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

搜索文档
海南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9:16
同时,在优势产业提升行动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力提升临港产业能级。支持洋浦港建设成为区域国际集 装箱枢纽港,推动洋浦港成为我国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及链接西部陆海新通 道内外贸网络的重要节点。加快琼州海峡通航能力扩能升级,升级琼州海峡老旧船舶。加快洋浦"临港 产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协同发展,支持洋浦开展大宗商品"国际集采+加工增值+国内配送"业务。研究 推进八所港开通对越滚装航线,加快八所港高排港区建设。到2027年,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 800亿元;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600万标箱,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85条。 此次发布的《三年行动方案》,初步绘就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海南省海洋厅将在海 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合作、海洋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全力支撑深海产业高质 量发展,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注入蓝色动能。 近日,海南出台《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其中,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海南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的重要内容。 方案提出开展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海南将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做大 ...
苏州: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
快讯· 2025-07-09 13:1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深刻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五统一 一开放"的基本要求 [1] -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 规范招商引资 严防"内卷式"招商 [1]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1] - 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着力破除市场准入退出 要素配置等方面卡点堵点 [1] -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海洋经济发展 -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1] - 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外资外贸国际合作交流会在成都青白江区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20 19:56
会议概况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外资外贸国际合作交流会于6月20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 [3] - 活动吸引DHL敦豪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法兰克福欧亿通科技有限公司、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等60余家外资外贸企业参与 [3] - 外资外贸领域11个重点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3][5] 成都投资环境 - 成都市商务局提出六大举措推动蓉品蓉企国际化:品牌矩阵全球推广、线上线下平台搭建、"四向拓展"精准链接、"触电出海"渠道拓展、"成都服务"全球推广、"蓉品出海"服务保障 [3] - 青白江区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核心区,拥有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高能级平台,以及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等国家级资质 [4] 签约项目 - 青白江区与丝路易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昕豪塑胶电子有限公司签约 [5] - 成都东部新区与香港嘉合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波力环球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 [5] - 成都高新区与成都安诺维鲸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5] - 双流区与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港中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约 [5] - 成都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多弗海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5] - 聚新云贸与新加坡世豪同聚贸易有限公司签约 [5] - 四川丝路易购科技有限公司与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雄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约 [5] - 成都市融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物总供应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约 [5] 区域协作 - 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投资促进机构代表参会 [4] - 青白江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区(市)县分别进行区情推介 [4]
锚定绿色发展新坐标 绘就城乡统筹新图景 ——湖北嘉鱼县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中国发展网· 2025-06-09 16:50
城乡统筹与绿色发展 - 聚焦破解城乡统筹与绿色发展路径难题 构建县城—中心镇—特色村三级联动体系 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深度挖掘水生态资源价值 [1] -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要素双向流动 构建城乡功能互补、生态共保的发展新格局 [3] - 探索城乡土地流转、碳汇交易等创新机制 争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政策红利 [1] 产业升级与集群培育 - 重点发展绿色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 主动对接武汉光谷科创资源 打造区域协同产业集群 [1] - 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 [3] - 依托嘉鱼莲藕等地理标志产品 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同步培育冷链物流产业集群 [5] 交通枢纽与基础设施 - 统筹推进交通枢纽建设 争取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升级 预留通用航空发展空间 [1] - 抢抓簰洲湾长江大桥等交通项目建设机遇 深化与武汉经开区产业链对接 [5] -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潘家湾港区优势 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 [5] 区域协同与政策对接 - 以融入武汉都市圈为主线 积极争取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政策红利 [1][5] - 围绕长江经济带、光谷科创走廊等重大战略 谋划一批标杆项目 [3] -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与市场化融资 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