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
搜索文档
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 采购商开启“扫货”模式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16:50
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 采购商开启"扫货"模式 图为境外采购商(左)买下一展位的婴儿车。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境外采购商采购婴儿车和玩具车。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境外采购商(右)以600元人民币买下一辆电动玩具车。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境外采购商(左二)在挑选衣服。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图为境外采购商展示采购的食品。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图为境外采购商采购玩具等商品。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
新力量NewForce总第6884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10-16 17:52
汇通达网络投资亮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3.38港元,较现价15.5港元有50.8%上涨空间[2][5][10] - 2025年上半年AI+SaaS相关收入突破6500万元,并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6%、净利率1.0%、归母净利率0.6%,均创历史最优[9]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4.46亿元、5.79亿元,年增速约30%[10][12] - 服务25.1万家乡镇夫妻店,覆盖超2.5万个乡镇,触达3亿人口[9] - 已递交3.5亿股内资股全流通申请,并计划最高回购5亿元人民币H股,助力重返港股通[9] - 2018-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12.5%[9] 好孩子国际投资亮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85港元,较现价1.23港元有50.4%上涨空间[2][13][22] - 2024年收入87.7亿港元同比增长10.6%,股东应占净利润3.6亿港元同比增长74.9%[17][21] - 核心品牌Cybex 2024年收入44亿港元,占总收入51%,毛利率超50%[18] - 2024年恢复派息,每股0.07港元,派息比率33.3%[21][24]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85亿、2.57亿、3.36亿港元[24]
第一上海:予好孩子(01086)“买入”评级 目标价1.8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4:2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第一上海予好孩子(01086)买入评级,目标价1.85港元 [1] - 看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 [1] 公司业务概览 - 好孩子是全球领先的婴儿耐用品生产商,业务范围广泛,包括婴儿车、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婴儿家具、背带、服饰等 [1] - 公司旗下拥有Cybex、Evenflo、gb等战略品牌,产品矩阵覆盖全价位和全年龄段 [1] 核心品牌Cybex表现 - Cybex是集团核心资产和主要利润来源及增长动力,为全球认可的高端品牌 [1] - 2024年Cybex年收入创新高达4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1% [1] - Cybex毛利率高达50%以上,欧洲市场份额约30%,稳居头部品牌地位 [1] - Cybex通过深耕日本市场、拓展中东、北美及中国市场,以及增加新品系列如家具和背带来维持快速增长 [1] gb品牌转型与内地业务 - gb品牌为好孩子集团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属于龙头企业 [2] - gb品牌过去几年持续下滑,但2025年上半年自营线下渠道已实现正增长,线上业务有所改善 [2] - gb品牌毛利率有明显提升,得益于集团优化渠道组合、加强渠道自主管控及稳定价格的策略 [2] - 预计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继续逐步改善并在未来转亏为盈 [2] 2024年财务业绩 - 2024年好孩子收入同比增长10.6%至87.7亿港元,主要受益于欧洲/其他地区和Cybex/蓝筹业务的增长 [3] - 2024年经营利润和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增长35.7%和74.9%至5亿港元和3.6亿港元,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 [3] - 集团经营现金流稳健,重整贷款并进一步偿还债务,财务成本大幅优化 [3] 股东回报 - 集团恢复派息,每股派息0.07港元,派息比率为33.3%,重新回报股东 [3]
第一上海:予好孩子“买入”评级 目标价1.8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6 14:1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第一上海予好孩子(01086)"买入"评级,目标价1.85港元 [1] 公司业务定位 - 好孩子是全球领先的婴儿耐用品生产商,凭借安全、创新、高品质三大核心优势领跑行业 [2] - 公司业务范围广泛,产品矩阵覆盖婴儿车、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婴儿家具、背带、服饰等 [2] - 旗下拥有Cybex、Evenflo、gb等战略品牌,覆盖全价位和全年龄段 [2] 核心品牌Cybex表现 - Cybex是集团核心资产和主要利润来源及增长动力 [1][3] - 2024年Cybex年收入创新高达4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1% [3] - Cybex毛利率高达50%以上,欧洲市场份额约30%,稳居头部品牌地位 [3] - 品牌通过深耕日本市场、拓展中东、北美及中国市场以及增加新品系列来维持快速增长 [3] gb品牌转型与改善 - gb品牌是国内龙头企业,过去几年持续下滑后已见底并逐步改善 [1][4] - 2025年上半年,gb自营线下渠道已实现正增长,线上业务改善,毛利率有明显提升 [4] - 毛利率提升受益于集团优化渠道组合、加强渠道自主管控及稳定价格的策略 [4] - 预计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继续逐步改善并在未来转亏为盈 [4] Evenflo业务展望 - Evenflo业务面临阶段性挑战,但集团已作出相应调整 [1] - 相信Evenflo业务最坏情况已过去并会逐步改善 [1] 财务业绩与股东回报 - 2024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6%至87.7亿港元,主要受益于欧洲/其他地区和Cybex/蓝筹业务的增长 [5] - 2024年经营利润和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增长35.7%和74.9%至5亿港元和3.6亿港元,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 [5] - 集团经营现金流稳健,重整贷款并偿还债务,财务成本大幅优化 [5] - 集团恢复派息,每股派息0.07港元,派息比率为33.3%,重新回报股东 [5]
6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BeBeBus母公司香港上市;奈雪的茶美国首店即将开业|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27 17:12
融资事件 - 高端泳池机器人品牌“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新一轮融资,由美团龙珠独家领投,老股东追加投资,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专注自研核心技术如高速无刷水泵、AUV空间运动控制算法等 [7] - AI动漫科技公司“优时映画”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云启资本与BAce Capital联合投资,公司通过自研AI工具将漫画改编周期缩短至1-2个月 [8] - AI陪伴硬件公司“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领投,其主要产品为AI电子宠物“Fuzozo芙崽”,具备语音互动和记忆功能 [9] - 潮玩科技品牌“第二人生”完成数千万级股权融资,由个人投资者张京平投资,公司提供3D打印人像、宠物像等定制服务,提出“万物皆可打印”概念 [10] - “唯快不破智能科技”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由鸿鹄资本控股集团领投,旗下拥有创业合作平台“boss团”和地理位置社交app“七彩红包” [11] - 智能环境电器公司“苏州净息智域”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升级和全球化战略,其首款空气净化器PM系列售价7000元起,上市5个月即实现单产品线盈利 [12] 公司动态与资本市场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在香港上市,发行价71.2港元/股,开盘涨超40%,当前市值94.2亿港元,公司2024年收入12.49亿元,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占有4.2%市场份额 [13][14] - 精品连锁咖啡品牌“M Stand”收购上海餐饮品牌“RAC BAR”,并在上海开设首家概念集合店Masion,引入“日咖夜酒”运营模式,同时在日本京都开出海外门店 [14][15][16] - “奈雪的茶”美国首店将于10月3日开业,此前在纽约的快闪活动引发排队热潮,公司上半年收入21.78亿元,同比下降14.4%,经调整净亏损1.18亿元,门店数量为1321家,较去年底减少132家 [17] - “霸王茶姬”全球最大“超级茶仓”在香港湾仔开业,提供沉浸式茶文化体验,品牌在香港已有7家门店,并计划开设十多家新店,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门店数量达7038家 [18] 产品与品牌创新 - 东方草本美肤品牌“东边野兽”推出第四本灵感读物《孢子城市 Gap City》,已在全球62座城市170+线下空间发售 [19][20] - “挪瓦咖啡”推出全球首创“0脂拿铁”,品牌以“拒绝高热量”为差异化定位,目前已开设超7000家门店,覆盖超300座城市并进军海外 [21][22] - 新茶饮品牌“甜啦啦”与校园喜剧动画《茶啊二中》联名,推出“老红糖风味系列”饮品,售价8元,并在全国50家主题门店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23][24] - 日本超人气IP「Chiikawa」内地首家旗舰店在上海南京东路开业,设有两层主题空间及多种打卡活动 [25][26][28] - 植物基品牌“星期零”联手时尚品牌“SUPERTOFU”开设快闪店,推出限定鲜食和互动体验,产品矩阵已扩展至创新豆制品和零食领域 [29] 行业数据洞察 - 8月27家连锁咖啡品牌新开3904家门店,环比增8.81%,总门店数突破7万家达70311家,但增长集中于头部品牌,库迪咖啡、幸运咖和瑞幸咖啡三者新开店量占总体的88.22% [30] - 2025年冲锋衣价格带明显分化,400-499元商品以23.95%市场份额占据主流,同时高端价位产品销售热度增长迅猛,明星代言成为首要购买动因,占比达61.3% [31]
刚刚,小红书爆品IPO了
投资界· 2025-09-23 10:32
公司上市表现 - 不同集团(BeBeBus母公司)于9月23日登陆港交所 开盘涨超40% 市值超90亿港元[3] - 基石投资者包括波司登关联信庭基金、上海通怡投资及新加坡Great Praise Investment 总认购金额达1500万美元[1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2018年成立于宁波 定位差异化婴童品牌 2019年首款婴儿车上市[5] - 产品技术融合汽车、电子、医疗、航空等领域 首月销售额破百万 上线101天达成双11千万级销量[6] - 通过小红书撬动高知种子用户 产品扩展至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和卫生护理四大场景[8] - 2024年启动全球化进程 覆盖欧洲、北美、日韩等市场[9]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年收入5.07亿元 2023年8.52亿元 2024年前9个月8.84亿元[8]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997.4万元增长至2024年前9个月7357.2万元 增幅超6倍[8] - 毛利率稳定在47%-50%区间 2022年47.7% 2023年50.2% 2024年前9个月49.5%[8] - 经营溢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2.9%升至2024年上半年13.9%[9] 投资机构布局 - 天图投资为最早外部投资方 2020年618期间通过预售数据发现项目 十天内敲定投资[12] - 后续融资引入高榕创投、经纬创投、泰康人寿等机构 估值从3亿跃升至20亿[13] - 天图投资通过"消费+科技驱动、深度研究"策略 还投资了小红书、飞鹤奶粉、宝宝馋了等项目[15] 行业趋势观察 - 消费投资出现复苏迹象 港股迎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等消费IPO[17] - 消费结构呈现情绪消费、质价比消费及强产品力品牌受青睐趋势[17] - 天图投资拓展生物科技、低空经济赛道 并获香港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布局跨境金融[18]
下单前不查它?白花的钱可能比你想的多
新浪财经· 2025-09-22 20:53
黑猫投诉平台的功能定位 - 平台角色从“事后维权”转变为“消费前哨”,帮助消费者在购买前通过查阅投诉信息打破商家宣传造成的信息差 [1] - 平台公示每一条投诉、商家回复及解决记录,这些均来自真实消费者的经历,能反映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情况 [1] - 平台不制造推荐,但能帮助消费者排除有明显问题的选项,使消费决策更踏实 [5] 平台信息的真实性与参考价值 - 平台信息能揭露商家通过刷单、返现等方式营造的“表面好评”假象,例如某品牌洗衣机宣传“十年免费保修”,但近半年有近百条投诉指其“使用刚满一年就出故障”且解决率仅25%,而同价位另一品牌投诉量不足10条且解决率达95% [2] - 消费者通过对比平台上的投诉量和解决率等真实反馈,可以避免被误导,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 平台覆盖的消费场景与品类 - 平台参考价值覆盖从几十元日用品到数万元大额消费的广泛场景,包括家电、数码、婴儿车、旅游团、定制家具等 [3] - 例如,有消费者在定制儿童房衣柜前,通过平台发现目标商家近3个月有8条投诉涉及“到货延迟2个月,甲醛检测超标”,从而更换了投诉量少、反馈好的品牌 [3] 平台数据的时效性与动态预警功能 - 平台数据实时更新,能帮助消费者抓住消费关键节点的风险,例如大促期间的“预售不发货”或寒暑假培训季的“退费难”问题 [4] - 具体案例显示,去年“618”前有消费者通过平台发现某品牌空调近半个月有30多条投诉集中反映“付了预售款却被告知缺货”,解决率不足15%,从而避免了风险 [4] - 平台定期发布“消费预警报告”,针对开学季、节假日等特定时期提供避坑重点,如“开学季警惕培训贷陷阱” [4]
托育政策落地 母婴消费新蓝海正崛起
消费日报网· 2025-08-26 11:05
政策内容 - 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将被免除 [1] - 0—3岁婴幼儿家庭每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育儿补贴 [1] - 3—6岁儿童享受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1] 母婴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达4.2万亿元 [1] - 预计2025年将突破5万亿元 [1] - 年复合增长率约9.3% [1] 育儿成本现状 - 一线品牌配方奶粉价格每罐在300元至400元之间 [2] - 婴幼儿每月奶粉开销动辄千元以上 [2] - 育儿家庭每年平均在0—6岁孩子身上花费常突破3万元 [2] 政策影响 - 每年3600元补贴可覆盖部分纸尿裤或婴儿食品支出 [2] - 免除学前教育费用为育儿家庭腾挪更多资金投入品质消费 [2] - 政策缓解"能不能消费"问题并增加"敢不敢消费"信心 [3] 消费升级趋势 - 母婴消费升级动力源自家长对安全与品质的极致追求 [3] - 补贴引导家庭优先选择更高品质奶粉、辅食、纸尿裤、婴儿护肤品 [3] - 年轻父母愿意为"安心"和"便利"买单 [3] 国货品牌崛起 - 飞鹤、君乐宝等乳企在高端奶粉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3] - 贝因美、Babycare等本土品牌通过研发和设计拉近与国际品牌差距 [3] - 政策补贴叠加消费升级推动国货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 [3] 产业链扩展 - 母婴消费覆盖食品、医疗、教育、旅游、文化庞大产业链 [3] - 智能母婴产品如婴儿监控器、智能体温计、哄睡机器人逐渐走进家庭 [3] - 科技赋能的母婴消费将成为市场增长极 [3] 行业前景 - 母婴产业将迎来"从必需到美好"的升级时代 [4] - 母婴消费繁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 [4] - 政策释放消费红利和信心红利 [4]
首个"快消行业新锐品牌榜单"出炉,至本、BeBeBus、Off&Relax、绽家等表现亮眼
格隆汇· 2025-08-21 11:55
榜单发布与研究方法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发2025年二季度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及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 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提供技术支持 [1] - 报告聚焦日用美妆、母婴亲子、日用个护、日用家清四个快消子行业 构建业内首个新锐品牌综合评价体系 推出快消行业新锐品牌50强榜单 [1] - 评价体系基于赛道机会、新锐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五大维度 其中赛道机会权重20.0% 通过市场规模、进入壁垒、红蓝海指数等指标评估细分赛道潜力 [2] 新锐品牌行业分布与排名 - 美妆行业上榜数量最多 至本、Fan Beauty Diary、HBN位列前三 [1] - 母婴行业共18个品牌入选 包括BeBeBus、海龟爸爸、丸丫等 [1] - 个护品牌中Off & Relax、她研社、诗裴丝排名居前 家清行业绽家、蔬果园、希望树进入50强 [1] - 50强中国内品牌(含港澳台)达49个 主要集中于上海、杭州、广州等一线城市 [4] 高潜力细分赛道与品牌策略 - 美容仪器、颈部护理、皮具护理、儿童餐椅、儿童彩妆等类目红蓝海指数较高 显示强市场机会和成长潜力 [2] - 新锐品牌呈现功效性与悦己性双重特征:至本平衡实用功效与情绪体验 HBN强化成分技术 绽家主打香氛清洁 Off & Relax专注香氛洗护 [3] - 场景细分成为重要策略:BeBeBus专注婴儿车 海龟爸爸深耕婴童防晒 丸丫主攻摇篮摇椅 [3] 品牌成长关键指标 - 高价值人群规模是美誉度核心指标 会员/老客成交金额反映品牌运营策略与消费者认可度 [2] - 至本、海龟爸爸、绽家、她研社在高价值人群获取方面表现突出 HBN、蔬果园、Off & Relax、BeBeBus实现较高复购率 [2] - 平台高级会员与高消费能力者认可是品牌奠定高品质形象的重要标志 [2]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新锐品牌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体验绑定高价值用户 [3] - 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等消费品牌股价创新高 市场对优质消费品牌关注度持续升温 [5] - 天猫平台提供全链路支持 消费者行为数据为榜单评价体系提供数据基础 [5]
杭州社淘“全链路护航”:海外品牌扎根天猫国际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8-08 13:35
核心观点 - 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面临仓储物流、消费者心智、选品策略及营销话术等多重挑战,杭州社淘电商通过本地化基因与全球化视野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实现从"水土不服"到"落地生根"的转型 [1][7] 选址策略 - 选址逻辑从"成本优先"转向"生态适配",以天猫国际生态圈为核心,在杭州、宁波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构建"前店后仓"模式,享受税收优惠并高效触达高消费人群 [2] - 某澳洲保健品品牌将中国区运营中心迁至杭州后首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2] - 通过联合高校开设"跨境电商实战班"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某欧洲美妆品牌本土团队运营成本比一线城市降低40% [2] 选品策略 - 选品策略从"爆款搬运"转向"数据驱动+场景重构"的需求定制模式,通过分析搜索热词、用户评价及趋势预测模型制定中国版选品清单 [3] - 某韩国美妆品牌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调整配方推出"油皮定制款"妆前乳,单月销量突破10万支,新品成功率从30%提升至75% [3] 营销策略 - 营销话术通过"文化转译"将品牌故事转化为中国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点,强调情感共鸣而非文化折扣 [4] - 某法国红酒品牌以"微醺时刻的仪式感"为核心卖点,客单价下降20%但复购率提升60%,成功转型为日常消费品 [4] - 通过"KOC孵化计划"培养素人博主,用真实体验消除消费者对进口产品高价的认知偏差 [4] 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从"长周期备货"升级为"敏捷响应",通过智慧供应链中台整合销量数据、趋势预测及生产周期,构建动态补货模型 [5] - 某德国母婴品牌备货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45天,缺货率下降80%,并在江浙沪实现次日达,用户好评率从85%跃升至97% [5] 品牌价值建设 - 从"流量收割"转向"品牌资产积累",通过会员运营体系提供"服务+社交"权益,某澳洲奶粉品牌会员复购率达行业均值2.5倍,获客成本降低40% [6] - 参与"新品牌孵化计划"推出跨境联名及限量首发产品,某意大利时尚品牌"杭州限定款丝巾"上线3天售罄,全店销量增长200%,品牌搜索量激增5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