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

搜索文档
翻过浪浪山,中国动画有更大天地!
央广网· 2025-08-31 19:58
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娴 张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这个夏天,《浪浪山⼩妖怪》一跃成为暑期档电影票房前三,登顶 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当⼤屏幕上出现"上美影"图标,片头我们熟悉的经典动画角色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妖怪的故事在极具中国审美意蕴的水墨 画卷中展开,都唤起了不少人对"曾经的动画片"的记忆。 从2023年《中国奇谭》惊艳众人,到如今其平行故事《浪浪山⼩妖怪》创造纪录,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这是否预示中国二维动画的复兴? 二维动画片还会创造更多奇迹吗?带着这些问题,我见到了影片《浪浪山⼩妖怪》的总制片人、策划李早。 李早 《浪浪山⼩妖怪》总制片人、策划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这是我们一直传承的上美影创作精神。"——李早 本期嘉宾: 二维动画片的春天来了? 王娴:《浪浪山⼩妖怪》获得了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第一,⼤家产生了期待,希望我们中国特色的二维电影能复兴! 李早:其实同行们交流起来都挺受鼓舞的。二维和三维只是不同的美术和技术形式,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一种艺术表达,但这些年来用二维这种⼿绘方 式去创作的电影,票房天花板不高,同时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也在减少。而《浪浪 ...
数娱工场 | 小妖怪也有大世界,上影集团探索“奇谭宇宙”
新华财经· 2025-08-26 14:02
电影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5日票房突破12亿元人民币 位居暑期档票房排行榜第二位 [1] 内容创作理念 - 影片通过平凡小妖视角引发不同年龄层观众情感共鸣 实现老少咸宜 [2] - 创作团队坚持用现代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2] - 承袭上美影探民族形式之路 敲喜剧风格之门创作理念 [3] - 从剪纸 皮影 壁画 音乐 京剧等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 [3] - 细节设计融入五行五色理念和《千字文》经典句子 [4] - 采用笔墨意镜手法 融合传统水墨审美与现代电子音效 [4] 制作技术与团队 - 累计完成1800多组镜头 绘制超过2000张场景图 [7] - 整合超600人制作团队 保持动画风格协调统一 [7] - 在美术背景展现中国传统绘画韵味的同时确保角色生动 [7] IP开发与运营 - 打造开放式平台式奇谭宇宙IP 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 [9] - 覆盖潮玩 生活用品 文具等30多个品牌合作领域 [10] - 累计推出800余款授权衍生商品 [10] - 开展跨界营销合作 如瑞幸咖啡联名饮品上线即售罄 [10] - 推出线下主题展 XR体验和主题影院等沉浸式体验 [11] - 电影创作初期就已规划IP生态布局 包括衍生品开发和VR内容制作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刷新中国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12] - 新一代创作者从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并融入现代视角 [12] - 构建题材更丰富 风格更多元的动画产业生态 [12]
希望有更多好作品从这里走向世界
四川日报· 2025-08-23 05:53
金熊猫奖行业价值 - 金熊猫奖托举精品力作并激励创作 为影视作品增添精彩 [2] - 奖项覆盖广泛专业领域且评奖涉及多种影视类型 评委具有国际性和代表性 具备足够权威性 [3] - 奖项实践文明交流互鉴理念 倡导超越地域种族语言的共情力 [4] 行业影响与成果 - 首届获奖作品《中国奇谭》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2] - 华策影视作品《去有风的地方》获首届金熊猫奖电视剧单元最佳音乐奖提名 [2] - 国际影视界迅速关注金熊猫奖 背后有严格完整的征片与评审体系 体现高规格定位 [4] 文化传播与产业协同 - 依托四川熊猫IP与文旅资源 打造影视+文化+生态特色体验 [4] - 通过影视作品展现中国故事技术进步和影像表达水平升级 增强全球观众对中国故事的喜爱 [2] - 奖项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与心灵的桥梁纽带 为世界影视艺术贡献中国视角与东方智慧 [5] 行业期待与发展方向 - 期待金熊猫奖成为更明亮窗口 以多元题材展现当代中国立体形象 [4] - 奖项打造标杆并培育新生力量 鼓励年轻影视人用创新诠释传统 [4] - 奖项搭建双向奔赴平台 促进最新锐观点表达和深度思考 开展广泛合作 [5]
《浪浪山小妖怪》成暑期档“大黑马”,为何这部电影会如此成功?
第一财经· 2025-08-18 22:48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表现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3] - 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浪浪山小妖怪》位列前三 [3] - 该电影是《中国奇谭》系列中《小妖怪的夏天》的电影版,此前网络版已引发全网关注 [3] 电影成功因素分析 - 故事基础为《西游记》,但创新地将平凡小人物作为主角,从接地气角度讲述西天取经,拉近与观众距离 [6] - 反映现实问题和思想,如职场挫折、生活压力等,引发成年观众强烈共情 [7] - 提出深刻思考,如"如何翻越人生的浪浪山",鼓励普通人走出自己的"取经路" [8] - 覆盖全年龄段观众,既有成年人世界的内涵,又保留幽默内容和经典故事元素吸引儿童 [8] - 精美制作融合传统水墨画、毛毡等中国艺术风格,并创新融合经典与最新IP [8] 本土动画电影行业趋势 - 近几年《哪吒》系列、《长安三万里》《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成功,标志本土动画电影崛起 [6] - 这些作品结合传统与创新故事,画面制作绚烂精美,收获大批观众 [6] - 中国动画学派曾经历辉煌与低谷,如今开启新时代,融合传统与创新打造爆款 [9] - 随着《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破10亿,本土动画电影进入新阶段,未来将继续突破创新 [9]
观众为什么喜欢“浪浪山”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8
核心观点 - 电影通过精准用户定位降低市场风险 实现强劲票房表现并创下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1][2] - 公司通过同步推进内容创作与衍生品开发 实现IP价值最大化 衍生品收入贡献显著 [3] - 情感共鸣策略有效撬动消费意愿 覆盖年轻群体与家庭观众 打破传统动画受众局限 [4] 用户定位与市场风险控制 - 基于播放平台用户弹幕 讨论热度及二次创作数据精准定位目标群体 [2] - 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锁定年轻群体情感共鸣点 如"打工人"困境题材 [2] - 类比新产品开发前市场调研 依据消费者偏好数据降低产品市场风险 [2] IP价值开发与产业链协同 - 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其中该电影贡献近30%份额 [3] - 采用内容创作 衍生品开发与宣发推广同步推进模式 避免传统产业脱节问题 [3] - 构建上游原料供应 中游生产加工与下游销售串联的价值链条 [3] 情感共鸣与受众拓展 - 通过现实映射与明快画风平衡 同时覆盖年轻粉丝与家庭观众群体 [4] - 基于"被理解"的情感共鸣驱动消费 形成超越产品功能的情感溢价 [4] - 打破动画行业低龄化或小众化困境 实现全年龄段覆盖范例 [4]
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浪浪山”的故事何以打动人心?
新华网· 2025-08-16 15:12
电影市场表现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14天票房超8亿元 [2] 内容创作特点 - 影片借用《西游记》框架讲述四个"草根"小妖假扮唐僧师徒的荒诞取经故事 [5][6] - 创作团队明确聚焦西行路上默默无闻的"草根"角色,选用黄鼠狼、蛤蟆等非传统动画角色 [6] - 长片相比原短片在主人公生存需求和目标设定上更强烈明确 [7] - 通过身份错位桥段产生喜剧效果,如社恐猩猩怪假扮孙悟空、话痨黄鼠狼精假扮沙僧 [9] - 四个主角性格刻画鲜明:投机取巧的蛤蟆精、缺乏主见的猩猩怪、说话不过脑的黄鼠狼精、务实勇敢的小猪妖 [10] 制作与技术 - 制作团队规模达600余人,耗时4年多完成1800多组镜头和2000多张场景图 [12] - 继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传统画风,保留"中国学派"艺术性,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线条 [12] - 听觉上创新融合唢呐、竹笛与电子音效,视觉上强调光影色彩运用 [12] - 采用"笔墨意'镜'"的美术制作理念,用传统笔墨构造电影化镜头 [12] 文化价值 - 影片通过小人物叙事视角激发观众共鸣,融入职场拼搏、家庭温暖等现实议题 [10] - 坚持用中国画笔讲述中国故事,践行"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创作主张 [13] - 通过新视角新手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13]
《浪浪山小妖怪》:出发比抵达更重要丨影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7:19
电影内容与主题 - 影片改编自《中国奇谭》系列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延续相同画风、故事背景和角色设定 [1] - 主线剧情围绕小猪妖模仿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冒险展开,通过冒充行为引发喜剧效果并逐步深化主题 [2][3] - 故事高潮揭示"修行本质在于自我成长"的核心思想,强调善意与正义比形式更重要 [4][5] 票房表现与行业影响 - 打破《大鱼海棠》保持9年的5.73亿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1] - 预测总票房有望达到17亿,显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潜力 [1] 创作特色与叙事结构 - 采用"冒充-成长-觉醒"三幕式叙事结构,第二幕冒充取经团贡献主要喜剧桥段 [3] - 结局设计具有层次感:既展现小妖怪修为散尽的残酷现实,又通过取经团剪影登场传递温暖寓意 [5] - 通过角色反差制造笑点(如话痨黄鼠狼演沉默沙僧、社恐猩猩扮演齐天大圣)[3] 角色塑造与价值观 - 主角小猪妖从被动卷入到主动追求修行,体现角色成长弧光 [2][4] - 通过"小雷音寺对决"场景实现价值观升华:小妖怪在身份被揭穿后仍选择舍己救人 [4] - 最终传达"修行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普世价值观 [5]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圆满收官:三大顶级漫展齐聚,文旅商体展大联动
第一财经· 2025-08-13 16:31
行业活动与规模 -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联动CCG EXPO、Bilibili World和ChinaJoy三大展会 活动时间为7月4日至8月10日 主题为"漫动City High翻一夏" [1] - 三大展会吸引全球480家参展方 覆盖日本、菲律宾、墨西哥、尼泊尔、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多国企业 [8] - 动漫月全网相关信息量超58万条 累计媒体播阅量达26亿次 中央媒体发布2789条内容 省级媒体发布9590条内容 [18] - 活动期间全网订阅量近13亿 点赞量超653万次 BW展会吸引数十万00后观众 带动全国抵沪机票订单上涨50% 展馆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近5倍 相关文旅订单上涨35% [1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40.63% 预计2025年将超2000亿元 [4] - 同期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5977亿元 预计2025年达6521亿元 其中国产IP谷子交易额已达日谷1.2倍 [4] - 2011-2024年二次元产业单笔融资平均金额在2亿元以下 北京融资事件119起 上海109起 杭州、广州、深圳为其他活跃区域 [5] - 产业投融资集中在文娱传媒与游戏领域 投资主体包括JAFCO Asia、ANRI、淡马锡等投资机构 以及哔哩哔哩、泡泡玛特、美图、百度等实业企业 [5] 企业生态与资本布局 -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完美世界、吉比特、巨人网络、三七互娱、哔哩哔哩、比音勒芬和高乐股份 [4] - 哔哩哔哩新总部将于2026年10月竣工 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 将成为上海最大互联网产业园区 [10] - 二次元商业体运营公司"造梦场"获深业资本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 [5] - 上海汇聚哔哩哔哩、米哈游等全球影响力企业 B站超30%百大UP主扎根上海 平台拥有近400万本地创作者 [10] 地域优势与产业基础 - 上海是中国动漫发祥地之一 1941年诞生中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创《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中国动画学派作品 [8][9] - 采用"文旅商体展"联动模式 推出"1+1+1+5+15+N"活动矩阵 覆盖18个重点商圈与50余个动漫品牌 [12] - 打造53个全城次元地标 串联81个多元消费场景 包括商圈、主题餐厅、酒店、快闪店及演出场所 [16][17] - 与国际旅游地标联动 如上海乐高乐园、野生动物园 开通"痛巴"接驳服务 结合公交、地铁、飞机主题定制扩大外溢效应 [16] 文化影响与人才聚集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展现本土动画潜力 上美影通过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经典IP与Z世代观众互动 [9] - ChinaJoy拥有22年历史 从单一游戏展会发展为全球顶级数字娱乐产业综合体 [8] - 独立游戏开发者将展会视为学习交流平台 关注国产游戏发行与美术合作机会 [9] - 专家分析指出 大型展会通过吸引消费者、专业人才与企业聚集 强化内容辐射与周边经济发展 [10]
重温中国动画黄金时代,一些动画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第一财经· 2025-08-12 19:25
展览背景与核心内容 - 北京泰康美术馆举办"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展览 聚焦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8年创作历程与百年中国动画发展史[1] - 展览呈现上千件展品 涵盖剧本、美术设计稿、角色模型、档案胶片等文献 重现中国动画黄金时代[3][8] - 展览设置五大板块:序厅、经典巡礼、媒介探索、当代回响、绘动之旅 构建综合性动画艺术文献展[6]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史成就 - 上美影建厂68年创作500多部作品 获国内外奖项500余项 塑造300多个经典动画形象包括孙悟空、哪吒等[3] - 中国首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和首部长片《铁扇公主》均由万氏兄弟创作 奠定中国动画发端[4] - 经典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融合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传统元素 形成"中国学派"独特风格[11][14] 动画制作技术与工艺 - 展览复原手绘动画检验仪、木偶摄影台等四大片种工作场景 展示30余件《阿凡提的故事》木偶复刻品[10] - 赛璐璐水墨技术获国家发明奖 《鹿铃》线稿显示需精准模拟水墨形态 "拉毛"剪纸工艺需逐帧拍摄湿润纸偶[14] - 部分工艺如水墨剪纸专用皮纸已失传 凸显动画制作兼具艺术性与精密手工技艺的特性[15] 经典作品与创作细节 - 《哪吒闹海》导演要求海浪呈现"青铜质感" 《黑猫警长》帽檐设计经历17次修改 体现创作精益求精[13] - 《大闹天宫》角色动作经钢笔草图反复研究 从初始构思到最终形象凝聚创作者心血[14] - 《小蝌蚪找妈妈》汲取齐白石写意神韵 《骄傲的将军》融入华君武讽刺漫画技法 体现艺术大家参与[11] 当代发展与产业影响 - 《中国奇谭》衍生作品《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达6.4亿元 AI预测总票房16.53亿元 显示IP商业化潜力[13] - 1995年电影统购统销制度终止导致人才流失 但《宝莲灯》证明美学传统可通过创作型人才培养延续[16] -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独立动画作品参展 体现经典语言在当代的转化与创新[15] 社会价值与行业意义 - 展览通过500小时口述历史影像记录 抢救性保存已故动画师创作经历 填补历史研究空白[6][8] - 传统创作方法与思维方式仍为新一代动画人提供启发 尤其在面对新技术与市场逻辑时具有借鉴价值[16] - 儿童互动区设置填色墙与iPad魔法课 显示经典动画持续吸引新一代观众并激发创作兴趣[16]
票房预测17.7亿还在涨 这只小妖怪 凭什么承包全网泪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2:38
票房表现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自8月2日上映以来预测总票房攀升至17.7亿人民币且连续3天保持上涨态势 [1] - 2023年1月《中国奇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单集播放量突破1亿次 [1] IP开发策略 - 衍生品被强调为动画重要营收方式 电影在固定周期内完成但延伸产品售卖和互动场景无限 [1] - IP开发核心是内容创作这个"1" 后续衍生则是"1"后面的多个"0" [1] 创作理念 - 采用无名小妖视角进行反向西游叙事引发众多打工人共鸣 [1] - 出品方旨在讲述属于现代人的故事 强调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且平凡而伟大 [1]