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租借手机套现14万 未料欠下巨债42万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13:29
租机套现14万余元却欠下42万巨额债务、套现了5000元却背负了13000元的债务、催债电话打给了通讯 录所有亲戚朋友……诱骗贷款有所抬头。近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了 《关于警惕以"租机套现"等名义诱骗贷款的风险提示》,介绍了"租机套现"的常见套路和防范要点,并 分享了典型案例。 案例: "马甲"现金贷平台 个别年化利率超1000% 案例显示,2024年1月,市民姜女士因资金周转困难,被贷款中介诱导至非法租机App进行套现。按照 中介指导,在十余个类似平台上租借了十余台新手机,中介垫付了首期租金,并承诺以较低价格回收手 机,姜女士因此成功套现14万余元。然而,三个月后她却面临意想不到的还款压力:总计需偿还42万。 催债电话已将她的通讯录打爆,亲戚朋友无一幸免。 套路: 将高额利息和手续费伪装成"溢价租金" 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介绍,"租机套现"存在四大常见套路。一是高息包装, 将高额利息和手续费伪装成"溢价租金""碎屏险""服务费"等,规避监管对借贷利率的上限要求;二是隐 性成本,合同中设置到期后高额买断费、违约金等条款,让消费者在退租或违约时面临巨大损失;三 ...
监管再发“背债人”典型案例 普通人如何避免卷入“黑灰产”?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14:04
金融"黑灰产"打击活动持续推进之下,典型案例的公布也正在加快。 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后,10月16日, 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省公安厅就联合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行动,选取4起具有典 型性、代表性案例向社会发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其中2起为贷款行业"背债人"相关案例,2起为保险行业相关案例。 引流、骗贷、销赃洗钱犯罪链 从公布案例来看,此次黑灰产案例为一些"产业化、链条化"的团伙作案。 在此基础上,公安部经侦局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额 5000余万元。目前,宫某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员已被法院依法判决。 在案例二保险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采取利用保险公司间信息共享、承保审核和理赔调查等方面漏洞, 以被保险人雇员的伤情作为作案工具,通过诱骗雇员签署虚假赔付协议,并伪造相关证明等手段,蓄意 夸大损失程度,诈骗保险赔偿金。 在案例四中,犯罪嫌疑人则是通过为部分高风险行业务工人员重复投保雇主责任险等险种。被投保人发 生人身伤害事故后,该犯罪团伙引导被投保人办理伤残鉴定,并伪造相关材料和垫付资金流水, ...
14万变42万?“租机套现”暗藏高额债务 监管揭示套路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01:24
行业运营模式 - 行业通过手机回租形式违规放贷,并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以变相抬高利率,年化利率普遍超过300%,个别甚至超过1000% [2] - 行业存在多个平台共享客户信息,通过中介诱导同一借款人在不同平台租机以实现大额放贷,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 [2] - 行业将高额利息和手续费伪装成溢价租金、碎屏险、服务费等名目,以规避监管对借贷利率的上限要求 [3] 行业风险与消费者影响 - 消费者因资金周转困难被诱导在十余个平台租借手机套现14余万元,但三个月后需偿还总额高达42万元,债务负担急剧增加 [1] - 行业通过合同中设置到期后高额买断费、违约金等隐性成本条款,使消费者在退租或违约时面临巨大损失 [3] - 行业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位置、人脸等,并采取电话骚扰、打爆通讯录等暴力催收手段,严重影响消费者生活 [1][3] 监管与案例 - 监管机构早在2018年就指出部分平台通过手机回租等手段逃避监管变相开展现金贷业务,此类平台数量超过100个,注册客户数百万人 [2] - 2024年7月警方侦破首例以手机租借名义实施非法放贷的案件,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 [2] - 监管机构提醒消费者警惕0首付、低月租、秒到账等营销宣传,并确认贷款机构资质以维护自身财产和信息安全 [3]
欧洲IPO回暖!本土明星却赴美上市,高盛表态持续优异才配行情
搜狐财经· 2025-10-15 23:15
欧洲IPO市场近期动态 - 安全服务公司Verisure完成32亿欧元募资,为三年来欧洲最大规模IPO [1] - 德国假肢公司Ottobock完成7亿欧元融资,成为今年德国最大IPO [1] - 瑞典数字银行Noba、德国汽车公司Aumovio等企业也扎堆在欧洲交易所挂牌 [5] 市场历史背景与当前复苏迹象 - 今年以来欧洲仅有76家公司上市,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纪录 [3] - 高盛理查德・科马克表示“正在打破僵局”,感觉正处于一个周期的正确开端 [7] - 摩根士丹利马丁・桑尼克罗夫特认为Verisure等重量级上市能带动更多优质资产跟进 [7] 后续IPO项目储备与市场联动 - 德国汽车交易市场Mobile.de计划在法兰克福进行100亿欧元规模的IPO [7] - 罐头巨头PrincesGroup和英国Shawbrook贷款机构也瞄准了伦敦市场 [7] - 欧洲IPO通常在美国市场回暖三个月后跟上,目前美国市场已开始启动 [9] 市场积极信号与投资者情绪 - 瑞士SMG和瑞典Noba上市首日股价上涨,形成“赚钱效应”吸引投资者 [9] - 投资活动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和瑞士向英国、德国、西班牙扩散 [16] - 散户投资者重新回归市场,其热情被视为市场的“晴雨表” [16] 欧洲资本市场面临的长期挑战 -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等本土明星企业选择赴美上市,因美国估值更高、市场更深 [12] - 私募股权公司因估值低迷不愿推动企业上市,导致市场优质资产流失 [14] - 今年以来瑞典纳斯达克融资67亿美元,而法兰克福和瑞士SIX交易所各融资12亿美元,显示地区差异 [14] 市场持续复苏的关键因素 - 已上市企业的后续股价表现是关键,持续优异表现能维持市场窗口 [20] - 欧洲需要提升监管效率、市场深度和投资者群体培育以与美国竞争 [18] - 资本市场只认真金白银,实打实的回报是留住企业和投资者的根本 [22]
长盈集团(控股)附属授出本金金额为157万纽元的贷款额度
智通财经· 2025-10-13 19:29
贷款协议核心信息 - 贷款人长盈集团(控股)一家纽西兰间接全资附属公司EPI ESG Investment (New Zealand) Limited [1] - 借款人Highrise Apartments Limited [1] - 贷款本金金额为157万纽元 [1] - 还款期限为12个月 [1] - 协议订立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 [1] 协议相关方 - 协议涉及按揭人及担保人 [1] - 贷款协议为贷款人同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额度 [1]
为什么贷款骚扰电话变少了
金融时报· 2025-10-13 09:48
核心观点 - 贷款骚扰电话和广告显著减少的现象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直接相关 [1] - 新规通过规范营销宣传和实施名单制管理等方式 推动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1] 监管政策变化 - 新规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等实施名单制管理 [1] - 新规明确划出年化利率不超过24%的红线 超过此利率银行将不予合作 [1] 行业影响与调整 - 年化利率上限降低至24% 推动全行业进行产品整改与模式调整 [1] - 新规可能导致未来网贷抽贷更容易发生 且更难获得信用额度 [1]
“0元购机”“租完即送”……警惕以“租机套现”等名义诱骗贷款
央视网· 2025-09-29 10:45
业务模式与本质 - 市场上出现以“信用租赁”、“0元购机”、“租完即送”为噱头的“租机套现”业务 [1][9] - 此类业务本质上是一种被包装成租赁的非法高息贷款 [1][9] 具体操作案例 - 市民李女士通过租机App租赁一款官方售价9999元的新手机,总租金约13000元,但扣除各项费用后实际仅获得约5000元折现费用 [1] - 市民姜女士在十余个类似平台上操作,成功套现14余万元,但三个月后需偿还总额达42万元的债务 [2][10] 行业常见套路 - 高息包装:将高额利息和手续费伪装成“溢价租金”、“碎屏险”、“服务费”等,以规避监管对借贷利率的上限要求 [3][10] - 隐性成本:在合同中设置到期后高额买断费、违约金等条款,使消费者在退租或违约时面临巨大损失 [4][11] - 信息滥用:以“信用评估”为名,超范围、超频次地收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位置、人脸、设备权限等) [5][11] - 暴力催收:一旦消费者逾期,平台会采取电话骚扰、爆通讯录、上门滋扰等非法手段进行催收 [6][11] 行业监管与消费者防范 - 消费者应警惕“0首付”、“低月租”、“秒到账”等营销词汇和宣传套路,拒绝参与“刷单租机”、“租机再转卖”等套现行为 [7][12] - 订立合同前需仔细阅读条款,充分了解年化利率、实际费用等综合借贷成本 [7][12] - 办理贷款前应确认贷款机构是否具备金融监管部门或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发放的相关许可证或经营资质 [7][12] - 使用互联网平台时应谨慎操作,认真阅读提示内容,审慎进行人脸识别或电子签名,留意默认勾选选项 [8][12]
香港信贷(01273.HK)授出4000万港元贷款
格隆汇· 2025-09-22 18:33
公司业务动态 - 香港信贷通过子公司香港信贷(私人贷款)向客户E提供4000万港元贷款 [1] - 贷款协议于2025年9月22日正式签署 [1] - 贷款类型为私人贷款业务 [1] 财务数据 - 贷款本金金额为4000万港元 [1]
金融教育宣传周|工银瑞信基金:非法金融活动剖析 避开投资“陷阱”
新浪基金· 2025-09-18 13:53
金融诈骗常见套路 - 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为名,要求先交“服务费”并索要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个人信息,可能伪造理由投诉保险公司,导致消费者失去保险保障且服务费无法追回,个人信息或被用于办理贷款、出售黑产 [3] - 非法贷款中介声称无视征信即可办理高额贷款,要求先收取“手续费”“担保费”并可能诱导签署空白合同,后续擅自修改合同提高贷款金额与利率,或收款后拉黑消费者导致钱款损失 [3] - 虚假征信修复利用人们担心征信污点的心理,谎称可通过内部关系删除不良记录并收费几千到几万元,实际上不良记录按规定在不良行为结束后满5年自动删除,无特殊渠道,消费者交钱后或被拉黑或无法退款 [4] - 非法荐股通过微信、直播等渠道散布所谓“内幕消息”,诱导缴纳“会员费”跟随操作或在虚假交易平台投资,结果股价大跌或平台关闭导致本金全部损失 [4]
北京金融监管局:非法“校园贷”已披上形式多样外衣 极具迷惑性
新京报· 2025-09-18 03:24
非法校园贷的主要套路 - 不法网贷机构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进行引流 [1] - 非法校园贷被包装成培训贷、美容贷、回租贷、刷单贷、求职贷等多种形式以增强迷惑性 [1] - 以贷养贷和阴阳合同亦是非法校园贷的主要操作手段 [1] 监管机构的风险提示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揭露上述套路 [1] - 提示消费者若陷入困境需保持冷静及时向家长和老师说明情况 [1] - 建议留存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催收信息等证据并立即报警依法维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