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免签来华是种什么体验?听听这些外宾怎么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20:43
9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2025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在北 京首钢园举办,多国代表共同探讨全球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并对中国实施的免签政策普遍表示欢迎和积 极评价。代表们认为此举显著提升了国际旅客的便利性和旅行体验,是促进高质量旅游和人文交流的重 要举措。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丝路焕新迎客来
央视网· 2025-09-13 20:30
文旅融合成效 - 新疆年游客接待量从2012年4860万人次跃升至3亿人次 增长超5倍[1][13] - 旅游收入从2012年576亿元增长至近3600亿元[13] - 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691家 较2012年增长超2倍[13] 区域发展案例 - 库车老城改造后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934.96万人次 同比增长23.15%[5] - 阿禾公路带动沿线新增59家民宿和32间餐厅 游客平均停留6小时[11] - 库车拥有1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改造后为100多位民间艺人提供表演舞台[5] 产业带动效应 - 阿禾公路旅游配套带动204名牧民就业[11] - 老城改造使居民收入提升 民间艺人通过表演增加收入[3][5] - 旅游业成为新疆惠民富民支柱产业[1]
手信+文旅完美邂逅!广东三宝亮相广东旅博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3 20:00
事件概述 - 广东三宝与真乡平台联合亮相2025年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2.2馆文旅融合馆乡村民宿主题展区 展示文旅与手信融合模式 [1][3][6][13] 产品核心特点 - 广东三宝严选三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江门新会核心产区 古法工艺制成)、化橘红(茂名化州礞石土壤)、春砂仁(蟠龙金花坑黄金产区) 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 [7][9][10][11] - 产品定位为"真年份、真产地、真品质"的广东特色手信 强调道地性与健康价值 [4][7][15][31] 展会推广形式 - 通过展陈、直播推介、品鉴试饮(现场煮泡新会陈皮水)等方式吸引观众互动 直播间同步讲解产品产地故事与养生价值 [14][16][17][20][21][23] - 直播期间观众互动热烈 出现"想喝陈皮水""前往现场品尝"等留言 [18] 平台合作与规模 - 真乡平台作为全国首个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已构建"一平台三载体"服务体系 整合广东各地乡村旅游资源 [24][27] - 平台当前汇聚30万注册用户、1000+商家 日均6万用户通过平台"云游乡村" [28][29] 战略意义 - 打造"民宿+手信"的文旅消费组合模式 推动乡村旅游与岭南物产融合 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24][25][26] - 通过"媒体+"文化赋能与市场协同生产 助力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 传播"药食同源"理念 [30][31]
汇聚金融力量 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7:39
金融政策支持文旅消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放贷款以提升供给质效[1] - 金融工具被用于支持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增加信贷供给 创新服务模式和降低融资成本挖掘消费潜力[2] - 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文旅+"一体化解决方案 探索全生态场景金融服务 推动产业从"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2] 哈尔滨文旅市场表现 - 哈尔滨暑期本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76% 文旅投资呈现回暖扩张趋势[2] - 黑龙江省推出"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 使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力量[2] 邮储银行创新服务模式 - 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组建"邮爱"志愿服务团队 为游客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 累计服务近万人次[3] - 银行设置"拾光邮储"主题打卡区 还原30年代储金汇业局场景 增强游客旅行体验感[3] - 工作人员为错过列车的游客提供送站服务 体现金融机构的人文关怀[4]
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会议在宁夏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9-13 12:12
会议概况 - 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会议于9月11日至13日在宁夏中卫市举办 主题为"共享旅游合作机遇 共创旅游发展未来" [1] - 会议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中卫市人民政府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共同主办 [1] - 会议聚焦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文旅融合创新 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等多项议题 [1] 区域合作规划 - 宁夏代表提出在联合会框架内通过旅游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旅游交流增进文明互鉴 [1] - 计划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 深化产业协作 共建区域通道 [1] - 联合会秘书长期待会议充分依托东北亚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挖掘合作潜力 [1] 地方发展成果 - 宁夏被称作"中国景观微缩盆景" 蕴藏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1] - 中卫市通过打造黄河印象 沙漠旅游 星空旅游等特色产品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2] - 宁夏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文旅品牌影响力获得有力提升 [2]
联合国旅游组织:全球国际游客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3 11:30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国际游客数量达6.9亿人次 同比增长5% 增加3300万人次 [1] - 2024年国际旅游市场总收入达1.74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2] - 2025年全年国际游客数量预计实现3-5%增速 [2] 区域市场增长情况 - 非洲地区国际旅游增速达两位数 表现最为亮眼 [1] - 欧洲接待国际游客3.4亿人次 同比增长4% 其中中东欧增速达9% [1] - 美洲市场同比增长约3% 南美保持稳定增长 北美及加勒比基本持平 [1] - 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1% 接近疫情前水平 其中东北亚增幅达20% [1] 市场信心与消费趋势 - 9-12月全球旅游信心指数达120 较前期提高6个基点 [2] - 日本 英国 法国 西班牙等主要市场增速接近或超过10% [2] - 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及经济型旅游方案 注重性价比 [2] 行业成本与挑战 - 交通及食宿成本较高仍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2] - 2025年旅游业通胀指数预计从8%下降至6.8% 但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2]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市场信心 [2]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诗承古韵 泉焕新颜——“诗中风光今又现”之安阳篇
河南日报· 2025-09-13 07:34
生态治理成效 - 南海泉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2] - 通过河道清淤、污水截流等综合工程强化泉域保护 [2] - 采用5G+无人机+AI监管模式织密生态环境防控网 [2] 文旅产业发展 - 依托洹河打造垂钓、露营等旅游项目并串联昆玉山、灵泉寺石窟等文旅资源 [2] - 善苑民宿自3月开业后周末常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2] - 生态游结合文化资源形成"生态+旅游+农业"产业融合新模式 [3] 区域经济带动 - 善应镇定位"生态新镇、旅游重镇、经济强镇"发展目标 [2] - 黑玉红薯、三仓苹果、南海鸭蛋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生态品牌走向市场 [3] - 洹河民宿升级规划度假养老等多元开发模式 [2]
交旅融合绘出流动风景线
经济日报· 2025-09-13 06:03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1]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 增加29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 增加1600公里[1] 文旅产业协同效应 - "五岳"景区暑期活动吸引超3万名游客参与 出现"五天登五岳"现象[1] - 交通网络提升文旅资源可及性 将石窟艺术/民族风情/冰雪世界等资源纳入核心客源地"周末旅行半径"[1] - 交通效率提升使旅游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转向沉浸式深度文化体验[2] 交通体系优化 - 综合客运枢纽通过"零换乘"设计实现高铁/地铁/机场/公交高效整合[2] - 城际"大交通"与城市"微循环"紧密融合 减少中转时间与精力损耗[2] - 航线与铁路网加密提升网络化运营效率 降低旅游综合成本[2] 经济影响 - 交通升级盘活地方文旅资源 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辟新通道[1] - 公共交通完善降低"最后一公里"成本 为更广泛人群提供文旅体验机会[2] - "快旅慢游"模式激发旅游消费频次与潜力 为产业持续繁荣注入动力[1][2]
多些“厂区”向“景区”的蜕变
经济日报· 2025-09-13 05:54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工业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传统工业的边界,使生产重地转变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景区 [1] - 全国已涌现122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232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1] - 具体案例显示市场表现强劲:山西老陈醋集团打造的醋文化旅游园累计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通过优化旅游动线使游客转化率飙升40%,营销成本锐减65% [1]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部分工业遗产改造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内涵挖掘不足的问题 [1] - 一些科技园区参观流于表面,核心工艺展示不足 [1] - 行业面临深谙工业精髓又精通旅游运营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大的瓶颈 [1] 未来发展战略与路径 - 关键突破在于走好工业与文旅、科技深度融合之路,推动工业旅游从有到优 [1] - 规划领航,在工业项目规划之初前瞻性植入旅游功能,实现生产即风景 [2] - 将工业旅游节点有机嵌入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系统构建集生产观摩、互动体验、科普教育、衍生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旅游价值链 [2] 产品开发与业态创新 - 鼓励企业依托核心工业资源开发特色项目,如工业遗址博物馆、智能化生产线观光走廊、沉浸式产品工坊,推动厂区向景区蜕变 [2] - 支持工业园区深挖工业文化内涵,打造主题展馆、互动体验项目和高附加值文创产品,树立标杆项目 [2] -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场景革命,打造兼具观赏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旅游产品 [3] 政策支持与机制保障 - 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设立工业旅游业态创新专项奖补资金,对成效显著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3] - 对优质项目给予用地价格、能源定价支持等优惠,降低开发运营成本 [3] - 引导专业旅游运营商深度参与工业旅游产品的策划开发、品牌打造与渠道拓展,以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影响力 [3] - 完善跨部门监管与执法协调机制,构建数智化工业旅游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效能与游客体验 [3]
新华财经|不再只是看风景!旅游消费从“观光”迈向“沉浸”
新华社· 2025-09-12 19:00
旅游消费模式转型 - 旅游消费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 观光游模式逐渐被个性化沉浸式体验游取代[1] - 体验式旅游兴起标志着旅游消费理念深刻调整 消费者追求更具深度个性化和文化内涵的沉浸式体验[2] - 旅游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新业态通过技术赋能和场景重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体验感[3] 新兴旅游方式表现 - "窝囊旅游"方式受年轻人青睐 8月以来窝囊漂流搜索量环比增长135% 窝囊蹦极增长65% 窝囊爬山增长84%[1] - 沙漠旅游成为探索夜晚魅力的新方式 中卫市暑期机票预订量环比前两月增长超100%[1] - 行摄徒步骑行露营旅拍等主题线路需求旺盛 西藏云南等地徒步路线及桂林环洱海骑行路线成为热门选择[2] 年轻消费群体特征 - 00后游客增长明显且愿为深度体验付费 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完成从种草到下单的全流程[2] - 年轻群体偏好落日蓝调时刻海滨烛光晚餐等住宿+体验 对本地化体验更为着迷[2] - 年轻一代追求具有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的深度体验 渴望摆脱传统旅游紧张节奏[2][3] 产业创新与市场影响 - 低空观光热气球体验文化IP沉浸式演出等新业态显著延长游客停留时间[3] - 体验式旅游推动消费向多元化深度化方向升级 延伸酒店消费链条[2][3] - 旅游市场保持较高热度 暑期传统旅游旺季过后仍出现新兴旅游方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