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等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利好提振信心 民间投资逐步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民间投资回暖态势 - 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扭转上年下降趋势,增速较1-2月加快0.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7%、9.3%,显著高于各领域平均水平 [1] - 3月制造业PMI达50.5%,连续两个月扩张,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2020年以来新高 [3] 重点行业投资动向 - 新能源汽车、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成为民间投资快速增长领域 [2] - 工业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领域超80%资金支持民营企业项目 [2] - 民营企业参股核电项目持股比例达10%以上,杭台高铁、杭温高铁由民企控股运营 [2] 重大项目建设参与 - 新能源特种车辆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 [1] - 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项目预计投资18.5亿元 [1] - 核电项目总投资2455亿元,民营企业投资比例配置10% [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向民企倾斜,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企占比超80% [2] - 北京市2025年计划向民企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 [3]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放宽准入限制,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现全覆盖 [4][5] 地方与行业举措 -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企参股核电、投资油气管网及"沙戈荒"大基地项目 [3] - 上海市引导民资参与交通、能源、绿色燃料等低碳转型场景建设 [3] - 大规模设备更新及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撬动投资 [5]
政策解读 |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
中国电力报· 2025-05-06 10:17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在市场准入 要素获取 公平执法 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举措 [2] - 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出台十项具体举措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推动公平参与市场 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意义 - 提升能源基建运营效率 民营企业通过灵活投融资机制和市场化管理模式缩短决策周期 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加速规模化布局 通过混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 - 提高能源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民营资本打破传统垄断格局 带来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 增强市场定价科学性 促进国企与民企优势互补良性竞争 [3] - 提升能源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 民营企业在储能 智能电网控制等短板领域具有需求敏感度高 创新转化快优势 形成"需求识别—技术攻关—产品迭代"闭环 与央企协同创新 [4]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 明确民营企业投资范围 放宽传统能源 新能源 科技创新领域准入 支持参与核电 油气储备 管网等基建 引导参与新型储能 虚拟电厂 智能微电网等新业态 [5] - 优化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环境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完善电网建设参与机制 简化办电流程 提高自然垄断企业信息透明度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6][7] -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优化审批流程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能源合作 增强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跨境项目话语权 [8]
政策解读丨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 2025-05-01 09:17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推动其在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 《通知》聚焦三大方向: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推动公平竞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通过具体措施扩大民营企业参与范围并优化市场环境 [7] - 政策将加速民营企业在新业态(如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技术(如AI+能源)及国际化布局中的发展,同时强化对垄断环节的监管以保障公平竞争 [10][11][12] 问题导向分析 准入门槛与竞争环境 - 能源行业传统核心领域(油气、电网、核电)由国企主导,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土地、矿产、审批)及投标资质方面面临高门槛 [4] - 风电整机制造民企占比60%,光伏制造民企占产业链70%产能,2023年新型储能出货量前十中9家为民企,但新业态配套制度不足 [5] 融资约束 - 银行信贷偏好国企,民企融资成本高且债券发行依赖增信担保,能源项目长周期特性加剧融资难 [4][5] 国际化挑战 - 民企在光伏、风电、储能等国际市场领先,但面临国际壁垒增多和内部恶性竞争问题,需提升软实力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力 [6] 政策支持措施 投资与融资支持 - 明确支持民企参股核电、投资油气储备设施、LNG接收站及"沙戈荒"大基地项目,鼓励参与油气管网支线建设 [8] - 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能源设备更新,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开发,支持民企上市、再融资及债券发行 [8] 新业态与技术创新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出台大功率充电政策,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等新技术 [10] - 鼓励民企数字化改造(如煤矿、电厂智能化),推进风电/光伏构网型技术升级,培育设备循环利用商业模式 [11] -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能源科技专项,推动产学研合作及高端人才引进 [11] 市场公平竞争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深化电力资质许可改革,开放电网建设给民企施工企业 [12] - 要求电网/管网企业公开技术标准、价格等信息,整治行政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12][13] 落实保障 审批优化与权益保护 - 推行能源项目"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简化风电项目"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手续,提高配电网核准效率 [14]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限制行政检查频次,加强涉企收费监管 [14] 地方执行 - 要求地方能源管理部门细化举措并听取民企意见,推动解决实际困难 [15]
政策解读 |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 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09:10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 在能源领域,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具有鲜明的独特优势:一是决策灵活高效。民营企业组织架构 精简,决策链条短,反应速度快,在关键市场机遇中敢于决策,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找准市场机 遇,把握主动权,具有"船小好掉头"的特点;二是创新动力充足。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对 市场风险有更大的"包容度",以及更强烈的创新意愿,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探索中往往容易崭 露头角;三是市场敏感性强。民营企业往往更贴近市场、"用户导向"意识强,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能源 产品和服务;四是资金利用效率高。民营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更加谨慎,对投资回报要求更高,客观上促 进了能源领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激励机制有效。民营企业普遍建立了与市场表现挂钩的激励机制, 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通知》通过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及深化能源领域改革,推动有效市场与有 为政府更好结合,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震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 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