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程勘察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中衡设计:现金流改善超60%,三季度业绩显韧性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1:33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57亿元,同比增长1.99%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44万元,但同比大幅增长75%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28亿元,同比大幅提升63.35% [1] - 公司通过控制现金支出、参与法律活动解冻资金等措施有效保障资金流动性 [1] 业务发展 - 公司深度参与国家新质生产力建设,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力 [1] - 今年以来中标多个高端制造项目,包括星际荣耀液体火箭生产基地、山东箭元液体火箭智造中心、安庆年发20发可回收液体火箭制造厂房等 [1] - 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积淀深厚,以“延续建筑”理念推动文脉传承与城市再生 [1] 技术与创新 - 公司积极践行“双碳”战略,设有双碳技术研究中心、低碳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2] - 研发中心获LEED铂金级、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健康建筑三星级运营三重认证 [2] - 公司推动AI、BIM、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参股企业在元宇宙、智慧城市等领域形成领先布局 [2] 人才与行业地位 - 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中持续处于第一梯队 [2] - 公司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大师4人等高端人才矩阵 [2] - 实控人冯正功入选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彰显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2]
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挂牌北京产权交易所
中证网· 2025-10-13 13:05
股权转让信息 - 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44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正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1142.8375万元 [1] - 转让方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1] 公司背景与沿革 - 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冶金工业部北京勘察总公司,历经多次更名与改制 [1] - 公司现为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重点子公司 [1] 业务范围 - 业务涵盖岩土工程勘察、测绘、物探、工程检测、工程监测 [1] - 业务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勘察及施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 [1] - 业务还涉及岩土工程设计、海洋工程、地矿技术服务、基础施工、特种工程等多个领域 [1] 资质与荣誉 - 公司持有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甲级、测绘甲级(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绘航空摄影乙级等多项高等级资质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1] - 公司为国家首批国家级骨干勘察单位 [1] 技术与人力资源 - 公司现有员工近40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正高级工程师9人 [2] -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75%,拥有各类注册执业资格人员60余人 [2] - 公司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 [2]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9-04 06:44
行政处罚事件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因未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夜间施工被行政处罚 [1][2] - 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为1.6万元 [1][2] - 处罚机关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 [2] 公司背景 - 公司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3] - 成立于1989年 法定代表人为朱文汇 [3] - 拥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 工程测绘甲级 建筑设计甲级 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评估甲级等多项资质 [3] 处罚依据 - 处罚依据为《成都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二款 [2] - 违法行为类型为未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夜间施工案 [2] - 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 [2]
江苏行动:202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与市场行为联合抽查工作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9-02 20:52
检查范围与对象 - 检查范围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实行自审承诺制的低风险项目、免于施工图审查的项目 [1] - 检查内容包括勘察设计文件的规范性以及勘察设计单位及其技术人员的市场行为 [3] 检查工作安排 - 8月底前各地抽取确定市级检查项目清单并报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3] - 8-9月各地组织专家开展市级检查并要求相关单位报送检查材料 [3] - 9月底前各地以书面形式报送市级检查结果逾期未报送将加大省级抽查比例 [3] - 9-10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国动办完成省级抽查 [3] 检查项目抽取要求 - 同一家勘察设计单位被抽取的设计项目和勘察项目总数不超过3个 [7] - 2024年度被通报存在问题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勘察设计单位必检 [7] - 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检查未违反强制性条文和审查要点的勘察设计单位可免于抽查 [7] - 施工图审查机构按审查项目数量分级抽取:审查200个项目以下的机构至少抽2个项目200-500个项目的机构至少抽4个项目500个及以上项目的机构至少抽6个项目 [7] - 2024年度被通报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各增加1个房建项目 [7]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查机构每家不少于2个项目 [7] - 重点关注地震高烈度地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等抗震重点设防类建筑以及高层建筑、既有建筑改造类项目、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化工项目厂房等 [8] 材料报送要求 - 施工图审查机构需报送勘察文件包括勘察报告、工程勘察现场作业原始记录、土工试验报告 [12] - 需报送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全套施工图及计算书、超限高层或特殊消防设计项目的专项论证审查意见、外墙外保温材料指标证明材料等 [12] - 需报送施工图审查过程性文件包括审查意见书、修改回复意见、复审意见等 [12] - 需报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12] - 实行自审承诺制的低风险项目和免审项目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报送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 [12]
百利科技: 百利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4%至5.15亿元,净亏损5,209.83万元,主要受新签订单减少及项目进度放缓影响 [2] - 新能源业务(锂电材料装备及产线系统)收入6,668.37万元,工程总承包收入3.95亿元,传统工程咨询设计收入5,016.61万元 [25] - 公司完成内部控制整改并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管理团队换届后聚焦"高端装备+综合服务"战略转型 [29][30] 行业分析 新能源行业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40.3%),渗透率达44.3%,锂电池总出货量776GWh(同比+68%) [5][6] - 储能锂电领域出货量240GWh(同比+100%),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504.4GWh(同比+37.3%) [6][7]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161万吨(同比+68%),占正极材料总量77%,石墨负极材料产量110.7万吨(同比+36%) [8][9] - 政策推动高端化转型,《能源法》将氢能纳入法律体系,要求2027年完善绿证交易制度 [3][4] 石油化工行业 - 行业营收4.46万亿元(同比+1.4%),但利润下滑,面临产能过剩及成本挤压 [11][12] - 《能源法》明确支持石油加工转换产业升级及绿色转型 [12]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 国有企业占比65%,民营占25%,受益于基建投资回升及新技术应用 [13] 公司业务结构 传统能源板块 - 提供工程咨询设计及EPC总承包服务,涵盖合成纤维/橡胶/树脂领域 [16] - 具备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资质,曾设计国内最大己内酰胺、环己酮装置 [15] 新能源板块 智能产线系统 - 提供正负极材料整线解决方案,涵盖粉体输送、纳米研磨、窑炉烧结等11类核心设备 [17][18][19][20][21] - 典型案例包括贵州磷化10万吨磷酸铁锂、四川海创4万吨负极材料项目 [25][26] 专用设备 - 核心产品包括湿法分散罐(微纳米材料处理)、永磁除铁器(铁杂质去除)、喷雾干燥系统(干燥造粉)等 [18][19][21] - 开发氢燃料电池化学链制氢系统,实现工业级应用 [22] 研发与技术储备 - 研发投入占比5.63%,开展钠电正极、硅基负极、化学链制氢等12项技术攻关 [32][33] - 拥有有效专利276项(发明专利50项),覆盖锂/钠/钾电池、固态电池、氢能等领域 [33] - 构建数千种工艺模型库及物料数据库,支持多行业快速工艺适配 [24] 重点项目进展 - 贵州磷化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3号线试生产,2号线具备投料条件 [25] - 四川海创4万吨负极项目:石墨化区域97%设备安装完成,部分产线投产 [26] - 巴斯夫杉杉2.4万吨三元材料项目:完成空机联调,进入试产阶段 [27] - 宜宾万鹏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已整体验收并完成结算 [28] 竞争优势 - 具备"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智能产线"全链条服务能力 [14][23] - 团队含400名工程专业人员及160余名注册工程师,平均从业经验超20年 [36] - 融合石化EPC经验与锂电产线技术,提供黑灯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14][23]
把握机遇积极拓展市场 甘咨询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1: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元 同比增长2.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增长5.2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亿元 同比增长5.07% [1] 业务转型与升级 - 主营业务由传统勘察设计咨询向工程建设产业链全过程升级 覆盖规划、设计、咨询、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 [1] - 积极拓展业务链长度 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与价值提升 [1] - 巩固建筑、水利水电等传统核心业务 同时拓展市政、新能源及生态环保领域 [2] 行业发展机遇 -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及乡村建设行动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1]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1] - 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升级新引擎 [1] - 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拓宽业务边界 [1] 区域战略布局 - 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机遇 [2] - 融入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及甘肃省"一核三带"发展格局 [2] - 在甘肃省内构建省市县全覆盖经营网络 提升本地市场占有率 [2] - 省外市场推行属地化经营理念 加大外省市场开拓力度 [2] 内部能力建设 - 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 -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 - 通过内生发展支撑业务持续拓展 [2]
违反市容秩序和广告招牌管理,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8-21 10:00
公司违规事件 - 因违反市容秩序和广告招牌管理被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罚款4万元 [1] - 在成都市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项目中未按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违法行为事实清楚且证据充分 [1] 公司背景与资质 - 成立于1952年 隶属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为国内特大型工程综合勘察设计企业 [3][6] - 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 五次获全球FIDIC工程项目杰出奖 [3][6] - 业务覆盖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公路 市政等工程领域 提供建设全过程服务 [6] 公司规模与专业能力 - 员工总数5300余人 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人 省部级专家240余人次 [6] - 设立26个专业领域 包括线路 桥涵 隧道 电力 通信等核心技术门类 [6] - 下设5个区域指挥部 37个国内经营机构 22个生产院及11个国外分支机构 [6] 行业贡献与成就 - 参与建设的铁路通车里程占全国总里程超30% [6] - 城市轨道交通建成通车里程占全国运营线路三分之一 [6] - 累计设计7500余公里铁路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3项 国家级勘察设计金银奖16项 [6] - 编制188部国家及行业标准 3项国际标准 获国家授权专利超百项 [6]
地铁设计(003013.SZ):参与了广州APM线、深圳地铁二十号线等无人驾驶系统工程
格隆汇· 2025-08-14 17:2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龙头企业之一 [1] - 公司拥有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等关键技术 [1] - 公司参与了广州APM线、深圳地铁二十号线等无人驾驶系统工程 [1] - 公司提供相关勘察设计等工程咨询服务 [1] 行业地位与项目参与 -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1] - 公司参与的项目包括无人驾驶系统等前沿技术领域 [1]
华阳国际: 2020年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51
评级结果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3] - 华阳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A-[3] 业务表现 - 2024年建筑设计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81.42%,毛利率达36.44%[11] - 华南区域贡献85.37%收入,与深圳政府及华为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4] - 2024年末建筑设计在手订单40.10亿元,为当年营收4.22倍[4] - 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缩减至营收1.01%,毛利率-56.93%[1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1.67亿元同比下滑22.55%,净利润1.44亿元同比降23.72%[3][15]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30.16亿元,资产负债率46.19%[3][1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24年为1.74亿元,2025年一季度转负至-1.30亿元[3][19] - 现金类资产2024年末达10.81亿元,现金短期债务比77.24[4][20] 行业环境 - 建筑业新开工面积连续负增长,2024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需求收缩[8][9] - 行业高度分散,全国2.94万家勘察设计企业竞争加剧[9] - 地产流动性紧张及地方财政压力拖累勘察设计企业回款[9][14] 同业比较 - 华阳国际2024年销售毛利率35.10%,高于同业中衡设计(29.86%)和筑博设计(28.77%)[15] - 资产负债率47.08%低于启迪设计(62.48%)和汉嘉设计(72.93%)[15] 债券情况 - 华阳转债余额4.4968亿元,质押担保覆盖率为93.58%[21][22] - 募集资金5,237.89万元未使用,终止装饰设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6] 管理层变动 - 实际控制人唐崇武持股26.48%,计划转让10.02%股权但不影响控制权[6] - 员工持股平台淮安旭天和淮安中天分别持股6.55%和5.73%[6]
华设集团: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21:31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华设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A [3][4][28]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28亿元,同比下降17.28%,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45.10% [7][2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75亿元,净利润0.58亿元,延续下滑趋势 [7][22]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2.16%降至2025年3月末56.62%,财务杠杆低于行业均值 [7][25]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江苏省交通类勘察设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排名第65位 [16][17] - 2024年新签合同额68.79亿元,同比下降7.43%,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50%至2亿元 [18][19] - 传统路桥业务新签合同额下滑41%,水运和水利业务相对稳健 [18][19] - 截至2025年3月末在手未完工合同额133.60亿元,项目储备较充足 [17][18] 财务风险与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7亿元,保持净流入但同比下降38.48% [7][24] - 2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升至51.47%,长账龄款项回收风险需关注 [22][23] - 非受限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比率为3.31倍,短期偿债能力良好 [25][26] - 2024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20.76倍,偿债能力指标有所弱化但仍可控 [25][26] 行业环境与战略调整 - 建筑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影响显著,基建投资结构性调整提供部分支撑 [11][12] - 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聚焦数字智慧和低碳环保新业务,目前贡献度仍较低 [13][19] - 优化区域布局,提升华南和西北区域市场级别,回归江苏省内基本盘市场 [19][20] - 股权结构分散,前十大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约17.87%,无实际控制人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