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我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7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 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数十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矗立蔚蓝海面,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这座海上 风电场已累计发电超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8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465万吨。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 图强之路。" 创新驱动—— 蓝色大海孕育无限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经济综合实 力提升,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较2012年翻一番,体量不断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推动海 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 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通过高水平保护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建设风帆正劲。 一尾海水鱼,"游"出一条产业链,既是向海洋要食物,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也折射出跃动的海洋 新质生产力,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
千年商都向海行——广东省广州市海洋强市建设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0 09:31
海洋强市建设 - 广州深入推进海洋强市建设,通过空间规划引领、改革创新赋能、政策支持保障,确立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文化亲海五大发展航道 [2] - 广州成立市海洋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广州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举办首届广州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大会,上线"广海汇"平台,聚焦"港、船、能、药、游"五个重点赛道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 [3] - 国务院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定位,提出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2] 海洋科技创新 - 广州以"一船一库一装置一基地"为核心,聚焦"深潜、深钻、深网、极地",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矩阵 [4] - 汇聚涉海科研机构66家,省部级以上海洋重点实验室34个和省级以上海洋工程技术中心27个 [4] -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成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造"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纪录 [4] 海洋产业发展 - 广州培育壮大新一代船舶海工、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四大海洋新兴产业 [6] - 广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五位和第六位,开通28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广州造船年生产能力超550万载重吨,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集聚20多家船舶制造企业 [6][7] 海洋新兴产业 - 国内最大半潜式海洋牧场养殖平台"鑫环1号"交付使用,国内首套6000米级光学探测自主水下机器人"鱼探仪"进入商用 [7]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发高端化妆品,中山大学研发强效抗肿瘤活性化合物进入临床前研究 [7] - "南鲲"号波浪能发电装置并网发电,国内首套20千瓦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海试 [8] 海洋文旅发展 -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是亚洲最大、功能最全的邮轮综合体之一,南沙游艇会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游艇会 [10] - 广州积极引进和举办国际帆船赛事,包括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帆船赛等 [10] -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南海神庙、南越国宫署遗址等成为热门打卡地 [10] 海洋开放合作 - 广州国际海事展为航运和造船行业搭建交流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广州 [11] - 与新加坡高校推进海洋领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及南海周边省市合作,共建南部海洋经济圈 [11] - 与东盟加强海洋领域合作,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11]
荣成市工匠学院联盟:整合优质资源 助力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7-07 15:22
联盟成立与产业覆盖 - 荣成市工匠学院联盟正式成立,由16家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食品以及乡村振兴等产业的工匠学院组成 [1] - 联盟旨在为区域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革新搭建全新平台,推动技艺传承和产业升级 [1] 师资力量与课程体系 - 联盟构建高质量师资矩阵,研究生学历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占比可观,包括高级技师和特级技师 [1] - 联盟汇聚25名国网认证兼职培训师和41名内部认证培训讲师,横跨14个专业领域 [1] - 精心打磨600余门内部课程,梳理1900多条实际案例,通过现场实操教学传授一线实战经验与前沿技术 [1] 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 - 16家工匠学院与240多家市级及以上产业链创新工作室深度联动,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圈 [2] - 泰祥集团工匠学院牵头组建108家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实现60余项成果转化,解决180余道技术难题 [2] - 2024年荣成职工在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 精准培训与个性化路径 - 联盟成员依据不同工种和职工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培育方案 [2] - 针对海洋食品产业链开展罐头生产、鱿鱼加工等专项技能培训20余场,融入自动化生产流程实操教学 [2] - 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模式培育复合型人才 [2] - 线上邀请10余名省内外专家开展云端课堂,线下组织集中实训和专家讲座,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2]
中国科学院240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 中国科学院首次大规模系统化与广西开展科技合作 共240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 [1] - 活动聚焦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 先进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2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签约总金额8875万元 [1] - 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包括《超大型FLNG船用高性能宽幅铝合金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1]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精选65项前沿科技成果实体展示 线上同步发布240项成果 涵盖机器人仿生小脑芯片 GaN关节芯片等 [1] - 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应用于动物器官 智能电动开采新技术实现稀土环保高效开采 [1] 供需发布与金融支持 - 4家广西企业与4家中科院研究所在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新材料 海洋医药领域进行供需发布 [2] -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现场推介 提供金融保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活动组织与主题 - 活动由广西科技厅 中科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 主题为"中科入桂 创启未来" [2] - 通过成果发布 对接 签约 展示等形式深化中科院与广西科技创新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