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

搜索文档
促进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支持举措,目标到2027年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成熟金融体系 [1] - 政策框架包括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供应链金融、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数字金融五大方向 [2] - 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制造业产业链技术攻关 [5] 金融资源投入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4]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合同金额达1.9万亿元 [5] - 浙江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4%,制造业/科技/绿色贷款余额居全国前列 [3] 差异化服务与长效机制 - 要求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 [7] - 推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模式,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盘活科技研发资源 [7] - 浙江将推广"浙科联合贷"、债券市场"科技板",创新"人才贷"产品,强化绿色投融资对接 [8] 重点领域支持方向 - 聚焦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防止不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产业过度扩张 [6] - 支持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融资 [6] - 科技金融重点倾斜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低碳转型 [8]
爱网购、爱旅游、拥抱新技术......广州银发新势力正打破刻板印象
广州日报· 2025-07-17 01:02
消费观念转变 - 中老年人消费观念呈现理性主导特点,71.1%调查对象从"实际需要"出发决定消费 [2] - 品质消费与喜好消费受追捧,51.2%看重"产品质量",29.8%以"是否喜欢"为决定因素 [2] - 互联网渗透率达90%,其中59%经常网购,31.4%不经常网购,仅4.8%不感兴趣 [2] - 近九成调查对象愿意使用智能产品,42.9%非常愿意,43.9%比较愿意 [2] 消费领域偏好 - 旅游与保健养生为首选,66.7%退休后会在"外出旅游"增加开销,42.2%选择"保健养生" [3] - 其他重要消费领域包括"养老服务"(35.3%)、"文化娱乐"(33.9%)、"人际交往"(30.8%) [3] - 年轻群体更倾向在保健养生、旅游、居家改造、养老服务消费,高收入群体偏好旅游与保健 [3] 养老金融需求 - 77.8%备老与老年群体愿尝试养老金融,42.6%偏好保险,35.5%选择特定养老储蓄 [4] - 养老基金、理财产品与商业养老保险各有24%接受度,需求与年龄负相关,与收入/教育正相关 [4] - 83.6%最关注"本金安全",12.8%重视"容易变现",仅3.5%追求"预期高收益" [4]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 86.8%愿使用智能产品,96.8%希望技术改善老年生活 [5] - 技术改进需求集中在健康监测(67.2%)、康复护理(58.6%)、生活照料(57.2%)、居家便利(51.9%) [5] - 智能技术被视作"比保姆划算"的解决方案,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5]
深莞携手打造科学联盟,从这座世界级科学片区可见哪些未来?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4:49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构建"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创新生态 [1] - 联盟标志"We-Science"寓意吸引全球人才共建科技创新策源地,"We"取自东莞巍峨山拼音首字母 [1] 科学城布局与设施 - 深圳光明科学城(99平方公里)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90.5平方公里)形成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科学片区 [7] - 三大科学轴布局: - **数学科学轴**:部署"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支撑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2] - **物质科学轴**:深圳布局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材料基因组设施,松山湖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 [4] - **生命科学轴**:包括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及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4] 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 光明与松山湖科学城合作建设材料基因组中子谱仪,2024年启用后已服务30多家单位 [6] - 深圳市华星光电与广东思谷智能联合研发印刷OLED/QLED柔性显示产业化技术 [7] - 两地汇聚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形成"环巍峨山"科研圈,推动"双城联动、全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7] 交通互联规划 - 规划"双城15分钟"交通圈,2035年深莞高峰期出行量预计达10万-11万人次/小时(较现状翻倍) [10] - 陆路通道:新建13公里主干道(含南光高速北延、光侨路北延),通行能力9000车次/小时,车程缩至10分钟 [10] - 轨道网络:深圳6号线支线对接东莞1号线、13号线北延段对接东莞5号线,设计运力3.5万人次/小时,2024年底通车 [10][11]
凌云光申请上下料装置专利,节省占地面积
金融界· 2025-05-14 08:51
公司专利动态 -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上下料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19953772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1] - 该专利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通过机架、输送机构、移栽机构和分料机构的组合设计,实现双向上下料功能,节省占地面积并提高生产效率 [1] - 专利技术可根据生产线布局灵活切换上下料方向,扩展了使用范围 [1] 公司基本情况 -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46097.6733万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主营业务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2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974次,拥有178条商标信息和1066条专利信息,以及4个行政许可 [2] - 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30000万元人民币,位于苏州,主营业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 - 苏州子公司参与招投标22次,拥有3条商标信息和345条专利信息,以及9个行政许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