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治理

搜索文档
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环保周报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1 10:50
市场表现回顾 - 环保板块整体下跌1.30%,表现劣于上证综指0.8%的涨幅[1][2] - 细分板块中大气治理上涨4.77%,固废其他板块上涨4.05%[1][2] - 环保设备板块跌幅最大达4.80%,环卫板块下跌4.35%,环境修复板块下跌4.05%[1][2] 碳市场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2027年实现全国碳市场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3][4] - 2030年目标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与有偿分配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3][5] - 政策推动交易产品与主体扩围,引导金融资源流向节能减碳领域[5] 碳市场交易数据 - 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6539.79万吨,同比增长108.5%[5] - 成交额47.94亿元,同比增长74.7%[5] - 2025年CEA均价78.93元/吨,同比下降9.9%[5] 行业投资逻辑 - 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维持高景气度[6] - 水务与垃圾焚烧板块盈利稳健上行,现金流持续改善[6] -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推动优质运营资产价值重估[6]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20:12
核心人事变动 - 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何鑫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包括非独立董事 副董事长 副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 [1] - 辞职立即生效 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 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2] - 何鑫目前仍暂代法定代表人职责 直至新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变更 [2] 公司治理安排 - 公司将尽快补选新任非独立董事 副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2] - 何鑫未持有公司股份 [2] - 董事会对何鑫任职期间的贡献表示感谢 [2]
深水海纳:公司有专业数字化软件团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20:23
公司动态 - 公司拥有专业数字化软件团队 正在进行水处理相关工艺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模型的技术探索和应用的开发、测试及验证工作 [1] - 公司逐步解决水处理工艺数字建模诸多参数及控制量间算法 并在自有的自来水厂和工业污水厂进行应用 [1] - 公司以Hy-smart智慧水务运营管理平台为数字应用依托 持续进行研究和应用创新 [1] 技术发展 - 公司正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研究 逐步将水处理人工智能工艺算法应用于其它水厂 全面实现运行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管理 [1] - 公司对数字平台进行不断优化 [1]
【私募调研记录】清水源调研金科环境
证券之星· 2025-08-01 08:06
公司调研活动 - 知名私募清水源于7月31日调研上市公司金科环境 参与公司路演活动[1] 金科环境业务亮点 - 新水岛产品在数据服务上具备显著适应RWA的优势 数据完整性和深度得到认可[1] - 公司与坤亨国际合作 基于新水岛产品发行RW业务 提升资产市场价值[1] - 新水岛已在太原 舟山等地落地项目 适用于工业 园区 城镇海水淡化等场景 提供高品质供水[1] - 下游客户包括PCB 光伏等新兴产业及化纤 印染等民生产业[1] - 未来研发规划涵盖标准化量产 高效能升级 海水淡化场景突破等五大方向[1] 机构背景 - 深圳清水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 专注于证券投资管理[2] - 2013年6月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特别会员 2014年5月登记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2] - 公司产品2012 2013两年累计收益排名在近1000只同类产品中排前十名[2] - 投研团队来自国内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公司 投资经验及从业经历平均十年以上[2]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46
股东会召开通知 - 股东会将于2025年7月15日10点30分在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899弄兰韵文化中心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 [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9:15-15:00 其中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时间为9:15-9:25 9:30-11:30 13:00-15:00 [1] 会议审议事项 - 主要审议议案为"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注销专户的议案" 该议案已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2] - 不涉及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 也无关联股东需要回避表决 [2] 投票规则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 其表决权数量为全部账户所持相同类别股票数量总和 [3] - 通过任一账户投票即视为全部账户已投出相同意见 重复投票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3][4] - 同一表决权通过不同方式重复表决的 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4] 参会资格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9日 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股票代码605081)有权出席 [4] - 自然人股东需持股东账户卡和身份证登记 法人股东需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登记 [4][5] - 异地股东可通过传真或信函方式预先登记 但参会当日需凭证件原件确认 [5] 其他事项 - 会议联系地址为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899弄兰韵文化中心16楼 联系电话021-65661627 [5] - 参会人员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5]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指定公司董事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16
董事会秘书变更情况 - 公司原董事会秘书已于2025年6月9日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辞职告知书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 [1] - 根据相关规定,董事会秘书空缺期间由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何鑫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1]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选举 [1] 新任代行董事会秘书情况 - 公司董事会指定董事何凡女士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直至正式聘任董事会秘书为止 [1] - 何凡女士历任中投瑞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2] - 何凡女士具备近二十年股权投资、产业整合及上市公司收并购业务经验 [2] - 何凡女士符合高管任职条件,具备履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2]
直击股东大会 | *ST太和新实控人之一蒋利顺现身 回应为何入主上市公司及2025年如何保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6:14
公司核心战略与保壳计划 - 2025年核心工作是摘帽保壳 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正全力避免退市[1] - 新实控人表示2025年将聚焦主业发展 暂缓转型计划[2] - 计划通过传统水治理业务 饮用水业务和IT新业务三方面实现业绩增长[9] 主营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四大业务板块营收:水环境生态建设4630万元 水环境生态维护1464万元 饮用水销售2398万元 IT产品销售1763万元[2] - 水环境生态建设业务营收同比下降66.6% 毛利率减少57.56个百分点[3] - IT产品销售为新增业务 毛利率达77.56%[3] 算力业务发展现状 - 2024年签订3.43亿元算力设备采购合同 但实际确认营收不足2000万元[5][6] - 算力业务产生超1亿元应收账款 目前尚未结清[6] - 已收购软件开发商中科砚云 约定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100万元[6] 传统业务发展计划 - 水治理业务储备有EOD项目 预计下半年业绩会改善[9][11] - 饮用水业务目标2025年营收超过去年2398万元水平[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26万元 同比下降22.29% 亏损581万元[9] 资金与股权动态 - 计划申请不超过5亿元融资额度 为上市以来首次大规模融资[7]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IT业务发展[8] - 创始人何文辉需支付业绩补偿金及违约金合计7875万元 已申请再审[11][12] 行业环境与挑战 - 环保类企业近年普遍表现不佳 公司2022-2024年营收持续下滑[9]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应收账款高达4.32亿元[9] - 新收购的中科砚云2024年末资产净额为-653.73万元[7]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更正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3 05:17
业绩预亏情况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利润总额为-32,000万元到-35,000万元 [2] -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2,100万元到-35,000万元 [2]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000万元到-36,000万元 [2] - 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0,000万元到12,000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为8,000万元到11,000万元 [2] 业绩预告更正原因 - 前次业绩预告中预计的营业收入和扣除后营业收入与实际金额差异较大(上下浮动超过20%) [5] - 对未结算项目收入进行调减,基于谨慎性原则和市场情况评估 [6] - 对收购项目的商誉进行测试并计提减值损失,受宏观环境影响 [6] - 扣除部分偶发性及临时性业务收入,符合上市规则要求 [6] 上年同期业绩对比 - 2023年利润总额为-23,450.60万元 [5]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743.74万元 [5]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8,577.82万元 [5]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8,302.95万元 [5] 其他说明事项 - 公司董事会就业绩预告差异向投资者致歉,承诺加强沟通和提高准确性 [8] - 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工作仍在进行中,最终数据以审计后报告为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