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聚焦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聚力打好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硬仗”有关情况
陕西日报· 2025-10-30 09:09
新闻发布会核心观点 - 陕西省政府聚焦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聚力打好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硬仗 [5][31] - 文旅产业战略支柱作用日益凸显,上半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81% [5][31] - 锚定2025年度重点文旅产业链群总营收9100亿元、增长6%的发展目标 [6][32] 文旅产业基础与规模 - 前三季度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总营收预计超7900亿元,同比增长15.82% [6][32] - 省级1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6.62%,"四个一批"入库项目1713个,新开工244个、投产95个 [6][32] - 年初部署的52项重点工作任务已完成超85% [6][32] 产业链群发展动能 - 旅游景区及线路集聚A级旅游景区598家,新增星级旅游饭店11家,旅行社380家 [7][33] - 文化创意产业链规上玩具企业从45家增至52家,安康毛绒玩具产业集聚企业800余家,年产值75亿元 [7][33] - 出版发行产业链集聚规上企业408家,链主企业新华出版、北人印刷、西安印包基地营收分别增长26.87%、3.7%、4.6% [7][33] - 赛事经济产业链由陕体集团、中奥丝路2家链主企业发起成立企业联盟,首批加盟企业达150家 [7][33] 产业融合与创新活力 - 70余台旅游演艺项目每天吸引超10万名游客观看,释放文旅消费"乘数效应" [8][34] - "游陕西"智慧旅游平台累计服务游客594万人次,实现收入7.2亿元 [8][34] - 金融赋能渐成体系,15家合作银行向产业链群企业发放贷款11.93亿元 [8][34] - 实施"文旅+百业"工程,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规模质效齐增 [8][34] 市场消费与综合效应 - 前三季度接待入境游客58.46万人次,游客总花费9.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61%、79.04% [9][35] - 53场大型营业性演出带动景区、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32亿元 [9][35] - 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消费者1.02亿人次,营收12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20.65% [9][35] - 2792场夜间活动促使夏夜消费占比提升至42% [9][35] 文化创意产业链成果 - "2025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促成85个文创IP与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超2亿元 [12][13][38][39] - 活动吸引208家国际知名品牌、文旅企业等参与,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2项 [12][13][38][39] - 发布《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链蓝皮书》和《2025陕西省文化创意新品》,推动产业从"资源展示"向"商业落地"突破 [15][40] 赛事经济发展亮点 - 前三季度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近2500项、8.5万余场,吸引近100万人次参赛、800余万人次观赛 [17][42] - 赛事经济活动拉动经济近140亿元,产业链相关产业规模预估达670亿元 [17][42] - 西安、榆林发放体育消费券近700万元,拉动消费超5000万元 [18][43] 会展业发展情况 - 今年1-9月全省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201场次,展览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参展观众超480万人次 [21][46] - 构建西安核心引领、各市区特色发展的会展产业生态圈,推动会展与商业综合体、商旅名街等融合发展 [21][22][47][48]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今年1-9月全省休闲农业接待8745.08万人次,营业收入59.46亿元 [23][49] - 打造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发布20个陕西魅力休闲乡村、15个陕西特色魅力田园 [24][49] - 向社会推介发布省级精品线路74条,其中5条获全国现场推介 [24][49]
7月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透过用电量突破看我国产业发展新趋势
央视网· 2025-08-22 09:57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趋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创历史月度数据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纪录[1] - 用电量规模相当于东盟国家年用电总量 为十年前近两倍水平[1] - 高温天气与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1] 分产业用电表现 -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2% 增速居各产业之首[3] - 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较上月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3][5] - 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7% 服务业用电增长显著[3] 区域用电特征 - 河南 陕西 山东 四川 安徽 湖北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3] - 安徽用电负荷达685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较去年峰值增长7.92%[11] - 江苏电网最高负荷1.56亿千瓦创新高 同比增长6.12%[11] 新兴产业用电驱动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2%[5]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7%[5] - 数据中心 算力装备生产线带动园区用电量同比增长38%[9] 新消费模式用电贡献 - 江苏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 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用电增长15.8%[7] - 徐州餐饮业用电量激增超25% 烧烤集中区丰储街用电负荷同比翻倍[7] - 深圳充换电服务用电增长显著 超充站数量首超加油站[9] 电网调控措施 - 安徽开展居民节电响应行动 310万户家庭参与节约电量248万千瓦时[11] - 通过每度电3元奖励机制引导错峰用电[11] - 江苏跨省跨区最大受电规模超3700万千瓦 新能源出力占比达41%[11]
市人大代表评议政府工作: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成绩来之不易 政策要定期“回头看”及时做调整
解放日报· 2025-08-01 09:49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高成长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2][5] - 人才是科创核心要素,需加强技术成果市场化能力,发挥科技服务业纽带作用促进创新要素协同 [5][6] - 加速科创成果转化需政府引导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与市场资源配置并重,培育科技服务市场 [6] - 建议政府基金和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参与力度 [6] 营商环境与企业扶持 - 上海实施营商环境改革8.0版行动方案,建议定期开展政策"回头看"并动态调整 [3] - 需抓早抓快落实惠企政策,重点加强对腰部企业扶持及小微企业关怀 [3] - 建设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聚焦出海企业需求并提供涉外实务人才支持 [3] 消费活力与产业升级 - 扩消费需财政引领细分银发经济市场,激发老年人消费意愿 [3] - 文旅产业需专业团队系统性开发"一江一河"等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4] - 加强赛事经济顶层设计,转化流量为实际消费增量 [4] 城市更新与民生保障 - "两旧一村"改造需注重历史风貌保护与二次供水设施标准提升 [7] - 新一轮城市建设需强化民生导向,规划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7] - "十五五"规划应明确民生项目落地,持续优化城市更新后续工作 [7] 经济数据与政策成效 - 上海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2][3]
商洛消费市场强劲增长 创新举措点燃发展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3 17:24
消费市场表现 - 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6亿元 同比增长7.3% 增速位居全省第六 [2]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6.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1% 稳居全省前列 [2] - 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飙升36.3% 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6% [3] 大宗消费政策效果 - 升级"以旧换新"政策 新增数码产品补贴 1058家商户参与 累计完成交易10.5万单 [2] - 核销补贴超9200万元 直接撬动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达5.6亿元 其中汽车补贴1700万元 家电补贴4400万元 [2] 消费新业态发展 - 电商领域组织"AI直播实操"培训30场 助力90余家限上餐饮企业线上引流增收 [3] - 开展直播带货3000场次 推动公共网络商品销售额飙升至2.1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银发经济投入运营197个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11家旅居养老基地 吸引1.6万人次活力老人旅居消费 [3] 赛事经济与旅游消费 - 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联赛总决赛 十五运会女排资格赛等大型赛事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消费增长超5000万元 [3] - 有效吸引外地游客涌入 推动旅游住宿业提档升级 [3]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对商场 超市等场所开展拉网式检查 整治安全隐患16处 严打食品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4] - 下一步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创新消费维权机制 构建质量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4] - 提升快递物流便利度 推广智能快件箱进社区 深化快递电商融合服务 [4]
“乐趣端午”文娱盛宴聚客来 “龙舟+”花样上新打造新顶流燃动消费新热潮
央视网· 2025-05-31 11:07
佛山叠滘龙舟漂移大赛 - 2024年端午假期佛山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酒店和机票订单量同比均增长一倍多 [1] - 当地创新推出"游龙汇百家米 齐吃龙舟饭"文旅活动 将传统游旱龙民俗与游客互动结合 [3] - 开发沉浸式"龙舟+"体验项目 包括划龙舟 打龙舟鼓 手工制作龙舟鼓等环节 [5] - 推出新式龙舟主题手办 如萌趣醒狮龙舟摆件 成为端午爆款产品 [8] - 顺德容桂新建岭南文化综合体 定位为龙舟文化传承与运动推广的"一站式"文旅目的地 [10] 龙舟赛事经济效应 - 赛事带动周边饮料店 民宿等业态 部分商家2025年2月已收到预订咨询 [10] - 各地打造"龙舟+"消费新场景 如"龙舟上河图"市集 龙舟主题集市等 [11][14][21] - 上海苏州河市集设置60余个摊点 融合漕运文化与现代商业 形成古今交融的消费场景 [14] - 四川南充嘉陵江活动展示蜀绘 竹编等非遗文化 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 [18] - 湖南株洲端午农产品集市日均吸引超3万人次 汇集22个特色产业村产品 [22] 跨区域龙舟文旅联动 - 上海苏州河活动包含58支海内外龙舟队竞赛 配套投壶 江南丝竹 汉服表演等传统文化体验 [14][16] - 江西临川等地推出龙舟模型DIY 香囊制作等体验活动 同步举办厨王争霸赛引流 [21] - 夜间经济被激活 苏州河两岸灯光工程与民俗市集形成景观联动 提升游客停留时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