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铝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在美生意已无利可图” 塞尔维亚铝制品企业遭美关税绞杀
央视新闻· 2025-07-26 10:29
美国对塞尔维亚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宣布从8月1日起对塞尔维亚进口产品征收35%关税 现有铝制品企业已面临50%高额关税 [1] - 政策将严重影响塞尔维亚出口企业 特别是铝制品行业经营状况 [1] 塞尔维亚铝制品企业受影响情况 - 某大型铝合金门窗企业90%产品用于出口 其中美国市场占比达70% [2] - 新关税将吞噬企业在美国的全部利润 导致在美业务无利可图 [2] - 企业曾获美方建厂邀请 但面临技术工人短缺和政策不确定性等障碍 [2] 企业应对策略 - 积极开拓美国以外市场 包括欧洲市场、巴尔干地区和塞尔维亚本土市场 [2] - 已与中国企业签订新合同 寻求替代美国市场的出口方向 [2] 贸易数据争议 - 美方统计显示2024年塞尔维亚对美存在6亿欧元贸易顺差 [3] - 塞尔维亚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对美出口6.2亿欧元 进口6.83亿欧元 实际存在6000万欧元逆差 [3] 行业组织观点 - 塞尔维亚工商会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不合理 [3] - 关税政策带来经济不可预测性 影响资本投资决策 [3] - 呼吁企业构建多元化战略布局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 [3]
石破茂叫板美国!当街喊出摆脱美国依赖,特朗普把日本给逼反了?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40
关税政策对日本汽车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日本汽车、钢铁及电子产品征收25%额外关税 日本2024年对美汽车出口总额达1171亿美元 占整体对美出口的34% 直接或间接带动约560万人就业 [8] - 关税全面实施后 丰田公司年度利润可能减少30% 马自达面临亏损风险 日本汽车产业链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整车出口和零部件采购成本将显著提高 [9] 钢铁和铝制品行业面临的挑战 - 2025年5月日本对美钢铁出口同比下降20.6% 铝制品出口额达3300亿日元 基础材料行业衰退将影响造船、机械等多个相关行业 [13] 农业和防务领域的压力 - 美国要求日本扩大农业市场开放 增加进口美国汽车、大米等农产品 并要求日本将防务开支提升至GDP的3.5% 远超当前财政承受能力 [11] 日美贸易谈判的结构性困境 - 日本主张"投资优先"策略换取关税减免 美国坚持"对等关税"原则要求减少贸易顺差并增加美国汽车和农产品进口 2025年初以来双方进行七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12]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 2024年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达1024.9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 2025年日本多个代表团访华表达改善关系意愿 在钓鱼岛争端中表现出克制 [27] - 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缓解日本在贸易战中的经济压力 并为美日谈判增加筹码 [29]
特朗普通告日韩新关税为25%
日经中文网· 2025-07-08 11:03
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 - 特朗普向14个贸易伙伴国发送信件 宣布自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 其中日本和韩国税率定为25% 并警告若采取报复措施将进一步提高税率 [1][4] - 新税率相较于4月方案有所调整:哈萨克斯坦从27%降至25% 突尼斯从28%降至25% 波黑从35%降至30% 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均从37%降至35% 老挝从48%大幅下调至40% [2][3] - 部分国家税率维持不变:韩国保持25% 南非保持30% 印度尼西亚保持32% 泰国保持36% [3] 日本关税调整细节 - 日本现行10%基本税率将追加15% 形成25%综合税率 但汽车、钢铁等领域的原有关税不与新税率叠加 [4] - 特朗普强调25%税率仍不足以纠正日美贸易逆差 暗示可通过谈判降低税率 [1][4] - 日本政府计划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 首相石破茂将出席 [6] 其他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已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欧盟正进行最终谈判 力争维持现有10%税率 [5] - 对中国暂停提高附加税率的措施延长至8月12日 [6] 信件内容特征 - 致各国信件模板高度统一 仅国名、首脑姓名及税率数据存在差异 [1][4] - 信件开场白均为"很荣幸能够发送这封信" 核心诉求为建立"互惠"贸易关系 [1][4]
美国大使称美加"双赢"协议触手可及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09:13
美加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驻加拿大大使表示两国贸易谈判前景乐观 预计很快达成公平协议[1] - 特朗普总统和加拿大总理卡尼正积极谈判 双方有望争取到有利协议[1] - 加拿大已取消数字服务税 目标在7月21日前达成协议[1] - 美国对加拿大钢铁 铝制品及汽车征收50%进口关税[1] 关税争端背景 - 特朗普第二任期回避既有贸易协定 对钢铁 铝及汽车加征50%关税[2] - 加拿大作为重要出口国 曾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实施数百亿美元反制关税[2] - 加拿大新总理卡尼未对近期美国加税采取报复措施[2] 行业影响 - 密歇根州经济高度依赖对加贸易 关税政策直接影响该州产业[1] - 达成协议将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稳定因素[1]
WTO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收附加税设立争端解决小组
第一财经· 2025-06-24 21:42
中加贸易争端背景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附加关税 涉及2023年贸易额17亿美元 [3][5][10]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5日起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附加关税 涉及2023年钢铁贸易额9.5亿美元 铝产品7.2亿美元 [5][10][11] - 中方认为加拿大措施违反GATT规定 并于2024年9月6日在WTO提起DS627案磋商 [4][6]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加拿大菜籽油 油渣饼和豌豆加征100%关税 对特定海鲜和猪肉加征25%关税 [14] - 中方措施涉及DS636案 加拿大认为超出GATT承诺关税 [15] - 中国驻加大使表示反制措施具有条件性 加方取消歧视性关税后中方措施可调整 [19] 争端解决进展 - WTO于2025年6月23日同意设立DS627案争端解决小组 [1] - 加拿大主张其措施符合GATT 但表示愿继续磋商 [8][17] - 中方强调仍愿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争端 但反对加拿大提出的加速处理要求 [7][18] 行业影响 - 电动汽车行业受100%关税直接影响 中国企业原考虑在加投资计划受阻 [11] - 钢铝行业面临25%附加关税 2023年相关产品对加出口额合计16.7亿美元 [10][11] - 农产品贸易受反制措施冲击 加拿大要求对易腐货物适用加速处理程序 [16]
WTO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收附加税设立争端解决小组
第一财经· 2025-06-24 17:29
中加贸易争端背景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附加税,涉及2023年贸易金额17亿美元 [1][4]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5日起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25%附加税,涉及2023年钢铁贸易9.5亿美元、铝产品7.2亿美元 [2][4] - 中方认为加方措施违反GATT规定,于2024年9月6日在WTO提起磋商(DS627案) [2]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和豌豆加征100%关税 [6] - 中国对加拿大特定海鲜和猪肉产品加征25%关税 [6] - 中方称反制措施针对加方歧视性限制,符合WTO规则 [7] 争端解决进展 - WTO于2025年5月23日首次推迟设立DS627案专家组,6月23日同意设立 [2] - WTO同时设立DS636案专家组审理中国对加农产品关税措施 [6] - 加拿大要求加速处理涉及易腐货物的DS636案,但中方反对加速程序 [6][7] 行业影响 -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曾考虑投资加拿大,但因关税限制放弃 [5] -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西班牙、匈牙利、泰国等国成功开展合作,创造当地就业 [5] - 中加电动汽车合作可为加拿大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助力气候目标 [4] 双方立场 - 中方表示愿意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争端,但将坚定维护企业权益 [1][4] - 加方声称其措施符合GATT规定,但也表示愿继续磋商 [4][7] - 中方强调反制措施具有针对性,若加方取消关税中方也可调整 [7]
全线下跌!关税,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6-20 07:22
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进展 - 欧盟正推动与美国达成类似英美贸易协议的临时方案 即便无法在7月9日前全面解决关税争议 也希望通过部分协议避免立即实施报复性关税[2][4]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欧盟钢铁和铝制品关税从25%提升至50% 若谈判失败[5] - 德国总理顾问预计双方仅能达成"美英模式"的声明 而非全面协议 欧盟计划优先解决10%对等关税问题[6][7] - 欧盟内部存在分歧 法国支持报复美国 而意大利等国倾向继续谈判 削弱了欧盟整体议价能力[9][10] - 欧盟提议增加液化天然气和军备采购以缩减1980亿欧元对美贸易顺差[12] - 美国要求欧盟取消数字服务税、本地节目比例限制及部分产品进口禁令等非关税壁垒[13] 市场反应与投资环境 - 欧洲股市普遍下跌 德国DAX30、法国CAC40等主要指数跌幅超1% 英国富时100跌0.58%[2] - 美股期货同步下挫 纳斯达克100期货跌超1% 标普500和道指期货跌幅接近1%[2] - 联合国警告全球FDI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下降11% 2025年一季度数据创历史新低[17][18][19] - 贸易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停滞 商业圆桌会议CEO经济展望指数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69[22][23] - 特朗普关税政策造成供应链稳定性担忧 企业推迟投资决策[21]
弱预期下的资产选择
华西证券· 2025-06-11 13:48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展望 - 美元边际逐步企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6][7] - 预计2025年中国GDP同比约5.1%,名义同比约4.4%,CPI中枢0%左右,PPI中枢-2.3%左右[88][92][105][108] - 美联储2025年5月维持联邦基金利率4.25%-4.50%,放缓缩表至400亿美元,市场预期9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BP[64][65] 美国经济 - 2025年3月实际GDP年化环比-0.3%,国内需求贡献4.56%,净出口拖累4.84%[13] - 2021年12月至2025年5月就业持续扩张,失业率4.2%,私人非农企业员工收入增速3.9%[19][20] - 特朗普财政法案预计五年内增联邦赤字1.76万亿美元,十年内扩2.42万亿美元[27] 日本经济 - 2025年3月日本广谱CPI为3.6%,雇员薪酬带动消费和通胀上行[75] - 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从峰值771万亿日元缩至732万亿日元,预计继续收缩[81] 中国经济 - 2025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4.7%[133][137][141] - 5月出口3161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进口2128.8亿美元同比-3.4%[145] - 多部门出台金融政策和城市更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110][113] 房地产市场 - 5月30城新房日均销售面积环比增3.75%,同比降1.12%,二手房成交逐步回升[117] - 预计2025年中性场景下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乐观场景下止跌企稳[128]
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潜能丨消费品以旧换新 更好更新促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2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5大品类销售额达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 [2] - 每1元财政补贴平均撬动11.2元社会消费,乘数效应显著 [2] - 中央政府安排300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较2024年1500亿元翻倍,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扩大支持力度 [3] 政策实施特点 - 补贴品类从家电扩展到12类产品,地方政府结合需求自主扩围 [3] - 首批预下达资金810亿元,4月底追加第二批资金,保障政策快速落地 [3] - 前5个月千亿级资金投入带动万亿级销售额,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品类换新需求旺盛 [3] 消费与产业协同升级 - 政策推动消费品结构升级和产业链高端化跃升,形成消费供给良性循环 [2][5] - 通过"政府+企业+金融"三方让利模式放大乘数效应,促进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增长 [4] - 未来政策将向精准补贴、全域场景覆盖、智能回收和区域特色产业协同方向演进 [5] 政策扩围提质方向 - 中央支持品类或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创新性纳入特色产品 [5] - 强化对绿色化、智能化高品质商品的支持,协同推动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 [5] - 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联动,完善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支持机制 [6] 新型消费发展 - 财政政策将支持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 [6] - 通过转移支付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对新兴消费领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6] - 新型消费与传统消费共同构建市场新动能,形成消费增长"第二曲线" [6]
450亿,今年杭州最大IPO诞生
投资界· 2025-06-05 11:17
中策橡胶IPO概况 - 中策橡胶登陆上交所主板 发行价46 50元/股 开盘涨幅22 58% 市值一度逼近500亿元 收盘回落至450亿元 成为杭州2025年至今最大IPO [1] - 公司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 现为国内轮胎制造龙头 年销售轮胎2亿条 年营收超390亿元 [1][3][4] - 实际控制人为仇建平父女 合计持股46 95% 杭州国资旗下杭实集团及杭州金投分别持股25%和15% [8]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8 89亿元、352 52亿元、392 55亿元 净利润从12 25亿元增长至37 87亿元 境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至48 32% [6][7] - 全钢胎产品贡献近半收入 2024年达180亿元 占比46 04% 半钢胎应用于乘用车领域 [7] - 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 从2022年70 46%降至2024年66 55% 资产总额达448亿元 [7] 并购与资本运作 - 2019年仇建平通过"巨星系"以57 98亿元收购中策橡胶46 95%股权 对应估值123 5亿元 较2014年机构入股时85亿元估值增长45% [10][11] - 仇建平通过并购整合形成四家A股上市公司集群 包括巨星科技(工具)、杭叉集团(叉车)、新柴股份(柴油发动机)及中策橡胶 总市值约1000亿元 [13][14] - 并购策略强调产业协同 如收购杭叉集团保留原团队 未派驻管理人员 后续通过海外收购扩大市场份额 [13] 杭州制造业发展 - 杭州工业产值曾连续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 2022年提出打造智能物联等五大产业生态圈 2023年组建三大千亿级产业基金 [16][17] - 2024年发布未来产业培育计划 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5+X"领域 已培育近30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18][19] - 典型案例包括中策橡胶、宇树科技(机器人)、思看科技(3D视觉)等 打破"杭州无制造业"刻板印象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