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制造业
搜索文档
泰国经济“陷入泥潭”,印尼急出刺激举措,东南亚多国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
环球时报· 2025-11-19 06:58
东南亚整体经济态势 - 东南亚六大经济体中有四个在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产出疲软与家庭消费低迷是两个主要的拖累因素[1] - 越南是明显的例外,其第三季度GDP增速从第二季度的8 0%升至8 22%[3] 泰国经济表现 - 泰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 2%,低于上一季度的2 8%,创下近四年最低水平[1] - 泰国制造业第三季度下降1 6%,为6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机动车、机械和橡胶制品等项目出现下滑[1] - 泰国第三季度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速放缓至6 9%,远低于第二季度的11 2%[1] - 泰国2025年三季度国际游客约743万人次,同比下降约13%,财政部已将全年游客预测从3450万下调到3350万[1] - 泰国对美国出口中有82%属于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类别[2] 新加坡经济表现 - 新加坡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2 9%,较上一季度的4 5%有所放缓[2] - 经济增长放缓受生物医药制造业和一般制造业集群产出下降拖累[2] - 美国对进口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可能打击新加坡制药行业[2] 菲律宾与印尼经济表现 - 菲律宾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 0%,较第二季度的5 5%明显放缓[2] - 印尼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放缓至5 04%,部分原因是私人消费疲软[3] - 印尼政府公布第四季度近30亿美元的刺激举措以激励消费[3] 马来西亚与越南经济表现 - 马来西亚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 2%,高于上一季度的4 4%,得益于矿业复苏带来的净出口增加[3] - 马来西亚私人消费增速从第二季度的5 3%放缓至5 0%[3] - 越南经济在强劲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活动推动下增长,预计今年出口将增长超12%[3]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越南对美出口减少多达五分之一[3]
31个省份经济“三季报”出炉 长三角表现突出
证券日报· 2025-11-03 01:16
全国及区域经济总量格局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分别达到105176.98亿元和102811.0亿元,位列全国前两位 [1] - 山东紧随广东和江苏之后,排名第三,GDP排名前十的省份经济总量均超过4万亿元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GDP合计约25.1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约24.81% [2] 区域经济增长表现 - 西藏自治区以7.1%的增速领跑全国,全区生产总值为2070.06亿元 [1] - 甘肃和湖北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1%和6%,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国增速,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4%、5.7%、5.4%、5.5% [2] 行业增长动力分析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激发增长潜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电子通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速 [2] - 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 未来增长发力方向 - 需要加力提振消费,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能,激发新型消费活力 [4] -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民间投资,释放投资对稳定增长和优化供给的关键作用 [4] - 积极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4] - 需要稳住投资消费动力盘,并稳住创业创新发展盘,加大国家基础研发投入,运用加计扣除、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4]
美新一轮关税冲击新加坡医药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10-13 06:04
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自10月1日起对进口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 [1] - 政策豁免条件是制药公司必须在美国启动建厂 以破土动工或在建为准 [1] - 关税仅适用于品牌或专利药品 仿制药 生物类似药以及药物中间体和原料药均不在征收范围内 [1] 对新加坡的直接经济影响 - 新加坡对美国药品出口额约40亿新元 占新加坡对美出口的13% [1] - 新加坡出口到美国的药品价格将翻番 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 [2] - 生物医药制造业占新加坡制造业的11% 对GDP贡献约为4% [2] - 新加坡是亚洲新兴市场中受美新关税政策影响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2] 对行业供应链与投资的潜在影响 - 跨国制药企业可能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布局 将部分产能从新加坡转移至美国或其他地区 [2] - 跨国制药企业可能减少在新加坡的投资和扩张计划 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3] - 新加坡大多数制药企业已在美国建立产能或已有此类计划 这可能使其免受关税影响 [4] 行业与政府的应对措施 - 新加坡政府继续与美国沟通谈判 争取获得豁免或更优惠待遇 [3] - 新加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 拓展市场空间 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3] - 新加坡企业探索新市场和业务模式 如加强在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布局 发展高附加值领域 [3] - 新加坡政府鼓励本地药企投资设厂并争取免税资格 可能寻求对关税税率设定上限 [4]
新加坡制造业增速放缓行业分化
经济日报· 2025-07-07 06:45
新加坡制造业整体表现 - 5月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 9% 连续11个月增长但增幅较前几个月减缓[1] - 若剔除生物医药制造业 5月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 9%[3] 制造业各领域分化情况 运输工程领域 - 同比增长25 6% 涨幅最显著[1] - 航空航天领域同比增长43 6% 受益于维修保养需求升温[1] - 陆路运输领域同比下降12 0% 受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及国内结构调整影响[1] 精密工程领域 - 同比增长10 3% 增长稳健[1] - 机械与系统部门增长12 3% 受半导体设备和测量设备需求增加驱动[1] 电子行业 - 同比增长3 9%[2] - 信息通信与消费电子领域增长42 6%[2] - 电脑周边与数据存储领域分别萎缩18 7%和20 8%[2] 传统制造业 - 唯一下跌领域 同比下降8 9%[2] - 杂项工业产值下降幅度最大 达16 6% 因结构金属组件和纸制品产量下滑[2] - 印刷业产值增长2 2%[2] 制造业增长减缓原因 - 生物医药制造业波动拖累整体增速 其受研发周期、市场需求波动、监管政策等多因素影响[3] - 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包括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等制约外部需求[3] -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持续推进 部分传统产业面临技术瓶颈、资金压力、人才短缺等转型阵痛[4] 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科技行业持续创新和新兴技术涌现 新加坡高科技制造业有望迎来新机遇[5] - 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将挑战外需市场和产业布局[5] - 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长期任务 需多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5]
【财经分析】新加坡电子航运业4月表现突出 提前出货动能或延续至7月
新华财经· 2025-05-27 21:46
新加坡4月制造业表现 - 4月制造业同比增长5.9% 环比增长5.3% 连续第十个月正增长 [1] - 扣除生物医疗领域后同比增长8.1% 电子业同比大增15.2% 航运工程业增长22.9% [1] - 电子业增长主因是通讯与消费电子同比增长67.8% 半导体增长11.7% 电脑周边产品增长11.3% [1] - 航空业受商业航空维修检修需求提振同比飙升39.5% 造船及海洋工程活动增强 [1] - 生物医药制造同比下降1.1% 化工行业下降3.2% 一般制造下降15.2% [2] - 化工产业石油精炼及石化产品库存高企 药品产值同比减少1.6% [2]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制造业增长受电子与航空运输工程行业提前出货带动 [1] - 部分电子与运输类产品受中美欧美潜在关税变动影响在4月前抢单出口 [1] - 当前制造业处于"提前出货效应"释放后期 动能不可持续 [1] - 美国延长对欧盟50%高关税生效期限至7月9日 对华互征关税处于暂缓阶段 [2] - 若7月后启动针对半导体及药品的行业关税 恐冲击亚洲出口链 [2] 未来展望与风险 - 华侨银行预计2025年新加坡制造业全年增长或仅达0-2% 下半年可能同比转负 [2] - 若美欧贸易争端升温 新加坡相关行业出口恐受较大冲击 [2] - 半导体消费电子产品及医药产品占新加坡对美出口40% 美国已启动贸易调查 [3] - 机构认为提前出货带动动能在7月前或仍将延续 之后将出现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3] 政策应对 - 新加坡正就美国可能推出的药品关税措施与美方协商 考虑零关税出口药品 [3] - 新加坡希望就半导体关税措施进行进一步磋商 [3] - 美国是新加坡第二大出口市场 占新加坡出口11% 受美国10%基准关税冲击产品占对美出口5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