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呈现哪些“新亮点”?多部门“攥指成拳”筑牢交通“安全网”
央视网· 2025-10-05 12:45
假期出行总量与结构 - 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预计超6200万辆,同比增长2.4% [1]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占出行总量八成左右 [9] - 假期出行呈现总量大、热点多、拥堵缓行路段多点分布的特点 [9] 交通出行方式趋势 - 新能源汽车约占高速公路日均总流量的20%,较2024年国庆增长约30% [9] - 航旅纵横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5% [4] - 租车订单增幅显著,热门城市包括新疆伊犁、青海海东等 [11] 旅客群体特征 - 出行人群呈现“银发族”和“学生族”两头大的特点 [1] - 18至30岁年轻旅客群体成为假期出行亮点 [4] - 亲子游需求激增,带动带宝宝座椅的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7倍 [4] 旅游目的地与景点热度 - 省际交界游持续走红,赣州、贺州、昭通等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最低70%,最高接近一倍 [8] - 红色旅游景点人气爆棚,北京升旗仪式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2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搜索量增长8倍 [6] - 湖北十堰武当山风景区门票预订同比增长16% [13] 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武当山景区共设38个停车场、12000多个停车位以满足需求 [13] - 景区周边已加密布局充电桩以应对新能源车充电补能高需求 [15] - 交警部门在热门景区周边加强交通疏导,引导车辆远端停放 [17]
@新能源车主 长距离出行,这份停车充电攻略请收好
央视新闻· 2025-10-05 11:53
假期出行总体特征 - 出行总量大、热点多、拥堵缓行路段多点分布,高速公路主要通道、城市周边及通往热门景区公路的局部路段流量激增 [1] - 自驾是主要出行方式,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1] - 长距离出行导致新能源车充电补能需求高,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压力较大 [1] 新能源汽车出行数据 - 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约占日均总流量的20%,较2024年国庆增长约30% [1] - 新能源车仪表盘电量不足警告灯亮起时续航通常低于30%,需立即停靠充电 [6] - 景区周边已加密布局充电桩以尽力满足新能源车充电需求 [6] 自驾游目的地与租车趋势 - 自驾游为热门选择,订单增幅显著,规避拥堵且相对人少的目的地更受欢迎 [3] - 租车订单增幅最高的前十名城市包括新疆伊犁、青海海东、贵州安顺等,多人组团自驾占比高 [3] 热门景区交通与客流情况 - 湖北十堰武当山风景区车流人流明显增加,门票预订同比增长16% [5] - 景区共设38个停车场,提供12000多个停车位以满足游客需求 [5] - 热门景区周边停车泊位容易趋于饱和,建议驾车前往时尽量将车辆远端停放 [8] 交通管理与安全提示 - 当地交警在高速公路互通口至景区门口等旅游道路疏导车辆,引导停放以保证道路畅通 [5] - 出行前应提前查询路况、规划路线,尽量错峰避开高峰时段和夜间行车 [8][9] - 驾车时需保持平和心态,拒绝疲劳驾驶,切勿随意争道抢行 [8][9] - 出行前应提前检查车辆状态,关注天气情况和交通安全提示 [9]
让假期出行“电力”更足
辽宁日报· 2025-10-04 10:02
新能源汽车出行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前两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达1328.7万辆次和1236.7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 [1] - 新能源汽车自驾成为假期出行主力之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大幅上涨 [1] 充电基础设施保障措施 - 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219台移动充电设备,并对50对服务区的173根充电桩进行补全加密,充电桩总量及移动设备储备较平日提升40%以上 [2] - 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并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执行"123运维模式"以保障设备可用性 [2] - 湖南省已开放运营服务区187.5对,配备1308台充电桩、2379个充电车位、41座换电站和32台移动应急充电设备,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3] - 甘肃省在敦煌至阿克塞县当金山口高速公路多处服务区投运新充电设备,阿克塞服务区双侧充电站配备8桩16枪快充桩,可同时为32台车辆充电 [3] 充电服务优化与引导策略 -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优化充电时长、增设移动充电设备等措施 [1] - 湖北省通过构建"固定设施加密+移动设备补充"体系,可从容应对约60%的充电量增长 [2] - 相关部门通过情报板、LED屏、广播等实时发布充电站状态,高峰时段引导车辆至附近收费站充电区或空闲服务区 [2] - 驾驶员可通过"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查看邻近服务区充电桩实时状态,根据剩余电量规划充电 [3]
多组数据彰显“流动中国”蓬勃活力 假期交通出行平稳有序
央视网· 2025-10-04 09:41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10月3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3亿零13万人次,同比增长5.9%,呈现跨区域流动与潮汐集聚趋势 [1] 铁路运输 - 10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同比增长3.7% [1] - 铁路部门在热门方向和区间增加运力投放,并采取针对性便民举措,如国铁武汉局汉口站设置“空铁联运”服务点和自助值机设备 [1] - 国铁南昌局上饶站增开前往三清山、葛仙山、望仙谷等热门景点的旅游直达车,并与汽运部门共享客流信息以做好大客流应急预案 [1][3] 公路运输 - 10月3日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亿人次,全国高速公路预计车流量达6170万辆次,以中短途旅游为主,其中近两成为新能源车 [5] - 交通运输部提前研判梳理136个预计充电特别繁忙的服务区,供电部门加强充电设施检查与维护,确保异常实现“分钟级”响应处置 [5] 民航运输 - 10月3日全国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37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3% [7] - 10月3日预计保障航班18946班,比2024年同期增长8.69%,机场动态增开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以应对客流高峰 [7] 水路运输 - 10月3日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9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8.47% [8]
假日经济|“十一”假期自驾出行人次近19亿,多地多措保障加油充电需求
第一财经· 2025-09-30 21:08
假期出行总体规模与结构 - 今年“十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 [1]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约八成 [1] - 高速公路车流量高峰时段可能突破日均7000万辆 [1] 自驾出行市场特征 - 长假租车自驾需求旺盛,3天以上的中长租预订单占比达58%,超60%预订单覆盖9月30日至10月2日 [1] - “大交通+落地租”成为主流出游模式,北京、成都、广州、深圳、乌鲁木齐租车需求最高 [1] - 假期前国内成品油价维持较低水平,全国大多数地区92号汽油零售价在7.2元-7.3元/升,降低了车主用油成本 [1] 出行高峰时间分布 - 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假期首末两端,第一个高峰在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超3.4亿人次 [3] -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中秋节后,即10月7日、8日 [3] 新能源汽车出行趋势 - 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约125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近20%,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0% [3] - 受此影响,全国超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3] 充电需求高峰时段 - 外出充电高峰集中在9月30日和10月1日,9月30日高峰出现在22时至24时,10月1日高峰出现在10时至19时 [3] - 返程充电需求高峰在10月6日、7日,每天从10时持续至21时 [3] 充电服务保障措施 - 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国最繁忙充电服务区实行“一区一策”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4] - 国家电网在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间探索开展高速充电至80%-90%赠送优惠券的方式,引导用户避免长时涓流充电,压降单车平均充电时长 [4] - 通过技术和经济手段引导车主到高速出入口附近城市充电站充电,缓解高速服务区压力 [4]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行业正持续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计划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 [5] - 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将超过10万台 [5]
国庆中秋双节迎来出行“热” 多部门部署出行保障工作护航“平安路”
央视网· 2025-09-30 09:57
出行需求与市场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超长假期激发强劲文旅活力,出行热潮提前启动,热门目的地火车票迅速售罄,民宿及机票预订量大幅增长[1] - 出游高峰较去年更早启动,截至9月28日北京、成都、重庆等多地交通及住宿客流已明显增加,铁路假期运输自9月29日启动共计12天[2] - 国内旅游呈现下沉态势,二三线小城市旅游火爆,中小机场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达18%[10] - 特定旅游主题搜索量显著上升,平台上“赏秋”、“红叶”、“海边”、“草原”、“晒秋”的搜索量环比8月上涨两倍[12]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保障 - 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预计超6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日均约1250万辆,占比近20%,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16] - 出行高峰将出现在假期首末两端,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超3.4亿人次,7日、8日将出现第二个高峰[18] - 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实现双向通车,成为中国首条长距离双向十车道高速公路,改善东北地区进京入关交通条件[20] - 广东预计高峰日车流或超1000万车次,将通过开足车道、互借车道、潮汐车道等方式提升通行效率,部分服务区提供充电等服务[22] - 郑州公交、地铁强化与铁路协同联动,加密接驳频次,并开通6条假期旅游专线一站直达景区[26] 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 铁路部门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美食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列车,如“熊猫专列”、“新东方快车”,打造文化特色车厢和线路[4] - 跨境旅客列车(广深港高铁、中老、中蒙、中俄、中越)开行便利跨境旅游购物,并优化开行时刻压缩运行时间,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6] - 福建泉州、福州、厦门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武夷山、鼓浪屿、闽越水镇、三坊七巷等景区游客关注度高、预订量大[8] - 赏秋热门目的地包括四川阿坝九寨沟、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吉林安图县、广西阳朔等地[14] 新能源出行配套设施 - 山东齐河在重点景区试点“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供电模式,山东鱼台高速服务区新建480千瓦充电设备,充电服务能力提升300%[24] - 国家电网在北京新投运5座电动汽车超充站,最快10分钟即可完成充电,每座站能同时为8辆车充电,日均满足约2000辆车需求[27] - 5座超充站中3座位于高速服务区,另外两座分别位于通州环球影城度假区附近和密云区公路沿线,覆盖文旅景区和交通枢纽[29]
端午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总流量预计约4070万辆
人民日报· 2025-05-29 14:53
交通流量预测 - 端午节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总流量预计约4070万辆,同比增长约3% [1] - 客车流量峰值预计出现在假期第一天(5月31日),约38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83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约21%,较去年同期(日均570万辆,占比14.4%)明显增长 [1] 出行特征分析 - 假期出行呈潮汐性特征,第一日上午10-12时为出城高峰时段,最后一日下午16-18时为回城易拥堵时段 [1] - 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占客车比例超过98%,多为近郊和周边省市中短途行程 [1] - 沿海城市、亲水景区和山林景区旅游热度增长,人口密集城市和旅游城市进出城高速公路易出现缓行拥堵 [1] 交通保障措施 - 做好汛期安全风险防控,强化公路巡查和力量预置 [2] - 落实"一段一策"疏堵保障措施,加强部门协同联动 [2] - 做好轻微事故快速处置,加密临时车辆救援点和清障力量配置 [2] 充电服务保障 - 增加充电停车位和移动充电枪,提升充电能力 [2] - 多渠道发布充电基础设施实时状态信息 [2] - 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引导,设置充电车辆专用通道 [2] 新能源车主建议 - 提前做好路径规划和补能计划,尽量错峰出行和充电 [3] -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充电设施使用状况,合理选择充电时间和地点 [3] - 遇到充电排队可询问工作人员临近充电设施情况或对向服务区充电条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