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

搜索文档
光智科技“蛇吞象”并购终止 先导电科上市梦又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1:36
并购终止 -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事项 终止原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交易对方未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2] - 该交易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公告后公司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 最大涨幅超400%[2] - 交易终止导致公司股价单日大跌6.6% 新增近两万户股东可能面临损失[2] - 证券部回应称终止原因并非标的资产业绩或质量变化 而是部分交易对方未达成一致[2] - 对于一个月后是否会继续推进重组 公司表示暂时不确定[3] 交易背景 - 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均属同一实际控制人朱世会旗下资产 但公司体量悬殊[6] - 光智科技总资产41.89亿元 总市值约31亿元 先导电科估值210亿元 二者相差6倍[6] - 交易过程中市场对标的公司资产质量与高估值存在质疑[5] - 因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 公司重组报告书草案迟迟未披露 导致股东大会未能如期举行[4] 标的公司情况 - 先导电科前身先导薄膜2022年B轮融资45亿元 创稀散金属材料领域融资纪录[7] - 2022年10月股权转让显示公司估值约137亿元 2021年为业绩高峰 营收17.77亿元 净利润8.23亿元 净利率46%[8] - 2022-2023年营收增长至21.87亿元和28.83亿元 但净利润下滑至4.66亿元和4.11亿元 净利率降至21.3%和14.2%[8] - 在业绩下滑情况下 估值从2022年137亿元增至2024年210亿元 形成"剪刀差"[9] 借壳上市争议 - 先导电科曾多次尝试IPO未果 2024年2月完成上市辅导备案但未提交招股书[10] - 实控人朱世会2019年通过粤邦投资获得光智科技控制权 为此次收购埋下伏笔[11] - 由于交易双方实控人相同 虽属"蛇吞象"式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规避了借壳标准[12] - 行业人士认为此次交易本质是"类借壳" 看中的是上市公司壳资源[12] 上市公司业绩 - 朱世会入主后 光智科技2020-2023年营收从4.15亿元增至10.11亿元 但净利润从0.24亿元降至-2.41亿元[12] - 2024年营收净利润转正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3716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485.96%至-1.59亿元[12] - 行业人士指出公司可能通过赊销实现营收增长 存在较大风险[12]
历时8个月,这起“蛇吞象”终止,曾收8连板!明天开说明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6-30 18:22
公司股价与市场反应 - 光智科技股价在6月最后一天开盘跌停,终止收购先导电科后股价停留在47 28元,较收购消息前仍高出100%,但较巅峰时期的115 55元已跌去大半 [1] - 公司计划于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回应终止交易的关切 [1] 收购终止原因与过程 - 终止原因是重组筹划时间过长、外部环境变化及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3] - 2025年4月11日光智科技曾公告无法按期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因标的公司的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未完成 [3] - 2024年10月13日光智科技披露重组预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构成关联交易 [3] - 收购被称为"蛇吞象",因光智科技市值仅30多亿元,而先导电科估值高达200亿元 [3]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图 - 两家公司均沿"高纯稀散元素—化合物材料—精密器件"产业链布局,光智科技主营红外材料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物联网等领域 [4] - 先导电科专注于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的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新型显示、光伏、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 [5] - 光智科技希望通过收购补充成长性更强、毛利率更高的标的资产主营业务,实现稀散金属产业链深度整合 [6] 公司业绩与转型影响 - 光智科技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值,2024年营业收入14 55亿元(同比增长43 82%),归母净利润1226万元(扭亏为盈),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3716万元 [6] - 重组终止或意味着公司战略转型的重大挫折 [6]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正常,业务稳步推进,并承诺在合适时机寻求更多发展机会 [7] 先导电科的资本路径 - 先导电科曾于2024年2月递交IPO辅导备案申请,七个月后无进展转而选择被光智科技收购 [7] - 重组终止使其证券化之路再度受阻,未来可能回归独立IPO或寻求与其他上市公司整合 [7] - 作为估值200亿元的"独角兽",先导电科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产业价值仍值得关注 [7]
世界正在感知越来越酷的中国(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6:47
中国文化产品全球化 - 拉布布毛绒玩具成为全球文化符号,被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名人携带,引发美国洛杉矶通宵排队和英国抢购打斗现象 [1][2] - 中国潮玩品牌Molly在伦敦艺术时尚界成为跨界合作新宠,拉布布被设计师视为"东方视觉怪诞主义"代表 [2] - 中国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全球成功,比亚迪电动汽车因高性价比受欧美市场关注 [2][7] 文化产业转型与软实力 - 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创意中心",高科技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成为出口增长引擎 [1][2][4] - TikTok和小红书重塑全球娱乐社交方式,中国动画、时尚设计持续影响国际潮流 [2][5] - 微短剧在墨西哥、印尼等国流行,中餐品牌如蜜雪冰城在东南亚扩张,58%印尼消费者因此对中国品牌看法更积极 [3][7] 数字文化影响力 - 中国AI模型DeepSeek被海外科技公司采用,抖音国际版吸引西方用户展示中国消费文化 [2][5] - 全球中文学习者超2亿人,85国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美国学生中文学习人数同比激增216% [8][9] - 中国影视剧、网络文学通过流媒体平台全球供应,海外玩家开始学习《西游记》等传统文化背景 [7][8] 国际形象与旅游经济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60%,外国博主通过社交媒体展现真实中国形象 [7] - 全球软实力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第8升至第2,净好感度评分达8.8分超美国 [6][9] - 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体验中国无人机配送、飞行汽车等科技产品,视频触达4000万订阅者 [5]
中欧企业齐聚斯图加特共话ESG交流合作
新华网· 2025-06-28 10:01
中欧企业ESG合作 - ESG建设成为中欧企业交流合作的新支点,得到中欧各界代表一致认同 [1] -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强调ESG是攸关未来的解决方案,德国工商会主席称其为全球变革时代的重要话题和企业合作支点 [1] -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制定并发布4部行业ESG标准,涵盖社会责任、可持续基础设施、企业ESG管理及绿色供应链 [1] 企业ESG实践案例 - 金多多食品集团获社会责任类别最佳案例奖,作为世界糖果百强中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以糖果为纽带连接全球消费者并搭建国际交流桥梁 [2] -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指出ESG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战略要素,是国际合作中建立信任、构建品牌影响力的关键 [2] - 北纬47°品牌荣获环境保护优秀案例,其产品畅销北美、欧洲、亚太,推动黑土地质量提升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大会成果与影响 - 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构建双向交流平台,为中企出海提供展示品牌形象的舞台 [3] - 大会设立零碳城市、科技创新等6个奖项类别,中国银联、联想集团、拜耳(中国)等中欧企业获奖 [3] - 案例评选树立ESG建设标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及全球经贸合作 [3]
光智科技,重组终止!
证券时报· 2025-06-28 07:25
重组终止事件 - 2024年10月光智科技披露定增预案拟发行股份募资用于支付购买先导电科100%股权的交易现金对价及标的公司项目建设等用途[1] - 2024年10月14日至23日公司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期间最大涨幅超400%[3] - 2025年6月27日公司公告终止本次重组交易主要因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交易对方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5] -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5] 公司及标的业务 - 光智科技主营红外光学器件、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5] - 先导电科专注于PVD溅射靶材、蒸镀材料及高纯稀散金属回收提纯产品覆盖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等下游市场[6] - 标的公司技术体系完整实现原材料提纯至回收全产业链自主可控[6] 重组预期协同效应 - 光智科技曾预期标的公司业务盈利能力良好且技术储备可互补提升双方研发能力[6] - 重组后上市公司业务链条将扩展技术储备增强抗风险抗周期能力[6] 后续安排 - 公司计划2025年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就终止交易事项与投资者沟通[7]
【财闻联播】事关失业保险金,上海官宣!小米回应“前总监大瓜”
券商中国· 2025-06-27 19:27
宏观动态 - 中国外交部回应伊朗石油进口问题 强调将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 未明确是否已恢复进口 [2] - 1—5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8062.5亿元同比下降0.1% 利润总额16514.5亿元同比下降2.8% 资产负债率6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4] - 上海清算所延长"北向互换通"集中清算合约期限至30年 并延长境内机构利率互换合约清算费全额减免优惠1年 [5] - 上海市自7月1日起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 第1—12个月支付标准增至2305元/月 第13—24个月1844元/月 延长领取1650元/月 [6] 金融机构 - 中信信托中标金科股份破产重整服务信托 受托规模预计超1500亿元 成为国内大型地产上市公司重整首例 [7] 市场数据 - A股沪指跌0.7%深成指涨0.34% 两市成交额15411.17亿元缩量420.61亿元 CPO概念领涨 跨境支付与金融板块走弱 [9] - 港股恒生指数跌0.17% 金融股国泰君安国际跌近15% 小米集团涨超3% 冠城钟表珠宝收涨超30% [10] 公司动态 - 小米澄清网传"前总监"实为食堂切配员工 任职仅2个月且未担任管理职务 [11]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 为全球首款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 适用BMI≥28或≥24伴合并症患者 [11][12][13] - 理想汽车下调Q2交付量展望至10.8万辆 原预期12.3—12.8万辆 称系销售体系升级短期影响 [14] - 拉卡拉回应稳定币牌照申请 称与香港金管局保持沟通 关注区块链跨境应用机会 [15] - 京东物流618二轮电动车日销售额增超300% 正拓展覆盖近百城的上门售后维修网络 [16] - 五粮液供销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 曾从钦卸任由薛鹏程接任 注册资本3000万元 [17][18]
TCL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获批
快讯· 2025-06-27 18:08
TCL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获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发行9.86亿股股份购买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相关资产 [1] - 同时获批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3.59亿元 [1] - 公司董事会将根据批复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交易事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恒铭达4实控人及6董监高拟减持 上市6年3募资共16.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45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荆世平、荆京平、夏琛、荆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3,197,269股(占总股本33.3470%),计划减持不超过7,484,677股(占总股本3%)[1]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吴之星持有508,450股(占总股本0.2038%),计划减持不超过127,113股(占总股本0.0509%)[1] - 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崴城及关联董事、监事合计持有400,418股(占总股本0.1605%),计划减持不超过241,863股(占总股本0.0969%)[2] - 员工持股平台铜陵恒世丰及监事邹兵合计持有50,700股(占总股本0.0203%),计划减持不超过12,675股(占总股本0.0051%)[3] 公司融资历史 - 2019年2月首次公开发行3,037.8003万股,发行价18.7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69亿元,净额5.26亿元,用于电子材料与器件升级项目[3] - 2021年非公开发行1,741.2935万股,发行价20.1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净额3.45亿元[4]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26,042,021股,发行价29.0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56亿元,净额7.43亿元[5] - 三次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达16.75亿元[6] 权益分派记录 -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3元现金并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21年5月12日[6] - 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2元现金并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3月22日[6]
奕瑞科技: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奕瑞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的核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50
本次询价转让概述 - 转让方海南合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奕瑞科技6,122,448股,占总股本3.06%,占其自身持股比例34.31% [1] - 本次询价转让股份数量上限为6,122,448股,转让方式为科创板首发前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 [1] - 转让价格下限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2] 询价转让价格确定原则 - 价格确定遵循"认购价格优先、认购数量优先及收到《申购报价单》时间优先"原则 [2] - 若有效认购股数≥6,122,448股,累计有效申购的最低认购价格为最终转让价格 [3] - 若有效认购股数<6,122,448股,最低报价确认为转让价格,并启动追加认购程序 [4] 询价转让过程 - 向95家机构投资者发送《认购邀请书》,包括18家基金公司、14家证券公司、7家QFII等 [5] - 最终确定22家机构投资者获配,转让价格为75.86元/股,总认购金额464,448,905.28元 [6] - 受让方类型包括公募基金、证券公司、QFII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7] 转让方与受让方资格核查 - 转让方海南合毅已完成股份锁定,不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受限情形 [9][10] - 受让方均为专业机构投资者,符合科创板询价转让资格要求 [11][12] - 私募基金类受让方均已完成备案,不存在利益输送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13] 信息披露与合规性 - 公司已披露《询价转让计划书》及定价提示性公告 [9] - 整个流程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相关监管规定 [8][14]
中国智能科技:预期年度亏损不超过4980万港元
快讯· 2025-06-26 17:31
中国智能科技公告,根据董事会对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所作初步评估及 目前所得资料,预期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持有人应占亏损不多于4980万港元,相对截至2024年3月31日 止年度的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50万港元。董事会认为预期亏损增加主要因为收益减少、毛利率恶化、 电子美发产品分部的资产确认减值亏损及增加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