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海洋
icon
搜索文档
抢抓机遇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海南日报· 2025-11-15 09:41
行业战略目标 - 行业明确要求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锚定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加快发展深海科技和深海产业,再造一个“海上海南”的战略目标 [1] -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是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政治任务、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必然要求、发挥自由贸易港先手棋作用的战略选择、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 [1] - 行业处在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时期,需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锚定目标不放松,抢抓机遇善作为 [2] 行业发展优势 - 行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作为我国受权管辖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广袤的海域且全国绝大部分深海在海南 [1][2] - 行业区位优势显著,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系的海上交通要道,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 [2] - 行业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全岛封关在即,“零关税、低税率”等系列政策提供支持 [2] -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新载体相继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吸引一大批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海洋旅游业态日渐丰富 [2] 行业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需坚持陆海统筹,在通盘考虑中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3] - 行业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和应用,要以科技创新和应用牵引“双轮”驱动发展深海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3] - 行业需突出优势,构筑发展高地,具体目标为打造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地、海洋国际合作高地 [3] - 行业需守牢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规范治理海水养殖业 [4] 行业保障措施 - 行业发展系统性强、任务艰巨,需坚持“全省一盘棋”,打好政策组合拳 [4] - 行业需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和要素保障,担当实干、拼搏进取 [4]
科技下海,广东练就海洋防灾“硬本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7:4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正通过科技与政策双轮驱动,构建“监测—预警—防护—恢复”全链条海洋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海洋经济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1][2][3] 海洋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系统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融合卫星遥感、浮标观测、岸基雷达、无人机巡测等多元手段,实现海况、气象、水温、盐度等要素实时监测 [1] - 初步建成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智能预警系统,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观测模拟台风影响,提供“信息+决策”一体化预警,例如在防御“桦加沙”时通过多渠道发布包含操作指引的预警信息 [1] - 探索构建“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专家+保险机构”五方联动的安全治理模式,并发展“安责险+安全科技支撑”等示范工程,推动防灾减损从应急响应转向常态化管理 [2] 海洋科技与装备创新 - 推广使用重力式网箱、桁架式养殖平台、深水抗风浪养殖装备等智能化设施,例如“恒燚1号”养殖平台有效减小水动力载荷和风阻力,增强防浪抗风能力,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适应”的转变 [2] - 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下,如“六大产业专项资金”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推动“海威1号”等平台实现抗风浪与智能运维升级,促进海洋牧场从“单点示范”迈向“全域推广” [3] - 建议研发融入智能调控、能源自给理念的多功能“海上综合体”,如集养殖、旅游、科研于一体的浮动平台以及“渔业+光伏”的漂浮式光伏电站等复合利用模式 [4] 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 推动海洋牧场接入“智慧海洋”平台,实现设备状态、养殖环境、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融合,为协同决策提供支撑 [2] - 建议构建数字孪生海洋,通过仿真模拟预测灾害对海上设施和海岸带的影响,并可在典型海域试点建立“海洋牧场数字孪生平台”用于防灾演练和损失评估 [4] - 需提升能源通信设施保障能力,建设融合光纤、卫星通信、智能物联网和水声通信的岸海一体通信网络,以实现高质量、全覆盖通信支持 [3] 政策与风险保障机制 - 通过设立海洋科技防灾专项基金,对采购智能监测设备、改造抗风浪设施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科技投入 [5] - 推动“保险+科技”深度融合,开发基于大数据模型的指数保险产品,当风速、波高等指标达到设定阈值时自动触发理赔,简化流程并提高效率 [5] - 建立海洋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企业、保险、科研机构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格局 [5]
海上新广东 · 新气象图集
南方农村报· 2025-08-29 20:32
广东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 广东海岸线长达4100多公里 形成港口运输、旅游观光、科技应用等多维度海洋经济生态 [2] - 2024年沿海城市接待游客7.3亿人次 旅游收入近万亿元 海岛旅游成为新增长极 [18][19] 港口物流与渔业活动 - 东莞港呈现巨轮穿梭与集装箱高效运转景象 [2][14] - 开渔节期间湛江海域千帆竞发 茂名博贺渔港祭海大典吸引数千游客参与 [9][13][28] 海岛旅游特色化发展 - 实施"一岛一品"策略 阳江海陵岛结合十里银滩与"南海一号"历史遗址 [15][16][19] - 湛江特呈岛红树林生态研学 珠海万山群岛民宿接待大量游客 [16][20][17] 低空经济科技应用 - 载人无人机航线贯通珠海水域与周边海岛 提供俯瞰观光体验 [21][22][25] - 无人机物流网络实现医疗急配与生鲜速达 桂山岛建成全国首个无人机海岛运营基地 [22][23][25] 海洋文化节庆活动 - 阳江海陵岛开渔仪式吸引大量游客 茂名博贺渔港举办渔家宴与沙滩音乐会 [28][29][34] - 中山横门、湛江遂溪等地推出渔歌会与头鲜拍卖等特色文化活动 [29][30]
铭普光磁:子公司自研全光纤系统落地三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7:41
公司技术突破 - 铭普光磁子公司珠海任驰光电科技在三亚海域成功布放全光纤三分量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1] - 该突破标志着公司深海地震监测技术进入高精度、宽频域、长周期新阶段 [1] - 系统布放成功为上市公司布局智慧海洋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1] 业务领域拓展 - 公司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创新正式涉足深海地震监测领域 [1] - 此次技术突破显示公司正积极拓展智慧海洋市场业务 [1] - 子公司珠海任驰专注于光纤传感技术研发与应用 [1]
海南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7 09:16
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 海南省将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并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1] -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 以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为产业化突破口 [1] -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实现再造"海上海南"目标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1] -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 [1] - 推进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积极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 谋划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1] - 发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 [1] - 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与高附加值油服产品本地生产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1]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目标2027年超过60亿元 [1] 优势产业提升行动 - 加力提升临港产业能级 支持洋浦港建设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2] - 推动洋浦港成为面向RCEP国家及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外贸网络的重要节点 [2] - 加快琼州海峡通航能力扩能升级 升级琼州海峡老旧船舶 [2] - 加快洋浦"临港产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协同发展 [2] - 支持洋浦开展大宗商品"国际集采+加工增值+国内配送"业务 [2] - 研究推进八所港开通对越滚装航线 加快八所港高排港区建设 [2] - 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目标2027年达到800亿元 [2] - 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目标2027年达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85条 [2] 产业体系发展规划 - 行动方案初步绘就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2] - 海南省海洋厅将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全力支撑深海产业发展 [2] - 为再造"海上海南"目标注入蓝色动能 [2]
这里,要打造千亿级石化新材料产业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7:13
海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 到2027年全省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1] - 提质升级石化新材料产业 释放原油进口"三定"政策红利 形成"油头-化身-新材料尾"完整产业链 [1] - 壮大烯烃产业链 谋划外购石脑油、丙烷等原料 差异化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 [1] - 稳步发展芳烃产业链 向下游延伸特种聚酯和可降解材料 [1] - 适度发展特种油品 推动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综合利用 [1] 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 研发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 [1] - 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1] - 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 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等本地生产 [1] -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 主导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海南加快培育三大未来产业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23:58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点培育种业 深海 航天三大未来产业 并推动热带农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GDP占比提升至70% 培育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2][3] 种业产业发展 - 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打造以生物技术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算为重点的科研设施平台 [1] - 积极引进国家级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教学机构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打造一批种业优势企业 [1] 深海产业发展 -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 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2] - 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谋划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2] - 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2] 航天产业发展 - 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 建设航天重大科创基地 壮大火箭链 卫星链 数据链 [2] - 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核心能力提升 加快发射场二期和配套设施建设 [2] - 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 开工卫星部组件制造中心 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项目 引进商业航天企业布局总装总测能力 [2]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 推进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 凤梨 文昌鸡 东星斑 冬季瓜菜 咖啡 胡椒 橡胶 沉香等特色产业链 [2] - 引进 培育 推广新奇特优品种 依托海南鲜品平台培育农产品品牌 [2] 产业体系目标 - 2024年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省GDP比重达67% [3] - 目标到2027年将四大主导产业GDP占比提升至70%左右 [3] - 重点支持海上风电 节能环保 低空经济 现代物流 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现代渔业 医疗康养 检验检测 热带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培育产业集群 [3] - 到2027年累计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海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1:23
海南省海洋产业政策规划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推进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核心 海洋经济被提升至战略高度 [1][2] - 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1] - 海洋经济内涵进一步丰富 与新质生产力深度结合 [2] 海上发电产业前景 - 海上风光发电向深远海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漂浮式风电和光伏技术大有可为 [1] 海洋养殖产业链机遇 - 深远海养殖存在长足发展空间 上游饲料企业市场将随产业扩容而扩大 [1] - 头部饲料企业可通过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种苗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1] 海洋旅游产业机遇 - 政策支持与需求回暖双重驱动 海洋旅游特色企业有望受益 [1] 海洋通信基础设施 - 海洋通信是海洋经济基础设施 构成6G"海陆空天一体化"网络重要环节 [2] - 主要包括海上无线通信、海洋卫星通信和岸基移动通信三种方式 [2]
海南: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格隆汇· 2025-08-04 09:53
海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方案 -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深海产业发展目标 - 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国家重大战略紧迫性需求为牵引 以打造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为产业化突破口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实现再造一个"海上海南"目标[1] - 到2027年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1] 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1] - 积极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1] 海洋新能源产业布局 - 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 谋划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1]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 - 发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1] - 推动钻井仪 水下采油树与高附加值油服产品本地生产[1]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1]
海南: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快讯· 2025-08-04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 [1] 深海产业发展目标 - 计划到2027年,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 [1] 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 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打造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为产业化突破口,目标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实现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1] -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1] - 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1] - 积极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1] - 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谋划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1] - 发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 [1] - 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与高附加值油服产品本地生产 [1] -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