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
新华网· 2025-11-04 07:47
运行稳、动能足、质效升、韧性足、潜能大——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介 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为实现全年经 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呈现五方面特点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五方面特点: 一是运行稳。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 列。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从供给看,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同期新高。 二是动能足。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9.6%,占规 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0.8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 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 三是质效升。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多晶硅、 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 ...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11-04 04:35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2] 产业发展动能与结构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9%和16.7%,较去年同期提高2.1和0.8个百分点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大幅增长22.4%和12.2% [2] - 民用无人机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2%和29.8% [3] - 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7%和46.9% [3] 企业效益与出口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2] - 货物出口保持7.1%的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和9.6%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 [2] 消费与服务业趋势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群众体育赛事和演唱会等人气十足 [3] 投资与政策支持 - 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补充财力和扩大投资,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 [6] - 5000亿元资金已全部投放,支持230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及城市更新等领域 [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经济大省和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 [6] 民生保障与基础设施 - 累计安排“两重”等中央资金4000多亿元,支持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1.8亿亩 [4] - 安排中央资金200多亿元支持灌区建设改造工程 [4]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以上,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年度注气任务 [4]
前三季度消费需求和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新的亮点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4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4] 产业发展动能与质效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和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和0.8个百分点 [4]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12.2%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4] - 民用无人机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2%和29.8% [5] - 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9.7%和46.9% [5] 对外贸易与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货物出口保持7.1%的增速 [5] -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和9.6% [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速连续8个月提升 [5] 政策性金融与投资支持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 [7] - 资金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 [7] 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10] - 181个国家物流枢纽和10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互联成网 [10] - 前三季度铁水联运集装箱量同比增长近17% [10] - 物流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 [10]
31个省份经济“三季报”出炉 长三角表现突出
证券日报· 2025-11-03 01:16
全国及区域经济总量格局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分别达到105176.98亿元和102811.0亿元,位列全国前两位 [1] - 山东紧随广东和江苏之后,排名第三,GDP排名前十的省份经济总量均超过4万亿元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GDP合计约25.1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约24.81% [2] 区域经济增长表现 - 西藏自治区以7.1%的增速领跑全国,全区生产总值为2070.06亿元 [1] - 甘肃和湖北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1%和6%,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国增速,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4%、5.7%、5.4%、5.5% [2] 行业增长动力分析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激发增长潜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电子通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速 [2] - 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 未来增长发力方向 - 需要加力提振消费,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能,激发新型消费活力 [4] -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民间投资,释放投资对稳定增长和优化供给的关键作用 [4] - 积极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4] - 需要稳住投资消费动力盘,并稳住创业创新发展盘,加大国家基础研发投入,运用加计扣除、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4]
国家发改委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将重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证券时报· 2025-11-01 02:16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2]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显著提升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大幅增长22.4%和12.2% [2] - 治理无序竞争成效显现,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重点产品价格明显回升 [2] 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发展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1][4] - 推动优化建设布局,以规模化提升效率,并应用更多绿色技术 [4] - 强化“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刚性约束,新建大型算力设施优先布局在国家枢纽集群 [5] 算力产业政策导向 - 统筹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推动算力设施向西部绿电富集区集群布局 [5] - 鼓励小、散、低效的存量算力设施向集约化、高效率转变 [5] - 对新上算力项目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鼓励应用工业余冷和余热回收 [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 [7] - 项目总投资规模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 [7] - 资金同时支持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并加大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 [7] 地方政府债务与投资安排 - 近期在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用于补充财力并扩大有效投资 [6][7] - 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的投资建设 [7]
经济运行态势怎么看?如何推进“双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经济社会热点
新华网· 2025-10-31 20:24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和9.6% [3] - 货物出口保持7.1%的增速,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和9.6% [3]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 [3] 产业发展动能与质效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12.2% [3] - 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企业效益指标有所改善 [3] - 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强劲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3]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 [4] - 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等城市更新领域 [4] - 工具加大了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并支持了符合条件的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 [4] “双碳”制度体系建设 - 正在加快构建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双碳”制度体系 [5] - 修订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要求一体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 [5] - 将在行业、地方和项目三个层面推动落实,建立健全相关规划、政策、标准体系 [6] “十五五”规划编制进展 - 正在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将科学测算主要指标并论证重大任务举措和工程项目 [7] - 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等平台广泛征集对20多个重点领域的发展建议,截止时间为11月14日 [7] - 将组织编制一批国家级专项规划,并研究编制“十五五”区域战略实施方案 [7]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4:44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1] 产业发展动能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0.8个百分点 [1] - 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 [1] - 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强劲,相关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2] 企业效益与市场环境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2] - 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 [2] 对外贸易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出口保持7.1%的增速,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2] -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9.6%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速连续8个月提升 [2] 消费与服务业潜力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 [2] - 随着各类免签政策深入实施,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 [2] 外部预期与政策展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3] - 相关部门将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
证券时报· 2025-10-31 12:44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目标信心充足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详细介绍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情况, 并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 李超在发布会上透露,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实现稳中有进,呈现"运行稳、动能足、质效 升、韧性足、潜能大"五大鲜明特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从需求看,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从供给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2%,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同期新高。 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是突出亮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首次 跻身全球前十,对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 加值分别增长9.7%、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 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与此同时,近期我国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多晶 硅、硅片、碳酸锂等产 ...
增长4.1%!广州经济“三季报”出炉
证券时报· 2025-10-30 18:1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2] -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7503.34亿元,增长4.6%,增速领先于整体经济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37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197.94亿元,增长4.2%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但降幅收窄,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0.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1.1个百分点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和6.1%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显示器件制造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和37.4%,液晶显示模组、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1.3倍、20.5%和56.3%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 [3]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中,通讯器材类增长2.7%,新能源汽车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7%,家具类增长2.6倍 [3] - 线上消费表现强劲,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1%,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14.9% [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增长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更新项目带动下增长2.4% [3]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5.8%,其中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38.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0%和55.2%,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和研发设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6.2%和39.8% [3] 交通枢纽功能 - 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2.5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6.5% [4] - 航空和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分别增长2.4%和0.9% [4] - 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109.83万人次,增长8.4%,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0.0%,货邮行吞吐量增长4.3% [4]
上海今年前三季度GDP增5.5% 新动能助推经济“稳”与“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8:50
中新社上海10月22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22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 核算结果,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 上海今年前三季度GDP增5.5% 新动能助推经济"稳"与"进"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自身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上海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 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和产业升级发展的双重促进下,上海工业经济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物价收入看,上海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3%。从进出口看, 上海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1.3%。(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同期,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沪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 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 高技术制造业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