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用品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博弈 粤企积极应对 改变战术谋生存图发展 调整“帆” 织密“网” 坚固“本”
广州日报· 2025-05-30 03:05
中美关税调整与广东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中美双方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为外贸市场创造"窗口期",广东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1] - 外向型制造业企业通过加快出货、优化签单定价机制、开辟新市场分散风险 [1] 企业应对案例 样本一:佛山鲲宴科技 - 北美市场占比曾超80%,关税调整导致美国客商暂停订单,面临现金流危机 [2] - 通过广交会开拓巴西、德国、英国等新市场,北美业务占比降至不足50% [2][3] - 转型策略包括主动接触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客商,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7] 样本二:深圳科润电子 - 消费电子产品出口美国量从月均3000件降至1000件,降幅67% [4] - 优化供应链与定价机制,结合关税和汇率波动调整模型 [4] - 重新规划物流路线,选择区域优势物流企业提升运输经济性 [5] 样本三:东莞玩乐童话 - 美国市场占出口份额20%,通过京东超市签订5000万元内销订单 [5][6] - 启动100万本布书包销计划,首月采购量超30万件 [6] 行业趋势变化 制造出海布局 - 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如伊之密在墨西哥扩建厂房,贴近北美市场 [8] - 东莞博力威等企业选择墨西哥设厂,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和市场潜力 [9] 品牌出海战略 - 代工企业转向自主品牌建设,如东莞铂力跨境注册自有品牌进驻亚马逊及商超 [10] - 广东眷蜀科技推出自有品牌产品,提升研发设计价值,年订单超10亿元 [10] - 本地化策略包括差异化产品设计(如科润电子针对欧美市场优化相机功能)和海外售后网点建设 [11]
美国客户“抢单”,大湾区工厂“爆单”!
搜狐财经· 2025-05-23 11:00
中美关税调整后的市场反应 - 中美互降关税后,大湾区的工厂应美国客户"加急"催单,生产线全开,加班加点生产[1] - 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此前停摆的1000多个订单(货值四五千万)恢复生产并加速出货[1] - 美国客户因货架缺货而紧急催单,反映出终端市场需求旺盛[1] 供应链优势与产业韧性 - 东莞完善的产业供应链使企业能快速响应订单,配件配送效率达10-30分钟[3][4]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升级优势[6] - 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在十年内复制这种高效供应链模式[4] 海运物流与出口窗口期 - 中美海运再现"一舱难求",广东联宇物流每周400条柜的运力排期爆满,需提前两周订舱[6][7] - 厂商与美国客户均希望抓住关税调整后的窗口期加速出货,推动海运订单量持续上涨[6] 市场多元化与品牌战略 - 广东制造业积极拓展欧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9] -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企业采取国内外多元发展策略[9] - 打造自有文化品牌IP(如基于《山海经》的"食梦貘"潮玩)成为企业长期发展核心,该IP已实现国际产值2000多万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翻数倍[9][10] 文化输出与品牌国际化 - 中华传统文化IP(如食梦貘)获得国际认可,通过网红效应带动海外订单增长[10] - 随着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企业认为中国品牌出海时机已至,强化内功是关键[12]
前凯雷日本高管投资婴儿用品公司贝亲
快讯· 2025-05-13 14:04
投资动态 - Japan Activation Capital(JAC)由前凯雷高管大塚博行领导 买入婴儿用品制造商贝亲股份 持股比例不到5% [1] - JAC将作为少数股东 为贝亲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 [1] 行业背景 - 日本出生率接近全球最低水平 公司押注海外市场对贝亲产品的需求 [1] - 贝亲为总部位于东京的婴儿用品制造商 [1]
从日本股市里的中国概念股股价说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3-12 11:22
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以TDK和Tokyo Electron等10家中国营收占比较高的日企总市值加权平均值为基准(2024年3月底=100),截至3月7日已降至67,显示中国概念股陷入苦战 [1][2] - 相比之下,SUBARU和武田药品工业等美国营收占比较高的10家日企指数仍为91,与日经平均指数持平 [2] - 中国汽车巨头比亚迪2024年新车销量同比增长40%,突破380万辆,首次跃居中国市场份额首位 [2] - 本田、日产、丰田在中国销量分别同比减少30%、10%、7% [2] 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 中国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如电池生产)和技术创新(如"中国制造2025"政策)显著提升效率,2017-2022年中国实际劳动生产率上升30个百分点,远超日本的7个百分点 [3] - 东海碳素因铝电解炉零部件业务竞争计提612亿日元特别损失,2024财年亏损567亿日元 [3] - UBE计划缩减基础化学品业务,预计2024财年计提350亿日元损失 [3] 日本企业的应对策略 - 丰田在上海单独建设雷克萨斯工厂,并推出11万元低价EV车型 [4] - 贝亲通过增加广告费和网红营销,使中国奶瓶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V型复苏 [4] - 贝亲财报公布后股价单日涨幅达15% [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汽车行业成为中日企业竞争代表领域,比亚迪通过EV/PHV车型抢占市场 [2] - 日本企业在硬件质量与安全领域仍存优势,AI等软件发展或带来新机会 [5] - 中国市场从"日本取胜即全球通行"转变为全球主战场之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