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

搜索文档
2 ‘Perfect 10’ Stocks Earning Top Marks from JPMorgan
Yahoo Finance· 2025-10-01 18:23
Unsurprisingly, Regal Rexnord’s products ar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and applications. The company has connections and customers in the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sectors, in cement manufacturing and stone quarrying, in commercial laundries, in farming and agriculture, and plenty more. Most modern industries rely on mechanically driven, repetitive motion, and that in turn requires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 which has been Regal Rexnord’s specialty since 1955.The first ‘Perfect 10’ stock on our rad ...
固高科技:公司长期专注于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系统等技术与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9-15 16:40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长期专注于运动控制核心部件及系统技术与产品 [2] - 机器人是公司部件与系统的典型应用领域 [2] 技术应用范围 - 核心部件与系统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多年应用经验 [2] - 技术覆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六关节串联、并联机构、人形及轮足与多足等多种构型 [2]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推动全球对机器人与大模型结合的高度预期 [2] - 公司配合行业需求持续推进技术与产品应用落地 [2] 战略方向 - 立足自身技术产品特征跟进客户需求 [2] - 积极发掘机器人产品高价值场景以实现技术落地和商业闭环 [2]
固高科技(301510) - 301510固高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04:24
机器人领域业务 - 机器人领域当前营收约1000-2000万元人民币 主要来自工业和物流机器人 [3] - 公司运控 伺服 驱控一体类产品已应用于工业 协作 服务 六关节 并联 人形 轮足等多类型机器人 [3] - 将重点关注机器人高价值商业场景挖掘 并保持技术前沿跟踪与能力建设 [4] 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 - 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营收占比约14% [3] - 已布局超10年 从功率半导体后道设备切入(金线键合机 固晶机 划片机 贴装设备) [3] - 后道设备实现批量落地 前道设备因认证周期长和生态门槛高推进较缓 [3] 数控业务战略定位 - 数控机床与工业激光设备领域营收占比超30% [4] - 聚焦微米级精度和五轴联动高端机床市场 与国际同行直接竞争 [4] - 中高端数控系统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具备较高技术门槛和商业回报 [4] 研发投入与战略重点 - 研发投入持续保持约营收20%比例 [4] - 重点投入运动控制 伺服 通信与感知技术迭代及高端装备应用拓展 [4] - 未来3-5年将维持高研发强度 重点跟进半导体设备与高端机床领域机遇 [5] 整体战略方向 - 半导体设备与中高端数控领域为未来3-5年重点发展方向 [4] - 机器人领域将保持技术跟踪与场景探索 [4] - 核心竞争优势集中于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 [4]
又有上市公司参设并购基金
FOFWEEKLY· 2025-09-01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级市场并购重组热度显著提升 政策红利与产业需求升级双轮驱动并购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 [3][4][11] - 上市公司参设产业并购基金更加活跃 从过去买规模转向买技术 聚焦获取核心技术补充产品线切入新市场 [9][12][13] - 智能制造领域成为并购交易热点 通过并购基金方式灵活捕捉技术创新机会降低直接并购风险 [7][9][12] 上市公司维宏股份案例 - 维宏股份拟出资不超过1亿元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嘉兴宏溥智造并购私募基金 专注于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参股及并购机会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工业物联网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9.51% 净利润2924.79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64.57万元同比增长257.05% [8] - 本次投资依托专业机构团队优势项目资源优势 整合资源加快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8] 并购市场整体态势 - 2025年PE/VC市场呈现回暖态势 产业型LP出资占比42.01%成为最活跃群体 政策持续发力国资与市场化GP合作模式迭代 [11] - A股已有110家上市公司发布参设产业并购基金公告 合计预计募集总规模超过1280亿元 协鑫通威牵头设立700亿光伏并购基金已完成首期募资 [11] - 并购重组数量同比翻倍增长 超十亿元甚至百亿元案例增多 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领域更受青睐 [11] 政策与区域动态 - 广州深圳南京等多地出台并购基金相关政策 北京上海安徽陕西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相继宣布发起设立并购基金 多只并购母基金陆续落地 [13] - 政策松绑直接激活交易端 国资与产业资本快速入场卡位 并购从备选退出路径跃升为战略破局关键 [13][14] 行业发展趋势 - 并购基金成为企业强化产业链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 不再只是简单财务投资工具 [16] - 一级市场并购浪潮是市场调整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共同结果 政策产业与资本三重共振将中国并购市场推向新高潮 [16][17][18]
运动控制行业深度:人形机器人“小脑”有望成为主赛道
2025-08-25 22:36
行业与公司 * 运动控制行业 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运动控制(小脑)环节[1] * 工业机器人行业[5] * 涉及的公司包括第三方运动控制平台公司(如顾高、雷赛、华中)[22][23] 以及一体化布局的机器人公司(如拓斯达、埃斯顿、埃夫特)[19][24][2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人形机器人发展重心从硬件转向软件 软件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痛点[1][2] * 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分为大脑(算力平台)和小脑(运动控制) 大脑技术快速迭代对小脑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提出更高要求 从而提升小脑价值量[1][3] * 现代化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采用分散式多级结构 通过整体运动控制器下接多个MCU以均衡计算负担并降低延迟[6] *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更注重极致性能 推动独立小脑(运动控制平台)的出现 其价值量预计持续提升[7][8] * 人形机器人控制方式从工业机器人的预编程指令转向结合大语言模型(如VLA模型)和视觉模块 将任务指令映射为动作要求 以此降低算力需求和能耗 提高响应速度与效率[1][11] * 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将采用结合VLA模型和传统工业运控系统的混合架构 降低对GPU算力及电耗需求 提升响应速度与精度[3][13][14] * 小脑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三方运动控制平台(如西门子模式)、一体化布局(如拓斯达、埃斯顿)、深度合作定制化开发运控系统[19] * AI大模型主要用于优化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数学计算过程 而非直接实现最终结果[21] * 随着大脑性能提升(如Figure发布的双系统大模型 其中小模型参数量为8000万 推理速度从每秒生成几个控制信号提高到每秒上百个信号) 对小脑性能要求更高 未来趋势是采用更多参数量小但架构优化、推理速度快(如100赫兹到200赫兹 甚至可能达到1000赫兹)的小模型[16] 其他重要内容 *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电机和传感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控制器接受输入信号 通过计算解码后转化为每个执行器的控制量 并通过伺服驱动传递电信号至电机 完成末端驱动[5] * 工业机器人多关节联动控制面临摩擦、惯性干扰等复杂变量 需要通过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 实现闭环回路来减少误差[10] * 人形机器人的上肢与下肢分别采用独立系统(上肢称为manipulation 下肢称为local motion)以简化建模过程[12] * 运动控制模块在工业应用中主要提供通用平台 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二次开发 运动控制企业与主机厂之间是合作关系[20] * 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展示了强大的多轴联动控制、高精度误差补偿和低延迟能力 例如雷赛实现了灵巧手驱控一体化及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器开发[22][23] * 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自研或收购技术向上游延伸以增强运动控制技术储备 例如拓斯达与华为合作微调大模型来实现类人形结构[24]
雷赛智能:公司的伺服系统、中小型PLC产品在中国市场均实现较快的市场份额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06 18:41
公司业务表现 - 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实现较快市场份额增长 [2] - 中小型PLC产品在中国市场实现较快市场份额增长 [2] - 步进系统保持中国市场较大市场份额 [2] 发展战略 - 持续发挥三线协同营销体系优势 [2] - 加快构建重点区域特色化优势 [2] - 不断巩固研发技术领先优势 [2] - 积极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2] - 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大机遇 [2] - 扎实铺垫未来三五年高质量增长 [2]
雷赛智能(002979):运控平台化渐成型,助力人机“手眼脑”打开新空间
长江证券· 2025-05-18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驱动器和控制器领域第一梯队厂商,其产品性能决定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实时性和运动稳态,公司发布新产品可提供核心部件,为机器人“手眼脑”协同赋能,打开新成长空间 [3] - 自动化行业迎来周期复苏、国产替代、新兴需求三重逻辑共振,公司基于运控优势,叠加扩品类、拓渠道变革及股权激励,业绩有望较快增长 [3] 各部分总结 深淘滩、低作堰,三次创业铸就运控专家 - 公司历经三次创业,战略坚守运动控制主航道,深耕通用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两大千亿级市场 [7][25] - 第一次创业(1997 - 2007 年)技术奠基与品牌崛起,推出多款产品,获专利和认证,成国内步进驱动知名品牌 [7][22] - 第二次创业(2008 - 2020 年)技术深化与产业升级,产品多元化,通过认证、成立子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奠定行业领军地位 [7][22] - 第三次创业(2021 至今)深化智能化转型与战略突破,上市后爆发式增长,推出新产品,获多项荣誉,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 [7][23] - 公司创始人李卫平技术起家,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建立研发管理体系,研发人员占比 36%,2022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领先且将提升 [27][28] - 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30][32] 扩品类、拓渠道,雷赛运控平台化渐成型 - 公司以控制器起家,实现驱动器、电机等产品平台化布局,产品涵盖三大类,为下游提供完整方案,应用于多行业 [34][38] - 公司经营稳健,行业下行期收入正增长,2024 年营收 15.84 亿元,同比升 11.93%,归母净利润 2.00 亿元,同比 +44.7% [42] - 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 38.45%,净利率 13.22%,控制技术类毛利率稳定在 65%以上 [45] - 公司营销升级,采取三线协同模式,经销收入占比从 2021 年的 24.6%提至 2024 年的 48.3%,推动规模和利润率提升 [49] - 我国步进系统市场内资为主,雷赛是工业步进系统龙头;伺服是公司发力方向,2024 年成第一大收入业务,营收占比升至 44.7% [51] - 2024 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 205.5 亿元,同比 -3.8%,2025Q1 规模 54.8 亿元,同比 +4.5%,增速转正 [55] - 国内伺服市场格局改变,内资品牌成长,2024 年雷赛市占率排内资前三,2025Q1 升至内资第 2 [61] - 公司加大控制技术类产品研发,推出 PLC 系列产品,2024 年控制技术类业务营收 2.52 亿元,同比增 46.68%,PLC 产品收入同比增 88.16% [63] 助力“手眼脑”协同,人机打开新空间 - 2024 年海外人形机器人发展提速,特斯拉引领进程,英伟达等企业也有进展,2025 年或成量产元年,全球销量有望达万台以上 [65][67] - 2023 年以来我国机器人政策密集出台,推动产业化应用,各地创新中心落地,产业化进展有望加速 [78] - 2023 年公司发布高密度无框电机与驱动系统,2024 年底发布第二代,年产能 30 万台,意向订单超 10 万台 [85] - 2023 年公司发布无刷空心杯电机与微型伺服系统,2024 年成立公司实现量产,年产能 12 万台 [88][89] - 2025 年公司发布 DH 系列灵巧手解决方案,含多款型号,首款 Q2 试产试销 [94] - 公司聚焦产业并加大移动机器人布局,提供核心部件,为机器人“手眼脑”协同赋能,打开新成长空间 [100]
多家上市公司迎机构密集调研 技术进展受关注
证券日报· 2025-05-15 00:08
机构调研动态 - 5月份以来317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机械设备、医疗生物等行业成为重点调研领域 [1] - 百济神州接待256家机构调研位居榜首,深南电路、恒而达新材料等细分龙头吸引超百家机构调研 [1] - 机构调研路径向关键技术领域集中,重点关注新兴科技产业链的配套环节技术进展和市场化落地情况 [1] 医药生物行业 - 百济神州欧洲业务增长良好,百泽安®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成功上市并获报销,百悦泽®在日本上市,百泽安®在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多国获批或纳入报销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有望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2] - 中药产业转向高附加值阶段,具备国际循证医学背书和标准化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将主导全球化竞争格局 [2] - 广誉远一季度营收4.17亿元(同比+21.48%),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53.94%),各产品线普遍增长 [2] 新兴科技赛道 - 祥鑫科技累计接待170家机构调研,计划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共建"轻量化结构件—关键零部件—本体代工"全链条能力,并在低空经济领域与头部客户战略合作 [2] - 雷赛智能聚焦通用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市场,2025年经营目标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0% [3] - 深南电路表示AI技术驱动高算力需求,推动大尺寸、高层数、高频高速PCB产品需求提升 [3] - 创新药、AI、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高成长确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3]
协昌科技(301418) - 301418协昌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7:24
公司业务情况 - 功率芯片产品集中于运动控制领域,以子公司凯思半导体为经营主体,开发了沟槽型MOSFET、屏蔽栅沟槽型MOSFET、超结MOSFET等产品线;2023年设立凯美半导体,募投项目推进后功率芯片业务将向封装测试延伸 [2][3] - 主要从事运动控制产品、功率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8] 业绩相关情况 业绩下滑原因 - 2023年以来,各地2019年新国标过渡期政策结束,下游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相关文件修订影响整车厂商新品开发,消费者观望;2024年3月南京电动自行车火灾事件引发整治行动,市场需求短暂减少;下游需求减少导致控制器供应商竞争加剧 [4][10] - 2025年一季度,功率半导体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功率芯片业务,行业竞争加剧使控制器产品销量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7.69% [7][8][9] 具体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营业额分别为5.3亿、4.4亿、3.3亿,2025年一季度为7500万 [14]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3,025.05万元,同比下降26.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4.77万元,同比下降55.57% [1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53万元,同比下降72.84% [9] 股价相关情况 - 上市后股价长期破发,出现八个季度连续下跌 [9][10] - 公司采取2023年年度分红、2024年中期分红、股份回购等方案维护股价稳定,2024年4月17至2025年4月17日累计回购股份378,900股,成交金额12,164,271.00元(不含交易费用) [6][11] 未来发展规划 应对业绩下滑措施 - 聚焦主业经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改善经营业绩 [4][10] - 2025年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推进控制器、功率芯片业务开拓,发挥上下游协同优势,将功率芯片向上游封装业务延伸 [8][12][14] - 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强化内外部培训结合,实现集团化管理转型,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引进高端人才 [13] 行业发展前景及机遇 - 新国标修订版发布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有利于下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有望引发换购潮 [7][12][13] 其他情况 - 公司目前没有并购计划,兼并收购等事项以公司公告为准 [16]
“大疆”背后的大佬,正在批量打造亿万富豪
商业洞察· 2024-11-19 17:21
公司概况 - 希迪智驾是一家专注于大型商用车无人驾驶的智能驾驶公司,总部位于长沙 [6][7] - 公司成立7年,打造了中国第一个无人驾驶纯电采矿车队,拥有56辆无人矿卡和500辆有人矿卡,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混编作业采矿编队 [8] - 无人矿卡将采矿效率提升至人工作业效率的104%,降低88%的能耗成本 [76] 技术应用 - 无人驾驶重型矿卡已在国内多个大中型矿区落地应用 [76] - 今年6月在沙特签下1500台智能重卡订单,9月团队赴中东、非洲、澳大利亚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合作 [78][79] 创始人背景 - 公司掌舵人李泽湘被称为科创界"扫地僧",本职是大学教授,曾担任大疆董事长,被称为"大疆教父" [12][13][14] - 李泽湘培育孵化了140多家硬科技公司,带出十几个80、90后亿万富豪 [14] - 他创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孵化140多家硬科技公司,总估值超2000亿元 [69] 行业影响 - 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被称为"全世界都在追赶的中国公司" [65][66] - 固高科技2023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成为运动控制领域领军企业 [40] - 希迪智驾的智能重卡将科幻电影场景变为现实,展现中国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8][80] 教育理念 - 李泽湘开创"导师+学生"天使投资模式,用创业赚的钱投资学生创办的高科技企业 [86] - 他鼓励学生创业,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成果是学生而非论文 [17][94] - 3126实验室毕业的100多位学生中,超过1/3走上创业之路,创办28家科技公司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