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用品

搜索文档
凭一款大单品 Babycare覆盖日本8000家门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5:53
日本市场突破 - 公司旗下紫盖湿巾成功进入日本8000家门店,覆盖头部母婴连锁阿卡将本铺、西松屋,药妆渠道松本清及便利店7-Eleven等主流渠道,成为首个进入日本7-Eleven系统的中国母婴品牌[1][2] - 湿巾大单品是公司打开日本市场的关键,产品厚度达同类2-3倍,尽管售价是同规格产品的2倍仍受青睐,2022年通过乐天试水跨境电商,2023年进驻阿卡将本铺后实现线上线下全域布局[3] - 公司复制了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2017年通过加厚湿巾设计在中国天猫京东市场份额超20%,目前在日本还拓展了水杯、餐具、防摔护头枕等品类,其中护头枕采用270度乳胶防护设计试销表现优异[4] 产品策略与差异化 - 公司选择湿巾作为切入点源于日本市场调研:当地湿巾偏薄而消费者偏好厚实产品,因此紫盖湿巾凭借厚度差异在货架上自然吸引眼球[3] - 产品开发遵循"差异化创新+细分品类"逻辑,例如防摔护头枕针对日本市场改良设计,并通过电商复购率超50%验证产品力[4] - 未来将通过多维度数据(销售、复购、售后等)评估产品表现,决定是否扩大渠道或本地化改进[5] 全球化布局路径 - 公司采取渐进式出海策略,在进入日本前已布局中东市场,2023年在阿联酋迪拜、沙迦等地开设4家一站式母婴门店[6] - 国际化路径强调基建先行:深度调研当地需求,重点投入供应链和渠道建设而非营销,坚持"品牌出海"而非"制造出海"的长期主义[7]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国内已布局约200家门店,累计完成两轮共10亿元融资,核心覆盖1-6岁育儿周期产品[7]
在家做饭、逛廉价超市,关税阴霾下美国富裕家庭也要“捂紧钱包”
第一财经· 2025-06-05 17:29
零售行业价格调整趋势 - 多家零售巨头包括开市客、百思买、沃尔玛和塔吉特已上调部分商品价格或计划近期提价以转嫁关税成本 [1] - 美国日用品公司纽威品牌将婴儿用品价格提高约20% [6] - 耐克从6月1日起上调成人服装和设备价格2到10美元鞋类价格上调5到10美元 [6] 折扣零售业态变化 - Dollar Tree的9000家门店吸引了260万新顾客其中大部分来自较高收入阶层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顾客流量显著增加 [3] - Dollar General的客户调查显示25%的客户收入比一年前减少近60%的核心客户感觉未来一年需要牺牲必需品 [3] - 较富裕家庭客户进行"折旧换新"的比例达到四年最高水平 [3] 消费行为转变 - 美国居家烹饪率逼近疫情居家时期峰值消费者更倾向选购基础食材金宝公司浓缩汤、意大利酱料等产品销量增长但零食类消费趋于谨慎 [4] - 麦肯锡报告显示63%消费者因关税调整或即将调整消费习惯43%将物价上涨列为首要担忧 [5] - 50%消费者计划推迟电子产品、配饰、珠宝或外出就餐等可自由支配类别商品的购买40%消费者预计必需品支出不变 [5] 零售商财务压力 - 美国休闲服饰品牌Abercrombie & Fitch、梅西百货和百思买大幅下调盈利预测美鹰服饰、加拿大鹅和玩具巨头美泰撤回全年财务预期 [6] - 塔吉特、美泰和梅西百货计划对某些产品提价以抵消关税成本 [7] - 沃尔玛预计5月底和6月玩具、电子产品和部分食品杂货价格将上涨 [7] 宏观经济影响 - 美国密歇根大学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维持在52.2的低位 [7] - 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为6.6%长期通胀预期降至4.2% [8] - 杰富瑞报告指出消费趋势转向基本必需品高收入和中等收入消费者在非必需品支出上显著转移 [7]
听美国企业主讲述“制造业回流”难在哪
环球时报· 2025-05-29 07:02
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挑战 - 美国小企业主通过测试发现,消费者不愿为"美国制造"支付高价,600个亚洲产淋浴花洒售出,美国产销量为零 [1] - "美国制造"淋浴花洒售价239美元,比亚洲产高110美元,质量无差异但价格差异导致市场接受度低 [2] - 美国缺乏专门生产设施,需多家工厂协作完成生产,而中国供应商可提供从A到Z的一站式服务 [5] 美国制造业成本与效率问题 - 美国制造业面临高昂用工成本、低效率及缺乏专业劳动力队伍,新建生产设施需数年才能达到亚洲水平 [3][6] - 婴儿用品企业主测算,"美国制造"需将售价提高100%-167%(30美元→60-80美元)才能盈利 [4][5] - 美国生产涉及多环节物流运输,成本高且耗时,而中国产业链集中可大幅降低综合成本 [5]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 - 中国卫浴产品凭借齐全产业链、快速更新能力及价格优势,2021年占美国花洒进口总量2115吨的主要份额 [6] - 中国企业同时服务欧洲市场及国际品牌代工,但需持续创新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6] - 中国生产团队可为小企业主提供灵活的小批量生产支持,降低创业投资风险 [4] 关税政策对企业影响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暂停新品研发、缩减营销规模以维持库存,30人团队面临裁员风险 [7][9] - 突然提高关税无法迫使企业回流美国,反而可能引发依赖全球化生产模式的小企业倒闭潮 [7] - 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规划,部分企业抢在关税实施前加速进口库存 [8]
美国孤注一掷,通过税改法案,允许债务超过GDP,中国应早做打算
搜狐财经· 2025-05-28 13:08
美国"大而美"税改法案核心内容 - 法案以215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延长2017年特朗普任内的个人和企业减税政策 [1] - 削减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军费和边境安全预算,并附带提高联邦债务上限4万亿美元 [1] - 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该法案将使美国国债在未来十年内激增3.3万亿美元,联邦债务占GDP比例从98%升至125% [1] 经济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国财政部需在2025年下半年额外融资8800亿美元,导致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1%,创2023年以来新高 [1] - 若长期利率持续高于5%,未来十年利息支出将累计增加1.2万亿美元 [1] - 减税推高美国核心PCE通胀至2.7%,白宫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下调至10%,但此前加征的145%关税导致部分商品价格暴涨20%-300% [3] 社会分配效应 - 最底层10%人群收入减少2%,顶层10%收入增加4% [3] - 医疗补助限制导致700万人失去医保,食品券申领门槛提高影响千万家庭 [3] 国际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1,与希腊、巴西同列 [3] - 中国2025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4.3%,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超40% [7] - 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达4.2%,超过日元成为第三大货币 [7]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RCEP深化及扩大内需市场(如消费券发放、乡村振兴)缓冲外需波动风险 [7][9] 长期经济格局演变 - 美国债务膨胀削弱美元信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窗口 [7] - 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占据先机,加速布局"后美国时代" [7] - 若美国债务与通胀失控,全球经济或迎来"去美元化"浪潮 [7][9]
“一早接了十多个电话咨询出货”!中美贸易复苏,“外贸之城”东莞订单暴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21:23
作 者丨郑康喜 编 辑丨于长洹 据新华社消息,5月1 2日下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在2 0 2 5年5月1 4 日前采取措施,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东时间1 4日凌晨0 0 : 0 1,美国方面正式宣布调整对 华加征关税。 消息一经公布,大洋彼岸的电话络绎不绝,外贸大市东莞不少企业生产排单一下子紧张起来。 振奋之余,订单更要加足马力快速生产、出货,很多东莞外贸人再次开启"三班倒"模式。 5月1 4日晚,在接到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电话采访时,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敬辉还在陪同美国客户在泰国考察。看到最新消息,他终于松了口气,"现在大部分已经恢 复出货,还有一些这几天陆续在沟通"。 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东莞一直以来都是观察中国外贸的一扇窗口。 对于全球供应链 的震荡,东莞的感知与反应也尤为迅速。 自4月以来,这座外贸大市似乎经历了一场大考。当中美贸易复苏的暖风传至国内,东莞外贸 企业相较于几年前,其实有了许多从容应对的底气。抢在窗口期快速出货的同时,寻找更为确 定的新市场,成为所有外贸企业的集体议题。 出货:与时间赛跑 据新华社消息,5月1 2日,中美联合声明发布,美国 ...
电话被打爆!中美贸易复苏48小时:有企业接到数十个美国客户询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22:19
中美关税调整对贸易的影响 - 中美双方同意在2025年5月14日前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消息发布后外贸企业反应迅速,美国客户密集询盘[1] - 美东时间5月14日美方调整对华加征关税,中方相应调整反制措施,政策调整后企业立即恢复出货[1][5] - 美国将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跨境包裹贸易成本下降[8] 企业应对措施 - 广东外贸企业迅速通知客户并恢复订单,部分企业出现舱位紧张和运费上涨现象[2][6] - 声强科技积压十几柜货物未出货,广交会期间美国客户缺席,政策调整后客户恢复合作[2][3] - 珠海零度科技督促客户加速返单,锁定工厂产能以应对90天暂缓期出货高峰[5] 市场多元化战略 - 冠瑞家具将美国订单转移至越南工厂,同时开拓中东等新兴市场以分散风险[10] - 深圳日丽丰科技美国市场占比从60%降至10%,欧洲市场占比提升至45%[12] - 广东前4个月对美国进出口下降3.8%,但对东盟等市场持续增长4.9%[13] 行业整体动态 - 物流企业联宇集团单日接到10余个出货咨询电话,传统外贸旺季叠加政策利好推动出货量回升[6] - 佛山家电企业业务团队赴美拓展市场,跨境商务活动明显增加[5] - 商务部研究院指出美国市场政策不确定性仍存,建议企业继续推进多元市场布局[8][12]
终于等到中国松口了!就在刚刚,北京传出重大喜讯,迅速传遍国际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52
中美关税谈判 - 中方表示不会牺牲原则立场和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1] - 国务院副总理将在瑞士与美方就关税问题展开会谈 [1] - 美方近期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向中方传递信息 [5] - 中方在评估美方信息后决定与美方进行接触 [5]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4月美国关税收入飙升至174亿美元 [3] - 特朗普关税措施对低收入家庭冲击是高收入群体的三倍以上 [6] - 年收入2.86万美元以下家庭因关税多花的额外费用占收入6.2% [6] - 年收入91.49万美元以上家庭因关税多花的额外费用仅占收入1.7% [6] 行业影响 - 婴儿用品价格预计普遍上涨约30% [8] - 婴儿家具平均面临129%关税 [8] - 玩具关税为113% [8] - 婴儿服装进口关税为41% [8] - Nuna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分别上调100美元和50美元 [8] - 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上涨至1200美元 [8] IMF与世界银行 - 美国寻求扩大在IMF和世界银行的领导地位 [3] - 计划推动IMF提高透明度特别是在汇率政策和债务管理方面 [3] - 特别提款权(SDR)分配被认为不符合预期目的 [3]
前凯雷日本高管投资婴儿用品公司贝亲
快讯· 2025-05-13 14:04
投资动态 - Japan Activation Capital(JAC)由前凯雷高管大塚博行领导 买入婴儿用品制造商贝亲股份 持股比例不到5% [1] - JAC将作为少数股东 为贝亲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 [1] 行业背景 - 日本出生率接近全球最低水平 公司押注海外市场对贝亲产品的需求 [1] - 贝亲为总部位于东京的婴儿用品制造商 [1]
“到底谁在为特朗普关税买单?”美财长贝森特在国会遭“灵魂拷问”
第一财经· 2025-05-08 15: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汽车座椅、婴儿床、婴儿车等儿童保育用品实行关税豁免 [2] - 特朗普回应称会考虑豁免但不愿设置过多豁免条款以免造成政策混淆 [2] - 青少年产品制造商协会(JPMA)指出美国70%以上婴儿产品来自中国 关税将直接增加美国家庭负担 [2] - JPMA预测若不调整关税政策 婴儿用品价格将普遍上涨30% [3] 行业价格变动 - 标普全球分析显示婴儿家具面临129%关税 玩具关税113% 婴儿服装关税41% [3] - Nuna已将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分别上调100美元和50美元 [3] - 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上涨至1200美元 涨幅达33% [3] 国际经济治理 - 美国计划强化在IMF领导地位 推动提高汇率政策和债务管理透明度 [1] - 美国主张特别提款权(SDR)分配应更符合本国利益而非援助财政实力雄厚的国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