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

搜索文档
柠萌影视(09857.HK)上半年扭亏为盈至1082.1万元 营收大幅增长108.45% 海外发行收入同比显著增长
格隆汇· 2025-08-29 19: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4.01亿元 同比增长108.45% [1] - 毛利人民币1.01亿元 同比增长134.65%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人民币1082.1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核心增长源于40集古装剧《书卷一梦》在爱奇艺与江苏卫视双平台联播 [1] - 海外发行业务拓展及内容营销策略优化推动各业务收入增长 [1] - 海外业务收入超人民币3300万元 达2024年同期的2.5倍 [2] 业务战略与产能布局 - 长剧业务聚焦精品版权剧开发 目标全年开机200集以上 [2] - 短剧业务实行规模化与精品化并重 强化多元商业变现模式 [1][2] - 深化柠萌IP战略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提质增效 [1] 海外业务发展 - 剧集登上多个海外视频平台TOP榜单 [2] - 首部海外本土制作长剧进入播出期 [1][2] - 积极探索小语种微短剧业务 [2] 技术应用创新 - 深化AI技术在创作与宣发领域应用 [1] - 已实现AI技术全流程制作动态海报落地 [1] - 推进AI在影视生产环节的多维度应用 [2]
钟澍佳:从《新闻女王》到《玫瑰战争》,新港剧的涅槃之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7:47
新港剧方法论 - 新港剧创作核心在于平衡娱乐性与价值观共鸣 既保留强节奏强冲突的港剧特色 又融入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人文探讨[4] - 通过《新闻女王》验证方法论有效性 该剧成功突破圈层 既承袭港味精髓又击中新时代观众价值观诉求[4] - 创作需紧跟社会变迁 从传统家庭伦理转向职场压力、个体生存困境等现代议题 例如《溏心风暴》式场景已渐行渐远[5] - 跨地域合作面临文化差异挑战 首部作品《香港人在北京》曾因文化差异喜剧定位未找到内地合作方 最终自拍自发[5] - 目标受众覆盖全亚洲及全球华人 需在文化理解、价值观呈现和用户审美变化上持续寻找平衡点[6] - 未来将开放与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合作 并拓展与优秀编剧、创作团队及其他公司的合作可能性[6] 她题材创作 - 持续聚焦女性叙事打造港式大女主宇宙 代表作品包括《新闻女王》《黑色月光》《巨塔之后》等[7] - 创作动机源于TVB女演员资源丰富 且女性观众是观剧主力军 题材更易产生共鸣[7] - 港式大女主以锋利感和真实感突围 角色充满欲望与复杂性 贴近现代都市女性真实生存状态[7] - 香港社会特质提供创作样板 女性高管普遍 教育水平高且兼顾事业家庭 成为角色创作现实基底[7] - 《新闻女王2》后期制作中 注重角色成长与观众审美变化 主演佘诗曼及高海宁等新生代女演员借剧打开内地市场[8] 新剧《玫瑰战争》 - 8月27日开机 聚焦娱乐圈六位女星争夺最佳女主角的生存战 主演阵容包括杨茜尧、林夏薇等六位女演员[9] - 题材独特性在于展现行业残酷性 角色在欲望边缘行走 需把握时机、团队、运气和努力的多重因素[10] - 突破传统娱乐圈叙事 强调角色独立自爱 靠实力而非外力达成目标 旨在打破年轻人对行业轻易成功的幻想[10] - 采用合拍模式 三分之一内景在深圳、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取景 借助地域特色增强剧集色彩[11] 新港剧未来发展 - 制作标准与国际接轨 采用三至四台摄影机同步拍摄 提升服化道、摄影、灯光等工业质量要求[12] - 利用广东影视政策15条等扶持政策 在深圳前海成立公司 但强调内容质量为核心 政策仅为助力[12] - 计划开拓古装题材重振港剧传统 并开发10-15集短剧形态 适应观众观看习惯变化[13] - 持续革新制作精良度、题材多元化和时代审美共鸣 目标覆盖全球华语剧用户[14]
从文学IP到荧屏爆款,中国移动咪咕“全链路生态”赋能《浔阳月》影视化突围
环球网· 2025-08-29 16:43
核心观点 - 盐城影视创投周探讨影视IP改编与创作突围方向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作家梦娃小说《浔阳月》入选创投实践项目 后续开发获芒果TV重点关注 [1] - 咪咕阅读通过全链路IP开发体系孵化超20000部全版权作品 聚合20万注册作家 构建从文学创作到影视转化的高效路径 [5][10] IP开发与运营 - 《浔阳月》为古言群像小说 以古代女性突破命运桎梏为主题 创新融合市井俚语与文言雅韵 获咪咕阅读平台9.7分超高评分 稳居新书榜首位 全网阅读量破亿 [4] - 作者梦娃前作《宫墙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 实现出版、广播剧、影视版权全链路开发 [1] - 公司免费开放精品IP库 联动创作者、平台及品牌方探索变现新路径 形成产业生态闭环 [10] - 通过"编剧合伙人计划"助力作家转型编剧 提供影视化专业培训 实施剧本保底+永久分账机制保障收益 [10] - 开发环节形成"短剧+漫剧+长剧"多形态产品矩阵 与芒果TV、腾讯视频等建立联合发行机制 [10] - "繁星·沐光3.0"计划整合创作团队、IP版权及渠道资源 孵化超200部原创剧本并完成100余部短剧摄制 [10] 市场表现与数据 - 短剧《魔道奶爸》《从家丁笑傲天下》多次登顶热力榜 验证多形态开发能力 [8] - 短剧播放数据表现亮眼:《魔道奶爸》播放总量1677.2万次 《从家丁笑傲天下》播放总量213.1万次 [9] - 多部短剧播放总量超千万:包括《六年一脚》9500.7万次、《你是药神我不写药方你慌什么》8234.8万次、《掌中万物》7338.4万次等 [9]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咪咕阅读依托中国移动生态构建全链路IP开发体系 以2万+全品类网文IP为核心打造稀缺资源池 [10] - 公司与芒果TV达成合作 未来将携手挖掘文学IP深层价值 共同开发优秀人才与作品 [4][12]
创新驱动双主业高效发展 浙文影业(601599.SH)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1.06%
新浪财经· 2025-08-29 16: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50亿元 同比增长11.06% [1] - 扣非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5.52% [1] 影视业务战略 - 坚持"一核双芯"总体战略 以创新为核心动力、内容和产业为重要支撑 [1] - 制投结合构建以剧集为核心的"浙文"作品矩阵 [1] 头部内容打造 - 采用"精品IP+时代叙事"战略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播出获得良好反响 [2] - 改编茅盾文学奖作品《南方有嘉木》联合头部编剧创制 [2] - 联合浙江省公安厅创作《运河边的派出所》展现新时代警察精神 [2] 类型创新与文旅融合 - 与央视总台联合创制乡村振兴主题短剧《看得见风景的窗》 [2] - 探索"古装+悬疑"赛道 创作《谁杀了画眉鸟》 [2] - 开发文旅短剧《有间客栈》响应"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 [2] 多元化内容布局 - 第一出品电影《下一个台风》关注女性互助与自我救赎主题 [3] - 创作竖屏微剧《江南PTU》塑造新时代警务工作者形象 [3] - 立项人文纪录片《中国年》从全球视角解读春节文化内涵 [3] 纺织业务发展 - 纺织板块聚焦强基固本与国际化布局 [4] - 越南生产基地优化生产效能 孟加拉生产基地完成设备安装即将试生产 [4] - 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海外子公司合规管理 [4] 创新融合发展 - 探索"AI+影视"融合路径 启动AI能力筑基工程 [5] - 将AI技术应用于剧本研发、内容生产和市场研判环节 [5] - 推动"文化+纺织"协同创新 探索影视IP与纺织产品设计融合新模式 [5]
比古偶难拍又容易翻车的现偶,为何迎来大“补货”?
36氪· 2025-08-29 12:01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2025年现偶剧市场呈现繁荣景象 四大平台推出20余部新作 下半年待播作品超过10部 整体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3] - 现偶剧以现代都市为背景 聚焦年轻人爱情、成长与梦想 是国产剧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年市场份额被古偶、仙侠、悬疑等类型挤压 [3] - 2024年现偶剧整体表现平淡 三大平台播出71部相关题材 无一进入累计有效播放霸屏榜前20名 缺乏现象级爆款 [9] 竞争优势与资本偏好 - 现偶剧具备"轻资产、短周期、强变现"优势 单集拍摄成本与周期仅为古偶剧三分之一 资金周转率高出数倍 [6][8] - 古偶剧制作周期长且成本攀升 观众留存率普遍下滑 现偶剧更高投入产出比和灵活政策适应性吸引热钱涌入 [6][8] - 现偶剧成为长剧应对短剧冲击、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抓手 更适应当前市场对效率与回报速度的要求 [8] 内容创作挑战与瓶颈 - 现偶剧存在"门槛低、上限高"特性 需平衡真实与梦幻 创作难度甚至高于古偶剧 [9][14] - 2024年71部作品中超过37%主角为律师、医生、总裁 职业线沦为恋爱背景板 存在故事老套、逻辑漏洞等问题 [10] - 部分作品依赖套路化人设和叙事 如《以爱为营》豆瓣评分仅4.2 《你比星光美丽》因情感铺垫薄弱被批"硬撒糖" [10][12] 创新突破与成功案例 - 《难哄》以12.3亿正片有效播放位列2025上半年全网长剧霸屏榜第7 是2024年以来首部跻身前十的现偶剧 [17] - 多部作品实现细分领域突破:《爱你》精准复刻2000年代校园场景 《白色橄榄树》结合军旅爱情元素 《漫城》尝试传统文化与直播经济碰撞 [17] - 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难哄》提名最佳剧集等三项大奖 国产现偶剧首次在海外冲击重要奖项 [1] 观众需求与市场潜力 - 观众情感需求持续存在 但厌倦流水线生产作品 渴望优质内容 [5] - 短剧崛起后观众开始怀念"情感细粮" 细水长流且合理的爱情故事仍具市场空间 [15] - 现偶剧需突破人设创新与题材混搭 例如《滤镜》反容貌焦虑主题表层化 《白色橄榄树》女性放弃事业设定引发争议 [17]
2025半年报里,剧集公司的守成与转向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2
行业整体表现 - 六家剧集相关上市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 超半数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1] - 华策影视和慈文传媒营收涨幅均超过100% 其中慈文传媒营收同比增长282.20%[1][2][8] - 大部分公司净利润在盈亏临界值徘徊 行业整体面临资金压力[1] 华策影视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7.90亿元 同比增长114.94%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65.05%[2] - 业绩增长得益于主营业务"质增量减"和新业务布局成效显著[3] -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两部剧成为现象级IP 《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历史播放纪录并获白玉兰"最佳美术奖"[3] 完美世界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36.91亿元 同比增长33.74% 净利润5.03亿元 同比增长384.52%[5] - 影视业务营收7.67亿元 同比上升756.35% 归母净利润约4172万元[5] - 2025年参与出品剧集包括《千朵桃花一世开》《只此江湖梦》等 涵盖古装、现偶、悬疑、都市现实等领域[6] 慈文传媒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90亿元 同比增长282.20% 净利润亏损2308.04万元 同比下降262.10%[8] - 亏损原因包括收入确认时间导致的季节性波动和会计政策调整致使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8] - 报告期内播出1部电影、4部长剧和3部微短剧 长剧以悬疑题材为主包括《燃罪》《正当防卫》《暗潮缉凶》[8] 欢瑞世纪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98亿元 同比增长83.72% 净利润亏损639.38万元 同比下滑139.86%[10] - 收入增长与盈利减少均与短剧业务布局相关 短剧运营投放平台已建成并开始运营[10] - 现象级短剧作品播放量超5亿次 但为抢占市场投入成本导致利润下滑[10] 百纳千成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降46.43% 净利润亏损1968.19万元 但比上年同期增长33.34%[10] - 业绩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内播映剧目减少 目前播出剧集仅公安题材《刑侦现场》[10] 稻草熊娱乐业绩表现 - 收入4.46亿元 同比下降47.4% 亏损580万元 而去年同期盈利约3000万元[11] - 业绩下滑原因是上半年制播内容多为"短剧集" 单部剧集集数下降影响投资规模和收入[13] - 播出剧集包括《漂白》《乌云之上》《在人间》等S级以上热播作品 以及长剧集《三叉戟2》[13] 行业战略布局 - 各公司面对行业转型期采取不同策略 有的坚守传统长剧赛道 有的转向寻找新增量[14] - 华策除长剧外加速布局电影、短剧、动漫、AI、海外等新业务 短剧月产能提升至20部[14] - 完美世界在长剧和短剧赛道发展均衡 长剧《夜色正浓》《云雀叫天录》正在后期制作 短剧《弄潮》位列红果推荐榜TOP1[16] - 欢瑞世纪长剧产能不足 重仓押注短剧及互动剧业务 但若长剧持续断层且短剧盈利不及预期可能持续亏损[18] 影视IP开发 - 多家公司注重影视IP开发带来的增值效应[20] - 慈文将剧集《暗夜深海》改编成小说 有声书已准备录制[20] - 稻草熊针对《两京十五日》《七种武器》等IP制定系列化开发计划[21]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下半年暑期档至今各公司参与剧集鲜有破圈之作[22] - "广电21条"逐渐落地 政策层面提供更加放松的行业环境[22] - 各公司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将好内容转化为现金流[22]
光线传媒(300251)中报点评:动画制作能力扩容 IP运营转型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00%,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扣非归母净利润21.99亿元,同比增长376.71%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1.44%,环比下降91.01%,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343.09%,环比下降89.40%,扣非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339.76%,环比下降90.09% [1] 核心业务驱动 - 主投+发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达154.46亿元,是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 - 2025年第三季度上映影片包括主投+发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票房2886.2万元)、参投+发行《东极岛》(票房3.74亿元)、参投《非人哉:限时玩家》(票房1420万元) [2] - 储备项目包括参投+发行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定档10月1日)及多部真人电影与动画电影项目 [2] 产能与团队建设 - 动画制作团队人数已超过170人,计划扩充至300人以上,预计年产能达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 [3] - 公司已组建两个IP运营团队,计划继续扩容团队以全面运营IP资产 [3] IP运营与业务拓展 - 围绕"哪吒"IP开发的衍生品覆盖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同时启动"大鱼海棠"等IP运营工作 [3] - 线上电商渠道试运营筹备中,多个IP快闪店处于选址阶段,首家线下品牌旗舰店预计2026年开业 [3] - 游戏业务已成立合作公司,团队规模超50人,首款3A游戏在制作中,卡牌业务和主题乐园业务同步推进 [3]
*ST天择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5.14% [1] - 归母净利润-1317.01万元,同比改善14.77% [1] - 第二季度营收1.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6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06.93万元,同比改善42.16% [1] - 扣非净利润-1419.87万元,同比恶化30.7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1.87%,同比显著提升77.1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1.99%,同比微幅改善0.21个百分点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水平为-6.18%,产品附加值偏低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4.34%,投资回报表现一般 [3]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2828.4万元,占营收比重21.24% [1] - 三费占比同比上升26.62%,费用控制压力增大 [1] 资产质量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1.93亿元,同比微增1.10% [1] - 应收账款1.5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0.24% [1] - 应收账款占年报营收比例达52.83%,回款压力显著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7元,同比恶化137.60% [1] - 每股净资产3.51元,同比下降10.15% [1] 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 - 有息负债2.01亿元,同比增长9.40%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3.64%,债务负担需关注 [3]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短期偿债能力良好 [3] 历史经营表现 - 上市以来共披露7份年报,其中3次出现亏损 [3] - 2020年ROIC低至-4.58%,为历史最差水平 [3] - 生意模式较为脆弱,盈利稳定性不足 [3]
吴京出品电影 突然撤档!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00:39
电影撤档决策 - 电影《再见,坏蛋》于8月27日宣布撤档 经过综合考量后无奈做出该决定 期待未来重新上映 [1][4] 票房表现 - 该片于8月22日上映 上映6日累计票房仅26.8万元 [2] 主创团队与出演阵容 - 导演兼编剧为俞钟 主演包括陈明昊 陈宇喆 陶慧 [2] - 知名演员吴京担任影片出品人并在片中客串出演 [6][8] 出品方结构 - 主要出品方包括武汉好只大马猴影业(法定代表人俞钟) 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创始人吴京) 嘲风影业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 [6] - 联合出品方包括北京金城国际文化传播 北京乐豆世纪影业集团 [6]
吴京出品电影,突然撤档!
证券时报· 2025-08-29 00:13
电影撤档事件 - 电影《再见,坏蛋》于8月27日宣布撤档 该片于8月22日上映 上映6日累计票房为26.8万元 [1] - 撤档原因为经过综合考量 片方期待未来重新上映以扩大影响力 [1] - 影片由武汉好只大马猴影业 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 嘲风影业及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联合出品 另有北京金城国际文化传播和北京乐豆世纪影业参与联合出品 [1] 制作公司背景 - 联合出品方武汉好只大马猴影业法定代表人为该片导演兼编剧俞钟 [1] - 联合出品方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创始人为演员吴京 吴京现任该公司监事 [1] - 吴京同时担任该片出品人身份 [2] 演员参与情况 - 影片主演包括陈明昊 陈宇喆 陶慧等 [1] - 吴京在片中参与客串演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