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国际(1882.HK):升级扩产双轮驱动 出海进程提速
格隆汇· 2025-08-02 10:26
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赵智勇/曹小敏/杨文建 产品升级与海外扩产双轮驱动,公司竞争力持续提升作为国内注塑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天国际竞争优 势显著。与震雄集团、泰瑞机器等同业上市公司相比,其核心财务指标表现领先。在高性能注塑机领 域,虽日本企业仍占优势,但海天国际旗下长飞亚系列电动注塑机凭借多方面优势已能满足多领域需 求,相关系列性能突出,全球已有超3 万台在约60 国使用,技术迭代有望突破海外高端市场。海外扩产 方面,海天国际加速全球化,外销占比从2020 年近30%升至2024 年近40%,正向"五五战略"推进,已 在印度、墨西哥落地产能,塞尔维亚、日本等地新建产能预计2025 年起投产,同时通过供应链升级和 数字化监控降本增效,匹配全球化需求。 风险提示 1、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2、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3、汇率波动风险;4、政策法规与贸易壁垒风险。 深耕注塑机行业50 余年,以"技术+全球化"双轮驱动构筑行业地位海天国际是深耕注塑机行业五十余年 的龙头企业,正逐步推进国际化布局,构建了电动注塑(长飞亚系列,应用于光学、医疗等领域)与伺 服液压(MA、JU 等系列,服务汽车、家电等市场)两大产品体 ...
西部矿业量价齐升半年赚18.69亿 造血能力强劲加速铜矿产能扩张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6.19亿元,同比增长26.59%,归母净利润18.69亿元,同比增长15.35% [1][2] - 近五年营收从2020年286.74亿元增长至2024年500.26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归母净利润呈现"两降三升"格局,2024年为29.32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强劲,2025年上半年维持在50亿元上方,2024年上半年为50.4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24.67亿元 [6] 铜矿业务分析 - 主力铜矿山玉龙铜矿(持股58%)上半年矿产铜83413金属吨,贡献营收63.65亿元、净利润34.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7%、36.99% [3] - 整体矿产铜产量91752金属吨,同比增长7.65%,其中内蒙古获各琦铜矿产量6895金属吨 [3] - 铜价同比上涨11%,产量增长8%,是业绩增长主因 [1][3] 产能扩张计划 - 玉龙铜矿三期工程获批,生产规模将从1989万吨/年增至3000万吨/年,总投资47.93亿元 [1][4] - 项目建成后铜金属量将达18-20万吨/年,新建1100万吨/年选矿厂,湿法冶炼规模从30万吨/年扩至100万吨/年 [4] 其他金属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铅价较年初涨2.2%,黄金涨23.3%,白银涨20.8%,钼精矿涨5%,锌价跌12%,铁矿石跌8.3% [5] - 矿产锌、铅、钼、铁精粉、精矿含金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61%、24.63%、31.10%、11.93%、32.67% [5] 研发与技术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93亿元,同比增长99%,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1.53亿元逐年增至6.21亿元 [6] - 推进12个政府级科研项目(含3项国家级重点),提交专利申请23件,获授权27件,涵盖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 [6]
数千万元信然CNG天然气压缩机 减压撬 储气瓶组 装车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上海信然压缩机为大连柴油机提供超高压大型CNG天然气压缩机、减压撬、储气瓶组等成套设备,用于天然气发动机测试 [1] - CNG天然气压缩机工作压力为250公斤,单台尺寸11.5m*3.4m*3.85m,重量25吨 [1] - CNG天然气减压撬尺寸3.4m*2.4m*3.1m,重量1.8吨 [1] - CNG天然气储气瓶组(单组)尺寸5.1m*2.9m*2.73m,重量12.25吨 [2] 研发与专利 - 公司年均研发投入超2500万元,累计获得60余项专利技术(含22项发明专利) [2] - 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等称号 [2]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入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国家管网CNG压缩机供应商的生产厂家 [2] - 产品出口至美国、俄罗斯、沙特等国家,合作企业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石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沙特阿美等国际能源巨头 [3] 发展战略 - 公司定位为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并承接国家重点大型项目 [3] - 公司将持续拓展国际合作,覆盖更多国际市场 [3]
中大排摩托车加速出海,前景可期
国投证券· 2025-07-16 2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A,首次评级;首选股票春风动力(603129)评级为买入 - A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中大排摩托车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品牌持续修炼内功,技术与产品进步推动进口销量减少,出口销量高增长,具备强大技术、产品、品牌、本地化能力的企业有望在全球化中占据竞争优势,建议关注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钱江摩托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全球中大排摩托车空间广阔 - 2024 年全球摩托车总量约 6180 万辆,中大排约 400 万,欧美等成熟市场总量稳定且以玩乐车为主,新兴市场总量增长且以通路车为主,中国市场总量稳定、玩乐车销量及渗透率提升 [11] - 欧洲市场 2024 年规模约 145 万辆,核心五国占 80%,2019 - 2024 年复合增速约 5.7%,以中大排为主,占比 60 - 65%,以日系和欧系为主,中国品牌加速崛起 [15][16][20] - 拉美市场 2024 年规模约 646 万辆,近十年高增长,以通路车为主,中大排占比约 10%,以日系和当地品牌为主,中国品牌加速进入 [22][23][28] - 美国市场总量稳定在 50 万辆左右,中大排占比超 90%,以巡航和旅行为主,以日系和美系为主,中国品牌处于前期导入阶段 [30][32][33] - 日本市场国内总量稳定在 35 万辆左右,中大排渗透率上升,出口稳定在 40 - 50 万辆,以中大排为主,出口区域以欧美为主 [35][37] - 中国市场中大排摩托车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2024 年内销 39.75 万辆,同比增长 16.9%,排量段向上突破,以仿赛和巡航为主,行业集中度较高 [40][42] - 其他新兴市场中,土耳其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竞争格局分散;东南亚五国市场总量 1300 万左右,日系占主导;印度市场总量 2000 万左右,印系与日系占主导 [46][48][51] 2. 国内品牌持续修炼内功,中大排摩托车加速出海 - 内燃机技术发展放缓,国际大厂减少中排量动力平台研发,国内品牌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与国际大厂差距缩小,产品力提升推动进口车销量下滑,进口产品以 400cc 以上排量为主 [53][55][59] - 国内品牌加速出海,2024 年出口 35.90 万辆,同比增长 84.47%,以 400cc 及以下产品为主,出口产品有性能与价格双重优势,分品牌格局集中,分区域主要出口欧洲和拉美 [60][62][71] - 企业需具备强大技术开发能力、完善产品矩阵、强大品牌建设与营销能力、强大本地化能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持续占据优势,国内企业在这些方面正不断进步 [74][82][86][89] 3. 关注标的 - 春风动力全地形车业务稳健增长,中大排摩托车海内外需求共振,电动两轮车有望构建第三成长曲线,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 18.5、22.9、28.9 亿元,维持“买入 - A”评级 [92][93][94][96] - 隆鑫通用战略转型聚焦主业,宗申入主有望协同,无极品牌加速成长,通路车业务受益拉美市场需求增长,无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表现良好 [97][98] - 钱江摩托是国内中大排摩托车传统龙头,内销销量稳健增长,自主品牌加速出口,出口销量恢复增长 [99][100]
沃尔核材半年预盈超5.45亿 债务结构优化财务费四连降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5
盈利能力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45亿元至5.87亿元,同比增长30%至40%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35.86%,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9.48% [2]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2.95亿元至3.37亿元,同比增长25.53%至43.4% [2] - 2019年至2024年净利润增长40.35倍,扣非净利润增长7.48倍 [3] 业务表现 - 主营业务分为电子材料、通信线缆、电力、新能源汽车及风力发电五类 [1][4] - 通信线缆与新能源汽车产品业务增速较快,受益于下游需求释放 [2] - 2019年收购长园电子75%股权后,净利润较收购前增幅超40倍 [1][3] - 2025年完成收购长园电子剩余25%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3][5] 技术研发 - 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9.65亿元,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06亿元、3.1亿元、3.49亿元 [5][6]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效专利两千余项,其中发明专利五百余项 [6] 资产与财务 - 2019年末至2024年末总资产从64.41亿元增长至102.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末进一步增至109.2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0%左右,2025年第一季度为41.58% [6] - 财务费用连续四年下降,2021年至2024年从1.11亿元降至4063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减少30.25% [6] 行业与市场 - 下游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公司收入增长,包括数据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4] - 公司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3] - 热缩材料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技术优势为核心竞争力 [1][5]
科前生物:拟与华中农大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研发及技术许可合同
快讯· 2025-07-09 16:40
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合作 - 公司拟与华中农大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及研发技术许可合同 [1] - 涉及两个研发项目总支付金额为335万元人民币 [1] - 其中猪δ冠状病毒强毒株专利实施许可支付135万元 [1] - 吉氏巴贝斯虫传代致弱活疫苗研发技术许可支付200万元 [1]
雷军和余承东,谁是营销员谁是工程师?
搜狐财经· 2025-06-24 09:18
企业领导风格与背景 - 雷军是工程师型创业者,余承东是销售型人才 [3] - 领导风格差异源于团队构成和企业运行模式的不同 [3] - 简单将角色与出身划等号是片面的,千亿体量公司必须拥有强大工程体系 [5] 研发投入与专利情况 - 2024年小米研发人员21190人占员工总数48.6%,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5.9%占营收6.6% [6] - 小米累计全球专利超4.2万件,汽车领域授权专利突破1000项,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前十 [6] - 华为2024年研发人员11.3万人占54.1%,研发支出1797亿元占收入20.8% [8] - 华为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4万亿元,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2024年专利申请量6600件全球第一 [8] 企业定位与技术路径 - 华为输出底层能力,自研5G、芯片和操作系统形成闭环 [12] - 小米注重产品整合和用户体验优化,擅长生态构建 [6] - 小米工程师关注消费感知和使用价值,华为工程师聚焦技术感知和体系构建 [15] - 雷军作为超级产品经理,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追求产品开发效率和节奏 [14] 商业模式差异 - 华为卖技术能力,余承东将技术语言翻译给市场 [14] - 小米以消费需求为起点,激发消费冲动而非突破技术壁垒 [14] - 两家企业本质差异在于定位、结构和投入,做的不是同一种生意 [17] - 华为挣长线的钱,小米挣短线的钱,卖的东西不一样 [17]
爱旭股份拟募35亿扩张太阳能电池 研发费五年超43亿筑牢技术护城河
长江商报· 2025-06-24 07:30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主要用于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48亿股(占总股本30%),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变 [3] - 义乌六期项目总投资85.16亿元,拟使用募资30亿元(占85.71%),建设期18个月,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0.17%,投资回收期6.26年 [3][4] 产能与技术布局 - 义乌六期项目将生产新一代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相比PERC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光衰低等优势,可降低度电成本 [4]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扩大N型ABC组件产能,2025年一季度ABC组件出货量达4.54GW(超2024年全年的70%),环比增长超40% [6][7]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111.55亿元(同比降58.94%),净利润-53.19亿元(同比降802.92%),主因行业价格战及技术路线推广不及预期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1.36亿元(同比增64.53%),净利润亏损3亿元(同比扩大229.35%),但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至7.16亿元 [2][6] - ABC组件新增订单超5GW,2024年全球销售覆盖50+国家/地区,组件销售收入49.61亿元,销售量6.33GW(同比增1200%) [7] 研发投入与专利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43.25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6.94亿元 [2][7] - 全球累计申请BC电池相关专利1021项,含100项基础性专利,覆盖BC电池核心结构 [7] 行业地位与业务 - 公司为全球光伏电池片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ABC组件及光储解决方案,销往110+国家/地区 [5] - ABC组件技术推动经营改善,2024年现金流-45.20亿元,2025年一季度转正至7.16亿元 [6]
桐昆股份拟61.44亿建露天煤矿 三年研发费53.6亿加强技术优势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48
一体化布局 - 公司正式启动新疆鄯善县七克台矿区长草东露天煤矿项目建设,总投资约61.44亿元,年产能500万吨,预计达产后年平均产值约18亿元,企业年平均税后利润为4.42亿元 [1][2] - 公司拟以支付现金154.27万元收购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中灿综合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1][2] - 公司已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1020万吨PTA、1300万吨聚合、135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 [3] 技术研发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6.55亿元、17.55亿元和19.53亿元,三年研发费用合计达53.63亿元 [1][4]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中国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出全部POY纺丝油剂厂商 [1][5] - 公司与KTS科氏技术合作成功投产全球第一套P8技术PTA设备,成为全球PTA行业的标杆 [5]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3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降8.01%,为194.2亿元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7.97亿元和12.02亿元,逐年增长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36%至6.11亿元 [5] 行业地位 - 公司连续24年在我国涤纶长丝行业中销量名列第一 [3] -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产品覆盖涤纶长丝产品的全系列 [4] - 涤纶长丝行业及PTA行业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行业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3]
华兴源创: 华兴源创: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华兴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32
信用评级结果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华兴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A [1][3] - 评级模型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得分6.38,市场地位得分8.00,技术壁垒得满分10.00 [2] - 研发投入力度得分8.00,EBITDA利息倍数得分7.72,最终评级结果由信评委投票决定 [2]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下降19.78%,2025年一季度收入2.66亿元 [4] - 2024年利润总额-4.89亿元,主要因计提欧立通商誉减值3.1亿元 [2][4] - 检测设备业务收入占比69.23%,毛利率52.89%,同比下降10.76个百分点 [19][22] - 治具及配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18%,但毛利率下降16.85个百分点至57.75% [24] 财务指标 - 2024年末资产总额52.64亿元,资产负债率34.95%,流动比率297.26% [4][32] - 经营性净现金流-0.88亿元,EBITDA利息倍数-6.64倍,全部债务/EBITDA-4.09倍 [4][32] - 研发投入占比21.62%,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261项 [19][20] - 银行授信总额15亿元,已使用6.14亿元,未使用8.86亿元 [32] 行业分析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24年627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9.12% [15][1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88.8万辆,渗透率超40% [18] - Mini/Micro LED和Micro OLED新型显示技术市场空间较大 [13][14] - 可穿戴设备受AI技术推动快速发展,苹果等厂商占据主要市场 [14][16] 客户与风险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50.45%,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立讯和苹果 [22][23] - 应收账款及存货持续增长,对资金形成占用 [5][27] - 汇率波动风险因海外业务扩大而增加 [23] - 新增产能处于爬坡期,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