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关税战?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光学、农化制品、人造纤维、棉布、显示屏、家居用品、激光机床、图像投影仪、刀具、婴儿车、摩托车、抗生素、视频记录设备、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及通讯设备、婴儿用品等 [1][4][10] 公司:小米、OPPO、vivo、比亚迪、奇瑞、长城、宁波拓普、三花、苹果、英特尔 [7][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企业抵抗关税能力取决于多因素**:利润率高的企业更能承担关税,出口导向型上市公司 EBITDA 利润率中位数约 13%,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等行业 EBITDA 利润率超 25%,光学、农化制品等行业不到 10%;还取决于对美市场依赖度、产品可替代性、性价比和海外产业链布局,如人造纤维等对美依赖低产品受影响小,图像投影仪等竞争力强产品可转嫁关税,摩托车等加税仍具价格优势,有海外布局行业受冲击小 [1][2][4] - **短期应对关税措施**:提前囤货,从 2024 年 12 月延续到 2025 年一季度;调整贸易微观机制,包括布局海外中转仓、优先采用 FOB 模式、在合同中加入动态调整条款 [3][6] - **长期应对关税措施**:加速出口市场多元化,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份额;海外转移生产,如美国加征 30%关税促使企业出海 [6] - **海外投资新趋势**:投资国别多元化,扩展到东南亚、中东等地;投资环节重资产化,从贸易出海转向生产环节转移并建设本地化体系;投资协同化,供应商与主导企业一起出海;对政治不稳定国家投资轻资产化 [7] - **美国高额关税影响**:降低中国制造业直接赴美投资意愿,企业倾向通过 CAB 模式或借助当地成熟供应链生产 [8][9] - **特朗普政府关税豁免情况**:可能豁免中高端电子产品和民生刚需产业高额关税,已豁免部分消费电子及通讯设备 25%进口关税,考虑豁免婴儿用品高额进口附加费 [10] - **人民币汇率影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盈利,外贸结算主要用美元,合同金额锁定美元使人民币收入不可控,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低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2025 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多次波动,4 月前加征两个 10%反倾销税,后提至 20%,几轮调整后一度超 100%,中美会谈后降至 30%;企业在合同中提前设定动态调整机制,如关税超合同签订日税率 10%,超出部分买方承担 70%;企业对外投资保守,观望特朗普政策进展并根据关税博弈结果调整产业布局 [2][5]
沃尔玛将涨价 外媒:关税影响正渗透至美国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00:08
沃尔玛商品涨价 - 沃尔玛高管表示受高昂关税成本影响部分商品价格将上调[2] - 沃尔玛在美国拥有海量门店被视为衡量美国消费健康状况的"晴雨表"[2] -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雷尼称价格上涨幅度和速度将"前所未有"且5月开始明显[3] - 沃尔玛在美国所售商品中约三分之一为进口商品当前关税上调幅度超出零售商承受能力[3] - 沃尔玛维持全年销售和净利润展望但不对5月至7月季度收入提供前期展望[3] 关税对美国零售业影响 - 关税已令美国床垫玩具婴儿车等商品变得更加昂贵美联储称关税导致今年物价上涨0.3%[4] - 部分公司提高全部商品价格另一些公司下架可能引发价格冲击的产品[4] - 美泰公司史丹利百得公司宝洁公司福特汽车爱马仕等已宣布涨价或计划涨价[4] - 许多零售商因薄利经营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抵消关税带来的更高成本[5] - 大量公司争先恐后将货物运往美国导致零售商面临更高运输成本[5] 美国消费者及经济影响 - 伴随商品涨价许多美国人开始缩减开支美国银行研究指出支付信用卡最低还款额家庭比例增加[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时期这对经济和央行是艰巨挑战[5] - 此前零售商和进口商叫停鞋类服装玩具等商品发货但中美经贸会谈积极进展后迅速恢复进口[4]
第一批外贸小老板开始涌向旅游业
虎嗅· 2025-05-14 08:09
外贸行业现状 - 外贸公司利用美国800美元以下包裹"小额免税"政策快速发展,成为美国市场玩具等商品的主要供应商 [2][6] - 近期美国订单急剧下滑,出口关税压力显著增加,部分公司单月订单下滑明显 [7][8]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风险加剧,若破7将导致出口利润进一步缩水 [14] - 出口转内销面临巨大价差挑战,例如婴儿车出口价300美元对应国内仅售300元人民币,利润差距近10倍 [23] 行业转型动态 - 义乌部分外贸公司转向游学团业务,组织学生团参观工厂及采购培训,成为新兴商业模式 [9][10] - 抖音主播从服装日用品直播转向旅游产品(机票、酒店、旅行团)销售,反映行业跨界趋势 [17][18] - 外贸行业普遍认为旅游业门槛较低,无需重资产投入或复杂供应链,吸引转型尝试 [28][29] 旅游业数据表现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26] - 酒店行业供需逐步恢复,旅行社与民宿行业竞争加剧,节假日景区数据表现亮眼 [27] - 美国3.3亿人口贡献7.4万亿美元零售额,人均消费力远超中国,凸显外贸依赖美国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23] 转型风险与挑战 - 旅游业表面低门槛实际竞争激烈,涉及酒店抽佣、OTA定价、客户投诉等多重运营风险 [37][38] - 旅游行业依赖消费能力,当前国内居民消费力尚未完全恢复,盲目扩张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 [39][42] - 历史经验显示中美贸易政策反复性高,例如此前暂停加税10天后即恢复,行业稳定性存疑 [14][34] 宏观趋势分析 - 中美经济互补但政治博弈加剧,贸易空间进入动荡期,外贸行业长期面临不确定性 [32][34] - 旅游业可能成为外贸从业者的就业蓄水池,但需警惕行业内部价格战与运营专业化要求 [35][40] - 跨行业转型需重构认知体系,单纯切换赛道无法解决根本性经营能力问题 [43][44]
终于等到中国松口了!就在刚刚,北京传出重大喜讯,迅速传遍国际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52
中美关税谈判 - 中方表示不会牺牲原则立场和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1] - 国务院副总理将在瑞士与美方就关税问题展开会谈 [1] - 美方近期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中方传递信息 [5] - 中方在评估美方信息后决定与美方进行接触 [5]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4月美国关税收入飙升至174亿美元 [3] - 特朗普关税措施对低收入家庭冲击是高收入群体的三倍以上 [6] - 年收入2.86万美元以下家庭因关税多花的额外费用占收入6.2% [6] - 年收入91.49万美元以上家庭因关税多花的额外费用仅占收入1.7% [6] 行业影响 - 婴儿用品价格预计普遍上涨约30% [8] - 婴儿家具平均面临129%关税 [8] - 玩具关税为113% [8] - 婴儿服装进口关税为41% [8] - Nuna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分别上调100美元和50美元 [8] - 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上涨至1200美元 [8] IMF与世界银行 - 美国寻求扩大在IMF和世界银行的领导地位 [3] - 计划推动IMF提高透明度特别是在汇率政策和债务管理方面 [3] - 特别提款权(SDR)分配被认为不符合预期目的 [3]
关税大降,五点解读
华西证券· 2025-05-12 22:55
关税调整情况 - 5月14日,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叠加约40 - 42%),超市场预期(45 - 54%)[1] - 此次谈判后,中美取消4月8日后额外加征,美国保留对等关税10%、芬太尼借口加征20%及301调查等关税,加权税率约40%[3] 关税历史回顾 -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301调查加征关税分4个清单,清单1、2合计约500亿美元征25%,清单3约2000亿美元征25%,清单4A约3000亿美元部分征7.5%,清单4B免税[2] -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2、3月初以芬太尼借口两次加征10%,4月3日加征34%对等关税,4月中旬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达145%,中国反制后对美国商品关税为125%[2] 关税谈判背景 - 美国对中国商品依赖大,难寻替代品,4月11日豁免部分电子产品(约占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22%),5月7日考虑免征儿童出行必需品关税[3] - 4月14 - 5月4日,美国自中国日均进口12.4亿美元,较前三周11.4亿美元上升8.9%[4] 中美贸易影响 - 税率降至30%,中美贸易有望恢复,但仍高于去年12%,对美出口或同比下降[4] - 高新技术产品当前税率55%,预计出口降幅不大;清单4A、4B税率升至37.5%、30%,出口降幅或30%,拖累整体出口约2.7%[4][5] 后续关税推演 - 借芬太尼加征的20%关税可能取消,但需警惕特朗普反复及行业借232调查加征关税[6] 资本市场影响 - 股市短期行情或走强,出口链行情修复,中小盘博弈加剧,中期关注科技主线[7] - 国际金价回调超3%,后续或震荡,债市短期利空出清,5 - 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8]
中方终于松口了,美国准备示好中方? 特朗普自己闯的祸,还得自己来承担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35
中美经贸会谈背景 - 美方近期主动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问题与中方接触 会谈应美方请求举行 [1] - 中方强调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一贯立场 将维护自身权益和WTO规则 [1] - 中方将会谈定义为"接触"而非"谈判" 显示战略姿态差异 [1][7] 美国经济现状 - 美国实体经济高度依赖中国进口 高关税首先伤害美国消费者和中小企业 [3] - 美国玩具协会调查显示近半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80%玩具依赖中国供应链 [5]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部分婴儿产品免征145%关税 反映政策压力 [5] 中美经济对比 - 中国制造业基础强大 新兴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科技)快速成长 [3] - 美国面临内部撕裂/财政赤字/通胀等问题 经济压力迫使寻求对话 [3] - 中国掌握战略主动权 美方需拿出诚意进行平等对话 [7] 行业影响 - 美国玩具行业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 国产玩具产业链无法替代中国供给 [5] - 婴儿用品行业受高关税冲击显著 可能获得部分豁免 [5] - 美国中小企业承受主要关税成本 消费者面临涨价压力 [3][5]
美联储继续抛售美债,关税压力撑不住了,特朗普再次松口!
搜狐财经· 2025-05-09 15:01
美股及美债市场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和美元指数同步上涨 但美债遭遇大规模抛售[1] - 美联储决定继续减持美国国债 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婴幼儿用品免除最高达145%的关税 涉及汽车座椅 婴儿手推车 婴儿床等品类[1] - 美国准父母高度关注婴儿车等用品价格变动 担忧涨价和断货问题[3] - 新手父母第一年新生儿照顾成本约2万美元 其中婴儿安全装备费用近1000美元 关税可能进一步增加民众负担[3] 中美关税对跨境行业影响 - 中国外贸企业受关税冲击显著 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首当其冲[5] - 部分跨境物流公司尝试拓展澳洲 东南亚市场以分担关税压力 但商家合作达成率低[5] - 传统拓客方式(陌拜 展会)效果有限 行业普遍尝试媒体平台和AI大数据拓客(如探迹 爱企查 企查查系统)[5]
美国关税战已经打到婴儿 美企直言不是中国支付关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13:36
自行车行业影响 - 美国新泽西州自行车制造商每年销售约200万辆自行车 是沃尔玛最大供应商之一 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危机[1] - 单个自行车轮成本从10-12美元增至30美元 90%自行车从中国进口 其余组装车零件仍依赖亚洲供应链[3] - 公司在2020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期间支付关税超310万美元 关税由美国进口商直接承担[3] - 尝试寻找其他外国供应商未果 因多国同样被加征高额关税 实现"纯美国生产"将导致100美元自行车涨价至1000美元[5][7] 儿童用品行业影响 - 婴儿推车 汽车座椅等商品进货成本显著上升 零售价普遍上涨50-300美元[7] - 某婴儿车售价从899 99美元涨至1200美元 行业无纯美国制造产品 所有商品均含进口零部件[8] - 消费者对价格突然上涨表示意外 市场反应措手不及[9] 供应链现状 - 行业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 本土化生产成本激增10倍 如车把报价12美元(钢材成本仅0 8美元)[7]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账户被自动扣款 成本转嫁机制不明确[5]
“到底谁在为特朗普关税买单?”美财长贝森特在国会遭“灵魂拷问”
第一财经· 2025-05-08 15: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汽车座椅、婴儿床、婴儿车等儿童保育用品实行关税豁免 [2] - 特朗普回应称会考虑豁免但不愿设置过多豁免条款以免造成政策混淆 [2] - 青少年产品制造商协会(JPMA)指出美国70%以上婴儿产品来自中国 关税将直接增加美国家庭负担 [2] - JPMA预测若不调整关税政策 婴儿用品价格将普遍上涨30% [3] 行业价格变动 - 标普全球分析显示婴儿家具面临129%关税 玩具关税113% 婴儿服装关税41% [3] - Nuna已将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分别上调100美元和50美元 [3] - 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上涨至1200美元 涨幅达33% [3] 国际经济治理 - 美国计划强化在IMF领导地位 推动提高汇率政策和债务管理透明度 [1] - 美国主张特别提款权(SDR)分配应更符合本国利益而非援助财政实力雄厚的国家 [1]
美国大豆被中国彻底抛弃,日本成了“接盘侠”?中方对特朗普不再幻想
搜狐财经· 2025-05-02 20:21
美国贸易政策对大宗商品出口的影响 - 美国大豆净销售量在4月11日至17日一周内较前一周下降50% [1] - 美国猪肉净销售量同期骤降72% [1] -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预计若继续加征关税,下半年进口量将至少下降20% [1] - 主要零售商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飙升,部分儿童用品价格已上涨约30% [1] 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策略 - 中国自2018年起制定预案应对特朗普政策,保持战略定力 [3] - 中方未急于与美方谈判,显示对局势的掌控力 [3] - 中国直接否认美方关于谈判的虚假声明,展现强硬立场 [4] 日本在美中贸易战中的角色 - 日本计划扩大进口美国玉米和大豆以展现合作诚意,美国占日本玉米进口量的80% [7] - 日本拟在大米"最小市场准入制度"中新增7万吨美国专属配额 [7] - 日本自民党表示将分担美国大豆和玉米滞销问题,但本土市场已饱和可能冲击农业 [9][10] - 日本此前增持378亿美元美债以支持美国 [9] 日美关税谈判进展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将赴美进行第二轮关税谈判 [7] - 日本考虑放宽汽车安全标准及扩大大米零关税配额作为谈判筹码 [7] - 美国正与日本协商降低或取消10%的"对等关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