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
搜索文档
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65亿,居世界第一位
新浪财经· 2025-10-29 15:30
关键发展指标 - IPv6活跃用户数达8.65亿,较2017年的293万增长294倍,在网民中占比从0.39%提升至77.02% [1] - 全国移动和固定网络总流量中IPv6流量占比达34.02%,移动网络IPv6平均流量占比达69.02%,较2019年底增长近14倍,固定网络IPv6平均流量占比达30.63%,较2019年底增长近34倍 [1] - 我国IPv6地址资源总量达71590块(/32),占全球已分配IPv6地址的14.61%,位居世界第二 [2] 网络基础设施 -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全国骨干网、城域网和4G网络全面完成IPv6升级改造,新建5G网络和千兆光网同步部署IPv6,服务能力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3] - 全部骨干网直联点IPv6流量占比达28.25%,IPv6网间带宽达45.80Tbps,三家基础电信企业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达11.32Tbps,较2019年增长超100倍 [3] - IPv6网络平均时延27ms,较2019年降低23%,平均丢包率低于0.01%,全国26个省份用户通过IPv6访问内容源的平均时延已低于IPv4 [4] 应用基础设施 - 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全部数据中心IPv6改造,域名系统全面支持IPv6地址解析,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全部支持IPv6 [5] - 国内主要云服务平台超过95%的云产品能提供IPv6服务,主要内容分发网络服务企业的5932个节点IPv6支持率达94.93% [5] 终端支持能力 - 全国家庭网关IPv6开启率达96.86%,定制家庭路由器IPv6支持率达98.64%,支持IPv6的家庭智能组网产品数量超6亿 [7] - 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15.8亿,平均年增长幅度达84.02%,单栈连接数已超3600万 [8] 融合应用拓展 - 国内用户量较大的200款App和100个商业网站IPv6支持率达97.33%,200款App客户端平均IPv6流量占比达74.51%,其中41款App的IPv6流量占比超90% [9] - 金融机构累计完成超1万个门户网站、客户端和应用系统IPv6升级改造,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达95% [10] - 97家中央企业和552家省属国有企业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达87.21%,公众在线服务窗口全面完成IPv6改造 [10] 技术创新与标准 - "IPv6+"技术在算力网络、新型城域网等场景加速应用,累计部署超1000张,三家基础电信企业"IPv6+"网络能力覆盖超300个地市 [11] - 我国已发布IPv6行业标准138项,立项52项IPv6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35项 [12] - 中国移动推动超5亿VoLTE/VoNR用户使用IPv6单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单栈网络 [13] 安全防护能力 - 累计监测处置恶意IPv6地址段超3000个、IPv6网络的僵尸木马受控事件超2万起 [14] - 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等主流安全设备已实现IPv6功能全覆盖 [15] 试点示范与推广 - 8个重点城市固定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增幅分别达63.14%和12.37% [16] - 举办两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共评选238个获奖项目 [17]
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65亿 居世界第一位
央视新闻· 2025-10-29 15:12
第四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今天(29日)发布了《中国IPv6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我国 IPv6发展点面结合深入推进,关键指标快速增长,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技 术、产业、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国际出入口IPv6带宽大幅扩容。截至2025年9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 11.32Tbps,相比2019年增长超过100倍。CERNET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达80Gbps,相比2020年增长了3 倍。 IPv6网络质量持续优化。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将IPv6网络指标全面纳入日常运维体系,实现常态化监测, 推动IPv6网络质量持续提升。2025年9月,网内IPv6平均时延27ms,相比2019年降低了23%,平均丢包 率低于0.01%。应用侧端到端拨测数据显示,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用户通过IPv6访问内容 源的网络平均时延已低于IPv4。新增家庭宽带、政企专线、数据中心业务默认开启IPv6功能,通过替换 家庭网络设备、实施IPv6单栈业务优惠资费、缩短业务开通时长等举措,引导存量用户开启IPv6。 一、关键发展指标稳步快 ...
Norway's Telenor slightly lags earnings forecast, takes $50 million hit in Malaysia
Reuters· 2025-10-29 14:16
Norwegian telecom operator Telenor on Wednesday posted quarterly earnings slightly below market expectations and flagged a negative adjustment of 500 million Norwegian crowns ($49.8 million) related t... ...
中国联通原副总曹兴信受贿2675万余元 一审被判十二年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2:46
2024年9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兴信涉 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4年9月30日,中国联通发布公告,因公司高级副总裁、总法律顾问曹兴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 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已不符合公司章程中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 过解聘其高级副总裁、总法律顾问职务。 2025年2月24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国联通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兴信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和公职。经查,曹兴信政治意识淡漠,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组织原则缺失,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金,搞权色、钱色交易;违规干预和插手执法活动;利用职务便 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工作安排、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据央视新闻,2025年10月28日,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 成员、副总经理曹兴信受贿案,对被告人曹兴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对曹兴 信受贿所得财物 ...
三大运营商回应办eSIM难
新浪财经· 2025-10-29 11:47
10月29日,"办个eSIM怎么这么难"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办理eSIM业务后,所有电话功 能均被限制使用,并收到了来自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高风险卡号提醒",要求其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卡 号前往营业厅或通过线上渠道完成二次实名认证。 对此,三大运营商均回应称,此类风险提示与办理 eSIM业务本身无关。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解释,触发该类通知的原因可能包括号码长时间未使用、短时 间内拨出大量电话,或频繁更换终端设备等,系统在监测到异常行为后会自动发送提醒。 中国电信方 面也表示,eSIM只是一项通信业务,并未设有特殊的监控政策。至于用户为何会收到异常状态提示, 需结合具体号码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分析。 中国移动方面补充说明,用户若收到此类短信,还可能与其 名下登记多个号码、或曾因欠费等原因办理过异常销户有关,在后续新办号码时便有可能触发系统的风 控提示。 ...
中国移动(600941):利润良好增长 AI业务高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831亿元,同比增长0.8%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扣非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6.57% [2][3]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09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43% [3] - 公司期间费用管控良好,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65%,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10亿元,同比减少28.13%,但第三季度降幅收窄至16.70% [4] 各业务板块表现 - 个人市场承压,移动ARPU值为48.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元,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8.3%,手机上网DOU达17.0GB [5] - 移动客户总数达10.09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达6.22亿户 [5] - 家庭市场表现良好,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3.29亿户,前三季度净增1420万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4.4元 [5] - 政企市场中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5] 未来展望与资本开支 - 公司指引全年收入稳健增长,利润良好增长 [1][6] - 随着资本开支持续下降,预计折旧摊销在未来3年有望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 [1][6] - 家庭市场在千兆升级、移动爱家计划拉动下取得良好增长,移动云、5G专网等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1][6]
eSIM商用试验启动 带动国产软件与系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10-29 07:39
政策与市场准入 -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 [1] 技术优势与用户价值 - eSIM卡技术优势包括免插卡激活和全球无缝漫游 [1] - 技术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1] - eSIM卡集成于手机芯片中,无需实体SIM卡,提升了设备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1] 产业链与设备发展 - eSIM技术推动终端设备向轻薄化发展 [1] - 技术提升了产业链的合作机会 [1] - eSIM手机已在物联网领域应用,未来将扩展至更多设备 [1] 行业机遇 - eSIM技术的发展为国产软件和系统带来机遇 [1] - 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提供了创新发展空间 [1]
中国移动换帅,54岁原中国联通董事长接任
券商中国· 2025-10-29 07:33
人事变动 - 陈忠岳接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1] - 杨杰被免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1] - 陈忠岳现年54岁,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在加入中国联通前曾担任中国电信副总经理 [1] - 杨杰现年63岁,于2019年3月从中国电信调任至中国移动担任董事长 [2] 公司财务表现 - 中国移动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47亿元,同比增长0.4% [2] - 中国移动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为14.5%,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2] - 中国移动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09亿元,同比增长2.5% [2] - 中国移动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1.4% [2] - 中国联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29.9亿元,同比增长1% [2] - 中国联通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7.7亿元,同比增长5.2% [2] - 中国联通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27.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中国联通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增长5.4% [2]
eSIM卡商用能带来啥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00
行业政策与市场准入 -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 [1] - eSIM手机业务从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应用正式迈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 [3] 技术优势与用户体验 - eSIM卡具有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等技术优势 [1] - 用户购买eSIM手机后无需插入实体SIM卡可通过空中下载方式写入号码业务功能与实体SIM卡一致 [1] - eSIM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的便捷性与灵活性用户可在线激活并直接切换网络通信服务商而无需去营业厅 [1] - eSIM手机业务免功能费支持办理的套餐、资费、付费方式与现行移动电话业务保持一致预付费与后付费号码均可办理 [2] - 用户出国漫游体验与实体卡基本一致可开通国际漫游或下载当地运营商服务 [2] 硬件设计与终端发展 - eSIM技术可缩小SIM卡槽占用空间使终端更轻薄为电池、摄像头等部件腾出更多空间并提升防水性能 [2] - 苹果iPhone Air已支持eSIM功能更多机型将在近期陆续上市 [2] - 未来在安卓和鸿蒙操作系统下都有相应的eSIM手机支持 [2] 产品生态与商业机会 - 中国移动提供全体系eSIM产品支持涵盖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多种形态实现跨终端、跨场景无缝连接与协同 [3] - eSIM业务更广泛的使用场景可能在物联网领域如智能网联车 [3] - eSIM技术将给国产软件、国产系统带来更多机遇运营商将加大eSIM芯片等产品的国产化创新研究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及国密算法 [3] - 中国移动将协同产业合作伙伴推出既支持传统物理SIM卡又支持eSIM的手机产品 [4] - 中国移动将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开发生态体系 [4] 市场进展与用户反馈 - 目前已有超17万用户预约eSIM服务 [2] - eSIM卡可能最早应用在运营商合约手机上用户对eSIM卡的使用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3]
70后新掌门到任 万亿市值央企换帅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3:14
领导层变动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调整,陈忠岳同志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1] - 免去杨杰同志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杨杰自2019年3月开始担任该职务,任期六年半 [1] - 新任董事长陈忠岳生于1971年6月,现年54岁,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管理经验 [5] 公司财务业绩 - 上市公司中国移动在杨杰履职第一年(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7459亿元,净利润1063亿元 [1] - 2024年,上市公司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1.041万亿元,净利润1384亿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1] - 截至10月28日收盘,以A股股价计算的公司总市值达到2.31万亿元 [5] 用户与业务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市公司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09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达到6.22亿户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8.3%,手机上网DOU达到17.0GB,同比增长8.1%,移动ARPU为48.0元 [2] - 同期,公司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29亿户,前三季度净增1420万户,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8亿户,前三季度净增976万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 [4] - 前三季度,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国际业务收入同样保持快速增长 [4]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公司近年来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在算力、AI等业务上重点布局 [5] - 前任董事长杨杰曾提出以"AI+"为战略着力点,推动"AI+"创造更大价值,包括推动数智设施、技术、应用升级 [5] - 新任董事长陈忠岳同样重视算力、AI等变革,认为网络正从通信网向数据网、算力网、智能网演进,实现从"通信管道"向"AI生态"的转变 [6] - 资本市场对运营商的定义已发生变化,例如被贴上云、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板块标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