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con
搜索文档
佳都科技王凯:AI如何与智慧交通更深入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6:36
开源鸿蒙生态在交通行业的应用进展 - 开源鸿蒙生态在电力、矿业、交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加速落地 基于开源鸿蒙的"交通佳鸿"等交通行业发行版已应用到十余个省份 覆盖地铁、公路等六个领域的多场景应用 [1] - 开源鸿蒙交通设备超过45种 实现体验和效益双提升 [1] - 交通运输是人工智能可率先落地的重要商业化场景 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产业深度融合 [1] 佳都科技业绩表现与项目进展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19亿元 同比增长65.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多地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有序完工交付 以及地铁智慧化建设和ICT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 [3] - 公司中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智慧车站科研项目 核心目标是通过鸿蒙生态重构地铁车站设备控制系统 [3] 交通佳鸿操作系统技术特点 - "交通佳鸿"操作系统于2025年5月发布 是交通行业首个国产操作系统 [3] - 系统具有统一系统、统一物联模型、分布式软总线、工业安全可信和AI大模型赋能五大技术特点 [3] - 覆盖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两大场景的多项创新应用和设备需求 [3] AI大模型在交通行业的应用优势 - 公司将AI大模型能力部署到行业操作系统层面 使安装行业发行版的设备设施天然具备AI大模型能力 [2] - 通过统一协议、标准和数据规范 更好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与后端控制 [4] - 可打破分专业建设瓶颈 实现不同专业设备的数据互通与功能互通 并通过排列组合衍生更多创新应用 [4] 具体应用场景案例 - 地铁扶梯与摄像头自由组网 摄像头发现人员跌倒后可自动关停电扶梯 形成安全闭环 [5][6] - 以信号控制为例 AI大模型从单个路口试点扩展到连续多个路口 最终实现比人工控制更好的协同联动 [8] - AI与智慧交通融合遵循循序渐进过程 从单个试点到多个复制 最终实现区域级联动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 - 国家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加快普及和深度融合 [7] - 人工智能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是发展最快领域之一 成为提升交通运输效能和城市存量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7] - 未来重点在于提升感知能力 为乘客提供更便捷出行方案 为运营人员提供主动故障探测和专家建议生成能力 [7] 企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与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计算机产品线及华为终端实现不同程度合作 [8] - 正推动基于开源鸿蒙的交通行业设备与华为手机、手表、可穿戴设备等更好互联互通 [8] - 公司从两年前开始布局AI大模型领域 2023年首发行业首个通过网信办备案的交通大模型"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 [4]
多方共建!交通行业推动开源鸿蒙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18:04
鸿蒙生态大会智慧交通分论坛核心观点 - 2025鸿蒙生态大会智慧交通分论坛于8月30日至31日在深圳举行 政企产学研多方共同探讨交通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中开源鸿蒙的价值和结合点 [1] - 论坛聚焦开源鸿蒙在公路、铁路、公交、地铁等领域的实践和展望 鸿蒙生态在交通行业全面起航 [1] - 论坛发出"全面拥抱开源鸿蒙 共筑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交通智联数字化底座"倡议 推动开源鸿蒙在智慧交通更多领域落地 [4] 行业支持与协同 -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将全力支持鸿蒙生态共建 支持华为、佳都科技等头部企业、开发者、生态伙伴和用户的深化协同 [1] - 协会将加速推进"交通佳鸿"等开源解决方案规模化落地 共同推动鸿蒙生态迈向新高度 [1] - 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强调鸿蒙生态为广东省智慧交通发展提供可靠技术底座 [1] - 协会将重点支持广东省领军企业在技术共铸、标准共建、场景共拓三大维度深化交通领域鸿蒙生态建设 [1] 开源鸿蒙在交通行业的应用规模 - 基于开源鸿蒙的"交通佳鸿"等发行版已应用到10余个省份 [2] - 开源鸿蒙交通设备超过45种 在地铁、公路等六个领域多场景落地应用 [2] - 公路机电鸿蒙操作系统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全国11个省份应用示范 [2] 技术架构与解决方案 - "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基于OpenHarmony与openEuler双技术底座 聚焦城轨与道路交通核心场景 [6] - 系统具备高可靠性、强实时性及多源异构设备互联能力 实现终端设备统一接入、智能调度和数据融合处理 [6] - "交通佳鸿"提出面向城轨的"三位一体"智慧车站解决方案 涵盖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协同建设 [7] - 城市道路层面系统通过接入信号灯、传感器与卡口终端 构建"感知—预测—决策—服务"闭环控制逻辑 [7] 产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交通佳鸿"落地意味着交通行业长期依赖进口系统、软件割裂、数据孤岛等问题正通过开源鸿蒙生态实现技术自主与系统统一 [6] - 佳都科技发起成立"开源鸿蒙 AI Model SIG"并率先贡献源代码 坚持"开源、开放、创新"原则 [5] -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正推动开源鸿蒙技术从单一场景向跨行业生态共建跨越 [8]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智能交通建设从早期信息化系统部署转向互联互通、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 [7] - 全国城轨在建和规划线路持续增加 对车站自动化、乘客通行体验、设施运维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7] - 道路交通系统面临信号控制、车路协同和数据实时响应等复杂挑战 [7] - 构建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生态是提升城轨数字化水平、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础 [7]
Rekor To Unveil a New Era of Roadway Intelligence At ITS World Congress 2025 Featuring Secure, Cloud-Based Tools for Traffic Studies, Real-Time Incident Awareness, and Smarter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Globenewswire· 2025-08-21 19:30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公司推出Rekor TrafficSight 一种基于云原生和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 可在美国境内安全处理原始视频数据 完全符合美国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标准 消除将原始视频数据传输至海外进行人工分析的需求[4] - TrafficSight从现有视频源中提取精确的FHWA 13级车辆分类和车辆计数 无需专用硬件或现场安装[5] - 公司同步推出数据即服务(DaaS)模式 通过Rekor Discover®提供订阅制服务 无需机构承担硬件前期投资或持续维护负担 提供包括分类、动态称重(WIM)和非机动车检测在内的全托管解决方案[8][9] 技术优势与行业应用 - TrafficSight为运输机构提供符合FHWA要求的交通数据替代方案 支持机构使用自有视频或订阅服务 实现交通研究现代化并确保敏感道路信息安全可控[7] - 新产品Incident Detection API基于经过验证的Rekor Command®平台 可融合传感器、交通管理系统、导航应用、天气服务和社交媒体等多源数据 实时检测高可信度道路事件并生成可操作警报[11][12] - 公司展示高性能车牌识别(LPR)和车辆识别技术 支持边缘计算、云部署或本地部署 适用于电子收费、法规执行和访问控制等场景 且无需依赖专用硬件[15] 市场定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针对未设立全职交通管理中心的市县机构推出Rekor RoadView 提供基于地图的轻量级态势感知工具 实时监控非周期性拥堵、事件、施工区和道路中断情况[13][14] - 通过AI驱动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 公司聚合数万亿数据点并转化为可操作洞察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道路全景视图 致力于构建数字化道路操作系统[17] - 产品体系涵盖从云端视频分析(TrafficSight)、零足迹数据订阅(Discover)到实时本地感知(RoadView)和企业级协同(Command)的完整解决方案 形成连接智能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16]
Autoscope Q2 Earnings Fall 50% Y/Y as Revenues Drop Amid Product Shift
ZACKS· 2025-08-14 00:3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下跌8.6%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0.5% [1] - 月度表现同样疲软 股价下跌7.9% 而标普500指数上涨2.1% [1] 财务数据 - 第二季度营收290万美元 同比下滑24% 其中特许权收入下降24%至280万美元 产品销售额暴跌56%至3.1万美元 [2] - 净利润80万美元(每股14美分) 同比减少50% 上半年营收500万美元(下降27%) 净利润110万美元(每股21美分)下滑53% [2] - 毛利率提升至98%(去年同期95%) 特许权毛利率达100% 但产品销售毛利率恶化至-61%(去年同期-1%) [3] - 运营费用季度持平于170万美元 上半年下降5%至340万美元 非GAAP运营利润120万美元(去年同期210万美元) [3]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季度末现金头寸增至240万美元(上季度60.9万美元) 主要得益于运营现金流改善 [4] - 上半年运营活动产生现金流290万美元(去年同期130万美元) 源于营运资本优化和费用削减 [4] - 董事会宣布每股15美分季度现金股息 并注销11.9万美元加拿大实体递延税资产 [9][10] 经营动态 - 特许权收入下滑源于产品转型(客户转向OptiVu平台)及宏观环境影响(联邦资金不确定性和供应链限制) [5][7] - 2024年末分销商提前备货导致2025年特许权收入基数较高 但管理层预计Vision产品特许权仍将保持历史前三水平 [6] - 收入结构向高利润特许权业务倾斜 但产品销售量价受压导致亏损扩大 [8] - 管理层强调财务纪律 预计OptiVu认证进度和采购周期正常化将改善业绩 [6][10] 战略调整 - 解散加拿大实体简化国际架构 当季未披露并购交易 [10] - 重点聚焦智能交通解决方案长期机会 加速OptiVu平台渗透 [10]
对话佳都科技刘伟:以AI大模型打通“智慧交通”的任督二脉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20:08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汇聚最优资源、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构建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2] - 联盟肩负政策协同、技术攻关与生态整合使命,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联盟核心目标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确立广东坐标 [2] 佳都科技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54亿元,同比激增106.26% [2] - 净利润增长165.87%,成为国内智慧交通赛道增速最快的企业之一 [2] 佳都科技技术布局 - 自主研发"华佳Mos智慧地铁大脑"等全栈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已落地全国40多个城市、100多条线路、2200座地铁车站 [4] - 知行交通大模型全面拥抱Deepseek,推出城轨大模型一体机、警务大模型一体机等多个产品 [5] - 交通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城轨智能客服、智能运维、应急管理等业务场景 [5] - 发布"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鸿蒙与开源欧拉技术体系打造,解决城市交通互联互通难题 [6] 佳都科技发展历程 - 1992年成立,15年内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IT分销商,当年营收规模超300亿元 [5] - 2004年转型进军轨道交通市场 [5] - 10年前开始布局AI新赛道 [5] 产业联盟价值定位 - 技术转化的关键枢纽、生态协同的关键平台、国际竞争的关键抓手 [7] - 提供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产业基金矩阵、国际产业链输出三大机制 [7] - 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示范,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 [7] - 探索数据市场化流通和交易体系,提升行业数据转化利用价值 [7] 佳都科技在联盟中的角色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联盟成员深化合作 [8] - 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整合150多家准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资源 [9] - 打造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科创服务平台,构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9] 行业发展趋势 - 从单点技术创新转向政产学研用金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 [9] - 从底层架构到应用生态的系统性重构 [10] - 中国科技企业正从"跟随者"向"定义者"蜕变 [9]
交通行业首个鸿蒙操作系统在深发布 推动城市交通智慧互联
深圳商报· 2025-05-10 00:28
开源鸿蒙在交通行业的应用 - 佳都科技发布基于开源鸿蒙的交通行业首款操作系统"交通佳鸿",标志着国产开源技术成功切入交通基础设施核心领域 [1] - 该系统基于OpenHarmony与openEuler技术底座,针对交通行业高可靠、强实时、多源异构设备互联等需求构建 [1] - 通过统一操作系统标准解决设备协议碎片化、数据孤岛问题,实现城市立体交通全场景万物互联 [1]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 "交通佳鸿"智慧车站方案使传统车站具备思考、感知、协同能力,实现设备标准化接入与边缘AI管理 [2] - 智能运维系统通过可视化终端提升设备管理效率及安全性 [2] - 信控优化系统构建"感知-预测-决策-服务"业务闭环,使交通信号控制更智能化、安全化、便捷化 [2] 乘客服务创新 - 依托鸿蒙"服务找人"特性实现手机、穿戴设备与闸机互信互联,乘客可"无感通行" [2] - 结合星闪技术的人脸比对方案将识别速度提升90%,数据全程加密保障安全 [2] 行业生态建设 -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已孵化33个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开源项目,加速技术从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贯通 [1] -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指出开源鸿蒙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关键支撑,将打造智能交通"开源共同体" [2]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表示将推动开源鸿蒙在轨道交通领域落地,打造"中国方案"与"中国标准" [2]
花旗:千方科技-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喜忧参半,经营利润未达预期,但投资收益助力盈利超预期
花旗·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通信息技术的评级为卖出,目标价为5.100元人民币,预计股价回报率为 -39.5%,预计股息收益率为0.3%,预计总回报率为 -39.2%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通信息技术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喜忧参半,运营利润未达预期,但因投资收益实现盈利超预期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2%至16亿元人民币,比彭博一致预期高18%;毛利率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至29.7%,比彭博一致预期低4.6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支出为5.5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比彭博一致预期高34%,导致运营亏损7700万元人民币 [1] - 得益于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2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21亿元人民币,比彭博一致预期高101%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同比收窄17%至4.48亿元人民币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对比 - 与彭博一致预期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实际为16.09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17.9%;毛利率实际为29.7%,低于预期4.6个百分点;运营支出实际为5.55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33.6%;运营利润实际亏损7700万元人民币,而预期为盈利54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实际为2.21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100.5% [2] -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毛利率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运营支出基本持平;运营亏损同比收窄;净利润由亏转盈 [2] - 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12.6%;毛利率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运营支出环比下降30.3%;运营亏损环比收窄;净利润环比大幅改善 [2] 季度业绩回顾 - 2023 - 2025年各季度营收、成本、利润等指标呈现波动变化,如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毛利率为29.7%,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 [5] - 各费用项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在不同季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1%,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0%,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 [5] 估值 - 目标价5.1元人民币基于2024年下半年 - 2025年上半年预期市盈率19.0倍,与该行业5年平均水平相符,以反映适度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