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将重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证券时报· 2025-11-01 02:16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2022年以来同期新高 [2]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显著提升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大幅增长22.4%和12.2% [2] - 治理无序竞争成效显现,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重点产品价格明显回升 [2] 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发展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1][4] - 推动优化建设布局,以规模化提升效率,并应用更多绿色技术 [4] - 强化“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刚性约束,新建大型算力设施优先布局在国家枢纽集群 [5] 算力产业政策导向 - 统筹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推动算力设施向西部绿电富集区集群布局 [5] - 鼓励小、散、低效的存量算力设施向集约化、高效率转变 [5] - 对新上算力项目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鼓励应用工业余冷和余热回收 [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 [7] - 项目总投资规模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 [7] - 资金同时支持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并加大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 [7] 地方政府债务与投资安排 - 近期在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用于补充财力并扩大有效投资 [6][7] - 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的投资建设 [7]
经济运行态势怎么看?如何推进“双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经济社会热点
新华网· 2025-10-31 20:24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经济运行态势怎么看?如何推进"双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解 读经济社会热点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张晓洁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态势怎么看?如何推进"双碳"工作?围绕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10 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进行分析和解读。 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 李超表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总体来看,有五方面特点。 一是运行稳。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 二是动能足。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9.6%;集成电路 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 三是质效升。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多晶硅、 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 四是韧性足。面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前三季度我国货物出口仍保持7.1%的增速,其中高新技术 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9.6%。 五是潜能大。在消费方面,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 ...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4:44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王恩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31日在北京表示,前三季度成绩为顺 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超在当天举行的国家发改委10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 总体看,有五方面特点。 一是运行稳。去年"9·26"一揽子政策和今年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接续发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从需求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从供给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2022年以来 同期新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二是动能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对新兴产业发 展形成强有力支撑。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
证券时报· 2025-10-31 12:44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目标信心充足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详细介绍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情况, 并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 李超在发布会上透露,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实现稳中有进,呈现"运行稳、动能足、质效 升、韧性足、潜能大"五大鲜明特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从需求看,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从供给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2%,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同期新高。 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是突出亮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首次 跻身全球前十,对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 加值分别增长9.7%、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 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与此同时,近期我国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多晶 硅、硅片、碳酸锂等产 ...
增长4.1%!广州经济“三季报”出炉
证券时报· 2025-10-30 18:1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2] -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7503.34亿元,增长4.6%,增速领先于整体经济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37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197.94亿元,增长4.2%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但降幅收窄,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0.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1.1个百分点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和6.1%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显示器件制造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和37.4%,液晶显示模组、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1.3倍、20.5%和56.3%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 [3]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中,通讯器材类增长2.7%,新能源汽车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7%,家具类增长2.6倍 [3] - 线上消费表现强劲,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1%,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14.9% [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增长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更新项目带动下增长2.4% [3]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5.8%,其中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38.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0%和55.2%,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和研发设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6.2%和39.8% [3] 交通枢纽功能 - 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2.5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6.5% [4] - 航空和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分别增长2.4%和0.9% [4] - 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109.83万人次,增长8.4%,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0.0%,货邮行吞吐量增长4.3% [4]
上海今年前三季度GDP增5.5% 新动能助推经济“稳”与“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8:50
中新社上海10月22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22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 核算结果,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 上海今年前三季度GDP增5.5% 新动能助推经济"稳"与"进"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自身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上海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 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和产业升级发展的双重促进下,上海工业经济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物价收入看,上海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3%。从进出口看, 上海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1.3%。(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同期,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沪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 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 高技术制造业产 ...
透视8月经济“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7:30
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 8月,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分 别同比增长8.1%和9.3%。 人工智能蓬勃兴起,相关行业较快增长。8月,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 同比增长17.7%、13.1%,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3.5%。 "从发展动能来看,新质生产力继续培育壮大。7月、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为9.3%, 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付凌晖介绍。 1至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增速较1至7月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 2.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 对于民间投资下降的原因,付凌晖分析,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民 间投资有所放缓,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基本稳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16个行业民间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1至8月,汽车制造 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2.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版图:31省区市与GDP前50城的增长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20:36
省份GDP排名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贡献全国超六成生产总值 [1] - 西藏以7.2%的实际增长率领跑全国,GDP达1382.72亿元,增量193.27亿元 [2] - 甘肃以6.3%增速位列第二,GDP达6468.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 [2][6] - 湖北以6.2%增速排名第三,GDP达29642.61亿元,消费、投资、出口增速均超GDP增速 [2][6] - 辽宁GDP增速4.7%低于目标,第二产业增速从5.4%降至3.5%,传统工业承压 [7] 城市GDP表现 - 上海以26222.15亿元GDP总量领跑全国,同比增长5.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显著 [2][4] - 北京GDP25029.2亿元增速5.5%,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2][4] - 深圳GDP18322.26亿元增速5.1%,呈现工业稳中有进、服务业回升的双轮驱动格局 [3][4] - 南通GDP排名从23位升至1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装备制造业增长13.5% [5] - 烟台GDP增速6.4%居30强城市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石油化工和电子制造贡献显著 [5] 产业驱动因素 -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3%,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7%,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 [8] - 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5%,四大领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河南汽车制造业增长24.5%,电气机械增长21.2%,先进计算产业链增长58.6% [8] - 安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信息服务投资增长55.9%,研发与设计服务投资增长94.8% [10] 政策与战略影响 - 上海浦东新区开展集成电路产业专项申报,嘉定区制定产业政策指南鼓励研发创新 [9] - 安徽累计发放8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和6.2亿元消费券,带动相关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 [9] - 重庆加强长三角产业对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 [10] -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10] 新兴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应用场景日益广泛,提升效率和质量 [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大 [12] -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12]
广州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新浪财经· 2025-07-29 16:29
工业总体表现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1] 三大支柱产业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 较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1] - 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 [1] - 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 [1] 政策驱动产业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 [1] - 家用电冰箱 电风扇 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1] 新兴产业表现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 [1] - 模拟芯片产量增长19.5%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9.0% [1] - 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 [1] - 民用无人机产量快速增长37.7% [1]
广州前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工业经济表现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 [1] - 家电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包括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成长,显示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37.5%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模拟芯片增长29.2%,工业机器人增长9.0% [1] - 低空经济产业稳步推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修理业增长16.2%,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6.8% [1] 服务业发展态势 - 1-4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2]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台增长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22.1%,数字内容服务增长22.2% [2] - 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2] - 服务消费领域表现突出,技能培训和教育辅助活动增长10.8%,电影放映增长8.9%,快递服务业增长39.0% [2] 消费市场情况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信器材类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0%,家具类增长3.5倍 [2] - 文体娱乐商品消费旺盛,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