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业
icon
搜索文档
卓胜微:2025年1-6月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2.16亿元,转回或转销约1.22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1:38
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2.16亿元 转回或转销约1.22亿元 [1] - 资产减值导致2025年6月30日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减少9444.77万元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428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全部来自集成电路业务 占比100.0% [1] 财务报告说明 - 本次计提减值准备依据充分 旨在公允反映2025年6月30日财务状况 [1] - 计提后有助于夯实资产基础 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1] -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宁科贷”余额近700亿元、“宁创融”上半年发放110.65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7-25 10:27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落地 - "宁科贷"政策升级后首笔400万元信贷支持南京智田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并保障生产需求[1][2] - "宁科贷"升级最大亮点是扩大政策覆盖范围至全市所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 -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服务南京科技人才企业超3400户,贷款超165亿元[3]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落地全国首单"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签约项目贷款"、全省首单"科创首贷贴息贷款"等创新业务[3] - 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推出"科惠保"普惠型科技保险产品,已为7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合计超36亿元风险保障[5] - "科惠保"为某科技公司设计个性化承保方案,累计提供保险金额超2500万元[4][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数据 - 截至6月末南京落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82.4亿元[7] - "宁创融"再贷款产品额度增至150亿元,上半年已发放110.65亿元[7] - "宁科贷"合作银行科技创新贷款余额近700亿元[7] - 上半年南京8家经营主体发行8只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84.4亿元,占全省45%[7] - "宁科债"累计支持发行科技创新类债券超200亿元[7] - 全市重点财产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7] - "宁创担"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410亿元[7] 金融资源整合与未来规划 - 南京市管理备案基金2156只,基金规模总资产4375.03亿元,其中私募股权类基金1093只,总资产3621.63亿元[7] - 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领域金融要素丰裕度和融资可得性[8] - 将用好科技企业首贷贴息、保费补贴、债券贴息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8] - 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科创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探索"认股权+"综合业务创新[8]
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关税影响中国出口价格了吗?
华创证券· 2025-07-15 22:11
关税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影响 - 中国出口价格降幅收窄,2025年5月同比换算成美元计价为 -2.5%[3][12] - 3月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价格增速小幅下滑,2月 -0.7%为峰值,5月降至 -2.1%[4][14] - 关税率更高的行业,中国出口价格未出现更大降幅[5][17] - PPI同比拐点领先出口价格增速拐点约3个月,6月出口导向型PPI与非出口导向型PPI背离达3.6%,处2007年1月以来84.1%分位[6][24] 后续出口展望 - 7月出口或仍具韧性,增速可能边际放缓,美国拖累加剧,东盟出口保持高景气[8][26] - 三季度末 - 四季度出口下行风险积聚,关税不确定性及OECD指标显示出口增速或趋弱,若美国进口增速维持0%附近,中国出口增速或降至 -1%附近[9][27] 进出口分项数据 - 6月出口超预期回升,美元计价出口同比5.8%,环比2.9%[39] - 6月进口同比1.1%,环比 -1.2%,自日本进口改善,自美国进口偏弱,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增速大幅回落[61][64][67] - 6月贸易顺差额走高,美元计价顺差1148亿美元,同比16%;人民币计价顺差8260亿元,同比17.5%[70]
“散装”与“整装”(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45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现象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因各地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引发广泛关注 南京 宿迁 徐州 扬州 镇江 苏州 无锡等城市通过特色对抗形成"散装江苏"现象 实际体现的是城市间的团结与默契 [1] - 赛事通过"对抗式团结"策略成功提升城市美誉度 网友将其比喻为"文化泼水节"和"文化剧本杀" 形成高人气传播效应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江苏省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 全部进入全国城市GDP百强 南京数字经济 苏州智能制造 连云港远洋运输 无锡集成电路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 [2] - 省内形成"苏南引领 苏中崛起 苏北赶超"梯度发展模式 例如江阴与靖江共建工业园区 南京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市场协同 [2]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 江苏通过产业链深度协作构建共生网络 既保持区域竞争活力又实现整体协同发展 [2] 全国产业发展启示 - 江苏实践表明 区域经济需平衡"散装"(特色发展)与"整装"(协同配合) 避免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 例如长三角聚焦全产业链协同 珠三角侧重组件出口智能化 西部专注硅料生产 [3] - 产业集群需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串珠成链" 县域经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联动推进 形成"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的发展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