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龙头生科企业专家交流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科研服务行业、生科行业 - **公司**:赛默飞、默克、易窍、阿丁、泰坦、阿斯利康、莫克、丹纳赫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品品类与国产化率** - 科研服务板块分生物和化学设计两个领域,生物设计含蛋白、分子切块等产品,化学设计含常规分析试剂等,还有定制化专用试剂 [2] - 通用和高纯试剂国产化率较高,如 HQC 试剂;高端质谱及超高纯试剂、光催化等专用科研产品、生物偏门产品替代难度大 [1][2][4] 2. **中美关系影响** - 影响中国科研服务行业出海,关税波动及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受限,国内加强自主可控意愿,但短期替代比例提升不显著 [1][5] - 外资企业生产线布局不完整,关税战促使其加大在华产线投资,部分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 [1][6] - 外资企业或转移生产工艺到国内,但特殊产品受美国法律限制,出口审批周期长,影响服务时效 [1][6] 3. **企业发展情况** - 国内生科企业增速快,源于进口替代、国家对科研重视、客户国产化替代和外资供应链优化;外资收入降幅放缓 [7][8] - 中国生物类领域部分企业有望成全球性企业,但仍处初期或调整阶段 [9] 4. **客户需求与产品差异** - 传统化药需求影响小,生物类产品受影响大,传统化学和高精尖药品市场、高校领域需求逐步恢复 [10] - 技术附加值高、品牌口碑重要产品替换过程长,国产品牌产线完整性不足,进口品牌有优势 [3][8] 5. **市场表现与价格趋势** - 2025 年生科企业整体增长率预期低,赛默飞和默克业绩压力大,渠道端压货加快,部分试剂耗材价格下降 [3][13][14] - 进口试剂价格下降,终端价格短期未受影响;国产通用试剂价格下浮约 10%;生物类试剂价格平稳,部分上调;酸奶品类价格整体上调 [15][16][17][18][19] 6. **企业发展策略** - 生科企业可专注大市场产品或收购形成完整产品线;国内科研型企业适合专注单一领域 [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细分行业小厂家竞争激烈,今年可能出现供应商出清现象,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完成产品线布局 [21][22] - 2025 年市场预期下调,企业目标增长和销售保守,融资谨慎,行业流行竞合 [23] - 莫克去年到今年业务微降或持平,从国外生产转国内生产降速放缓,但压力仍大 [24]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05 17:26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RNA 聚合酶 III (Pol III) 转录出需求量很大的 RNA,这些 RNA 可分为三种经典的启动子类型,包括 1 型 (5S rRNA) 、2 型 (tRNA) 和 3 型 (短链非编 码 RNA,如 U6、7SK 和 RNase H1) 启动子,在蛋白质合成、 RNA 剪接以及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5 年 6 月 4 日,复旦大学 徐彦辉 研究员、 陈曦子 青年研究员 ( 青年研究员 王茜敏 为第一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 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human Pol III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in ac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重建了人源 Pol III 转录起始的完整动态过程,揭示了转录因子与聚合酶催化活性协同驱动 Pol III 由转录起始向延伸过渡的分子机制,为理解真核 短链非编 码 RNA 合成 的调控提供了关键结构基础。 尽管已经确定了 Pol III 的转录 起始复合物 (PIC) 和延伸复合物 (EC) 的结构,但起始阶段向延伸阶段过渡的机制,目 ...
【科技日报】我国科研团队揭秘微生物“自我牺牲”行为
科技日报· 2025-05-28 09:17
虽然个体生命消逝,但个体行为有效保护了蜂巢安全。这种"自我牺牲"行为在生物界广泛存在。然 而,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谜题:既然这些个体无法存活下来繁殖后代,相关的基因似乎也 会逐渐消失。那么,这种行为是如何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得以延续的呢? 尽管理论分析表明,在强分散环境中,自我牺牲行为可以维持并演化,但实验验证仍面临诸多挑 战。主要难点在于构建一个可重复的实验方案来模拟演化过程。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术强及傅雄飞团 队,通过定量合成生物学方法揭示了微生物如何在压力环境中通过"自我牺牲"行为实现群体生存的机 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期刊上。 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团队在前人构建的具有"自我牺牲"特性的牺牲者菌株的基础上,进一步 构建了不具有"自我牺牲"特性且无法生产抗生素降解蛋白的作弊者菌株。 牺牲者菌株内置裂解蛋白,受外界刺激后会破裂释放β-内酰胺酶,定向降解抗生素以减轻环境压 力。牺牲者菌株虽死亡,但其酶解作用使群体存活率提高。这证实,在微生物群落中,通过环境压力调 控的利他行为可以使种群获得显著进化优势。 那么,这种极端模式在物种进 ...
清华大学最新Cell论文:揭开大脑中的“恋爱开关”
生物世界· 2025-05-21 13:20
核心观点 - 研究首次揭示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Cacna1h+神经元群体通过整合激素状态与社交信息,以性别相反方式调控异性社交兴趣与性行为[2][3][13] - 该发现构建了两性差异的前额叶-下丘脑调控模型,为理解性别相关社交障碍提供新靶点[3][13] 研究背景 - 卵巢激素波动是导致精神疾病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其通过调控雌性对雄性的社交偏好与性接受度来优化繁殖成功率[2] - mPFC作为社交大脑核心节点,其整合社交情境信息与生殖状态的机制此前尚不明确[2] 关键发现 Cacna1h+神经元特性 - 周期感应器:动情期雌激素受体直接激活Cacna1h基因,使神经元T型钙通道产量增加[7] - 性别识别仪:雌鼠动情期时该神经元对雄性气味强烈反应,而雄性同类神经元对雌性信号抑制[7] - 行为开关:激活雌鼠神经元引发持续求偶行为,抑制则导致"性冷淡",雄性表现完全相反[7] 分子机制 - 雌激素/孕酮直接结合Cacna1h启动子,驱动动情期表达峰值,促使Cav3.2钙通道大量表达[9] - 催产素通过抑制性信号触发T型钙通道的反弹兴奋活动,放大异性线索响应[9] - 动情期敲除Cacna1h基因会显著平息"恋爱兴趣"[9] 性别差异调控 - 雌性Cacna1h+神经元促进异性兴趣,雄性同种神经元则起抑制作用[11] - 雄性因Cacna1h低表达导致抑制性反应,进化上可能限制过度求偶行为[11] 研究意义 - 首次阐明激素动态调控的"恋爱开关"机制,揭示社交行为灵活适应性的皮层调控基础[13] - 为性功能障碍(女性性冷淡/男性性亢进)与精神疾病共病现象提供解释框架[13]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5-09 08:01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亿万年的时间里, 噬菌体 与 细菌 之间不断进行着攻击-防御-反击的战斗。为了阻止噬菌体入侵,细菌 进化出一系列复杂而精巧的抗噬菌体防御系统,又被称为"原核生物的免疫系统"。其中, 基于环状寡核苷 酸的抗噬菌体信号传导系统 ( CBASS ,cyclic-oligonucleotide-based anti-phage signaling systems) 备受关注。该系统在响应噬菌体感染后被激活,通过合成环状寡核苷酸第二信使分子,迅速放 大信号,进而激活下游效应蛋白,引发细胞杀伤作用,导致细菌在噬菌体复制完成前死亡,阻止了噬菌体 的复制和扩散。 CBASS 系统是一个庞大且高度多样化的防御系统,存在于超过 10% 的细菌与古菌中。值得注意的是,该 系统与高等生物 cGAS-STING 免疫通路具有明确的进化同源性。然而,CBASS 系统中最早被发现、分布 最广的磷脂酶类效应蛋白如何被激活并发挥细胞杀伤功能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是领域内长期悬而未决的 问题。 2025 年 5 月 8 日,北京理工大学 高昂 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高璞 团队合作 ( 北京理工大学博 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