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

搜索文档
新一轮“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来啦!今日起报名摇号
搜狐财经· 2025-05-31 14:56
2025"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活动概览 发放对象与方式 - 定位在上海的消费者均可报名申领消费券 [1] - 采用"在线报名、摇号中签"方式发放,每人每轮每个平台限报名一次 [3] - 中签结果由公证机构监督摇号确定,消费券自动发放至中签者平台账户 [3] 发放时间与券面额度 - 第四轮报名时间为5月31日至6月2日,中签结果6月5日公布,6月6日发放券 [5] - 券面分三档:满300减90元、满500减180元、满1000减400元 [9][10] - 2025年折扣力度高于2024年(如满300减90元vs2024年未披露具体对比值) [16] 发放渠道与使用规则 - 通过银联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三大平台报名 [11] - 消费券需在6月7日至7月20日有效期内使用,逾期作废 [13] - 可与商户优惠叠加,按扣除商家优惠后的实际消费额满减 [13][21] 商户参与条件 - 上海本地证照齐全、信用良好的餐饮主体可报名 [24] - 需以法人主体报名,使用"法人一证通"提交材料 [26] - 已参与2024年活动的商户可简化流程,新商户需完整提交材料 [26] 核销与消费者操作 - 消费券仅限发放平台使用(如支付宝领取的券仅限支付宝核销) [20][27] - 核销需打开手机定位,且商户需开通对应支付渠道 [29] - 商户退出活动需关闭支付通道,并张贴告示避免误操作 [30] 活动目标与设计 - 旨在推动家庭式、场景式餐饮消费,提振上海餐饮市场 [15] - 消费者可跨平台报名(如同时在云闪付、微信、支付宝各选一张券) [19] - 境外人士通过实名认证且定位在上海也可参与 [22] 商户支持与查询 - 平台提供实时位置指引查询参与商户门店 [22] - 商户营业额不受核销影响(实付金额+券额原路径清算) [27] - 咨询投诉热线:云闪付95516、支付宝95188、微信95017 [11][27]
多省力推2.5天休假,打工人的春天真的来了?
36氪· 2025-05-27 09:24
弹性工作制政策 - 四川省绵阳市提出"周五下午+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试点,旨在激活消费潜力[1] - 全国已有十余个省市推出类似政策,包括江西、浙江、河北等,政策多为鼓励性而非强制性[1][2] - 弹性休假制度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后续被多地纳入促消费政策体系[1] 工时制度演变 - 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单休日"逐步过渡到1995年确立双休日制度[3] - 1994年首次确立"每日8小时、平均每周44小时"工时制,1995年调整为国际标准的每周40小时[4] - 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工作满1年享5天年假,满10年增至10天,满20年达15天[5] 制度执行现状 - 2023年城镇职工带薪休假落实率不足60%,民营企业执行率仅38%[6] - 建筑行业普遍存在每日10小时工作制,民工群体"全年无休"现象突出[5] - 互联网行业"996"文化盛行,中小企业通过"单休调休"等方式变相延长工时[5][6] 国际比较 - 法国实行每年30天起跳的带薪休假制度,并有"断网权"立法保障[7] - 德国推行短时工作制(Kurzarbeit),经济危机期间政府补贴企业缩短工时[9] - 巴西《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年享30天带薪休假,且禁止全部"出售"假期[9] - 美国缺乏联邦法律保障,带薪休假由各州立法和劳动合同决定[10] - 日本企业年休假获取率仅54%,"企业战士"文化导致加班常态化[12] 行业影响数据 - "三班倒"车间次品率比正常班次高出23%,"996"团队代码出错率是"965"团队的1.8倍[14] - 中国职场过劳引发的亚健康问题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3000亿元[14] - 00后求职者将"周末双休"视为仅次于薪资的第二大考量因素,60%应届生拒绝"大小周"[16]
食品安全要经得起“看”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49
政策导向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提出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1] - "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对餐饮商家后厨进行实时直播,将操作工序透明化 [1] - 政策旨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倒逼餐饮商家规范经营行为 [1][2] 行业影响 - "互联网+明厨亮灶"有助于餐饮行业迈向良性发展,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 [2] - 该措施将倒逼品控不严、管理不善的商家改进不足,提升卫生和品质标准 [2] - 为监管部门提供更便捷的监督渠道,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2] 实施效果 - 干净整洁的后厨环境和规范操作流程能够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帮助商家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1] - 部分商家存在选择性直播、故意模糊镜头等现象,需避免形式主义 [2] - 措施有望明显提升餐饮行业服务品质,最终使广大消费者受益 [2]
奢侈品开餐厅, 还是玩票吗?
36氪· 2025-05-16 08:33
奢侈品牌跨界餐饮趋势 - Prada在上海荣宅开设首家独立餐厅"迷上",由王家卫参与创意设计,主打中意融合菜品,采用预约制并收取300元订金,用餐时间限制为90-120分钟[1] - 奢侈品牌在中国跨界餐饮早有先例,Gucci、Chanel、Tiffany等曾试水咖啡店,但多为快闪店或零售店附属项目,主要作为营销手段[2] - 路易威登2022年在成都开设亚洲首家正餐厅"THE HALL",由云觅餐饮集团运营,太古地产透露Maison Margiela咖啡馆日销峰值达4万元[2] 奢侈品牌餐饮战略逻辑 - 品牌餐饮项目多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如THE HALL由云觅餐饮负责,该集团同时运营上海网红餐厅Da Vittorio[3] - 餐饮本质是品牌打造生活方式体验的工具,通过"品味教育"引导消费者为主营业务买单,如40元咖啡可能转化为美妆消费,4000元正餐可能带动包包销售[3] - 行业策略转向线下流量获取,"先把顾客引进门"成为共识,餐饮成为连接商品与体验的重要媒介[3] 商业地产的配套升级 - 澳门永利推动餐饮转型,旗下运营数十家高端餐厅(含米其林星级),4月将新开综合餐饮项目"馥乐庭",涵盖高端餐厅与大众美食[4][5] - 永利举办中国葡萄酒大赛,联动旗下餐厅推广近900款参赛酒,总裁陈志玲强调需从单纯购物转向体验消费,面临服务转型与人才培养挑战[4][5] 奢侈品消费市场变化 - 澳门永利皇宫零售租金收入环比下降8%,仅为2019年同期的74%,反映奢侈消费下滑,可能主动降租挽留品牌[6] - 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旅客消费总额562.1亿澳元(+8%),但人均消费2168澳元(-17%),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幅达21.7%[6] - LVMH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2%,时装皮具销售额降5%,中日市场同步下滑,显示奢侈品价格差优势丧失[7] 行业文化战略反思 - 欧洲奢侈品牌在华面临文化认同危机,老铺黄金等本土品牌崛起,显示其数十年对中国富人"品味驯服"策略阶段性失败[7] - 2010年代中国富裕阶层通过奢侈消费彰显品味的模式已过时,行业需重新思考在地文化融合策略[7]
C 深挖票根价值,迈向高质量发展
每日商报· 2025-05-16 07:23
票根经济发展格局 - 票根经济在杭州形成良性循环 消费者因优惠活动增加消费欲望和频次 商家因客流量提升获得更多收益并投入创新[1] - 商家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 进一步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票根经济活动[1] - 商家对市场变化敏锐 主动参与票根经济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1] 票根经济营销模式 - 票根经济为商家提供全新营销模式 通过与门票、会员卡结合精准触达目标客户[2] - 景区餐厅通过门票联动将潜在游客转化为实际消费者 提高营销效果[2] - 票根经济促进文旅、餐饮、住宿、零售等跨行业协同发展 形成活跃消费生态系统[2] 票根经济创新实践 - 杭州将门票变身"消费券" 推出"一卡聚合"模式 构建文旅新生态[3] - 商家借势票根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 探索持续深入且成效显著[3] - 票根经济是杭州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规划[3]
AI 赋能餐饮新生态!东莞市人才资源发展促进会理事冯国轩深度解读智能应用前沿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07 16:15
讲座概况 - 东莞市人才资源发展促进会AI委员会主任冯国轩出席“AI赋能餐饮业——探索AI技术与智能应用新趋势”专题讲座 [1] AI发展趋势与行业转型 - 深度解读2025年AI发展趋势并揭示餐饮行业转型方向 [3] - 从宏观层面剖析AI技术在全球餐饮领域的渗透态势 [3] - AI技术对行业变革具有强大推动力量,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前瞻性思路 [3] 实战案例与应用逻辑 - 详细剖析MCP应用,以谷歌、阿里云、讯云等顶尖企业接入AI的实践为例 [4] - 前沿案例通过AI技术实现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4] - 为餐饮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宝贵借鉴 [4] 行业互动与交流 - 围绕AI落地餐饮的难点、成本投入、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6] - 讲座为餐饮行业从业者搭建了与AI前沿知识和专家交流的平台 [6]
转移支付连续三年超10万亿,阿里开源全模态大模型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28 00:49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 - 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但较2024年全年降幅收窄3% [1]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2% [1] - 营业收入20.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营业成本17.10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4.53%,同比下降0.14% [1] - 消费品行业受益春节需求提升,汽车行业利润率由负转正,上游建材、钢铁等行业承压 [1] - 工业企业出现季节性被动补库存迹象,上游行业主动减产限产以修复利润率 [2]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202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10.34万亿元,同比增加3017.84亿元(3%),连续三年超10万亿元 [3] - 四川省获转移支付5983亿元居首,河南5272亿元次之,湖南、湖北、河北均超4000亿元 [3] - 转移支付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但中央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需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 [4] 微软数据中心项目调整 - 微软放弃欧美2吉瓦电力需求的数据中心项目,因AI算力集群供过于求 [5] - 微软称将战略性调整基础设施投资节奏,但保持各地区增长,允许OpenAI使用其他云服务 [5] - AI行业面临收益与支出不匹配困境,科技企业被迫持续投入以维持竞争力 [6] 阿里开源全模态大模型 - 阿里开源Qwen2.5-Omni-7B模型,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多模态处理,刷新OmniBench测评纪录 [7] - 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提升交互实时性,参数仅70亿便于终端部署,或提振苹果AI功能预期 [8] 张一鸣成中国首富 - 张一鸣财富达4350亿元(增长76%),超越钟睒睒登顶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榜首 [9] - 财富增长源于字节跳动估值提升,AI应用豆包推动估值上涨,但未上市估值存争议 [10] 短剧招商骗局 - 短剧招商项目以"版权投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伪造资质文件,映宇宙等公司声明打假 [11] - 骗局利用中老年群体信息滞后性,需加强监管与防诈骗宣传 [12] 海底捞业绩 - 2024年营收427.55亿元(增长3.1%),净利润47.08亿元(增长4.6%),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放缓 [13] - 关闭70家低效门店,外卖业务增长20.4%至12.54亿元,客单价下降反映消费市场变化 [1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15%报3373.75点,深成指涨0.23%报10668.1点,两市成交额1.19万亿元 [15][16] - 化工、光刻机、创新药板块领涨,深海科技、有色金属等板块下跌 [15][17] - 化学制品涨价预期推动板块上涨,但周期上行趋势需更多数据验证 [17]
越查越严!企业反商业贿赂怎么做?
梧桐树下V· 2024-11-25 23:56
商业贿赂的定义与表现 - 商业贿赂是企业在合规管理中面临的棘手难题,多数企业因与代理商、供应商合作存在"行业惯例"而涉及此类问题 [1] - 看似无伤大雅的"行业惯例"可能涉及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需通过合规体系进行防范 [2] - 商业贿赂的三种典型表现方式:给付货币类行为、交付实物类行为、提供财产性权益类行为 [23] 商业贿赂的主体与关系 - 行贿主体包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5] - 受贿主体分为三类:交易相对方工作人员、受委托办理事务的单位/个人、利用职权影响交易的单位/个人 [5] 商业贿赂合规管理建议 - 需对企业经济往来开展管理和评估,识别商业贿赂法律风险 [7] - 应建立风险事件跟进处理机制,及时应对潜在风险 [9] - 合规建设流程包括风险防范、刑事风险防范等系统性措施 [26] 商业贿赂的危害与成因 - 危害分为对外影响(破坏市场秩序)和对内影响(损害企业声誉) [18] - 成因涉及行业潜规则、风险管理缺失等多重因素 [18] 商业贿赂法律框架与处罚 - 法律规范体系包含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个层级 [21] - 立案标准与处罚标准根据行为性质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立案两类 [21] 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 高发领域包括医疗器械、药品销售、建筑、汽车、保险、旅游、餐饮等行业 [23] - 医药领域具有商业贿赂犯罪集中、危害显著等特点 [23][24] 合规体系建设资源 - 课程提供70页PDF课件,含立法概述、危害分析、案例研究等六大模块 [12][16] - 附赠77页《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管理手册》,包含风险评估表、管理办法等6项实用附件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