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元金融

搜索文档
电投产融跌2.14%,成交额2.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511.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14%至6.85元/股 成交额2.93亿元 换手率0.79% 总市值368.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511.5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923.41万元(卖出4144.54万元/买入1221.13万元) 大单净卖出2588.19万元(卖出8407.76万元/买入5819.57万元) [1] - 年内股价上涨11.18% 近5日涨1.33% 近20日跌2.14% 近60日涨1.02% [2] 龙虎榜与交易活跃度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5月13日净买入1.45亿元 买入总额2.22亿元(占比15.93%) 卖出总额7746.51万元(占比5.55%)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及热电联产(风电28.93% 煤电21.64% 热力21.15%) 金融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76% 保险经纪2.27% 利息收入1.12%) 太阳能发电6.9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其他多元金融 概念板块包括REITs概念 核电 雄安新区 央企改革 京津冀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4.30万 较上期减少10.08% 人均流通股37652股 较上期增加11.21%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403.97万股(增持319.71万股)位列第六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173.56万股(减持741.50万股)位列第七大股东 [4]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65亿元(同比减少3.76%) 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减少13.41%)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8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57亿元 [4]
百融云-W(06608):1H25利润快速增长,AI商业化加速
华泰证券· 2025-08-29 16: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2港币(前值:13.1港币)[1][5][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6.1亿元 同比增长22% 归母净利润1.9亿元 同比增长36%[1] - 归母净利润好于预期 主因BaaS金融云收入同比增长45%超预期[1] - 上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4.3/7.0亿元 幅度分别为+23%/+8%/+15%[5] 业务板块分析 - MaaS业务收入5.0亿元 同比增长19% 核心客户数量167家(1H24:165家) 核心客户平均收入228万元 同比增长14%[1][2] - MaaS业务毛利率84%(1H24:88%) 核心客户留存率提升至98%(1H24:96%)[2] - BaaS金融云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45% 形成完整AI产品矩阵包括CybotStar企业级智能体平台、数智人、VoiceGPT智能语音等[1][3] - BaaS保险云收入2.5亿元 同比下降19% 尽管首年保费和续期保费分别增长5%和15%至20亿和11亿元[1][4] - 保险云新单/续期保单服务费率降至10%/4%(1H24:13%/6%)[4]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 - 大语言模型BR-LLM正式通过大模型备案 AI技术在金融和教育领域实现落地应用[3] - 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拥有近100个分支机构 通过线下代理人团队促成保单[4] - 基于行业洞察和客户积累 通过AI持续商业化落地和泛行业扩张实现收入增长[1] 估值基础 - 基于DCF估值法 权益成本8% 隐含2025E PE 17x[5][12] - 当前股价11.24港币(截至8月28日) 市值52.46亿港币[8] - 2025E预测EPS 0.66元 PE 16.02x PB 1.02x ROE 6.42%[11][18] 增长驱动因素 - 信贷需求修复和生成式AI能力加强推动BaaS金融云资产交易规模增长[3] -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AI赋能预计支撑保险云业务韧性[4] - 持续研发投入和应用转化有望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贡献[1][3]
乐信(LX):(US)2Q25:净利环比+19%,质量向好
华泰证券· 2025-08-08 14: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美元 [1][6][8] 核心业绩表现 - 2Q25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126%/环比+19%),符合全年利润显著增长指引 [1] - 净利润take rate(NTR)提升至1.92%(1Q25:1.59%),主要受轻资本业务和电商收入驱动 [1][4] - 电商GMV达20亿元(环比+80.2%),其中97%消费者使用分期服务 [3][4] 业务质量与风控 - 首日逾期率环比下降2%,新增贷款FPD7环比降5%,Vintage曲线斜率走低 [2] - 信用成本环比提升13.6%至贷款余额的3.90%(1Q25:3.37%),拨备覆盖率小幅增至270% [2] - 风控体系升级效果显现,但距离行业头部平台仍有差距 [2] 业务规模与结构 - 新放款量环比微增2.5%至52.9亿元(同比+3.5%),ICP模式贷款占比降至15%(1Q25:24%) [1][3] - 监管趋严影响ICP业务,但电商业务贡献部分对冲 [3] 盈利驱动因素 - 收入端take rate环比增126bps至11.64%,轻资本收入环比+32.9%至8.3亿元 [4] - 电商毛利环比+71%至9700万元,但资金成本环比升27bps至4.2%,获客成本增至810元 [4] 监管与行业影响 - 《助贷新规》10月落地,贷款定价规则或改变行业模式,细则待明确 [5] - 公司或通过多元化生态对冲政策扰动,风控能力提升为核心逻辑 [1][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21.8/32.1/36.0亿元(27年+0.2%) [6] - 给予1.15x 25E PB(行业平均1.07x),基于75.93元25E BV/ADS [6][13] - 25E ROE预计修复至18.78%,股息率8.27% [12][13] 可比公司分析 - 可比消费贷平台平均25E PB 1.07x,乐信因业务生态独特性获溢价 [13] - 25E PE 3.84x低于奇富科技(4.4x)和信也科技(5.3x) [13]
乐信1Q25:利润环比+19%,风险再压降
华泰证券· 2025-05-23 1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美元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1季度业绩持续兑现业务逻辑,底层风控升级推动信用成本降低并带动利润提升,预计2025年盈利明显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1Q25归母净利润4.3亿人民币,同比/环比+113%/+19%,净利润take rate提升至1.59%,年化净利润take rate改善主要由信用成本降低219bps至3.4%驱动 [1] - 1Q25前瞻风险指标改善,存量贷款首日逾期率环比降11%,新增贷款FPD7环比降5%,拨备覆盖率提升到268%,轻资本业务放款量占比提升至28% [2] - 1Q25新增放款量516亿人民币,同比/环比-11%/-0.8%,放款量环比大致持平,受节假日因素和业务重心影响 [3] 盈利预测 - 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21.8/32.1/35.9亿,调整幅度+0.5%/+1.5%/+1.7% [4] 估值分析 - 可比消费贷平台平均25E PB 1.25x,考虑公司基本面,降低估值折价,维持1.15x 25E PB,基于75.07元25E BV/ADS,维持目标价12美元 [4][9] 财务数据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13,057|14,204|13,674|15,140|16,53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066|1,100|2,181|3,208|3,59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6.34|6.49|12.86|18.91|21.17| |PE(倍)|2.06|6.52|4.85|3.30|2.95| |PB(倍)|0.22|0.65|0.83|0.70|0.59| |ROE(%)|11.61|10.76|18.92|23.71|22.33| |股息率(%)|9.89|3.14|6.33|9.30|10.42| [4]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总市值(十亿美元)|PE(x)(2024/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增速(%) (2024/2025E/2026E)|PB(x)(2024/2025E/2026E)|ROE(%) (2024/2025E/2026E)| |----|----|----|----|----|----|----| |陆金所控股|LU US|2.4|na/12.9/6.7|na/na/91.3|0.23/0.22/0.21|(3.9)/1.7/3.2| |奇富科技|QFIN US|6.6|6.8/5.7/4.6|46.2/13.8/8.2|1.64/1.61/1.28|27.2/30.5/31.4| |信也科技|FINV US|2.2|5.5/5.1/4.2|1.8/34.9/21.6|0.83/0.89/0.75|16.5/19.3/19.8| |可比公司均值| - | - |6.1/7.9/5.2|24.0/24.4/40.4|0.90/0.90/0.75|13.2/17.2/18.1| |可比消费贷平台均值| - | - |6.1/5.4/4.4|24.0/24.4/14.9|1.24/1.25/1.02|21.8/24.9/25.6| |乐信|LX US|1.5|6.5/4.9/3.3|3.2/98.2/47.1|0.65/0.83/0.70|10.8/18.9/23.7| [10]
信也科技1Q25:利润环比+9.7%,质量略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5-22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美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也科技1Q25业绩良好,归母净利润7.5亿人民币,同比/环比+41.4%/+9.7%,好于Bloomberg预期 公司维持谨慎经营,质量改善,轻资本占比提升有望促进利润增长,海外业务未来或贡献更多业绩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业绩表现 - 归母净利润7.5亿人民币,同比/环比+41.4%/+9.7%,好于Bloomberg预期的6亿元 [1] - 新增放款量521亿人民币,同比/环比+7.9%/-8.4%;国内放款491亿人民币,同比/环比+6.5%/-9.1%;海外业务新增放款量30亿人民币,同比/环比+36.4%/+3.4%,海外业务收入7.1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20.4% [2] 业务结构变化 - 轻资本业务的余额占比提升至43.0%(4Q24:37.2%),放款量占比为35.3%(4Q24:35.0%),未来有望短期内促进公司利润增长 [2] 贷款质量情况 - 贷款质量略有改善,首日逾期率降至4.6%(4Q24:4.70%),30天回款率稳于89%,C - M2比例0.51%(4Q24:0.52%),90天以上逾期率降至2.04%(4Q24:2.13%)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6/27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至32.2/39.1/40.2亿(调整幅度:+8%/0%/0%),维持目标价12美元,基于DCF估值法(权益成本:14.50%)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12,547|13,066|14,825|16,646|17,800| |+/-%|12.69%|4.13%|13.46%|12.28%|6.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341|2,383|3,216|3,910|4,025| |+/-%|3.29%|1.81%|34.93%|21.60%|2.93%|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8.34|9.03|12.18|14.81|15.24| |PE(倍)|4.17|5.49|5.14|4.23|4.11| |PB(倍)|0.67|0.83|0.89|0.75|0.64| |ROE(%)|17.92|16.46|19.31|19.76|17.14| |股息率(%)|4.84|4.08|4.99|6.06|6.24|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2美元,截至5月19日收盘价8.81美元,市值2,229百万美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7.97百万美元,52周价格范围4.47 - 10.71美元,BVPS8.23美元 [8] 估值方法 - 使用三阶段DCF估值法对信也科技进行估值,假设2025 - 2027年派息率约为25%(2024:22%),得出每ADS目标价为12美元 [12]
奇富科技(QFIN):1Q25:利润合预期,质量小幅波动
华泰证券· 2025-05-21 15: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奇富科技美股和港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富科技1Q25业绩中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变化,利润符合预期,风险指标略有上升但仍健康,放款量环比略降但需求或回暖,基于高质量盈利和高股东回报给予“买入”评级 [1] - 公司经营大致符合预期,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美/港股目标价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1Q25收入46.9亿元,环比+4.7%、同比+12.9%,归母净利润18.0亿元,环比-6.1%、同比+54.6%,符合预期且处指引区间中枢 [1] 放款情况 - 1Q25新增放款量889亿,环比-1.1%、同比+15.8%,贷款余额1403亿,环比+2.4%、同比+5.5%,受假期影响放款量仍大致持平或反映需求回暖 [2] - 单位获客成本提升至384元,或因API渠道占比提升,该渠道从LTV角度有优势有望提升获客效率 [2] - 1Q25轻资本放款量438亿,占比环比降至49%,可能扰动短期盈利和净利润take rate [2] 风险指标 - 1Q25 C - M2比例略升至0.60%,首日逾期率升至5.0%,30天回款率环比持平于88.1%,风险指标提升或与放松风控和API渠道占比增多有关 [3] - 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至666%,反映较好盈利质量,资金成本环比降低30bps,未来或仍有降低空间 [3] 盈利预测 - 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1/77/82亿元,调整幅度为+0.5/+0.5/+0.2% [4] 估值方法 - 目标价基于PE估值法和DCF估值法得出目标价的均值,美股/港股目标价为55.6美元/220.9港币 [11] - PE估值法基于2025年盈利预测和6.5倍2025年预期PE,给予美股/港股每ADS/每股目标价为48.2美元/186.3港币 [11] - DCF估值法采用三阶段,假设不同阶段归母净利润、ROE、资本增速等情况,得出美股/港股每ADS/每股目标价为63.0美元/255.5港币 [12]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16290|17166|18730|19972|21568| |+/-%|(1.59)|5.38|9.11|6.63|7.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285|6264|7130|7712|8162| |+/-%|6.49|46.18|13.81|8.17|5.84|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26.08|41.28|53.83|66.29|72.65| |PE(倍)|4.31|6.79|5.90|4.80|4.40| |PB(倍)|0.84|1.64|1.67|1.34|1.07| |ROE(%)|21.00|27.20|30.50|31.60|27.60| |股息率(%)|6.90|3.40|3.30|4.20|4.60| [6]
奇富科技-S:利润合预期,质量小幅波动-20250521
华泰证券· 2025-05-21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奇富科技美股和港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富科技1Q25业绩中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变化,利润符合预期,风险指标略有上升但仍健康,放款量环比略降但需求或回暖,基于高质量盈利和高股东回报给予“买入”评级 [1] - 公司经营大致符合预期,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美/港股目标价,目标价基于PE和DCF法均值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1Q25收入46.9亿元,环比+4.7%、同比+12.9%,归母净利润18.0亿元,环比-6.1%、同比+54.6%,符合预期且处指引区间中枢 [1] - 1Q25新增放款量889亿,环比-1.1%、同比+15.8%,贷款余额1403亿,环比+2.4%、同比+5.5% [2] 风险指标 - 1Q25 C - M2比例升至0.60%,首日逾期率升至5.0%,30天回款率持平于88.1%,风险指标提升或与风控策略和API渠道占比有关,但仍健康 [3] - 拨备覆盖率升至666%,反映盈利质量较好,资金成本环比降低30bps,未来或仍有降低空间 [3] 盈利预测 - 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1/77/82亿元,调整幅度为+0.5/+0.5/+0.2% [4] 估值方法 - 目标价基于PE和DCF法均值,PE估值法给予美股/港股每ADS/每股目标价48.2美元/186.3港币,基于2025年盈利预测和6.5倍预期PE [11] - DCF估值法采用三阶段,得出美股/港股每ADS/每股目标价63.0美元/255.5港币 [12]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16290|17166|18730|19972|215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285|6264|7130|7712|816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26.08|41.28|53.83|66.29|72.65| |PE(倍)|4.31|6.79|5.90|4.80|4.40| |PB(倍)|0.84|1.64|1.67|1.34|1.07| |ROE(%)|21.00|27.20|30.50|31.60|27.60| |股息率(%)|6.90|3.40|3.30|4.20|4.60| [6] 基本数据 |(美元/港币)|QFIN US|3660 HK| |----|----|----| |目标价|55.60|220.90| |收盘价(截至5月20日)|43.95|178.10| |市值(百万)|6167|52814|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百万)|68.57|0.47| |52周价格范围|17.43 - 48.05|70.10 - 204.00| |BVPS|23.34|77.77| [8]
奇富科技-s(03660):利润合预期,质量小幅波动
华泰证券· 2025-05-21 1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奇富科技美股和港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富科技1Q25业绩中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变化,利润符合预期,风险指标略有上升但仍健康,放款量环比略降但需求或回暖,基于高质量盈利和高股东回报给予“买入”评级 [1] - 公司经营大致符合预期,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美/港股目标价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1Q25收入46.9亿元,环比+4.7%、同比+12.9%,归母净利润18.0亿元,环比-6.1%、同比+54.6%,符合预期且处指引区间中枢 [1] 放款情况 - 1Q25新增放款量889亿,环比-1.1%、同比+15.8%,贷款余额1403亿,环比+2.4%、同比+5.5%,受假期影响放款量仍大致持平或反映需求回暖 [2] - 单位获客成本提升至384元,或因API渠道占比提升,但该渠道有望提升获客效率 [2] - 1Q25轻资本放款量438亿,占比环比降至49%,可能扰动短期盈利和净利润take rate [2] 风险指标 - 1Q25 C - M2比例升至0.60%,首日逾期率升至5.0%,30天回款率环比持平于88.1%,风险指标提升或与放松风控和API渠道占比增多有关 [3] -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666%,反映盈利质量较好,资金成本环比降低30bps,未来或仍有降低空间 [3] 盈利预测 - 微调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1/77/82亿元,调整幅度为+0.5/+0.5/+0.2% [4] 估值方法 - 目标价基于PE和DCF法均值,PE估值法给予美股/港股每ADS/每股目标价48.2美元/186.3港币,基于2025年盈利预测和6.5倍预期PE [11] - DCF估值法采用三阶段,得出美股/港股每ADS/每股目标价63.0美元/255.5港币 [12]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16290|17166|18730|19972|21568| |+/-%|(1.59)|5.38|9.11|6.63|7.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4285|6264|7130|7712|8162| |+/-%|6.49|46.18|13.81|8.17|5.84|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26.08|41.28|53.83|66.29|72.65| |PE(倍)|4.31|6.79|5.90|4.80|4.40| |PB(倍)|0.84|1.64|1.67|1.34|1.07| |ROE(%)|21.00|27.20|30.50|31.60|27.60| |股息率(%)|6.90|3.40|3.30|4.20|4.60| [6]
香港交易所:4Q24业绩符合预期,交易持续升温-20250228
华泰证券· 2025-02-28 1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目标价411港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4Q24业绩符合预期,交易持续升温,1Q25以来市场交投热情高涨,美债利率回落有望减少港股流动性压力,IPO储备充足,预计1Q25有望维持较高盈利,看好公司长期竞争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类业务 - 4Q24交易类收入37.4亿港币超预期,因小额交易占比高使有效交收费率高于预期,新交收费结构将减少偏差 [2] - 4Q24港股现货ADT大幅提升至1869亿港币,衍生品和商品ADV分别为165万张和63万手,现货成交额提升是业绩增长主因 [2] - 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收入占比提升至15%,南向总成交额占比提升至20% [2] - 1Q25以来科技行情拉升港股投资热情,截至2月27日,1Q25 ADT为2177亿港币,美债利率回落或减弱对港股流动性压制,预计1Q25公司仍有望维持较高盈利 [2] 上市 - 4Q24 IPO数量环比升至26家,融资金额升至324亿港币,属于较高水平,IPO排队数量达114家,储备充足 [3] - 24年2家公司通过18C上市、3家公司在GEM改革后上市,首个De - SPAC交易落地,港交所发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优化新股定价等措施,港股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吸引力将持续提升 [3] 投资 - HIBOR走低致收益率下降,但主要股指抬升拉高保证金规模,4Q24末投资规模2386亿港币,2024年整体投资收益率2.1%,其中保证金和结算所资金投资收益率降至1.56% [4] - 利率下行背景下,预计未来投资收益率可能逐季度降低,但因半年以上投资久期,短期内仍将维持相对可观收益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因1Q25以来交投活跃度较高,调整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9/133亿港币,给予2027年预测137亿港币,上调基于DCF的目标价至411港币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会计年度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收入及其他收益 (港币百万) | 20,516 | 22,374 | 24,088 | 23,560 | 24,148 | | +/-% | 11.16 | 9.06 | 7.66 | (2.19) | 2.49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港币百万) | 11,862 | 13,050 | 13,929 | 13,348 | 13,706 | | +/-% | 17.70 | 10.02 | 6.73 | (4.17) | 2.68 | | EPS (港币,最新摊薄) | 9.36 | 10.29 | 10.99 | 10.53 | 10.81 | | PE (倍) | 28.63 | 28.65 | 33.22 | 34.67 | 33.76 | | PB (倍) | 6.62 | 6.94 | 8.45 | 8.17 | 7.94 | | ROE (%) | 23.47 | 24.81 | 25.65 | 23.96 | 23.85 | | 股息率 (%) | 3.14 | 3.14 | 2.71 | 2.60 | 2.67 | [7] 估值方法 - 使用三阶段(50年)DCF法,基于对港交所未来利润的预测进行估值 [25] - 阶段一:前三年明确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达139/133/137亿港币 [25] - 阶段二:接下来10年为改善阶段,认为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对全球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吸引力逐渐提升,港交所有望受益,假设此阶段ROE提升,资本投资温和增长 [25] - 阶段三:接下来37年为长期阶段,假设因基数原因,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扩张放缓,港交所的长期ROE将保持稳定 [25] - 将三个阶段现金流以相关资本成本折现至当前,并加入终期估值,结合公司未来90%派息率假设,得出港交所6 - 12个月的目标价,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得出资本成本,假设香港市场长期无风险利率为1%,港交所的资本成本为5.0% [25] 盈利预测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核心业务收入 (港币百万) | 15,445 | 17,346 | 19,675 | 19,756 | 20,789 | | 投资收益净额 (港币百万) | 4,959 | 4,927 | 4,261 | 3,652 | 3,207 | | 其他收入 (港币百万) | 112.00 | 101.00 | 152.00 | 152.00 | 152.00 | | 收入及其他收益 (港币百万) | 20,516 | 22,374 | 24,088 | 23,560 | 24,148 | | 雇员及相关费用 (港币百万) | (3,564) | (3,886) | (3,925) | (3,964) | (4,004) | | 资讯技术支出 (港币百万) | (814.00) | (882.00) | (890.82) | (899.73) | (908.73) | | 其他运营支出 (港币百万) | (1,310) | (1,325) | (1,321) | (1,388) | (1,458) | | EBITDA (港币百万) | 14,828 | 16,281 | 17,951 | 17,308 | 17,777 | | 折旧及摊销 (港币百万) | (1,443) | (1,402) | (1,418) | (1,458) | (1,506) | | 营运利润 (港币百万) | 13,385 | 14,879 | 16,533 | 15,850 | 16,271 | | 融资成本 (港币百万) | (135.00) | (114.00) | (112.00) | (112.00) | (112.00) | | 其他成本 (港币百万)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所占合资公司溢利 (港币百万) | 82.00 | 88.00 | 64.00 | 64.00 | 64.00 | | 税前利润 (港币百万) | 13,332 | 14,853 | 16,485 | 15,802 | 16,223 | | 税项 (港币百万) | (1,351) | (1,698) | (2,473) | (2,370) | (2,434) | | 净利润 (港币百万) | 11,981 | 13,155 | 14,013 | 13,432 | 13,790 | | 少数股东应占净利润 (港币百万) | 119.00 | 105.00 | 84.00 | 84.00 | 84.00 | | 归母净利润 (港币百万) | 11,862 | 13,050 | 13,929 | 13,348 | 13,706 | | 每股股息 (港币) | 8.41 | 9.26 | 9.89 | 9.48 | 9.73 | | EPS (港币) | 9.37 | 10.32 | 10.99 | 10.53 | 10.81 | | EPS (最新摊薄) (港币) | 9.36 | 10.29 | 10.99 | 10.53 | 10.81 | | 每股净资产 (港币) | 40.50 | 42.48 | 43.18 | 44.69 | 45.98 | | PE (倍) | 28.63 | 28.65 | 33.22 | 34.67 | 33.76 | | PB (倍) | 6.62 | 6.94 | 8.45 | 8.17 | 7.94 | | ROE (%) | 23.47 | 24.81 | 25.65 | 23.96 | 23.85 | | ROA (%) | 3.21 | 3.64 | 3.76 | 3.50 | 3.27 | | 股息率 (%) | 3.14 | 3.14 | 2.71 | 2.60 | 2.67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