地CX组研究。为加 快规模增储上产,通过精细刻画棚内生物礁体,该公司优选有利目标部署评价井蓬兴101井。西南油气 田公司高度重视该井钻试工作,深入践行井工程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法,首次实现密度 2.50g/cm³的压井液中下入完井管柱,同时精细储层评价,优化试油方案,实现小型酸洗测试获高产工 业气流。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探索绵阳—广安浅水陆棚内生物礁群,推进该区块规模增储和上 产工作。 中化新网讯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蓬兴101井CX组测试获超百万方高产工业气流,证实蓬溪—武胜浅 水陆棚具有良好勘探开发潜力。 ...
“璇玑”系统实现新突破!
中国电力报· 2025-08-15 18:03
技术突破 - "璇玑"系统累计传输曲线超过50万条 总数据量突破500G 相当于1000口井的总数据量或一口100万米井的全部数据[1] - 系统实现井地传输速率由1bps提升到40bps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5] - 采用流体压力波传输技术 实现地层信息在多介质中高效稳定传输 首次搭建超9000公里的全链路高速通讯通道[2] 应用成效 - 海外累计作业151井次 累计进尺12万米[7] - 在乌干达复杂井况作业深度超5000米 成功超远程命中深地靶点[2][5] - 系统具备全球体系化协同作业能力 为高难度复杂井况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技术保障[5] 产业化布局 - 系统已在我国全海域及陆地重要油田实现规模化应用[7] - 推广至印尼 伊拉克 乌干达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7] - 完成全链条产业化布局和全球化规模应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