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运营

搜索文档
实现“山岳+海洋”资源互补 祥源控股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
证券日报· 2025-06-03 21:14
祥源控股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 - 祥源控股以22 95亿港元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 若交易成功将成为其控股股东 [4] - 此次投资将实现"山岳+海洋"资源互补 构建覆盖自然风光 主题娱乐 休闲度假 文化体验的全域旅游生态 [2] - 祥源控股业务布局将新增辽宁 河南 重庆三个省市 完成对国内十七个省市的产业布局 [3] 祥源控股文旅业务布局 - 公司自2008年涉足文旅产业 已在全国14个省市布局40余个文旅项目 覆盖6处世界遗产 10处5A级景区 16处4A级景区 [1] - 旗下上市公司祥源文旅整合了张家界百龙天梯 黄龙洞 凤凰古城 齐云山等优质山岳型景区资源 [1] - 祥源文旅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 12亿元 同比增长55 22% 归母净利润3119 48万元 同比增长158 67% [1] 海昌海洋公园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首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 拥有2个5A级景区 4个4A级景区 累计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2] - 持续引进奥特曼 航海王等国际IP 推进轻资产OAAS模式 拓展主题公园 海洋馆 冰雪体验等项目 [2] - 已形成"主题公园运营" "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 "IP运营"三大业务生态 [2] 战略协同效应 - 祥源控股可依托海昌的轻资产管理经验降低资本开支 提升运营效率 [3] - 海昌可借助祥源的资源整合能力加速战略布局 [3] - 双方在资源 IP 运营上的协同有望在存量竞争时代开辟新增长极 [3] - 祥源稳健运营与海昌创新IP结合将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3] 国际化战略 - 依托双方既有海外项目和IP全球化布局 将加速祥源控股国际化战略 [3] - 为推进"国内50+国际50"旅游目的地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 [3]
海昌海洋公园“卖身”祥源,23亿救命钱能撑多久?
金融界· 2025-06-03 20:13
公司股权变动 - 海昌海洋公园控股股东曲乃杰家族让出控股权,引入祥源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22.95亿港元资金[1] - 祥源控股通过增发51亿股获得38.6%股权成为新控股股东,曲乃杰家族持股比例从47.29%降至29.04%[2] - 每股认购价0.45港元较公告当日市价折让46.43%,但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溢价99.95%[2] 资本市场反应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3.1%,抹去近半个月涨幅[1] - 市场负面反应源于折价入股暗示估值虚高,以及增发导致中小股东权益摊薄[2] - 祥源文旅股价同日上涨近3%,逼近2017年9月以来新高[3] 交易战略意义 - 祥源控股借此扩大文旅版图,旗下拥有40余个文旅项目和两家A股上市公司[3] - 海昌拥有30余城项目布局、14万只海洋生物保有量及9家4A/5A景区资源[3] - 双方计划开展"海洋+山岳"联动合作,拓展山海联动新业态[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29亿元人民币,仅2021年实现盈利[4] - 2024年行政费用同比激增53.1%至7.19亿元,财务成本达3.46亿元[4] - 流动负债净额29.53亿元,4.97亿元借款逾期未还,资产负债率82.44%创2013年来新高[5] 资金用途与扩张历史 - 募集资金将用于日常运营、核心业务发展及偿还债务[5] - 2020年以13.3亿元竞得三亚不夜城项目,2021年投资42亿元建设郑州海昌度假区[4] - 激进扩张导致资金链紧张,新冠疫情影响加剧经营压力[4] 行业整合前景 - 市场对"海洋+山岳"协同效应持观望态度,担忧业态差异带来的整合难度[6] - 海昌需解决债务问题和轻资产转型才能实现扭亏为盈[6] - 祥源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海昌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6]
文旅并购“大动作”!祥源控股集团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海昌海洋公园,“山海”IP盛宴夏日启航
华夏时报· 2025-06-03 14:01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海昌海洋公园拟以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控股集团发行51亿股新股,总金额22.95亿港元,占现有股本62.85%,交易完成后祥源持股38.6%成为控股股东 [2] - 此次定价较公告前收盘价0.84港元折让46.43% [2] - 交易目的为补充营运资金、降低财务费用,支持项目升级转型及提升运营效率 [2][4] 海昌海洋公园业务现状 - 公司为国内首家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布局上海、郑州、三亚等城市,拥有2个5A级、4个4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3] - 2024年收入18.18亿元(同比+0.1%),归母净亏损7.40亿元(同比扩大275%),面临经营性亏损及流动性压力 [4] - 业务生态包括主题公园运营、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IP运营三大板块,已引入奥特曼、航海王等国际IP [3][4] 祥源控股集团战略布局 - 祥源控股在全国14个省市布局40余个文旅项目,覆盖6处世界遗产、10处5A级景区,形成"大湘西""大黄山"等旅游目的地集群 [5] - 旗下祥源文旅2025年Q1营收2.12亿元(同比+55.22%),净利润3119.48万元(同比+158.67%),整合了张家界百龙天梯、凤凰古城等山岳型景区资源 [5] - 正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在丹霞山、齐云山试点低空观光 [6] 协同效应与产业升级 - 双方将形成"山岳+海洋""IP+科技""重资产+轻运营"复合生态,短期通过客源共享、成本集约提振业绩,中长期构建全域旅游生态 [2][5][6] - IP整合潜力显著:祥源拥有绿豆蛙、大熊猫等IP,海昌具备海洋生物IP及奥特曼主题酒店运营经验,可联合开发"IP+"沉浸式体验项目 [9] - 交易将新增辽宁、河南、重庆三省布局,覆盖国内17个省市,强化一线城市及海滨城市资源互补 [6] 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文旅行业并购呈现政策驱动、消费升级、科技赋能特征,区域整合与跨界融合加速 [7]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22.95亿港元投资可能使用并购贷工具 [8] -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优化资产布局,中小文旅企业需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应对洗牌 [8] 未来发展规划 - 海昌将聚焦主题公园核心业务,强化OAAS轻资产模式及IP运营,构筑国际化综合文旅集团 [4] - 祥源计划整合旅游目的地集群、海洋主题公园、低空旅游三大业务,打造"海陆空"立体化旅游网格 [6]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拟于2027年上半年试运营,为北京市2000年后首个新建大型海洋主题场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