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海洋
icon
搜索文档
这里,要打造千亿级石化新材料产业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7:13
海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 到2027年全省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1] - 提质升级石化新材料产业 释放原油进口"三定"政策红利 形成"油头-化身-新材料尾"完整产业链 [1] - 壮大烯烃产业链 谋划外购石脑油、丙烷等原料 差异化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 [1] - 稳步发展芳烃产业链 向下游延伸特种聚酯和可降解材料 [1] - 适度发展特种油品 推动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综合利用 [1] 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 研发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 [1] - 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1] - 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 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等本地生产 [1] -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 主导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青岛联通赋能“蓝色引擎”动力更澎湃
齐鲁晚报网· 2025-07-07 14:38
海洋经济与科技创新 - 海洋经济被视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海洋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 [1] - 智慧海洋成为信息通信业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领域,5G技术被深入应用于海洋网络能力提升和渔业数字化转型 [1] 5G技术应用与网络覆盖 - 青岛联通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网络,在青岛近海海域布设11个海面超远覆盖基站和16个岸基补充基站,实现4/5G连片覆盖 [2] - 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如多频协同组网和多种通信回传方式,将青岛沿海80公里范围内的5G信号覆盖率提升至全新高度,远海纵深覆盖达97公里 [2] - 采用"900MHz+2.1GHz+3.5GHz"多频协同组网和"5G+卫星+海缆"等技术,实现沿海、近海、远海的全方位覆盖 [2] 智慧海洋创新应用 - 中国联通智慧海洋军团以5G为核心,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5G+智慧港口、海洋大数据、大型渔业养殖工船等创新应用 [3] - 青岛联通在海洋牧场观测网项目中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功能,通过5G和卫星通信共生互补,覆盖范围纵深达100公里 [4] - 利用物联网和5G技术实时监测水质、气象、鱼类生长等数据,为养殖企业提供科学建议,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4] 海洋牧场与渔业转型 - 青岛联通为青岛国信集团搭建的国家级海洋牧场观测网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实现渔业养殖智慧化转型 [4][5] - 通过水下机器人验标技术,结合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实现海参养殖的精准承保和理赔,为151户养殖户提供3.69亿元风险保障 [6]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 - 青岛市智慧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整合90余亿条海洋数据,服务于海洋防灾减灾、渔业安全生产等领域 [7] - 创新性打造"青船E码通"小程序,实现渔船进出港自动识别、违规告警处置等功能,提高渔业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 [8] - 系统覆盖青岛市59个渔港和6000余艘渔船,为15个业务及渔业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7]
向海图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2 19:02
海洋经济战略与目标 - 海南推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超16%,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34.1%,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提升至41.7% [1] - 海南提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目标,通过"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力争十年内实现 [1][8] -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工装备、深海油气、海洋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增速超60% [5][17] 深海智造产业发展模式 - 海南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 [1][3] - 试验场聚焦13类应用场景和标准建设,包括深海油气、海上风电、管线巡检等,形成"技术验证-成果转化-产业集聚"闭环 [4] - 崖州湾科技城已形成7.7亿元深海装备产值,初步实现"试验场-研发-制造"联动 [4][6]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海南管辖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域,拥有珊瑚礁、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科研提供丰富样本 [5] - 海洋综合试验场可模拟3000米深海环境,满足声学、材料、能源等全链条技术验证需求 [6] - 崖州湾科技城已集聚100余家涉海企业,覆盖深海探测装备、海洋传感器等关键领域 [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即将进入功能性试运行阶段,我国首艘自主研制深远海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 [10] - "深海创服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已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超3500万元 [11] - 2025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国家队"将进驻海南,共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 [25] 产业招商与项目进展 - 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招商大会签约深海产业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超117亿元 [16] - 文昌16-2平台导管架完成安装,高达161.6米 [13] - 文昌16-2油田开发项目新建平台完成模块吊装作业 [23] 产业体系与未来规划 - 海南建立"5+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组建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体制 [10] - 将实施"8+1"重点项目,打造"深海智造"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海钓消费旅游新增长点 [22][25] - 推进"深蓝矩阵"计划,包括海底矿物"多矿合探"、海洋能源"多能互补"等工程 [25]
福州连江:坚持“五全”抓招商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招商引资策略与成果 - 连江县通过"五全"抓招商和"四到""四办"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跻身全国百强县[1] - 政府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链条服务保障和全方位要素支撑,同步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资[1] - 目标将连江建设为企业投资宝地、产业创新高地和青年创业福地[1] 产业集群发展 - 中船赛思亿作为福建省首家电动船舶制造企业,带动福州电动船舶产业升级[2] - 连江推动海洋产业"四链"融合,招引安诺辐照、恒一马面鲀养殖等项目完善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2] - 海康海洋科创实验室开发海洋大数据技术,申昊科技合作实现"深远海装备+生态养殖+休闲渔业"三产融合[2] - 可门园区形成高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群,远洋渔业基地构建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链[3] 企业经济贡献 - 民营企业占连江经营主体90%以上,贡献超50%税收、60%GDP和80%就业[4] - 2024年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4] 园区服务创新 - 申远新材料产业园采用"园中园"模式,东禾晟实业通过政企共建实现"拎包入驻"[5] - 福州现代物流城实施"三个一"服务模式,已落地2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03亿元,吸引新希望、京东等3家世界500强[7] 两岸合作与开放 - 两岸电商产业园签约68家台湾青年创业企业,70多名台湾青年实现电商贸易收入超千万元[6] - 连江传承"以侨引侨、以侨引台"理念,通过政策降低台湾青年就业成本[6] 招商机制创新 - 建立"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企业沟通机制[7] - 从"一把手"招商升级为全流程跟进,形成招商引资"金名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