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

搜索文档
群起而攻之,出海短剧TOP1 平台ReelShort 深陷抄袭风波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5 22:15
7月25日,点众科技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声明表示, Crazy Maple Studio,Inc.(以下简称"枫叶互 动")旗下的短剧平台ReelShort未经许可擅自发布、传播多部与点众科技享有著作权及相关授权作品 基本相同的侵权剧集,包括但不限于:《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女王》、《尊老爱幼》、 《游子归家》等。 当赛道变得拥挤,每一份利益都额外重要。 作者 | 兰杰 编辑 | 乔芊 出海短剧平台间的热战已然打响。 点众科技CEO陈瑞卿朋友圈 点众科技CEO陈瑞卿在朋友圈里连发了三条相关动态,并表示," 无论海外维权路多长,代价多大, 都要坚定维权到底。""这是劣币驱除良币。" 接近点众科技人士告诉36氪,"原本沟通侵权下架的有8部,最后ReelShort下架的只有3部。""两边 老板都见面谈过,但是没用。" 发布声明和表明态度的不只是点众科技一家,听花岛、麦芽短剧等国内头部短剧厂牌也先后发布了相 关声明,指责ReelShort的抄袭行为。 麦芽短剧海外负责人王利朋友圈 麦芽短剧海外负责人王利还在朋友圈分享 称: ReelShort的法务总监曾从双方的沟通群中突然退群消 失,ReelShort的创始人曾 ...
月活2亿的红果,正在考虑怎么赚更多的钱
36氪· 2025-07-22 19:01
红果熟了。 近日,Questmobil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红果短剧的月活已达到1.99亿,即将突破2亿大关。两年的时 间,红果短剧已经坐稳了短剧行业的头把交椅,排名第二的河马剧场月活用户只有其五分之一左右。 当然,红果短剧的崛起,也对长视频平台们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这两年来,头部长视频平台们虽然纷纷 发力微短剧业务,却依然没有阻挡住红果短剧的发展势头。现如今,红果短剧与长视频平台的月活用户 数量只有数十万的差距,大有赶超之势。 但与长视频平台经过十余年积累的商业化经验相比,红果短剧的商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红果短剧复刻 的是番茄小说"免费+广告"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短剧行业格局,让免费看剧成为主流,但也将 变现模式局限在广告上。 并且,目前红果短剧的广告主类型较为单一,也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短剧的制作方(版权方) 们,它们本身就是短视频平台上,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广告主,那它们的钱有没有可能留在短剧生态内循 环呢? 答案显然是有可能。随着短剧行业进入免费时代后,制作方(版权方)们有很大的营销宣发需求,而且 对于他们来说,红果短剧站内的流量也更为精准,更具长期运营价值和性价比。 《最话》发现,近期,红果短剧 ...
霸榜短剧热力榜,抖音话题破亿,“制片中心制”或成主流?
36氪· 2025-06-27 19:29
短剧市场表现 - 《肥妻皇后不好惹》上线当日抖音原生播放量超3000万(3065.4万),连续两天霸榜DataEye短剧热力榜首 [1][3] - 该剧上线3天抖音话题肥妻皇后不好惹播放量突破1亿,累计热力值达1180.1万 [5] - 《烽火长祭慎行殇》抖音及快手累计播放量超1亿,话题烽火长祭慎行殇播放量达2.8亿,最高位列DataEye热力榜第四名 [5] 制作亮点 - 大场面制作投入显著:如《烽火》2分钟战场戏耗时21小时拍摄,动用上百名群演呈现迎亲场景 [7] - 服化道设计考究:《烽火》女主丧服设计强化情感表达,《肥妻皇后》定制拼接服装解决胖女主动作需求 [8][11] - 后期剪辑与配乐高度契合:《肥妻皇后》通过俏皮音效、戏曲风格配乐增强剧情爽感与趣味性 [12] 行业制作模式 - "以制片为中心"制度贯穿内容与市场端:从题材选择到服化道设计全流程把控,降低市场风险 [14] - 精品化制作导向:注重演员适配度,连群演戏份也严格筛选,如《烽火》士兵单字台词获观众记忆点 [15][16]
抖音下场“管版权”,盗版和烂剧要凉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8:59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同比增长35% 预计2025年将超680亿元 2027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 [2] - 微短剧市场收入已超过全国电影票房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头部剧集上线72小时内必现盗版 单部剧司法诉讼赔偿金额普遍低于5万元 诉讼周期长达6-18个月 [3] - 短剧生命周期普遍不足3个月 盗版资源在黄金期出现导致版权方难以收回成本 [3] 行业痛点 - 版权问题突出 盗版侵权现象严重 形成"维权成本高 侵权代价低"的畸形生态 [2][3] -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大量粗制滥造作品 剧情低俗同质化严重 "霸总""逆袭""重生"等套路化内容泛滥 [3] - 用户审美疲劳加剧 对相似剧情套路产生明显抵触情绪 [4] 平台战略调整 -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整合抖音短剧和红果短剧的BD团队 统一内容供给和创作者合作 [2] - 红果短剧主推IAA免费模式 通过"果燃计划"支持优质创作 代表作品包括《家里家外》《重回永乐大典》 [5] - 抖音短剧实施"辰星计划" 与周星驰合作推出《金猪玉叶》《大话大话西游》等精品内容 [5] - 截至2025年3月 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超1.73亿 抖音短剧拥有海量用户流量 [4]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进入"精耕时代" 平台从海量低质内容转向筛选具备长期价值的作品 [5] - 发展轨迹类似长视频行业 最终存活的是精品内容 如《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 [6] - 短剧版权中心将加强版权管理 提高整体质量 支持优质创作者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5]
当“诈骗诱饵”盯上短剧
吴晓波频道· 2025-05-16 23:39
短剧行业现状与趋势 - 短剧行业进入"短平快"阶段,但缺乏匹配的价值筛选机制,导致"电子榨菜"与"诈骗诱饵"并存[1] - 2023年6月短剧用户规模达5.7亿人,占全国网民52%,超过网络外卖、文学和网约车用户数量[5]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约504亿元,同比增长35%,首次超过内地电影425亿元的总票房[29] - 预计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未来3年年均增幅约26%[29] - 全球短剧市场规模未来10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其中中国150亿美元,海外超350亿美元[31] 商业模式演变 - 免费短剧占比从2023年初11%升至10月50%,2024年付费短剧成为少数派[7] - 付费模式下短剧需在短视频平台投流买广告,前10集免费后续每集0.6-1元充值观看[8] - 爆款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片方收入仅为付费金额7%,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约300万[9] - 仅2%爆款短剧带来约79%行业收入,呈现"低成本、回款快、高风险、高回报"特征[10] - 平台转向观看时长与出品方分成的模式,激励内容创作[14] 平台竞争格局 - 抖音推出"短剧卡",提供看广告解锁或付费会员两种模式[12] - 快手上线"2.8元3天看8000+部剧"会员服务体系[12] - 抖音旗下红果短剧月活用户1.73亿,同比暴涨近600%,进入在线视频APP前十[18] - 爱奇艺、优酷推出5分钟竖屏和20分钟横屏短剧场,向内容方让利70%以上分成[18] - 单平台给出品方的总分账从2023年6月1亿增长至11月3亿,20多家版权方年内分账破亿[18] 内容与制作变化 - 题材从"霸总""狗血"转向家庭、都市类,精品化趋势明显[20] - 制作成本从两年前10万/百集涨至目前60-70万,头部演员单日片酬达2-3万[22] - 2024年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21.9万个,间接带动超64.7万个岗位[20] - 电视剧导演尝试800万投资精品短剧但反响平平,显示定位模糊风险[24] 行业乱象与挑战 - 部分短剧APP设置复杂付费机制诱导老年用户高额消费[26] - 诈骗分子伪装成版权方、推广商用"保本分红"等话术设局[3][26] - 短剧被用作低成本导流工具,存在植入木马窃取用户信息等风险[1][26] - 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但加剧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6] 跨界融合与创新 - 品牌方如星巴克、肯德基、蜜雪冰城等利用短剧进行营销[32] - 互联网大厂美团、京东、拼多多投放短剧抢占618/双11流量[34] - "微短剧+文旅"、"短剧+游戏"等跨界模式兴起[34] - 广电总局等"国家队"入场,深圳卫健委参与霸总剧拍摄[34] - AI深度介入预计将在2025下半年带来更多商业探索空间[34]
实访日本,我发现中式本土剧才是未来
创业邦· 2025-05-16 11:12
日本短剧市场概况 - 日本是北美之后中国短剧出海的第二大市场 用户规模约400-500万 2025年本土自制剧产能预计300-500部 2026年市场规模或达10亿美元(70亿元)[3] - 日本市场付费占比达全球海外短剧市场的7% 中国前30大短剧平台均已入局 出海平台占据日本应用内购收入90%以上份额[3][9] - 市场仍处蓝海阶段 本土制作团队稀缺 产业链未成熟 头部公司和雅文化当前产能仅占本土自制剧10%份额[7][15] 平台竞争格局 - 中国出海平台占据绝对优势 DramaBox、ShortMax、TopShort常居应用商店TOP10 本土平台BUMP最高仅达娱乐榜30名[9][21] - 字节跳动上线PikoShow CMC资本推出Helo 慈文传媒合作UniReel 昆仑万维运营DramaWave 吉本兴业等本土公司也相继入场[6] - 平台采取差异化策略 中式短剧每集1-2分钟强调快节奏 日式短剧每集3-5分钟保留传统日剧风格[19][20] 内容制作特点 - 爆款复制成为成功方法论 和雅文化翻拍国内剧本的《百万富翁的离婚孙女》创500万美元流水纪录[22] - 中日创作理念存在差异 日本团队注重镜头逻辑 中国团队更强调情绪调动 需通过监制角色把控拍摄标准[20][24] - 题材本土化调整显著 日本偏好婚姻双出轨、外形蜕变类爽点 排斥婆媳矛盾、霸总等中国常见设定[32] 产业链发展现状 - 拍摄成本高企 日本单部短剧成本达12-15万美元 较国内贵3倍 东京集中70%拍摄资源[34] - 和雅文化筹建秋田短剧基地 提供演员培训等服务 目标实现规模化生产 同时成立亚洲短剧协会整合行业资源[34][35] - 演员授权制度特殊 商业化使用仅限1年 需持续续约分成 但本土演员对市场接受度至关重要[35] 未来趋势 - 剧集长度向50集以上发展 付费模式受30岁以上家庭主妇支撑 广告模式接受度低[39] - 朝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尝试通过短剧推动日本IP全球化 部分平台直接定位全球市场[15][38] - 中国出海经验将影响日本市场发展 但需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制作理念冲突[39]
陷“员工贪腐”风波的九州文化:曾出品血腥暴力短剧被处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3:00
公司贪腐事件 - 九州文化被曝多名员工涉及贪腐舞弊行为 包括海外事业部员工刘某龙 高某胜 陈某发等人 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严重贪腐 已涉嫌刑事犯罪并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1][2] - 公司回应称暂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但强调事件不会影响剧集正常播出 [1][2] 内容合规问题 - 九州文化此前因短剧《大佬 你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存在多重违规 包括低俗剧情 渲染暴力 传播违反公序良俗言论等 被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点名 [2] -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要求涉事短剧全网下架并永久封存 同时暂停旗下星芽短剧App更新一周进行自查清理 [2] - 公司称违规短剧由第三方苏州鲲梦文化制作 因审核流程疏漏导致上线 已对相关审核负责人进行辞退并更换审核团队 [3] 公司背景与业务 - 九州文化成立于2021年 专注于短剧业务 拥有超过2000部短剧版权 覆盖版权 拍摄 投放 平台发行等全产业链 [3] - 公司于2022年3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2023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并入选浙江省文化领军企业 [3]
4月短剧月榜发布:付费大盘下降6%,星图社媒过百万短剧仅3部
36氪· 2025-05-08 18:18
短剧行业2025年4月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WETRUE热度值总量达17.57亿 环比下降6.07% [9] - 日均热度值5857.14万 环比下降2.94% [9] - 进入Top30榜单短剧384部 其中17部累积热度值超千万 [12] - 关联素材数达4134819条 排名第一的《天保育》素材数50215条 [4][12] 头部短剧及制作发行方 - 热度冠军《天保育》热度值2171.3万 由点众发行 [4] - 前五名短剧平均集数52集 付费集数占比81% [4] - 38个关联方进入Top30榜单 点众、麦芽、番茄为主要发行方 [4][15] - 女频题材占比74.87% 都市、情感、逆袭为三大主流题材 [17][19] 观众画像特征 - 女性观众占比54.23% 31-40岁群体占比37.93% [22][25] - 三线城市观众占比23.29% 消费力最强 [28] - 男频题材中逆袭、穿越、战神类型受24-30岁男性偏好 [32][33] 营销渠道表现 - 星图达人榜TOP3短剧社媒指数均超140万 [32] - 进入星图日榜短剧294部 较3月减少36部 [38] - 端原生账号数量增长27.81%至1788个 但播放总量下降8.16% [44][45] - 播放量过亿短剧54部 较3月增加3部 [46] 品牌短剧发展 - 今麦郎《穿越之我在清北卖板面》播放量3958.8万 [48] - 华帝《女厨神》系列总播放1.8亿 [48] - 美团多个事业部推出品牌短剧 酒店类播放量2039万 [48][53] - 品牌短剧制作成本优势明显 与达人合作成为主流模式 [53]
短剧修罗场:月更5000部背后,出海掘金的暗流涌动
雷峰网· 2025-04-23 20:00
短剧行业现状 - 短剧行业量产规模惊人,每月上线5000部,平均每10分钟一部,但仅80-100部能盈利,赚钱项目不足2% [2] - 行业利润率被压缩至2%,大量资本仍在涌入,生存空间逼仄 [7] - 内容同质化严重,主题集中在总裁、离婚、龙王、重生等套路化题材 [2] 头部平台竞争格局 - 红果短剧为行业头部,月分账超4亿元,2024年6月总分账破1亿元,3个月后翻倍至2亿元 [9] - 红果依托字节系流量支持(抖音、番茄小说),广告分账模式吸引发行方,日活用户达4181万,远超第二名河马剧场(454万) [9][10] - 红果采用"转免"策略,将付费表现不佳的剧转为免费,通过广告分成盈利,复制番茄小说免费模式的成功 [10] 内容与成本内卷 - 短剧制作成本飙升,从早期3万/部涨至157万/部,演员片酬从2000元/天涨至35000元/天,头部演员不低于8000元/天 [14] - 剧本价格从3000元涨至10万元+2%分账,顶尖编辑团队年收入可达数千万 [14] - 投流ROI普遍控制在1.0-1.1,低于1的项目占大半,投流成本从单日百万降至周期化投放 [11][12] 传统平台入局策略 - 优酷设立"微短剧中心",资金支持达100%,短剧入口与独播剧并列 [23] - 爱奇艺将"极速版"更名为"微短剧",强调精品化路线 [23] - 腾讯通过微信生态绑定短剧,上线"火星短剧社"主打免费模式 [23] 出海市场动态 - 2024年上半年出海短剧总流水达2.3亿美元,北美为主市场,东南亚增速最快 [27][36] - 北美短剧成本20-30万美元/部,演员日薪400-500美元,精品剧成本达50万美元 [30][32] - 东南亚成本仅4-5万美元/部,埃及场务日薪折合人民币十几元 [37] - ReelShort为北美头部平台,采用本地化运营,但母公司枫叶互动2023年净利润仅24万元 [33][3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男性向内容被视为新增长点,红果62%用户为女性,31-40岁为主 [25] - 海外付费转化率达20%,订阅用户UP值为免费内容的5-10倍 [27][42] - 2025年Q1海外广告素材投放量达127万组,同比激增10倍 [42] - 行业从流量生意转向精品化,拍摄设备、演员专业化程度提升 [43][44]
我在日本给「大小姐」拍短剧
后浪研究所· 2025-04-22 16:54
短剧行业日本市场发展 - 日本短剧市场兴起,本土化短剧如《大小姐的权利骚扰消除》成为爆款,吸引年轻受众 [3] - 日本Google Play和App Store榜单频繁出现短剧APP,显示用户需求增长 [5] - 中国短剧平台转向日本市场,初期以译制剧为主,如《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凭借"打脸"剧情走红 [6] 短剧制作与本土化 - 本土化改编需调整文化差异,例如精神病院情节改为别墅软禁以符合日本认知 [10] - 低成本制作模式:演员通过LINE或事务所招募,场地选择注重性价比 [11] - 导演门槛低,非专业人员可快速入行,华人剧组资源群提供自由职业者支持 [14][15] 跨国合作挑战 - 中日团队工作节奏冲突,日本灯光师因15小时高强度拍摄消极应对 [18] - 文化差异导致服装风格争议,中国制片要求戏剧化,日本道具组倾向优衣库简约风 [22] - 法律风险案例:中国导演掀裙行为引发报警,合作终止 [25] 市场竞争与资本布局 - 日本本土企业如DMM.com年投资20亿日元,吉本兴业计划年推50个项目 [26] - 电视台入局加剧竞争,中国平台面临本土资方挤压 [26][27] - 韩国市场成为新目标,平台通过投流使韩国短剧爆红,计划6月上线新剧 [33] 内容创作差异 - 日本短剧风格保守,被评价为"压缩版长剧",缺乏狗血反转 [30] - 中国平台凭借成熟流程占据优势,日本团队僵化难以适应短剧拆分逻辑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